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十三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十三卷 (2)

1. 二、百病始生邪分三部

(靈樞百病始生篇,全)

白話文:

疾病開始生成時,通常是由於外在風邪侵襲皮膚,如果人體正氣不足,毛孔開闊且汗出,風邪便會乘虛而入。風邪進入人體後,與人體的津液混雜,隨氣血流動,在脈絡中運行,到達各個部位。如果風邪停留在某一部位,阻礙了氣血的正常運行,便會形成積聚,這樣疾病就開始形成了。

當風邪剛剛侵入肌表時,症狀可能較輕,病人可能會感覺到皮膚有寒涼或熱感,或是出現汗出不正常的情況。隨著風邪進一步深入,可能會影響到內臟,此時症狀就會相對嚴重,如出現頭痛、身痛、關節疼痛等。

治療上,應當根據風邪停留的部位及影響的程度來進行。初期可以採用發汗的方法,讓邪氣隨汗而出;若已經深入,則需調理氣血,袪除邪氣,恢復臟腑功能。此外,還需要注意調養身體,增強體質,防止疾病復發。

黃帝問於岐伯曰:夫百病之始生也,皆生於風雨寒暑,清濕喜怒。喜怒不節則傷藏,風雨則傷上,清濕則傷下。三部之氣所傷異類,願聞其會。岐伯曰:三部之氣各不同,或起於陰,或起於陽,請言其方。喜怒不節則傷藏,藏傷則病起於陰也;清濕襲虛,則病起於下;風雨襲虛,則病起於上,是謂三部。至於其淫泆,不可勝數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岐伯:「百病剛發生的時候,都是由風雨寒暑、清濕喜怒引起的。喜怒無節會傷及臟腑,風雨會傷到上面,清濕會傷到下面。三部的氣所受的傷不同,請告訴我它們的聯繫。」

岐伯回答:「三部的氣各不相同,有的起源於陰,有的起源於陽,讓我來講一下它們的運行規律。喜怒無節就會傷及臟腑,臟腑受傷則病起源於陰;清濕侵襲虛弱的地方,則病起源於下;風雨侵襲虛弱的地方,則病起源於上,這三種情況就是三部。至於它們的變異多端,多的數不勝數。」

(百病始生,無非外感內傷,而復有上中下之分也。喜怒不節,五志病也,內傷於藏,故起於陰。清濕襲虛,陰邪之在表也,故起於下。風雨襲虛,陽邪之在表也,故起於上。受病之始,只此三部,至其浸淫流泆,則變有不可勝數矣。泆音逸。)黃帝曰:余固不能數,故問先師,願卒聞其道。

白話文:

所有疾病的起因不外乎外感或內傷,而內傷又分為上、中、下三部。喜怒無常,影響五臟六腑,屬於內傷於藏,因此發病於陰分(內部)。濕氣侵入虛弱的身體,陰邪之氣在體表,因此發病於下部。風邪侵入虛弱的身體,陽邪之氣在體表,因此發病於上部。疾病最初的起因只有這三種情況,但隨著病情的發展,變化就會變得難以勝數。黃帝說:我本來無法一一細數,所以才請問前輩,希望能徹底瞭解其中的道理。

(先師,先進之稱也。)岐伯曰:風雨寒熱,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。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,蓋無虛,故邪不能觸傷人,此必因虛邪之風,與其身形,兩虛相得,乃客其形,兩實相逢,眾人肉堅。其中於虛邪也,因於天時,與其身形,參以虛實,大病乃成,氣有定舍,因處為名,上下中外,分為三員。(從沖後來者為虛風,傷人者也。

白話文:

(「先師」是對資深醫生的尊稱。)岐伯說:風雨寒暑等外在邪氣,不能單獨傷害身體,必須人體本身虛弱時才能致病。如果突然遇到狂風暴雨而不生病,是因為身體沒有虛弱的地方,所以外邪無法侵襲傷害。這必定是因為身體虛弱,與外邪的風氣恰好相遇,兩者虛實相應,邪氣才能侵犯身體。如果身體沒有虛弱的地方,就會像眾人一樣皮肉堅實。人體虛弱時,外邪會因應時令而入侵,與身體虛實相參,大病才會形成。氣有固定的住所,因所在部位而得名,按上下中外分為三個區域。

