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十四卷 (1)
十四卷 (1)
1. 十、十二經病
(《靈樞·經脈篇》此章與經絡類第二章同出一篇,義有相貫,所當互考。)
白話文:
(《靈樞·經脈篇》這章與經絡類第二章出自同一篇章,意思相互連貫,應當互相參考。)
黃帝曰:肺,手太陰也。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,(動,言變也,變則變常而為病也。如《陰陽應象大論》曰:在變動為握為噦之類,即此之謂。肺脈起於中焦,循胃口上膈屬肺,故病如此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此肺病於少陰司天之下,以熱淫所勝,火剋金也。詳運氣類二十五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肺屬於手太陰經絡。肺動(也就是發生變化)就會得肺脹滿、喘咳等疾病。(動,是指發生變化,變化就會打破常規而引發疾病。比如《陰陽應象大論》中所說的:“在變化中表現為握拳、嘔吐”等,就是這個意思。肺脈起於中焦,沿着胃口向上經過膈肌到達肺,所以才會得這種疾病。根據《至真要大論》,這種肺病被歸類為少陰司天的範疇之下,是因為熱氣邪氣盛行,火克金所致。詳見運氣類第二十五條。
下同。膨音彭。)缺盆中痛,(缺盆雖十二經之道路,而肺為尤近,故肺病則痛。)甚則交兩手而瞀,此為臂厥。(瞀,木痛不仁也。手太陰脈由中府出腋下,行肘臂間,故為臂厥。瞀,茂、莫、務三音。)是主肺所生病者,(手之太陰,肺所生病也。按《二十二難》曰:經言是動者,氣也;所生病者,血也。
白話文:
缺盆痛。(缺盆雖然是十二經脈的道路,但肺部最靠近,所以肺部疾病就會疼痛。)嚴重時會交疊雙手,而且麻木,這是臂厥。(麻木,身體疼痛不敏銳。手太陰脈從中府穴經過腋下,行走到肘臂之間,所以是臂厥。麻木,茂、莫、務三種發音。)這是肺部疾病引起的。(手太陰經是肺部疾病引起的。根據《二十二難》記載:經絡上說動的,指的是氣;引起疾病的,指的是血。)
邪在氣,氣為是動;邪在血,血為所生病。氣主呴之,血主濡之。氣留而不行者,為氣先病也;血壅而不濡者,為血後病也。故先為是動,後所生也。觀此以是動為氣,所生為血,先病為氣,後病為血,若乎近理;然細察本篇之義,凡在五臟,則各言臟所生病,凡在六腑,則或言氣或言血,或脈或筋,或骨或津液,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,非以血氣二字統言十二經者也。《難經》之言,似非經旨。
白話文:
邪氣在氣分,氣就會發生變動;邪氣在血分,血就會產生疾病。氣負責溫養,血負責滋潤。氣運行不暢,會先導致氣分疾病;血行不暢,不能滋潤,會後續導致血分疾病。因此,先出現變動的是氣分,後續發生的疾病是血分。從這個角度看,變動的是氣,發病的是血,先得病的是氣,後得病的是血,似乎符合道理。但仔細探究本篇的內容,凡是關於五臟的疾病,都說是臟器本身引起的;凡是關於六腑的疾病,或說是氣,或說是血,或說是脈或筋,或說是骨或津液,每種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,並非僅用「血氣」兩個字就能概括十二經脈的疾病。所以,《難經》這段話似乎並不是經典的本意。
)咳,上氣喘渴,煩心胸滿,臑臂內前廉痛厥,掌中熱。(渴當作喝,聲粗急也。太陰之別直入掌中,故為痛厥掌熱。)氣盛有餘則肩背痛,風寒汗出中風,小便數而欠。(手太陰筋結於肩,藏附於背,故邪氣盛則肩背痛。肺主皮毛而風寒在表,故汗出中風。肺為腎母,邪傷其氣,故小便數而欠。
白話文:
咳嗽、上氣喘息口渴,煩躁胸悶,胳膊和大腿內側疼痛麻痺,手掌發熱。(渴應該讀作「喝」,聲音粗重而且急促。太陰的別脈直接進入手掌,所以會疼痛麻痺和手掌發熱。)如果邪氣盛多就會肩背疼痛,風寒感冒出汗中風,小便次數多而哈欠連連。(手太陰的經筋連接於肩,藏屬於背,所以邪氣盛則肩背痛。肺主皮毛,而風寒在表,所以會汗出中風。肺為腎之母,邪氣傷及肺氣,所以小便次數多而哈欠連連。)
)氣虛則肩背痛寒,少氣不足以息,溺色變,為此諸病。(肩背者,上焦之陽分也。氣虛則陽病,故為痛為寒而怯然少氣。金衰則水涸,故溺色變而黃赤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(盛瀉虛補,雖以針言,藥亦然也。
白話文:
氣虛的話,就會出現肩膀和背部疼痛寒冷的症狀,氣息不足以平息,尿液顏色會發生變化,這是這些疾病的原因。(肩背是上焦的陽分。氣虛則陽氣不足,所以會出現疼痛、寒冷和氣虛的症狀。腎氣衰弱則水液不足,所以尿液的顏色會變成黃赤色。)
如果身體亢盛,就要瀉去;如果身體虛弱,就要補養;如果身體發熱,就要用針刺點刺血;如果身體寒冷,就要用艾灸來溫通;如果身體陷下,就要用艾灸來灸;如果身體不亢盛也不虛弱,就要根據經絡來治療。(瀉去亢盛、補虛弱,雖然是針刺的治療方法,但藥物治療也是如此。
