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十二卷 (8)
十二卷 (8)
1. 十六、祝由
(素問移精變氣論,附祝由鬼神二說)
白話文:
《素問·移精變氣論》提到,治療疾病時可以通過引導病人的精神和調整氣來達到療效,此外還附有祝由和鬼神的相關理論。
黃帝問曰:余聞古之治病,惟其移精變氣,可祝由而已;今世治病,毒藥治其內,針石治其外,或愈或不愈何也?(上古以全德之世,邪不能侵,故凡有疾病,惟用祝由而已,以其病不甚而治亦易也。王氏曰:移謂移易,變謂變改,皆使邪不傷正,精神復強而內守也。按國朝醫術十三科:曰大方脈,曰小方脈,曰婦人,曰傷寒,曰瘡疾,曰針灸,曰眼,曰口齒,曰咽喉,曰接骨,曰金鏃,曰按摩,曰祝由。今按摩、祝由二科失其傳,惟民間尚有之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我聽說古代治療疾病,只是調動精神、改變氣血,就能用祝禱的方法治癒。如今治病,卻用毒藥治療內部,用針刺和石藥治療外部,有治好的,也有治不好的,這是為什麼呢?
(在遠古時代,人們德性完備,邪氣無法侵害,所以凡是有疾病,只需要用祝禱的方法就能治癒,因為疾病不嚴重,治療起來也容易。王氏說:移就是轉移,變就是變化,都是為了讓邪氣不損傷正氣,精神恢復強盛並保護內部。根據當今的醫術,共有十三個科別:大脈科、小脈科、婦科、傷寒科、瘡疾科、針灸科、眼科、口齒科、咽喉科、接骨科、金鏃科、按摩科、祝由科。現在按摩科和祝由科已經失傳,只有民間還保留著這些技術。)
祝,之救切。)岐伯對曰:往古人居禽獸之間,動作以避寒,陰居以避暑,內無眷慕之累,外無伸宦之形,此恬憺之世,邪不能深入也,故毒藥不能治其內,針石不能治其外,故可移精祝由而已。(古人巢居穴處,故居禽獸之間。動作者,陽生而暖,故可避寒。陰居者,就涼遠熱,故可避暑。
白話文:
祝(治病方法):發「之」音。
岐伯回答說:上古時代的人們居住在禽獸之間,靠動作取暖,靠陰涼避暑,內心沒有牽掛,外表沒有官宦之習。這種安逸平淡的生活,邪惡難以深入。所以,毒藥無法治理內在,針灸無法治理外在,只可以用移精祝由的方法治療。(上古人生活在巢穴中,所以居住在禽獸之間。動作者,陽氣生髮而溫暖,所以可以避寒。陰居者,靠近涼爽遠離炎熱,所以可以避暑。)
伸,屈伸之情。宦,利名之累。內無眷慕,外無趨求,故曰恬憺之世。恬憺則天真完固,氣血堅實,邪不能入,故無事於毒藥針石,但以祝由即可移易精氣而愈其病也。祝,呪同。由,病所從生也。故曰祝由。王氏曰:祝說病由,不勞針石而已。)今之世不然,憂患緣其內,苦形傷其外,又失四時之從,逆寒暑之宜,賊風數至,虛邪朝夕,內至五臟骨髓,外傷空竅肌膚,所以小病必甚,大病必死,故祝由不能已也。帝曰:善。
白話文:
舒展、伸屈是自然的特性。追求功名利祿是名利的煩惱。內心沒有眷戀之情,外在沒有追逐之慾,所以被稱為恬靜安逸的世界。恬靜安逸,天性就會完整堅固,氣血就會強健凝實,邪氣無法侵入,因此不需要使用藥物和針灸,只需通過祝由即可轉移精氣而治癒疾病。(祝同呪,由是疾病發生的原因,所以稱為祝由。)
王氏說:祝由是說明白疾病的原因,不需要使用針灸藥物就可以治癒疾病。)現在的世界情況不同,內心憂愁煩惱,外在勞累傷身,又違背了四季規律,逆轉寒暑宜忌,邪風侵襲頻繁,虛邪侵害不分晝夜,內傷五臟骨髓,外傷空竅肌膚,因此小病必定加重,大病必定致命,所以祝由也無法治癒疾病了。帝說:說得對。
(內傷五臟,外逆四時,則表裡俱傷,為病必甚,故不能以祝由治之也。數音朔。空,孔同。愚按:祝由者,即符呪禁禳之法,用符呪以治病,謂非鬼神而何?故賊風篇:帝曰:其毋所遇邪氣,又毋怵惕之所志,卒然而病者,其故何也?唯有因鬼神之事乎?岐伯曰: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,因而志有所惡,及有所慕,血氣內亂,兩氣相搏。其所從來者微,視之不見,聽而不聞,故似鬼神。
白話文:
如果內在臟腑受傷,外在又遭受四季失衡之氣侵犯,就會導致裡外同時受傷,病情一定很嚴重,因此不能用符咒來治療。
