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十四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十四卷 (6)

1. 十九、氣血以並有者為實無者為虛

(《素問·調經論》,連前篇)

白話文:

《素問·調經論》是一本中醫古籍,主要講述了調節女性經期的理論和方法。在這本書中,作者強調了根據個體的體質、氣候、季節等因素來調節經期的重要性,並提出了許多有關經期保健的原則和方法,例如適度運動、合理飲食、保持情緒平和等。此外,書中還詳細闡述了不同類型的經期問題,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崩漏等的診斷和治療方法。總之,《素問·調經論》是中醫經典之一,對現代婦科疾病的診療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

帝曰:余已聞虛實之形,不知其何以生?岐伯曰:氣血以並,陰陽相傾,氣亂於衛,血逆於經,血氣離居,一實一虛,(並,偏勝也。傾,傾陷也。氣為陽,故亂於衛。血為陰,故逆於經。陰陽不和,則氣血離居,故實者偏實,虛者偏虛,彼此相傾也。)血並於陰,氣並於陽,故為驚狂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我已經瞭解虛症和實症的表現,但是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呢?

岐伯回答道:氣血充盈,陰陽失衡,陽氣會亂竄於衛分,陰血會逆行於經脈中,氣血相互分離,一處偏盛(實),一處偏衰(虛)。(偏勝的意思是過於充盈;傾陷的意思是虛空陷落。陽氣屬於陽,所以亂竄於衛分;陰血屬於陰,所以逆行於經脈。陰陽不協調,就會導致氣血分離,因此實的部位偏實,虛的部位偏虛,兩者相互影響。)當陰血過多時,陽氣就會過少,導致驚慌發狂。

(血並於陰,是重陰也。氣並於陽,是重陽也。重陰者癲,重陽者狂,故為驚狂。)血並於陽,氣並於陰,乃為炅中。(血並於陽,陰在表也。氣並於陰,陽在裡也。故為炅中。炅,熱也。炅,居永切。)血並於上,氣並於下,心煩惋善怒。(上,膈上也。下,膈下也。血並於上,則陰邪抑心,故煩惋。

白話文:

  • 當血液集中在陰經(身體下部),會導致過於陰盛。而氣血集中在陽經(身體上部),則會導致過於陽盛。

  • 過於陰盛的人容易癲癇,而過於陽盛的人容易發狂,這都是驚狂病的表現。

  • 如果血液集中在陽經,而氣血集中在陰經,就會導致炅中病。(血液集中在陽經,說明陰邪在體表。氣血集中在陰經,說明陽氣在體內。所以稱為炅中。炅,有發熱的意思。)

  • 如果血液集中在上焦(橫膈肌以上),而氣血集中在下焦(橫膈肌以下),就會導致心煩、胸悶和容易發怒。(上焦是指橫膈肌以上,下焦是指橫膈肌以下。血液集中在上焦,說明陰邪壓迫了心臟,因此會心煩和胸悶。)

氣並於下,則火動於肝,故善怒。惋,烏貫切。)血並於下,氣並於上,亂而喜忘。(血並於下則陰氣不升,氣並於上則陽氣不降,陰陽離散,故神亂而喜忘。)帝曰:血並於陰,氣並於陽,如是血氣離居,何者為實?何者為虛?(血並於陰則陽中無陰,氣並於陽則陰中無陽,陰陽不和,故血氣離居。)岐伯曰:血氣者,喜溫而惡寒,寒則泣不能流,溫則消而去之。

白話文:

當氣聚集在下焦時,會導致肝火旺盛,所以容易發怒。血聚集在下焦,氣聚集在上焦,會混亂而容易健忘。(因為血聚集在下焦時,陰氣無法上升;氣聚集在上焦時,陽氣無法下降,陰陽分離,所以精神錯亂而容易健忘。)黃帝說:血聚集在陰部,氣聚集在陽部,這種血氣分離的情況下,哪個是實證?哪個是虛證?(血聚集在陰部,導致陽部沒有陰;氣聚集在陽部,導致陰部沒有陽,陰陽不調和,所以血氣分離。)岐伯說:血氣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,如果遇到寒冷,眼淚流不出來;遇到溫暖,眼淚會消失。