熱則疾之,氣至速也。寒則留之,氣至遲也。陷下則灸之,陽氣內衰,脈不起也。不盛不虛,以病有不因血氣之虛實而惟逆於經者,則當隨經所在,或飲藥或刺灸以取之也。下文諸經之治,義與此同。此節與《禁服篇》大同,詳針刺類二十九。)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,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熱氣過盛,就要讓它發散出去,因為氣血運行得太快。如果寒氣過度,就要把它留住,因為氣血運行得太慢。如果身體出現凹陷,就要進行艾灸,因為陽氣內虛,脈搏無力。如果身體既不旺盛也不虛弱,但疾病並非因氣血虛實所致,而是與經絡不通有關,那麼就應該根據經絡所在位置,採用服藥或針灸的方法來治療。下文所述的各個經絡的治療方法,原理與此相同。(這一節與《禁服篇》中所述的內容基本相同,詳細內容請參閱針灸學相關章節。)身體旺盛的人,寸口脈會比人迎脈大三倍,而身體虛弱的人,寸口脈反而會比人迎脈小。
(寸口主陰,肺為大腸之臟,手太陰經也。故肺氣盛者,寸口大三倍於人迎,虛則反小也。人迎者,足陽明之動脈,在結喉旁一寸五分,乃三陽脈氣所至也。《陰陽別論》曰三陽在頭、三陰在手者,其義即此。下同。人迎脈口一盛二盛三盛,當補當瀉,義具終始篇,詳針刺類二十八。
)
白話文:
寸口脈反映陰氣的盛衰,肺與大腸相表裡,屬手太陰經。因此,肺氣旺盛的人,寸口脈會比人迎脈大三倍。如果肺氣虛弱,寸口脈則會變小。
人迎脈是足陽明經的動脈,位於喉結旁一寸五分,是三陽脈之氣匯聚的地方。《陰陽別論》說「三陽在頭,三陰在手」,其意思在此。
人迎脈的強弱可以判斷是需要補陽還是瀉陽,具體的理論和方法詳見《終始篇》和《針刺類二十八》。
大腸,手陽明也。是動則病齒痛頸腫。(動義如前。手陽明之支者,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也。)是主津液所生病者,(大腸與肺為表裡,肺主氣而津液由於氣化,故凡大腸之或泄或秘,皆津液所生之病,而主在大腸也。)目黃口乾,鼽衄喉痹,肩前臑痛,大指次指痛不用。
白話文:
大腸屬於手陽明經,手陽明經氣血不通,就會導致牙痛、頸部腫脹。(氣血不通的意義如前文所述,手陽明經的分支從缺盆處向上貫穿頸部,進入臉頰,在下齒中運行。)大腸掌管津液,津液相關的疾病都由大腸主管。(大腸和肺是表裡關係,肺主氣,而津液由氣化產生,所以大腸的腹瀉或便祕,都是津液所引起的疾病,而由大腸主管。)症狀包括:眼睛發黃、口乾、鼻子出血、喉嚨腫痛、肩膀和肘部前側疼痛、大拇指和食指疼痛,導致活動受限。
(手陽明之別者合於宗脈,故目黃。其他諸病,皆本經之脈所及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此於少陰司天條下,以熱淫所勝,病在金也。)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。(當脈所過,手陽明之次也。)虛則寒慄不復,為此諸病。(寒慄不復,不易溫也。此皆手陽明之諸病,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(義如前。
白話文:
手陽明經的別脈與主脈相合,所以眼睛才會發黃。其他病症,都與本經的脈絡相關。
《至真要大論》將此分類於少陰司天條目下,因為熱邪過盛,攻擊到了金。
氣盛時,脈流經過的地方會熱腫。(脈流經過的地方,就是手陽明的循行部位。)氣虛時,就會寒戰不退,出現這些疾病。(寒戰不退,不容易溫暖。這些都是手陽明的病症。)
氣盛時,要瀉除過盛之氣;氣虛時,要補益氣血;熱性時,要驅散熱邪;寒性時,要留住陽氣;氣血下陷時,要施灸;既不盛也不虛時,就按照經脈取穴。
)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(人迎主陽,大腸為肺之腑,手陽明經也,故盛則人迎大於寸口,虛則人迎小於寸口也。詳義如前。)
白話文:
身體狀況好的時候,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三倍;身體狀況差的時候,人迎脈反而比寸口脈小。
(人迎脈主陽氣,大腸是肺的臟腑,屬手陽明經。因此,身體狀況好的時候,人迎脈會比寸口脈大;身體狀況差的時候,人迎脈會比寸口脈小。具體解釋見前文。)
胃,足陽明也。是動則病洒洒振寒,善呻數欠,顏黑,(胃屬土,土病而洒洒振寒者,風之勝也。善呻數欠,胃之郁也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此於厥陰在泉條下,其為木勝可知。黑,水色也。土病則水無所畏,故黑色反見於顏面。)病至則惡人與火,聞木聲則惕然而驚,心欲動,獨閉戶塞牖而處,甚則欲上高而歌,棄衣而走,(病至而惡人者,陽明厥逆則喘而惋,惋則惡人也。惡火者,邪客陽明則熱甚也。