(從頭部沖下來的風為虛風,能傷害人體。)

從所居之鄉來者為實風,主生長養萬物者也。若人氣不虛,雖遇虛風,不能傷人。故必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,兩虛相得,乃客其形也。若天有實風,人有實氣,兩實相逢而眾人肉堅,邪不能入矣。三員,如下文虛邪之中人,病因表也;積聚之已成,病因內也;情欲之傷藏,病在陰也,即內外三部之謂。虛風義詳運氣類三十五、六。

白話文:

來自居住地的風叫做實風,是滋養萬物的來源。如果人身體健康,即使遇到虛風,也不會受到傷害。所以,一定是在身體虛弱的時候碰上虛風,兩虛相合才會侵入身體。如果天氣是實風,人體是實氣,兩實相交,眾人身體強健,邪氣無法入侵。

三種類型如下:

  1. 虛邪之中人:病因在於外,由外部邪氣侵襲引起。
  2. 積聚之已成:病因在於內,由體內氣血瘀滯積聚引起。
  3. 情慾之傷藏:病在陰,由情志過度或不當引起的內傷。

這三類便是內、外、陰三方面的病因。虛風的詳細意義,請參閱「運氣類」的第三十五、三十六章。

是故虛邪之中人也,始於皮膚,皮膚緩則腠理開,開則邪從毛髮入,入則抵深,深則毛髮立,毛髮立則淅然,故皮膚痛。(此下言陽邪傳舍之次也。邪之中人,必由表入里,始於皮膚,表虛則皮膚緩,故邪得乘之。邪在表則毛髮豎立,因而淅然。寒邪傷衛則血氣凝滯,故皮膚為痛。

白話文:

因此,身體虛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襲的人,通常從皮膚開始。皮膚鬆弛,腠理就容易打開。腠理一打開,外邪就通過毛髮侵入。外邪入侵後,會深入體內。深入體內後,會導致毛髮豎立。毛髮豎立後,會有寒戰的現象。所以,皮膚感到疼痛是因為外邪導致衛氣凝滯,血氣運行不暢。

凡寒邪所襲之處,必多痠痛,察系何經,則在陰在陽,或深或淺,從可知矣,診表證者,當先乎此也。此下百病始生之義,與皮部論大同,詳經絡類三十一。)留而不去,則傳舍於絡脈,在絡之時,痛於肌肉,其痛之時息,大經乃代。(邪在皮毛,當治於外,留而不去,其入漸深,則傳舍於絡脈,絡淺於經,故痛於肌肉之間。若肌肉之痛時漸止息,是邪將去絡而深,大經代受之矣。

白話文:

凡是寒邪入侵的地方,一定會伴有疼痛,觀察其所屬的經絡,就知道寒邪是在陰經還是陽經,或者在深處還是淺處,從而得知病情。在診斷表面證狀時,應該首先考慮這些因素。這裡所說的「寒邪留而不去」,與「皮部論」中的含義相同,請參閱「經絡類」的第31節。寒邪如果留而不去,就會傳導到絡脈中。寒邪在絡脈中時,會引起肌肉疼痛,等到肌肉疼痛逐漸停止時,寒邪就轉移到了大經之中。(寒邪在皮膚表面時,應該從外部治療。如果寒邪留而不去,逐漸深入,就會傳導到絡脈中。絡脈比經脈更淺,所以寒邪在絡脈中時,會引起肌肉疼痛。如果肌肉疼痛逐漸消失,說明寒邪已經離開絡脈,深入到更深部,由大經來承受寒邪入侵。)

)留而不去,傳舍於經,在經之時,灑淅喜驚。(絡浮而淺,經隱而深,邪氣自絡入經,猶為在表,故灑淅惡寒。然經氣連臟,故又喜驚也。)留而不去,傳舍於輸,在輸之時,六經不通,四肢則肢節痛,腰脊乃強。(凡諸輸穴,皆經氣聚會之處,其所留止,必在關節溪谷之間,故邪氣自經傳舍於輸,則六經為之不通,而肢節腰脊為痛為強也。)留而不去,傳舍於伏沖之脈,在伏沖之時,體重身痛。