(血之與氣,體雖異而性則同,故皆喜溫而惡寒,寒則凝泣而留滯,溫則消散而運行。邪之或並於血,或並於氣,由於此矣。泣,澀同。)是故氣之所併為血虛,血之所併為氣虛。(氣並於陽則無血,是血虛也。血並於陰則無氣,是氣虛也。)帝曰:人之所有者,血與氣耳。

白話文:

血和氣,雖然性質不同,但本質是相同的,它們都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。寒冷會使它們凝結停滯,溫暖則會使它們消散運行。邪氣侵犯時,可能同時影響血液和氣,原因就在於此。(凝結和粘滯的意思相同。)

因此,氣被邪氣侵犯了,就會導致血虛;血被邪氣侵犯了,就會導致氣虛。(氣與陽氣相並,則無血,這就是血虛;血與陰氣相並,則無氣,這就是氣虛。)

黃帝說:人本身有的,只有血和氣而已。

今夫子乃言血併為虛,氣併為虛,是無實乎?岐伯曰:有者為實,無者為虛,(有血無氣,是血實氣虛也。有氣無血,是氣實血虛也。)故氣並則無血,血並則無氣,今血與氣相失,故為虛焉。(相失者,不相濟。失則為虛矣。)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,血與氣並,則為實焉。

白話文:

現在您說血少合稱虛,氣少合稱虛,難道沒有實的情況嗎?岐伯說:有就是實,沒有就是虛。(有血沒有氣,這是血實氣虛。有氣沒有血,這是氣實血虛。)所以氣過度不足就會沒有血,血過度不足就會沒有氣,現在血與氣互相失去,所以就是虛弱。(失去指不相救濟,失去了就虛弱了。)絡脈和孫脈都輸注於經脈,血與氣充盈,這就是實。

血之與氣並走於上,則為大厥,厥則暴死,氣復反則生,不反則死。(上文言血與血並,氣與氣並,偏虛偏實也。此言血與氣並,並者為實,不並者為虛也。血氣並走於上則上實下虛,下虛則陰脫,陰脫則根本離絕而下厥上竭,是為大厥,所以暴死。若氣極而反,則陰必漸回,故可復甦。

白話文:

當血液和氣都同時運行到上焦時,就會出現「大厥」症狀。大厥會導致突然死亡,如果氣能回歸,則患者可以生還,否則就會死亡。(上文提到血與血,氣與氣,偏虛偏實。這裡的「血與氣並」,意指氣血同時偏實,而「不並」則表示偏虛。如果氣血同時偏實並運行到上焦,就會導致上實下虛。下虛則會導致陰氣離散,陰氣離散則根本斷絕,從而導致下厥上竭,形成大厥,因此會導致突然死亡。如果氣極盛而回歸,則陰氣必定逐漸回歸,所以患者可以復甦。)

其有一去不反者,不能生矣。)帝曰:實者何道從來?虛者何道從去?虛實之要,願聞其故。岐伯曰;夫陰與陽皆有俞會,陽注於陰,陰滿之外,陰陽勻平,以充其形,九候若一,命曰平人。(俞會,經穴有俞有會也。陽注於陰,則自經歸臟;陰滿之外,則自臟及經。九候若一,則陰陽和,血氣勻,身安無病,故曰平人。

白話文:

如果依循此法而不能恢復健康,就可能無法活命了。)黃帝問:為什麼實證的人會痊癒?虛證的人會去世?虛實的關鍵所在,請告訴我其中的道理。岐伯回答:陰與陽都有自己的穴位,陽氣進入陰中,陰盛於外,陰陽平衡,才能充盈形體,身體各處沒有異常的變化,稱為健康人。(俞會:經絡穴位有俞穴和會穴。陽氣進入陰中,就從經絡回歸臟腑;陰盛於外,就從臟腑擴散到經絡。身體各處沒有異常的變化,表示陰陽調和,氣血平衡,身體健康無病,因此稱為健康人。)