白話文:
胃經屬於陽明經脈。發病的時候會寒顫,常常呻吟哈欠,臉色發黑。(胃屬土,土性虛弱而寒顫,這是風邪侵襲的緣故。經常呻吟哈欠,這是胃氣鬱滯的緣故。根據《至真要大論》,這段話屬於厥陰在泉條,可以知道是木邪侵襲。臉色發黑,是水氣的顏色。土虛則水氣無法剋制,所以臉色才會發黑。)病情加重後,會厭惡見人見火,聽到木聲會突然驚恐,心裡想動,卻只能關門閉窗獨處,嚴重時會想要爬到高處唱歌,脫光衣服亂跑。(病情加重而厭惡見人,是因為陽明經脈逆亂,會喘息呻吟,呻吟就會厭惡見人。厭惡火,是因為邪氣侵犯陽明經脈導致發熱嚴重。)
聞木音而驚者,土惡木也。欲閉戶而處者,陰陽相搏而陰勝陽也。欲上高而歌者,陽盛則四肢實也。棄衣而走者,熱盛於身也。此節義詳下二章。牖音有。)賁響腹脹,是為骭厥。(賁響,腸胃雷鳴也。骭,足脛也。陽明之脈自膝臏下脛骨外廉,故為脛骭厥逆。賁,奔同。骭音榦。
白話文:
聽到敲擊木器的聲音就感到害怕的,是因為土行屬性討厭木行屬性。想要關起門戶隱居的,是因為陰陽兩氣交戰而陰氣勝過陽氣。想要登上高處歌唱的,是因為陽氣旺盛導致四肢充實。脫掉衣服就跑的,是因為熱氣在體內過剩。這節的詳細意義見下兩章。(「瘂音有」為筆誤,應為「賁音有」。)
腸胃雷鳴,並且腹脹的,這是脛骭厥病。(「賁響」是形容腸胃雷鳴的聲音。「骭」指的是足脛。陽明經絡從膝蓋以下流經足脛的外側邊緣,所以稱此病為脛骭厥逆。賁與奔同音。骭讀音同「贛」。)
)是主血所生病者,(中焦受谷,變化而赤為血,故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,而主血所生病者。)狂瘧,溫淫汗出,鼽衄,口喎唇胗,頸腫喉痹,(喎,歪也。胗,瘡也。陽明熱勝則狂,風勝則瘧,溫氣淫泆則汗出。鼽衄口喎等證,皆陽明經脈之所及也。鼽音求。衄,女六切。
白話文:
(陽明經)主要因氣血相關的疾病而生病。(中焦運化穀物,轉化成血,所以陽明經有大量氣血,並主導因血所致的疾病。)狂瘧、溫氣淫潤而汗出、鼻子出血、嘴角歪斜、嘴脣生瘡、頸部腫脹、喉嚨痛,(歪:嘴角歪斜。瘡:指傷口。陽明熱盛則狂,風盛則瘧,溫氣淫潤則汗出。鼻出血、嘴角歪斜等症狀,都屬於陽明經脈所影響的範圍。鼽音同「求」。衄音同「女六」。)
喎,孔乖切。胗音疹。)大腹水腫,(胃在中焦,土病則不能制水也。)膝臏腫痛,循膺、乳、氣街、股、伏兔、骭外廉、足跗上皆痛,中指不用。(陽明脈從缺盆下乳內廉,挾臍腹前陰由股下足以入中指,故為病如此。臏,頻、牝二音。)氣盛則身以前皆熱,其有餘於胃,則消穀善飢溺色黃。
白話文:
歪(音「孔乖」),胗(音「疹」)。腹部脹大浮腫(因胃位於中焦,屬土,土虛弱時無法制約水)。膝蓋腫痛,並延伸到胸、乳房、氣街(乳房旁)、大腿、伏兔穴(大腿外側膝蓋上方)、小腿外側、腳背上部均感到疼痛,中指不能活動(陽明經脈從缺盆穴(胸鎖乳突肌下緣)沿著乳房內側,經過臍下、腹股溝、大腿,再到腳,終止於中指,所以有這些症狀。臏,讀「頻」或「牝」)。氣盛時,身體前面都發熱;氣盛餘於胃,就會消化不良、容易飢餓、小便呈黃色。
(此陽明實熱在經在臟之辨也。)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,胃中寒則脹滿,為此諸病。(此陽明虛寒在經在臟之辨也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(義如首經。)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(足陽明為太陰之表,三陽也,故盛衰見於人迎。
)
白話文:
陽明實熱與虛寒的區別:
陽明實熱
- 氣不足,身體前部發冷。
- 胃部寒冷,導致腹脹。
- 出現以上症狀。
陽明虛寒
- 實症時瀉之,虛症時補之。
- 熱症時攻之,寒症時調之。
- 脫陷者灸之。
- 不實不虛時,從經絡取穴治療。(治療方法與表述見首經。)
盛衰徵象:
- 盛者,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三倍。
- 虛者,人迎脈反而比寸口脈小。(足陽明胃經是太陰脾經的表裡,屬三陽經,所以盛衰徵象反映在人迎脈上。)
脾,足太陰也。是動則病舌本強,食則嘔,(脾脈連舌本,故強。脾病則不運,故嘔。)胃脘痛,腹脹,善噫,(脾脈入腹,屬脾絡胃,故為痛為脹。噫,噯嘆聲。陰盛而上走於陽明,故氣滯而為噫。噫,伊、隘二音。)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,(脾氣通也。以上諸義詳下章。
白話文:
脾,屬於足太陰經。當它活動時,會出現舌根僵硬的症狀;進食後會嘔吐。(脾經的經脈連接舌根,所以舌根會僵硬。脾臟生病就不能運化食物,所以會嘔吐。)胃脘會疼痛,腹部脹滿,容易打嗝。(脾經的經脈進入腹中,與脾相連接且通達胃,所以會疼痛和脹滿。打嗝,是一種嘆息的聲音。陰氣旺盛而上行到足陽明經,所以氣滯導致打嗝。打嗝的發音為「伊」或「隘」。)在打嗝後放屁,就會感到輕鬆愉快,就像衰頹的人重新振作起來一樣。(這是因為脾氣通暢了。以上症狀的詳細解釋,請見下一章。)