白話文:

邪氣停留不去,轉而停留經脈,在經脈時,會間歇性地感受惡寒、驚悸。(絡脈浮淺,經脈隱蔽而深,邪氣由絡脈進入經脈,仍屬表證,故會間歇性地惡寒。但經氣連接臟腑,所以又會驚悸。)邪氣停留不去,轉而停留輸脈,在輸脈時,六條經脈不通暢,四肢則出現關節疼痛,腰背強直。(人體的輸穴都是經氣匯聚之處,邪氣停留之處必然在關節部位,所以邪氣從經脈轉而停留輸脈,就會導致六條經脈不通暢,而肢節腰背出現疼痛和強直。)邪氣停留不去,轉而停留隱伏而行的脈絡,在隱伏而行脈絡時,會導致身體沉重、全身疼痛。

(伏沖之脈,即衝脈之在脊者,以其最深,故曰伏沖,歲露篇曰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是也。詳本類後四十九。邪自經輸,留而不去,深入於此,故為體重身痛等病。)留而不去,傳舍於腸胃,在腸胃之時,賁向腹脹,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,多熱則溏出麋。(邪氣自經入臟,則傳舍於腸胃而為奔向腹脹之病。

白話文:

伏沖脈,就是衝脈位於脊柱內側的部分。由於它極為深藏,所以稱為伏沖。歲露篇中說「進入脊椎內,注入伏沖脈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具體內容參閱本類的後四十九條。邪氣通過經脈輸送到體內後,停留不去,深入到伏沖脈中,因此會導致身體沉重、疼痛等疾病。

邪氣停留不去,會傳播到腸胃,在腸胃中的時候,會出現賁門向腹中反流、腹脹的症狀;寒邪過多時,會出現腸鳴、腹瀉、食物不消化的情況;熱邪過多時,會出現大便溏泄、粘稠如米粥的現象。邪氣從經脈傳入內臟後,就會傳播到腸胃,並導致賁門向腹中反流、腹脹等疾病。

寒則澄澈清冷,水穀不分,故為腸鳴飧泄食不化;熱則濁垢下注,故為溏為麋,以麋穢如泥也。)留而不去,傳舍於腸胃之外,募原之間,留著於脈,稽留而不去,息而成積。(腸胃之外,募原之間,謂皮裡膜外也,是皆隱蔽曲折之所,氣血不易流通,若邪氣留著於中,則止息成積,如瘧痞之屬也。募音暮。

白話文:

寒冷時,水液清澈冰冷,水穀無法消化,所以會腸鳴、腹瀉、食物不消化;炎熱時,渾濁的廢物會下行,所以會腹瀉成水樣或黏稠狀,就像泥巴一樣黏稠。

這些廢物滯留不去,傳播到腸胃之外,藏匿在皮層和肌肉之間的隱蔽處,並停留在脈絡中,久久不去,最終形成積塊。(腸胃之外,皮層和肌肉之間的地方,都是隱蔽曲折的地方,氣血難以流通。如果邪氣滯留其中,就會停滯成塊,例如瘧疾和痞塊等疾病。募音同「暮」。)