)夫邪之生也,或生於陰,或生於陽。其生於陽者,得之風雨寒暑;其生於陰者,得之飲食居處,陰陽喜怒。(風雨寒暑,生於外也,是為外感,故曰陽。飲食居處,陰陽喜怒,生於內也,是為內傷,故曰陰。外感多有餘,內傷多不足,此實之所以來,虛之所以去也。)帝曰:風雨之傷人奈何?岐伯曰:風雨之傷人也,先客於皮膚,傳入於孫脈,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,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,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,其脈堅大,故曰實。實者外堅充滿,不可按之,按之則痛。

白話文:

病邪的產生,有的是來自於陽氣,有的是來自於陰氣。因陽氣而生的病,是由風、雨、寒、暑等外在因素引發的;因陰氣而生的病,是由飲食、居處環境以及情緒變化等內在因素引起的。(風、雨、寒、暑是外在因素,所以稱為外感,故歸為陽。飲食、居處環境、情緒變化是內在因素,所以稱為內傷,故歸為陰。外感通常有餘邪,內傷通常有不足,這是實證和虛證產生的原因。)

黃帝說:風雨怎麼會傷人呢?

岐伯回答說:風雨傷人,首先侵襲皮膚,然後傳入較小的脈絡,小脈絡滿了就傳入較大的脈絡,大脈絡滿了就輸布到全身的大經脈中,血氣和病邪共同停留於肌肉組織的間隙,經脈因此變得堅實而脹滿,所以稱為「實證」。實證的表現是外在經脈堅實而脹滿,按壓會疼痛。

(此外感之生實也。實痛者必堅滿,中有留邪也。按之則實邪相拒,故痛愈甚。虛痛者必柔軟,中空無物也。按之則氣至而溫,故其痛止。是以可按者為虛,拒按者為實也。此節與《皮部論》《繆刺論》大同,一見經絡類三十一,一見針刺類三十。)帝曰:寒濕之傷人奈何?岐伯曰:寒濕之中人也,皮膚不收,肌肉堅緊,榮血泣,衛氣去,故曰虛。虛者聶闢氣不足,按之則氣足以溫之,故快然而不痛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外感發生的疼痛是實證。實證的疼痛一定會堅硬且脹滿,其中有邪氣滯留。按壓時由於實邪互相抵拒,所以疼痛會更加劇烈。虛證的疼痛一定會柔軟,裡面空空如也。按壓時氣血會流向疼痛部位並溫煦它,所以疼痛就會停止。因此,可以按壓的是虛證,抵拒按壓的是實證。

這段話與《皮部論》、《繆刺論》中的內容大致相同,分別收錄在《經絡類》第三十一卷和《針刺類》第三十卷。

黃帝問:寒濕之邪侵襲人體會怎樣?

岐伯回答:寒濕之邪侵襲人體後,皮膚閉塞不能收斂,肌肉僵硬緊繃,血脈不暢,衛氣離散,所以稱為虛證。虛證的疼痛是因為氣血不足,按壓時氣血得到補充並溫煦疼痛部位,所以疼痛會很快減輕或消失。

(此外感之生虛也。凡寒濕中人,必傷衛氣,故皮膚不收而為縱緩,肌肉堅緊而為消瘦,營血澀於脈中,衛氣去於脈外,所以為虛。凡言語輕小曰聶,足弱不能行曰闢,皆氣不足也。氣虛作痛者,按之可以致氣,氣至則陽聚陰散,故可快然而痛止也。聶,尼輒切。闢音壁。)帝曰:善。

白話文:

此外生病導致虛弱。凡是寒濕入體,必傷衛氣,所以皮膚失去彈性而變得鬆弛,肌肉緊繃而消瘦,血液在脈絡中運行不暢,衛氣離開脈外,因此產生虛弱。凡是說話聲音低微稱為聶,腳步虛弱不能行走稱為闢,都是氣不足的原因。氣虛導致疼痛,按壓可以使氣血集中,氣血到達後陽氣聚集陰氣散開,所以疼痛可以迅速止息。聶,音「尼遮」切。闢,音「壁」。