)身體皆重。(脾主肌肉也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以上諸證於厥陰在泉條下,木勝克脾也。)是主脾所生病者,(足太陰土也。)舌本痛,體不能動搖,食不下,煩心,心下急痛,溏、瘕、泄、水閉、黃疸,不能臥,強立,股膝內腫厥,足大趾不用,為此諸病。(太陰脈支者上膈注心中,故為煩心心痛。
白話文:
整體身體感覺沉重。(脾臟主掌肌肉。根據《至真要大論》,上述諸種症狀都被歸類在厥陰在泉穴條目下,因為木氣過盛會剋制脾臟。)這些症狀主要是由脾臟疾病引起(脾臟屬足太陰土)。舌根疼痛,無法自由活動,無法進食,煩躁不安,心窩急痛,大便稀溏、堅硬、腹瀉、水腫、黃疸,無法躺下,勉強站立,大腿內側和大腿根腫脹,腳趾無法運用,這些都是脾臟疾病造成的症狀。(太陰經的支脈向上穿過橫膈膜,連接到心臟,因此會有煩躁不安、心窩急痛的症狀。
脾寒則為溏瀉,脾滯則為癥瘕。脾病不能制水,則為泄為水閉黃疸不能臥。脾脈起於足拇以上膝股內廉,故為腫為厥、為大趾不用諸病。按:《至真要大論》於厥陰司天條下列此諸證,以風淫所勝,病本於脾也。瘕,加、駕二音。疸音旦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
白話文:
脾虛寒,則會導致腹瀉;脾鬱滯,則會形成癥結和硬塊。脾虛不能控制水液,就會導致腹瀉和水腫,甚至黃疸,無法入睡。脾臟的經脈起於大腳趾,沿著腿部內側向上延伸,所以脾虛會導致腫脹、麻痺和腳趾不靈便等疾病。
按: 《至真要大論》在厥陰司天條中列出了這些證候,認為是風邪入侵,導致脾臟受損所致。
治療方法:
- 脾虛腹瀉,則瀉之。
- 脾虛虛弱,則補之。
- 脾虛發熱,則疾之(快攻)。
- 脾虛寒冷,則溜之(溫補)。
- 脾虛下陷,則灸之。
- 脾虛不盛不虛,則根據經絡取穴治療。
(義如首經。)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。(足太陰為陽明之裡,三陰也,故脈之盛衰候於氣口。)
白話文:
(像足陽明經一樣。)陽氣旺盛的人,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大三倍;陽氣虛弱的人,寸口脈搏反而比人迎脈搏小。(足太陰脾經是陽明胃經的內裡,也是三條陰經之一,所以脈絡的盛衰變化可以在氣口上得到反映。)
心,手少陰也。是動則病嗌乾心痛,渴而欲飲,(本經支者從心系上挾咽,故為嗌乾心痛。心火炎則心液耗,故渴而欲飲。嗌音益。)是為臂厥。(手少陰循臂內後廉出小指之端,故為臂厥。)是主心所生病者,(手少陰經,心所生病也。)目黃脅痛,臑臂內後廉痛厥,掌中熱痛,為此諸病。
白話文:
心經,屬於手少陰經。心動則會引起喉嚨乾渴、心痛,並有口渴想喝水的症狀。(本草經所載的支者,從心繫上方挾著咽喉,因此會導致喉嚨乾渴和心痛。心火過旺會導致心液耗損,因此會口渴想喝水。)這就是手少陰經的厥證。(手少陰經循著手臂內後側,到達小指指尖,因此稱作臂厥。)手少陰經主要主管心臟所導致的疾病,症狀包括:眼睛發黃、脅痛、手臂內後側疼痛和僵硬、手掌發熱疼痛,這些都是手少陰經病變引起的疾病。
(少陰之脈系目系,故目黃。出腋下,故脅痛。循臑臂內入掌內後廉,故為熱痛諸病。臑,儒、軟二音,又雙刀、奴到二切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(義如首經。)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(手少陰為太陽之裡,三陰也,故脈之盛衰見於寸口。)
白話文:
少陰經脈連接著眼睛,所以眼睛會發黃。它從腋下出來,所以會肋部疼痛。它沿著胳膊的內側,進入手掌的內側,所以會出現發熱疼痛等病症。“臑”這個字有兩個讀音,分別是“儒”和“軟”,還有另外兩個讀音,分別是“雙刀”和“奴到”。
如果脈象旺盛,就需要瀉(降);如果脈象衰弱,就需要補;如果脈象發熱,就需要疾(速);如果脈象發寒,就需要溜(緩);如果脈象陷下,就需要用艾灸;如果不旺也不衰,就根據經絡的走向來治療。(詳情參照首經論述。)脈象旺盛的人,寸口脈的力度是人迎脈的兩倍;脈象衰弱的人,寸口脈的力度比人迎脈小。
小腸,手太陽也。是動則病嗌痛頷腫,(本經之脈循咽下膈,其支者循頸上頰,故為是病。《至真要大論》列此於太陽在泉之下,以寒淫所勝而病及火府也。頷,何敢切。)不可以顧,肩似拔,臑似折。(手太陽脈循臑外後廉繞肩胛,交肩上,故肩臑之痛如拔如折。)是主液所生病者,(小腸主泌別清濁,病則水穀不分而流衍無制,是主液所生病也。
白話文:
小腸,屬於手太陽經。如果小腸機能失調,就會出現咽喉疼痛、下顎腫脹的症狀。這是因為手太陽經的脈絡循行經過咽喉、下膈膜,分支則沿著頸部上行至面頰,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病症。《至真要大論》將此病症列在太陽經在泉穴以下的範圍,這是因為寒邪入侵而導致熱府(小腸)受到影響。下顎,讀音為「何敢切」。患者無法轉頭,肩膀感覺被拔起,胳膊感覺像是折斷了。這是因為手太陽經的脈絡沿著胳膊外側後緣,繞過肩胛骨,交匯於肩膀上,所以肩膀和胳膊會疼痛,感覺像被拔起、折斷一樣。這些症狀都是由於小腸主司液體的運化功能失調所導致的。小腸負責將食物中的清濁分離,如果生病了,就無法分辨清濁,導致水穀混雜、無序流動,這就是小腸主司液體功能失調所致。
)耳聾目黃頰腫,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,為此諸病。(皆小腸經脈之所及也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(義如首經。)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(手太陽為少陰之表,故候在人迎。)
白話文:
耳聾、眼睛發黃、面頰腫脹,頸部、下巴、肩膀、小腿、肘部、手臂的外側和後側疼痛,這些都是因為這些疾病所致。(這些疾病都與小腸經絡相關。)
病症嚴重時要瀉氣,虛弱時要補氣,熱症要用疏散法治療,寒症要用溫暖法治療,陷下症狀要用艾灸治療。如果既不嚴重也不虛弱,就按照經絡上的穴位進行治療。(與首經的治療原則相同。)
病症嚴重時,人迎穴的脈象會比寸口穴的脈象大一倍多;病症虛弱時,人迎穴的脈象反而比寸口穴的脈象小。(手太陽少陽經是手少陰心經的外表,所以要查看人迎穴。)
膀胱,足太陽也。是動則病沖頭痛,(本經脈上額交巔入絡腦,故邪氣上衝而為頭痛。)目似脫,項如拔,(脈起目內眥,還出別下項也。)脊痛腰似折,髀不可以曲,膕如結,踹如裂,(本經挾脊抵腰中,過髀樞,循髀外下合膕中,貫踹內,故病如是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以上諸證於太陰在泉司天之下,以濕淫所勝,土邪傷水也。
白話文:
膀胱經屬於足太陽經。膀胱經氣血運行不暢,則會導致頭部氣血衝擊,出現頭痛。(本經絡上行至額頭,交會於頭頂,入絡於腦,所以邪氣上沖就會引起頭痛。)眼睛看起來好像要脫出來,脖子好像被人拔著。(膀胱經起於眼睛內眼角,然後再從另一邊的脖子出來。)脊椎疼痛,腰部好像要折斷,大腿不能彎曲,小腿後側像打結一樣,腳踝內側像裂開一樣。(本經絡沿著脊椎兩側到達腰部,經過大腿樞紐,沿著大腿外側向下與小腿後側中部相連,貫穿腳踝內側,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。根據《至真要大論》,以上這些症狀屬於太陰經在泉司天的範疇,是濕氣過盛,導致土邪侵害水氣所致。
髀,並米切,又音比。膕音國。踹,腨同,音篆。)是為踝厥。(足太陽脈出外踝之後,筋結於外踝也。踝,胡寡切。)是主筋所生病者,(周身筋脈,惟足太陽為多為巨。其下者結於踵,結於腨,結於膕,結於臀;其上者,挾腰脊,絡肩項,上頭為目上網,下結於頄。故凡為攣為弛為反張戴眼之類,皆足太陽之水虧,而主筋所生病者。
白話文:
「髀」字讀作「並」,另有一個音是「比」。「膕」字讀作「國」。「踹」和「腨」字同音,讀作「篆」。這些都是「踝厥」的證狀。(足太陽經脈從外踝流出後,筋結於外踝上。踝,讀作「胡寡」。)這是由於主管筋的經脈發生了病症。(全身的筋脈中,只有足太陽經脈分佈最多、最粗。它向下延伸,結於腳後跟(踵)、結於小腿肚(腨)、結於大腿後側(膕)、結於臀部;它向上延伸,沿著腰脊兩側上行,聯絡肩項,上達頭部,形成眼睛上方的一個網狀結構,在下顎處結連。(所以,凡是出現抽筋、鬆弛、眼睛翻白等症狀,都是由於足太陽經脈的水液虧虛,而導致主管筋的經脈發生病症。
)痔瘧狂癲疾,(脈入肛,故為痔。經屬表,故為瘧。邪入於陽,故為狂癲疾。)頭囪項痛,目黃淚出鼽衄,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,小指不用,為此諸病。(皆足太陽之所及,故為此諸病。囪音信。尻,開高切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
(義如首經。)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(足太陽為少陰之表,故候在人迎。)
白話文:
痔瘡、瘧疾、狂躁癲狂的疾病,(脈象延伸到肛門,故為痔瘡。經脈屬於表面,故為瘧疾。邪氣侵入陽經,故為狂躁癲狂的疾病。)頭部和頸項疼痛,眼睛發黃流淚,鼻出血,頸背、腰、臀、小腿和腳都疼痛,小指無法使用,這些都是這些疾病的表現。(這些都是足太陽經所經過的部位,所以會引起這些疾病。囪,讀音同「信」。尻,讀音同「開高」。)