或著孫脈,或著絡脈,或著經脈,或著輸脈,或著於伏沖之脈,或著於膂筋,或著於腸胃之募原,上連於緩筋,邪氣淫泆,不可勝論。(此下言邪氣所著,淫泆之變也。膂筋詳下文。募原,如手太陰中府為募、太淵為原之類也。緩筋,支別之柔筋也。邪之所著則留而為病,無處不到,故淫泆不可勝數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「希望聽聽原因。」岐伯回答:「邪氣附著在孫絡上,積聚起來,這些積聚會上下往來,因為孫絡位於手臂和手部的部位。邪氣浮淺而緩慢,不能固定積聚而停止,因此會在腸胃之間移動運轉。有水氣聚集滲入灌注,就會發出潺潺的聲音。如果有寒氣,就會導致脹滿雷鳴般的疼痛,所以會時常感到疼痛。」 膂音呂。泆音逸。)黃帝曰:願盡聞其所由然。岐伯曰: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,其積往來上下,臂手孫絡之居也,浮而緩,不能句積而止之,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,水湊滲注灌,濯濯有音,有寒則䐜脹滿雷引,故時切痛。(凡絡脈之細小者,皆孫絡也。句,拘也。邪著孫絡成積者,其積能往來上下,蓋積在大腸小腸之絡,皆屬手經,其絡浮而淺,緩而不急,不能句積而留止之,故移行於腸胃之間。若有水則湊滲注灌,濯濯有聲,若有寒則為脹滿,及雷鳴相引,時為切痛。

(註:凡是細小的脈絡,都稱為孫絡。句,是束縛的意思。邪氣附著在孫絡上形成積聚,這些積聚能夠上下往來,是因為積聚在大腸、小腸的絡上。這些絡屬於手經,它們浮淺而緩慢,不能束縛積聚而讓它停留,因此就會移動運轉到腸胃之間。如果有水氣,就會聚集滲入灌注,發出潺潺的聲音。如果有寒氣,就會導致脹滿,並像雷鳴一樣相互牽引,時不時會感到疼痛。)

白話文:

凡是細微的經脈,都稱為孫絡。句,是指束縛的意思。邪氣附著在孫絡上形成積聚,這些積聚能夠上下移動,是因為它們聚集在大腸和小腸的經絡上。這些經絡屬於手經,位置表淺而且運行緩慢,無法束縛住積聚使其停留,因此它們會在腸胃之間不斷移動。如果體內有水氣,就會聚集滲入灌注,發出像水流般的聲音。如果有寒氣,就會導致腹部脹滿,並且像雷鳴一樣相互牽引,時不時還會感到疼痛。

句音垢。䐜音嗔。)其著於陽明之經,則挾臍而居,飽食則益大,飢則益小。(足陽明經挾臍下行,故其為積則挾臍而居也。陽明屬胃,受水穀之氣,故飽則大、飢則小。)其著於緩筋也,似陽明之積,飽食則痛,飢則安。(緩筋在肌肉之間,故似陽明之積。飽則肉壅,故痛。

白話文:

古代中醫文:

句音垢。䐜音嗔。)其著於陽明之經,則挾臍而居,飽食則益大,飢則益小。(足陽明經挾臍下行,故其為積則挾臍而居也。陽明屬胃,受水穀之氣,故飽則大、飢則小。)其著於緩筋也,似陽明之積,飽食則痛,飢則安。(緩筋在肌肉之間,故似陽明之積。飽則肉壅,故痛。

胃氣不和導致的小肚子脹大。如果是在陽明經上,那麼就會在肚臍附近,吃飽後會更大,餓了後會變小。(足陽明經從肚臍下面經過,所以胃氣不和導致積食會在肚臍附近。陽明經屬胃,負責消化食物,所以吃飽後積食會變大,餓了後會變小。)如果是在肌肉之間,會像陽明經積食一樣,吃飽後會疼痛,餓了後會緩解。(緩筋在肌肉之間,所以像陽明經積食一樣。吃飽後肌肉被壓迫,所以會疼痛。)

飢則氣退,故安。)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,痛而外連於緩筋,飽食則安,飢則痛。(腸胃募原痛連緩筋,飽則內充外舒,故安。飢則反是,故痛。)其著於伏沖之脈者,揣之應手而動,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,如湯沃之狀。(伏沖義如前。其上行者,循背裡,絡於督脈;其下行者,注少陰之大絡,出於氣街,循陰股內廉入膕中。

白話文:

當人飢餓時,氣血會退散,所以會感到輕鬆。(飢餓時,氣血會退到胃腸道的募原穴。)如果飢餓時疼痛,並且蔓延到筋絡,那麼吃飽後就會緩解,而飢餓時就會疼痛。(胃腸募原穴疼痛會傳導到筋絡,吃飽後氣血充足,筋絡舒展,所以會緩解。而飢餓時則相反,所以會疼痛。)如果疼痛處位於伏沖脈,按壓時會感覺跳動,一旦放開手,熱氣就會從兩股下降,就像被熱水澆灌了一樣。(伏沖脈:向上走,沿著背後,絡於督脈;向下走,注入少陰經的大絡脈,通過大腿內側進入膕窩。)

故揣按於股,則應手而動;若起其手,則熱氣下行於兩股間。此邪著伏沖之驗也。沃音屋。)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,飢則積見,飽則積不見,按之不得。(膂,呂同,脊骨也。脊內之筋曰膂筋,故在腸胃之後。飢則腸空,故積可見。飽則腸滿蔽之,故積不可見,按之亦不可得也。

白話文:

所以按壓大腿根部,邪氣就會隨著手勢而移動;如果抬起手,熱氣就會向下移動到大腿內側。這是邪氣潛伏在體內的表現。

如果邪氣停留在脊椎兩側的筋膜和腸胃之後,則在飢餓時積氣會顯現出來,而進食後積氣則會消失。按壓也無法觸及。

)其著於輸之脈者,閉塞不通,津液不下,孔竅乾壅。(輸脈者,所以通血氣。若閉塞不通,則津液干壅如此。)此邪氣之從外入內,從上下也。(此總結上文邪氣之起於陽者,必自外而內,從上而下也。)

白話文:

被邪氣堵塞的經脈不通暢,體液無法流動,孔竅乾燥堵塞。(輸脈是運行血氣的通道。如果輸脈閉塞不通暢,就會導致體液乾燥堵塞。)這是邪氣從體外侵入體內,從上到下的過程。(這段文字總結了前面提到的,邪氣從陽氣盛的地方侵入,一定是從外到內,從上到下的過程。)

黃帝曰:積之始生,至其已成奈何?岐伯曰:積之始生,得寒乃生,厥乃成積也。(此下言積之所以成也。)黃帝曰:其成積奈何?岐伯曰:厥氣生足悗,悗生脛寒,脛寒則血脈凝澀,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,入於腸胃則䐜脹,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,日以成積。(此言寒氣下逆之成積者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腫積一開始是怎麼產生的,等到它完全形成後又是如何的呢?

岐伯回答:腫積的初期是由於寒氣引起的,寒氣入侵後就形成了腫積。(這裡解釋了腫積形成的原因。)

黃帝又問:腫積形成的過程是怎樣的呢?

岐伯說:寒氣侵入後會引起足部痠痛麻木,痠痛麻木會導致小腿發寒,小腿發寒後血脈就會凝滯不通,血脈凝滯不通後寒氣就會往上侵入腸胃,進入腸胃後就會導致脹氣,脹氣後腸胃外的津液會互相擠壓聚集而無法散發,日積月累就形成了腫積。(這裡解釋了寒氣下逆形成腫積的過程。)

厥氣,逆氣也。寒逆於下,故生足悗,謂肢節痛滯不便利也。由脛寒而血氣凝澀,則寒氣自下而上,漸入腸胃,腸胃寒則陽氣不化,故為䐜脹。而腸外汁沫迫聚不散,則日以成積矣。悗,美本切。脛,形景、形敬二切。

白話文:

厥氣,就是逆行的氣。寒氣逆行於下,所以產生足部疼痛、肢體關節疼痛僵硬不靈活的症狀。由於小腿受寒,血氣凝結不通暢,寒氣就會從下往上,逐漸進入腸胃。腸胃受寒,陽氣就不能運化,所以會出現脹氣。腸外多餘的液體沫子聚集在一起不能散開,於是就日積月累了。

)卒然多食飲則腸滿,起居不節,用力過度,則絡脈傷,陽絡傷則血外溢,血外溢則衄血,陰絡傷則血內溢,血內溢則後血,腸胃之絡傷,則血溢於腸外,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摶,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。(此言食飲起居失節之成積者也。卒然多食飲,謂食不從緩,多而暴也。

白話文:

突然暴飲暴食,會導致腸胃飽滿;起居不正常,過度勞累,會導致經絡受傷;陽經受傷,則血液外溢,出現鼻血;陰經受傷,則血液內溢,出現便血;腸胃經絡受傷,則血液溢出腸道外;腸道外有寒濕的液體與血液凝結,無法消散,就會積聚成痔瘡。(這是指飲食和起居失調造成的痔瘡。)暴飲暴食,是指不慢慢進食,而是大量且突然的飲食。

腸胃運化不及,則汁溢膜外,與血相摶,乃成食積,如嬰童痞疾之類是也。又或起居用力過度,致傷陰陽之絡以動其血,瘀血得寒,汁沫相聚於腸外,乃成血積,此必縱肆口腹及舉動不慎者多有之。)卒然外中於寒,若內傷於憂怒,則氣上逆,氣上逆則六輸不通,溫氣不行,凝血蘊里而不散,津液澀滲,著而不去,而積皆成矣。(此言情志內傷而挾寒成積者也。

白話文:

腸胃消化不良,就會導致食物殘渣溢出腸膜外,與血液混合形成食積,類似嬰兒的消化不良。

過度勞累或用勁過度,會損傷陰陽經絡,導致氣血運行受阻。瘀血遇寒凝結,血液和體液積聚在腸道外,形成血積。這通常是暴飲暴食或舉止不慎造成的。

突然受到外寒或內在憂思憤怒,導致氣往上沖,阻礙氣血運行。溫煦的氣血無法暢通,瘀血積聚在體內散不開,體液滲透不暢,停滯不散,最後形成積聚。

(這說明情緒內傷夾雜寒氣,也會導致積聚形成。)

寒邪既中於外,憂怒復傷其內,氣因寒逆則六經之輸不通,暖氣不行則陰血凝聚,血因氣逆而成積,此必情性乖戾者多有之也。)

白話文:

當寒邪侵入身體表面,而憂鬱和憤怒又傷害了身體內部,那麼由於寒氣導致氣行逆亂,導致六腑經脈的氣血運輸不通暢,身體中的陽氣無法運行,導致陰血凝聚。氣血逆亂導致血液瘀積,這類情況在性格乖戾的人身上經常發生。

黃帝曰:其生於陰者奈何?(此言情欲傷藏,病起於陰也。)岐伯曰:憂思傷心;重寒傷肺;忿怒傷肝;醉以入房,汗出當風傷脾;用力過度,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。(傷心者病在陽,傷肺者病在氣,傷肝者病在血,傷脾者病在營衛,傷腎者病在真陰。凡傷臟者,皆病生於陰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「那些疾病起源於陰分(情慾傷臟)的,是怎麼發生的?」

岐伯說:「憂愁思慮會傷心;過度寒涼會傷肺;忿怒會傷肝;酒後行房,出汗吹風會傷脾;過度勞力,如果在出汗後行房、洗澡,會傷腎。」(傷心則病在陽分,傷肺則病在氣分,傷肝則病在血分,傷脾則病在營衛,傷腎則病在真陰。所有傷臟的疾病,都是源於陰分的。)

此節與下篇邪氣臟腑病形論者大同。)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。(總結上文也。)黃帝曰:善。治之奈何?岐伯答曰:察其所痛,以知其應,有餘不足,當補則補,當瀉則瀉,毋逆天時,是謂至治。(此總言內外三部之治法也。察其所痛之處,則陰陽表裡病應可知。虛補實瀉,毋逆天時,如春氣在肝、及月郭空滿之類皆是也。

白話文:

這一段與下一段邪氣在臟腑造成的病狀論述,大體上是相同的。這是造成三陰三陽病的原因。(總結前面文章)黃帝說:很好。該如何治療?岐伯回答說:觀察疼痛部位,瞭解病症所屬,若是過多就補,不足就瀉,不要違逆自然時序,這纔是最完美的治療方式。(這是總結治療三陰三陽病的方法。觀察疼痛部位,就能瞭解陰陽表裡病症的相應關係。虛症補之,實證瀉之,不要違逆自然時序,像是春氣存在肝臟、月亮缺圓等現象就是如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