皇帝說:講得好。

陰之生實奈何?岐伯曰: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,上逆則下虛,下虛則陽氣走之,故曰實矣。(此內傷之生實也。陰逆於上則虛於下,陰虛則陽邪湊之,所以為實。然則實因於虛,此所以內傷多不足也。按:下文以喜則氣下為虛,而此節所重在怒,故曰實也。觀陰氣上逆之意,言怒可知。

白話文:

陰實(熱鬱)是怎麼形成的?岐伯答道:喜怒不節制,就會導致陰氣往上逆,往上逆就會導致下面虛弱,下面虛弱就會導致陽氣跑過去,所以叫做實(熱鬱)。(這是內傷導致實(熱鬱)的原因。陰氣往上逆,下面就會虛,陰虛就會導致陽邪湊過去,所以形成實(熱鬱)。然而,實(熱鬱)都是因為虛弱,所以內傷引起的病症大多都是虛(寒)症。註:下文中提到「喜則氣下為虛」,而這段文字重點在講述「怒」,所以稱為實(熱鬱)。從陰氣往上逆的語意來看,可以知道指的就是「怒」的情緒。)

又《舉痛論》曰怒則氣上,正此之謂。)帝曰:陰之生虛奈何?岐伯曰:喜則氣下,悲則氣消,消則脈虛空,因寒飲食,寒氣熏滿,則血泣氣去,故曰虛矣。(此內傷之生虛也。下,陷也。消,散也。《舉痛論》曰喜則氣緩,與此稍異。因寒飲食者,寒氣熏滿中焦,必傷陽氣,故血澀氣去而中為虛也。

若飲食過度,留滯不消,雖亦內傷,此則虛中挾實,是又不可不為詳辨。)

白話文:

《舉痛論》中提到:發怒時氣往上衝,這就是「陰生於虛」。

黃帝問:陰虛是如何產生的?

岐伯答:高興時氣往下沉,悲傷時氣血消散,消散後脈絡就會空虛。這時如果攝入寒涼的食物,寒氣就會在體內充斥,導致血液凝滯、氣血流失,從而產生虛證。(這屬於內傷導致的虛證。陷指下陷,消指散失。《舉痛論》中提到:高興時氣緩和,與這裡的說法略有不同。攝入寒涼的食物時,寒氣會充斥中焦,必定會損傷陽氣,因此血澀氣去而導致身體內部虛證。)

2. 二十、陰陽虛實寒熱隨而刺之

(《素問·調經論》連前篇)

白話文:

《素問·調經論》連前篇主要內容如下:

  1. 《素問·調經論》:這部分主要探討了調理女性經血流暢的重要性,並提出了調經的方法和原則。

  2. 《調經論》:進一步詳細說明瞭調經的具體方法,包括辨證施治、藥物調節、生活飲食習慣調整等,旨在達到調理女性經血,保持身體健康的目的。

  3. 首篇:主要闡述了調經理論的基礎,強調了對女性生理特性的認識和對經血運行規律的理解,為後續的調經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。

  4. 隱含篇:此篇可能包含了一些較為隱晦或深入的調經理論,或是針對特定情況下的調經策略,但具體內容未在文中明確列出。

以上是《素問·調經論》連前篇的主要內容概要。

帝曰:經言: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,陽盛則外熱,陰盛則內寒。余已聞之矣,不知其所由然也。(經言,引古經語也。陽主表,其氣熱。陰主裡,其氣寒。所以陽虛則寒,陽盛則熱,陰虛則熱,陰盛則寒也。)岐伯曰:陽受氣於上焦,以溫皮膚分肉之間,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,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,故寒慄。

白話文:

皇上說:「醫書上說:陽氣虛弱則身體外寒,陰氣虛弱則身體內熱,陽氣亢盛則身體外熱,陰氣亢盛則身體內寒。我已經聽說過這些話,但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。」(註:「經言」是引用古醫書上的話。陽氣主導身體表面,性質溫熱;陰氣主導身體內部,性質寒冷。所以陽氣虛弱就會寒冷,陽氣亢盛就會發熱,陰氣虛弱就會發熱,陰氣亢盛就會寒冷。)岐伯說:「陽氣在上焦接受氣,用來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。現在寒氣在外面,上焦就不能通暢,上焦不通暢,寒氣就獨自停留在外面,所以會寒冷發抖。」