如果疾病症狀嚴重,則瀉去病邪;如果虛弱,則補益正氣;如果發熱,則加速病邪排出;如果寒冷,則緩和病邪排出;如果病邪陷下,則施灸;如果不是症狀嚴重也不是虛弱,則根據經絡取穴進行治療。
腎,足少陰也。是動則病飢不欲食,(腎雖陰臟,元陽所居,水中有火,為脾胃之母。陰動則陽衰,陽衰則脾困,故病雖飢而不欲食。)面如漆柴,(水色黑,陰邪色見於面,故如漆。腎藏精,精衰則枯,故如柴。)咳唾則有血,喝喝而喘,(真陰損及其母也。)坐而欲起,(陰虛不能靜也。
白話文:
腎臟屬於足少陰經。當腎氣虛弱時,就會出現飢餓卻不想進食的情況。(腎臟雖然是陰性臟器,但卻是元陽之所在,水中有火,是脾胃之母。陰氣虛弱導致陽氣衰退,陽氣衰退使脾胃虛弱,因此即使飢餓也不想進食。)
臉色像塗了黑漆一樣,枯槁如柴。(水液色黑,陰邪之色反映在臉上,所以像是黑漆一樣。腎臟儲藏精氣,精氣衰退就會枯竭,所以像柴火一樣乾枯。)
咳嗽吐出帶血的唾液,喘氣時發出「喝喝」聲。(這是陰虛傷及脾肺所致。)
坐著時想要起身,卻起不來。(陰虛不能平靜,所以坐著也無法安靜。)
)目䀮䀮如無所見,(目之明在瞳子,瞳子者骨之精也。腎氣內奪則目䀮䀮如無所見,故凡目多昏黑者,必真水虧於腎也。䀮音荒。)心如懸,若飢狀,(心腎不交則精神離散,故心如懸。陰虛則內餒,故常若飢狀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以上諸證於太陰司天之下,以土邪淫勝,故病本於腎也。
白話文:
視力模糊,宛如瞎子。(眼睛的明視能力在於瞳孔,瞳孔是骨髓的精華。腎氣內耗就會導致視力模糊,看不清事物。所以,凡是眼睛經常昏暗的人,必定是腎中真水虧損所致。)
心神不定,像飢餓的樣子。(腎水分不足,心火旺盛,心腎不能相交,因此心神不定。陰虛內熱,體內空虛,所以常常像飢餓的樣子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所述,這些症狀都屬太陰司天所主,是由於土邪過度旺盛,所以病根在於腎。)
)氣不足則善恐,心惕惕如人將捕之,(腎在志為恐,腎氣怯,故惕惕如人將捕之。以上諸義詳下章。)是為骨厥。(厥逆在骨,腎主骨也。)是主腎所生病者,(足少陰經,腎所生病也。)口熱舌乾咽腫,上氣,嗌乾及痛,煩心心痛,(足少陰之脈循喉嚨,挾舌本,其支者從肺出絡心,故病如是。)黃疸腸澼,(陰虛陽實,故為黃疸。
白話文:
如果氣不足,就會容易害怕,心神不寧,好像有人要捉拿自己。(腎主恐懼,腎氣虛弱,所以會心神不寧,好像有人要捉拿自己。詳細解釋見下文。)這是「骨厥症」(厥逆在骨頭上,腎主骨)。這是腎臟疾病引起的,(足少陰經是腎臟的經脈,腎臟疾病引起的。)會出現口乾舌燥、喉嚨腫脹、上氣不接下氣、咽喉乾痛、煩躁不安、心痛,(足少陰經循行喉嚨,挾持舌根,它的分支從肺臟出來,絡於心臟,所以會有這些症狀。)還會出現黃疸、腹瀉。(陰虛陽盛,所以會出現黃疸。)
腎開竅於二陰,故為腸澼。疸音旦。澼音僻。)脊股內後廉痛,痿厥嗜臥,足下熱而痛,為此諸病。(足少陰之脈,自小趾斜趨足心,上腨出膕,上股內後廉,貫脊屬腎,故為此諸證。嗜臥者、多陰少陽,精神匱也。《逆調論》曰:腎者水臟,主津液,主臥與喘也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
白話文:
腎臟的經絡通向兩個陰部,因此會造成腸道濕熱。脊骨和臀部內後側疼痛,手腳發麻又嗜睡,腳底熱又痛,這些都是由這些疾病引起的。(足少陰經脈從小指斜行到腳心,往上延伸到大腿後側,再往上延伸到臀部內後側,連接脊骨再到腎臟,因此會導致這些症狀。嗜睡是因為陰氣過多,陽氣過少,精神不足。《逆調論》中提到:腎臟是水臟,主控體液,也主管睡眠和喘息。)如果盛實就瀉下,空虛就補養,熱就發散,寒就溫補,下陷就灸療,不盛不虛就用經脈治療。
(義如首經。)灸則強食生肉,緩帶披髮,大杖重履而步。(生肉,厚味也。味厚所以補精,緩帶披髮,大杖重履而步,節勞也。安靜所以養氣,諸經不言此法,而惟腎經言之者,以真陰所在,精為元氣之根也。)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,(足少陰為太陽之裡,故候在寸口。
)
白話文:
(本法則與頭部的經絡相通。)艾灸時可以吃點有營養的食物,如生肉,並且要鬆開衣帶、披散頭髮,拿著大柺杖、穿著重鞋子走路。(生肉是味道濃鬱的食物,味道濃鬱可以補益精氣;鬆開衣帶、披散頭髮,拿著大柺杖、穿著重鞋子走路,這些都是為了節省體力。保持安靜可以養護氣血,其他經絡都沒有提到這種方法,只有腎經提到了,因為腎藏著真正的陰液,精氣是元氣的基礎。)腎氣旺盛的人,寸口脈搏的跳動幅度會比人迎脈搏大一倍;腎氣虛弱的人,寸口脈搏的跳動幅度會比人迎脈搏小。(足少陰腎經是太陽膀胱經的內裡,所以脈候要看寸口脈。)
心主,手厥陰心包絡也。是動則病手心熱,臂肘攣急,腋腫,(皆本經之脈所及。)甚則胸脅支滿,心中憺憺大動,(手厥陰出屬心包絡,循胸出脅故也。憺音淡,動而不寧貌。)面赤目黃,(心之華在面,目者心之使,故病則面赤目黃。以上諸證,按《至真要大論》俱列於太陽司天之下,以寒淫所勝,則心火受病也。
白話文:
心氣充足,而手厥陰心包絡經絡暢通。如果心氣活動異常,就會導致手心發熱、手臂肘部痙攣麻木、腋下腫脹(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心包絡經絡所經過的部位受影響)。嚴重時,還會出現胸脅脹滿、心中慌亂不安(因為手厥陰經脈連通心包絡,再循行到胸部和兩脅,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。憺:不安)。面部發紅、眼睛發黃(心的精華表現在面部,眼睛是心的使者,所以心臟有病時,會出現面紅目黃的現象)。以上這些症狀,根據《至真要大論》的記載,都屬於太陽司天之下寒邪侵襲導致的,因為寒邪會抑制心火,導致心臟受損。
)喜笑不休。(心在聲為笑。)是主脈所生病者,(心主脈也。)煩心心痛,掌中熱,為此諸病。(脈起心胸,入掌中也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(義如首經。)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(手厥陰為少陽之裡,故候在寸口。
)
白話文:
(患者)經常喜笑不止。(心氣上溢到嗓子,表現為笑。)這是主脈生病引起的。(心臟主導脈絡。)心煩、心痛、手掌發熱,都是這些疾病的症狀。(脈絡從心胸出發,經過手掌。)脈盛就瀉,脈虛就補,脈熱就疾,脈寒就溜,脈陷就灸,脈不盛也不虛,就按經絡取穴治療。(治療原則和首經一樣。)脈盛時,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,脈虛時,寸口脈反而比人迎脈小。(手厥陰經是少陽經的內側,所以把脈候在寸口。)
三焦,手少陽也。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,嗌腫喉痹。(渾渾焞焞,不明貌。三焦之脈上項系耳後,故為是病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此於太陰在泉之下,濕土所以勝水也。(焞,屯、吞二音。)是主氣所生病者,(三焦為水瀆之腑,水病必由於氣也。)汗出,目銳眥痛,頰痛,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,小指次指不用,為此諸病。
白話文:
三焦,就是手少陽經(經絡)。如果三焦氣血運行異常,就會導致耳朵失聰、精神恍惚、嘴脣腫脹、喉嚨疼痛。(「渾渾焞焞」形容精神恍惚的樣子。三焦經絡沿著脖子向上延伸,然後連接到耳朵後面,所以異常會引起這些症狀。根據《至真要大論》,三焦位於太陰脾臟經絡的「在泉」穴位下方,這是因為濕土能制水。)這主要是由氣血失調引起的疾病。(三焦是水液代謝的器官,水液代謝異常必然與氣血失調有關。)症狀包括出汗、眼睛乾澀疼痛、臉頰疼痛、耳後、肩部、肘部、手臂外側疼痛、小指和無名指無法正常活動等。
(三焦出氣以溫肌肉,充皮膚,故為汗出。其他諸病,皆本經之脈所及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(義如首經。)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(手少陽為厥陰之表,故候在人迎。)
白話文:
三焦運氣溫暖肌肉,充盈皮膚,所以會出汗。其他疾病,都與三焦經脈所循行的部位有關。
三焦經氣過盛,就瀉掉它;虛弱,就補強它;熱盛,就用瀉熱的方法治療;寒盛,就用溫補的方法治療;下陷,就用灸法治療。如果三焦經氣不多不少,就根據經脈的循行部位來治療。(治療原則與手少陽經相同。)
三焦經氣過盛的人,人迎脈搏比寸口脈搏大一倍;虛弱的人,人迎脈搏反而比寸口脈搏小。(手少陽經是厥陰經的表層經絡,所以可以通過人迎脈來診斷。)
膽,足少陽也。是動則病口苦,善太息,(膽病則液泄,故口苦。膽鬱則不舒,故善太息。)心脅痛不能轉側,(足少陽之別,貫心循脅裡也。義詳下章。)甚則面微有塵,體無膏澤,(足少陽之別散於面,膽木為病,燥金勝之,故面微有塵,體無膏澤,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以上諸證於陽明在泉司天者,即其義也。)足外反熱,是為陽厥。
白話文:
膽是足少陽經。它活動時,會出現口苦、喜歡嘆息的症狀。(膽有疾病,則膽汁會外泄,所以口苦。膽氣鬱結,則不舒暢,所以喜歡嘆息。)心窩疼痛不能側臥。(足少陽經的別脈,經過心臟並沿着肋骨內側循行。詳情見下一章。)嚴重時,面色微帶褐色,身體沒有光澤。(足少陽經的別脈分佈在面部,膽屬木,有病時,燥性的金剋制木,所以面部微帶褐色,身體沒有光澤。根據《至真要大論》,以上症狀屬於陽明經在四關司天時出現的症狀,與此處所說意義相同。)足外側發熱,這是陽厥證。