(寒氣在外,阻遏陽道,故上焦不通,衛氣不溫於表,而寒氣獨留,乃為寒慄,此陽虛則外寒也。)帝曰:陰虛生內熱奈何?岐伯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(形氣,陰氣也。上焦之氣,水穀精微之所化也。今勞倦不慎,而形氣衰少,傷脾陰也。

白話文:

(寒邪阻滯體外,阻礙陽氣運行,因此上半身氣機不通暢,衛氣無法溫暖體表,寒邪獨自停留,就會產生寒戰,這是因為陽虛導致外部受寒。)

黃帝說:如果陰虛,為什麼會產生內熱呢?

岐伯說:當一個人勞累過度,陰氣衰弱,水穀精微不足,上半身氣機不通暢,下腹也不通暢,胃氣就會過於熱盛,熱氣上衝胸中,所以會出現內熱。(這裡的陰氣,指的是形氣。上半身的氣機,是由水穀精微化生的。如今勞累過度不注意保養,導致陰氣衰少,就是損傷了脾胃的陰氣。)

故穀氣不盛則上焦不行,上不行則下脘不通,以致胃腑鬱熱,熏於胸中,此陰虛生內熱也。按:本節言勞倦傷形,指脾胃也。若情欲不節,則五臟失守而傷精,精傷則水虧,故邪火易生,陰虛內熱,此為尤甚。)帝曰:陽盛生外熱奈何?岐伯曰:上焦不通利,則皮膚緻密,腠理閉塞,玄府不通,衛氣不得泄越,故外熱。(上焦之氣,主陽分也。

白話文:

因此,穀氣不足,上焦運作不暢,上焦不暢,下脘就不通,導致胃腑鬱結發熱,熱氣燻蒸到胸中,這就是陰虛生內熱的緣故。

解說:這一節說明勞累倦怠傷及身體,指的是脾胃。如果縱慾過度,就會導致五臟失守,傷害精氣,精氣受傷,水液就會虧損,因此邪火容易產生,陰虛內熱,這種情況尤為嚴重。

軒轅黃帝問道:陽氣過盛而產生外熱怎麼辦?

岐伯回答說:上焦不通暢,那麼皮膚就會緊密,腠理閉塞,身體深處的玄府(指臟腑)也不通暢,衛氣無法排出體外,因此會產生外熱。(上焦之氣,主導陽氣的運行。)

故外傷寒邪,則上焦不通,肌表閉塞,衛氣鬱聚,無所流行而為外熱,所謂人傷於寒,則病為熱,此外感證也。)帝曰:陰盛生內寒奈何?岐伯曰:厥氣上逆,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,不瀉則溫氣去,寒獨留則血凝泣,凝則脈不通,其脈盛大以澀,故中寒。(厥氣,寒厥之氣也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如果受到外來的寒邪侵襲,就會導致上焦氣機不通暢,肌膚表層閉塞,衛氣鬱結於體內,無法正常運行,因而產生外熱。這就應了那句話:「人因寒邪侵襲而生病時,往往會表現出熱證。」這是外感證的一種。

黃帝問:「體內陰氣過盛產生內寒該如何治療?」

岐伯回答:「寒厥之氣逆行上擾,寒氣積聚在胸中而無法排出。寒氣不排出去,溫暖的氣就會散失,只剩下寒氣獨存,導致血液凝結成塊。血液凝結後,脈絡就會不通暢。脈搏表現為強而有力,但伴有阻滯感,這就是中寒的徵兆。」

或寒氣傷臟,或食飲寒涼,寒留中焦,陽氣乃去,經脈凝滯,故盛大而澀。蓋陽脈流利多滑,不滑則無陽可知,此內傷證也。)

白話文:

由於寒氣損傷內臟,或者食用寒涼的食物和飲料,寒氣滯留於中部,導致陽氣流失,經絡被凝滯住,所以脈搏又大又澀。這是因為陽脈運行通暢時往往很滑利,不滑利就說明沒有陽氣,這是內傷引起的症狀。

帝曰:陰與陽並,血氣以並,病形以成,刺之奈何?岐伯曰:刺此者取之經隧,取血於營,取氣於衛,用形哉,因四時多少高下。(此下連前二章而統言刺法也。取血於營,刺陰氣也。取氣於衛,刺陽氣也。且人之形體,有長短肥瘦大小不同;天之四時,有寒暑溫涼不一。故凡刺此者,必用人之形,因天之序,以為針之多少高下耳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「陰陽並存,氣血並流,疾病成形,如何針刺治療?」岐伯回答:「針刺治療這種情況,要沿著經絡,從營份取血,從衛氣取氣,然後根據具體情況,配合四季的氣候變化而決定針刺的深淺。」(這段話緊接著前兩章,總結了針刺的方法。從營份取血,是針刺陰氣;從衛氣取氣,是針刺陽氣。而且人的體型有高矮胖瘦大小的不同,天上的四季也有寒暑溫涼的變化。因此,針刺時必須考慮人體的具體情況,配合天時的變化,決定針刺的數量和深度。)

)帝曰:血氣以並,病形以成,陰陽相傾,補瀉奈何?岐伯曰:瀉實者氣盛乃內針,針與氣俱內,以開其門如利其戶,針與氣俱出,精氣不傷,邪氣乃下,外門不閉,以出其疾,搖大其道如利其路,是為大瀉,必切而出,大氣乃屈。(氣盛乃內針者,因病人之吸氣而入針也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:血氣旺盛並行,疾病症狀就會形成。陽氣和陰氣相互傾斜,應該如何進行針灸治療呢?

岐伯回答:對於氣血充實的人,要大力針刺。針刺與氣息同時向內,打開身體的門戶,就像打開門戶一樣。針刺與氣息同時向外,精氣不會受到損傷,邪氣就會外散。保持身體的門戶暢通,讓疾病排出體外。加大針刺距離,就像拓寬道路一樣。這就是大瀉法,必須果斷地刺入,大氣才會被屈服。

(氣血充實時才進行針刺,是因為要利用病人吸氣時將針刺入。)

針與氣俱出者,候病人之呼氣而出針也。蓋氣盛納針,迎而奪之也。開其門,利其戶,針與氣俱出,則邪必從而竭矣。故必切中其疾而後出針,則大邪之氣可以屈伏,是謂大瀉之法。

白話文:

針灸的時候,氣息與針同時出來,這是要配合病人的呼氣而起針。因為氣勢旺盛時會包裹住針,乘機把針拔出來。打開氣血通路的門戶,疏通它的通道,針和氣一起出來,邪氣必定會從而耗盡。因此,一定要準確地切中病症,然後才能起身,這樣大病的邪氣才能屈服,這就是大瀉的治療方法。

)帝曰:補虛奈何?岐伯曰:持針勿置,以定其意,候呼內針,氣出針入,針空四塞,精無從去,方實而疾出針,氣入針出,熱不得還,閉塞其門,邪氣布散,精氣乃得存,動氣候時,近氣不失,遠氣乃來,是謂追之。(持針勿置,以定其意,謂宜詳審補法而後下之針也。如必先捫而循之,切而散之,推而按之,彈而怒之,抓而下之之類皆是也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:「如何補虛啊?」岐伯答道:

  1. **持針勿置:**針灸時,先不要立即下針,而是持針不動,以安定施術者的意念。
  2. **候呼內針:**等病人吸氣時,再將針刺入體內。
  3. **氣出針入:**當病人呼氣時,針要退出體外。
  4. **針空四塞:**針灸時,針孔周圍的組織會自動閉合,防止精氣外泄。
  5. **方實而疾出針:**等穴位充實後,快速拔出針。
  6. **氣入針出:**病人吸氣時,氣體會進入體內,而針要拔出。
  7. **熱不得還:**快速拔針,避免熱氣迴流。
  8. **閉塞其門:**針灸完後,按壓針孔,閉塞氣門。
  9. **邪氣佈散:**邪氣會因為針灸而散佈開來。
  10. **精氣乃得存:**精氣得以保留在體內。
  11. **動氣候時:**針灸要配合病人呼吸,在適當的時機下進行。
  12. **近氣不失,遠氣乃來:**近處的氣不會流失,遠處的氣才會匯聚而來。這稱為追氣法。