(本經循髀陽出膝外廉,下出外踝之前,故足外反熱。木病從火,故為陽厥。)是主骨所生病者,(膽味苦,苦走骨,故膽主骨所生病。又骨為榦,其質剛,膽為中正之官,其氣亦剛,膽病則失其剛,故病及於骨。凡驚傷膽者骨必軟,即其明證。)頭痛頷痛,目銳眥痛,缺盆中腫痛,腋下腫,馬刀俠癭,(馬刀,瘰癧也。
白話文:
这经脉沿着大腿阳面,从膝盖外侧下来,经过外踝前面,所以脚外侧发热。木头病从火而来,所以导致阳厥。这是专门治疗骨头疾病的。胆汁苦,苦入骨,所以胆主骨头疾病。而且骨头是身体的支柱,质地坚硬,胆是中正之官,它的气也刚强,胆病就会失去刚强之气,所以病会累及骨头。凡是受惊吓伤到胆的人,骨头必然软弱,这就是明显的证据。头痛、下巴痛、眼角痛、锁骨窝肿痛、腋下肿、瘰癧,这些都是胆病引起的。
俠癭,俠頸之瘤屬也。眥音漬。癭音影。)汗出振寒瘧,(少陽居三陽之中,半表半裡者也。故陽勝則汗出,風勝則振寒為瘧。)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,小指次指不用,為此諸病。(皆本經之脈所及也。脛,形景、形敬二切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
(義如首經。)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,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(足少陽為厥陰之表,故候在人迎。)
白話文:
俠癭:屬於俠頸的腫瘤。(「眥」讀作「漬」,「癭」讀作「影」)
症狀:出汗、發冷、瘧疾。(少陽經位於三陽經之中間,既是表證又是裡證。因此,陽氣旺盛時會出汗,風邪旺盛時會發冷,稱為瘧疾)
疼痛部位:胸脅、肋骨、大腿、膝蓋,外至小腿脛骨外踝前面以及各個關節。小指和無名指不能使用,這些都屬於這個病症。(這些部位都是本經經脈循行所到之處。「脛」,讀作「景」或「敬」)
治療原則: 虛證:補益 實證:瀉下 熱證:清熱 寒證:溫補 陷下:灸法 不虛不實:根據經絡循行取穴治療
肝,足厥陰也。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,(足厥陰支別者,與太陰少陽之脈,同結於腰髁下中髎下髎之間,故為腰痛。《刺腰痛篇》曰:厥陰之脈令人腰痛,腰中如張弓弩弦。)丈夫㿉疝,婦人少腹腫,(足厥陰氣逆則為睪腫卒疝。婦人少腹腫,即疝病也。上義詳下章。(㿉,㿗同,音頹。
白話文:
肝臟屬於足厥陰經脈。肝臟如果出現問題,就會導致腰痛,無法彎腰或仰頭。(足厥陰經脈的支脈與太陰、少陽經脈相連,在腰椎部位的中髎穴附近會合,所以會導致腰痛。《刺腰痛篇》說:厥陰經脈不通暢會導致腰痛,腰部感覺像拉緊的弓弦。)男性可能會患有陰囊腫脹(疝氣),女性可能會患有小腹腫脹(疝氣)。(足厥陰經脈的氣運行不暢,就會導致睪丸腫脹和急性疝氣。女性小腹腫脹也是疝氣的症狀。詳情見下一章。(「㿉」和「㿗」同音,讀作「頹」。)
)甚則嗌乾,面塵脫色。(肝脈循喉嚨之後,上入頏顙,上出額,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,故為此病。按《至真要大論》列以上諸證於陽明在泉司天之下,以燥淫所勝,則病本於肝也。)是肝所生病者,(足厥陰經,肝所生病也。)胸滿嘔逆飧泄,狐疝遺溺閉癃,為此諸病。(本經上行者挾胃貫膈,下行者過陰器抵小腹,故為此諸病。
白話文:
(嚴重的)會出現嗓子乾澀、面色蒼白無血色。(肝脈沿喉嚨後側往上,進入頭頂,再從額頭出來,其分支從眼睛邊延伸到臉頰內側,所以會引起這種疾病。根據《至真要大論》的記載,上述症狀屬於陽明經在泉司天的支配範圍,由乾燥邪氣侵犯所致,所以病根在肝臟。)這是肝臟引起的疾病,(足厥陰經,由肝臟造成的疾病。)症狀包括胸悶、嘔吐、反酸、腹瀉、陰囊腫脹、小便失禁、大便不通。
飧音孫。癃,良中切。)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溜之,陷下則灸之,不盛不虛,以經取之。(義如首經。)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,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(足厥陰為少陽之裡,故候在寸口。)
白話文:
如果食物過量要通過瀉藥來處理,如果身體虛弱則需要進行補充,若身體發熱需要迅速處理,若身體寒冷則要輕輕引導出來。若症狀下陷則需要進行灸療,沒有過多也沒有虛弱的情況下要依據經脈來診治。身體過盛的狀況時,脈搏在寸口的位置會比人迎的脈搏大一倍,而身體虛弱的情況則是寸口的位置脈搏小於人迎的位置。這是因為足厥陰位於少陽之內,所以需要在寸口的位置進行檢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