「持針勿置,以定其意」,意思是針灸前要仔細審視補虛的方法,然後再下針。例如,可以先觸摸、按摩、按壓等方式,讓穴位充實後再針灸。

候呼內針,即氣出針入,謂乘其虛而濟之也。方實而疾出針,候吸引針也。氣入針出,則針下所致之氣,聚而不退,故熱不得還也。動氣者,氣至為故也。候時者,如待所貴不知日暮也。必如是則已至之近氣可使弗失,未至之遠氣可令其來,所謂追而濟之,是補法也。上二節當與《離合真邪論》參閱,詳針刺類十四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候呼內針」,就是氣出來時針就刺入,這是趁著虛弱的時候來救助它。如果正當肌肉實而堅硬的時候,就趕快把針拔出來,這就是所謂「候吸引針」。

當氣進入身體,針就拔出來,這樣一來,針刺所產生的氣就會聚集而不散失,所以熱氣就不能再返回來。

「動氣」就是氣已經到來了的意思。「候時」就像等人到來而不知何時會到一樣。

必須這樣做,才能讓已經到來的近氣不散失,並且讓還沒到來的遠氣得以到來。所謂「追而濟之」,就是補虛的方法。

上面兩段文字要與《離合真邪論》一起參閱,詳見〈針刺類〉的第十四篇。

空,孔同。)帝曰:夫子言虛實者有十,生於五臟,五臟五脈耳。夫十二經脈,皆生其病,今夫子獨言五臟。夫十二經脈者,皆絡三百六十五節,節有病必被經脈,經脈之病皆有虛實,何以合之?(所謂節者,神氣之所會也,以穴俞為言,故有三百六十五節。被,及也。何以合之?謂何以皆合於五臟也。

白話文:

空,指虛無。皇帝說:先生論述的虛實病症有十種,它們產生於五臟和五條經脈。十二條經脈都會產生疾病,為什麼先生只談論五臟?十二條經脈相互聯繫,貫通三百六十五個節點。如果節點有病,必定會影響經脈,經脈疾病也有虛實之分。為什麼這些疾病都能歸結到五臟上呢?

(所謂節點,就是氣血會聚的地方,根據穴位俞穴來計算,所以有三百六十五個節點。及,波及。為什麼都能歸結到五臟上?就是說,為什麼這些疾病都能與五臟相應。)

)岐伯曰:五臟者,故得六腑與為表裡,經絡支節各生虛實,其病所居,隨而調之。(臟腑相為表裡,故為十二經。經絡各生枝節,故為三百六十五節。氣脈貫通,故皆合於五臟。其間各生虛實,則病有所居,隨其所在皆可調之如下文也。)病在脈,調之血;(脈者血之府,脈實血實,脈虛血虛,故脈病者當調血也。

白話文:

岐伯說:五臟的緣故,得以與六腑相互表裡,經絡的支節各自產生虛實,病症產生的位置,根據所在位置進行調節。(臟腑互相表裡,因此形成十二經脈。經絡各自生出枝節,因此形成三百六十五個穴位。氣脈貫通,因此都與五臟相連接。其間各自產生虛實,那麼疾病就有所依據,根據其所在位置都可以進行調節,如下文所述。)疾病在脈中,就調節血液;(脈是血液的儲藏場所,脈實表示血液實,脈虛表示血液虛,所以脈病的人應當調節血液。

)病在血,調之絡;(《癰疽篇》曰:血和則孫脈先滿溢,乃注於絡脈,而後注於經脈。《百病始生篇》曰:陽絡傷則血外溢,陰絡傷則血內溢。《本論》曰:孫絡外溢則經有留血。故病在血者當調之絡也。)病在氣,調之衛;(衛主陽氣也。)病在肉,調之分肉;(隨所在而取於分肉之間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疾病在於血液,就需要調理經絡;(《癰疽篇》說:血液和順,孫脈(經脈的分支)會先滿溢,然後流入經脈。《百病始生篇》說:陽絡受傷,血液就會外溢;陰絡受傷,血液就會內溢。《本論》說:孫絡外溢,則經脈中會有瘀血。所以,如果疾病在於血液,就應該調理經絡。)

如果疾病在於氣,就需要調理衛氣;(衛氣主司陽氣。)

如果疾病在於肌肉,就需要調理肉分;(根據疾病所在的位置,在肌肉間取穴進行治療。)

)病在筋,調之筋;(察其緩急,熨刺之也。)病在骨,調之骨。(此二節如《終始篇》曰:手屈而不伸者,其病在筋;伸而不屈者,其病在骨。在骨守骨,在筋守筋。是雖以手為言,然凡病之在筋在骨者,可於此而類求矣。又筋痹、肌痹、骨痹義,詳針刺類五十。)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痛在筋,就治療筋;如果病痛在骨,就治療骨。要根據病痛的輕重緩急,用熨燙或針刺等方法治療。

(此調筋病法也。筋寒則急,故以燔針劫刺之。燔針義,又見本類後六十九。燔音煩。)病在骨,焠針藥熨。(病在骨者其氣深,故必焠針刺之,及用辛熱之藥熨而散之。按:上節言燔針者,蓋納針之後,以火燔之使暖也,此言焠針者,用火先赤其針而後刺之,不但暖也,寒毒固結,非此不可。但病有淺深,故聖人用分微甚耳。

白話文:

(這是治療筋病的方法。筋若寒則收緊,故用燒過的針刺入。燒針的原理,詳見本書後面的第69條。燔讀作煩。)病在骨頭,則用火烤的針及溫熱的藥物熱敷。(病在骨頭的,其氣很深,所以一定要用火烤的針刺入,並用辛熱的藥物熱敷來驅散寒氣。註:上面所說用火烤的針,是指針刺入後,用火燒熱,使其溫暖。這裡所說用火烤的針,是指用火先將針燒紅,然後再刺入,不僅是為了溫暖,而且寒毒凝結,非此不可。但病情有深淺之分,因此聖人使用的方法有精微之別。)

焠刺義見針刺類五。焠音翠。)病不知所痛,兩蹺為上。(病不知所痛者,如痹論所云,詳本類後六十七。兩蹺者,陽蹺脈出足太陽之申脈,陰蹺脈出足少陰之照海。俱當取之,故曰為上。)身形有痛,九候莫病,則繆刺之。(形體有痛而大經之九候莫病者,病不在經而在絡也。

白話文:

焠刺的治療方法見於針刺類第五卷。(「焠」讀音同「翠」)

如果病人不知道疼痛部位,取陽蹺脈和陰蹺脈為最佳。(病人不知道疼痛部位的情況,類似於「痹論」中所說的,詳見本類後六十七條。陽蹺脈是足太陽經的別脈,陰蹺脈是足少陰經的別脈。都要取這兩條脈,所以說為最佳)

如果身體有疼痛,但是大經的九種診察方法都無病,就採取繆刺。(身體有疼痛,但是大經的九種診察方法都無病,說明病不在經絡,而在絡脈中)

宜繆刺之者,刺絡穴也。左痛刺右,右痛刺左。)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,巨刺之。(身有所痛而見於脈者,病在經也。巨刺者,刺經穴也。亦左痛刺右,右痛刺左。巨刺繆刺義,詳針刺類三十。)必謹察其九候,針道備矣。(病之在血氣經絡筋骨分肉之間者,總不出三部九候之外,察得其詳而無失,針道盡之矣。

白話文:

適合繆刺的,是指刺絡穴。左邊疼痛就刺右邊,右邊疼痛就刺左邊。

如果疼痛在左邊,但右邊脈象有問題,就進行巨刺治療。(身體某處疼痛,反映在脈象上,說明疾病在經絡上。巨刺是指刺經穴。同樣是左邊疼痛刺右邊,右邊疼痛刺左邊。巨刺和繆刺的意義,詳見《針刺類三十》。)

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九個部位,才能掌握針灸之道。(疾病在血氣、經絡、筋骨、分肉之間,總不出三部九候的範圍之外。只要仔細觀察,就能掌握針灸之道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