「祝由」指用符咒禁禳的方法,用符咒來治病,如果不是鬼神的力量,那還能是什麼?因此,《賊風篇》中提到:黃帝問:那些沒有遇到邪氣,也沒有受到驚嚇而突然生病的人,他們的病因是什麼?岐伯回答:這是因為邪氣潛伏在體內沒有發作,而後因為心志上的厭惡或慕戀,導致血氣內亂,正邪之氣互相搏擊。邪氣來源很微小,看不見也聽不見,所以看起來像鬼神作祟。
帝又問曰:其祝而已者,其故何也?岐伯曰:先巫因知百病之勝,先知其病所從生者,可祝而已也。只此數語,而祝由鬼神之道盡之矣,愚請竟其義焉。夫曰似鬼神者,言似是而實非也。曰所惡所慕者,言鬼生於心也。曰知其勝、知其所從生,可祝而已者,言求其致病之由,而釋去其心中之鬼也。
白話文:
皇帝又問:「那些祝由科的人,為何他們單單只是祝禱呢?」
岐伯回答:「古代的巫覡因為瞭解百病的成因,事先知道疾病的來源,所以他們可以用祝禱來治療。這些話語已經將祝由科通過鬼神的力量治病的原理講得透徹了。我鬥膽將它的含義解釋得更詳細一些。
所謂『像鬼神一樣』,是說看似是鬼神,其實並非如此。所謂『所討厭的、所喜愛的』,說明鬼實際上是產生於人心的。所謂『瞭解疾病的成因、瞭解疾病的來源,就能祝禱治病』,是說找出導致疾病的原因,並化解心中生出的『鬼』。」
何也?凡人之七情生於好惡,好惡偏用則氣有偏並,有偏並則有勝負而神志易亂,神志既有所偏而邪復居之,則鬼生於心,故有素惡之者則惡者見,素慕之者則慕者見,素疑之者則疑者見,素畏忌之者則畏忌者見,不惟疾病,夢寐亦然,是所謂志有所惡,及有外慕,血氣內亂,故似鬼神也。
白話文:
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?人的七情(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)源於好惡,如果好惡過於偏頗,就會導致氣血偏盛,氣血偏盛就會產生勝負之分,神志也容易混亂。神志一旦偏頗,邪氣就會趁虛而入,於是心生鬼怪,所以長期憎惡某人,就會看到那個被憎惡的人;長期仰慕某人,就會看到那個被仰慕的人;長期猜疑某人,就會看到那個被猜疑的人;長期畏懼某人,就會看到那個被畏懼的人。這種現象不只會出現在疾病之中,也可能出現在夢境中。這就說明瞭心有所惡,或受到外界的吸引時,人的血氣會混亂,因此會產生類似鬼神的事物。
又若神氣失守,因而致邪,如補遺刺法等論曰:人虛即神遊失守,邪鬼外干,故人病肝虛,又遇厥陰歲氣不及,則白屍鬼犯之;人病心虛,又遇二火歲氣不及,則黑屍鬼犯之;人病脾虛,又遇太陰歲氣不及,則青屍鬼犯之;人病肺虛,又遇陽明歲氣不及,則赤屍鬼犯之;人病腎虛,又遇太陽歲氣不及,則黃屍鬼犯之。非但屍鬼,凡一切邪犯者,皆是神失守位故也。
白話文:
如果神氣沒有守住,因此招致邪氣,就像《補遺刺法》中所說的:人身體虛弱,神魂就會遊走失守,邪鬼就會從外面侵犯。所以,當人肝氣虛弱,又遇到厥陰之氣虛弱時,白屍鬼就會侵犯;當人心中虛弱,又遇到二火之氣虛弱時,黑屍鬼就會侵犯;當人脾胃虛弱,又遇到太陰之氣虛弱時,青屍鬼就會侵犯;當人肺氣虛弱,又遇到陽明之氣虛弱時,赤屍鬼就會侵犯;當人腎氣虛弱,又遇到太陽之氣虛弱時,黃屍鬼就會侵犯。不僅是屍鬼,所有被邪氣侵犯的,都是因為神魂沒有守住自己的位置。
此言正氣虛而邪勝之,故五鬼生焉,是所謂故邪也,亦所謂因知百病之勝也。又如關尹子曰:心蔽吉凶者,靈鬼攝之;心蔽男女者,淫鬼攝之;心蔽幽憂者,沉鬼攝之;心蔽放逸者,狂鬼攝之;心蔽盟詛者,奇鬼攝之;心蔽藥餌者,物鬼攝之。此言心有所注,則神有所依,依而不正,則邪鬼生矣,是所謂知其病所從生也。
白話文:
這句話的意思是:正氣虛弱,邪氣強盛,因此產生了五種鬼神之病,這正是所謂的「故邪」,也是所說的「知道所有疾病的根本原因」。就像關尹子所說的:心靈受到吉凶之事的矇蔽,就會被靈鬼控制;心靈受到男女之事的矇蔽,就會被淫鬼控制;心靈受到憂愁之事的矇蔽,就會被沉鬼控制;心靈受到放縱之事的矇蔽,就會被狂鬼控制;心靈受到盟誓之事的矇蔽,就會被奇鬼控制;心靈受到藥物之事的矇蔽,就會被物鬼控制。這句話的意思是:心靈被什麼所牽引,神就會依附於什麼,而如果依附不正當的事,邪鬼就會產生,這就是所謂的「知道疾病的來源」。
既得其本,則治有其法,故察其惡,察其慕,察其勝,察其所從生,則祝無不效矣。如王中陽治一婦,疑其夫有外好,因病失心狂惑,雖投藥稍愈,終不脫然。乃陰令人佯言某婦暴死,殊為可憐,患者忻然,由是遂愈。此雖非巫,然亦以法而去其所惡之謂也。又如韓世良治一女,母子甚是相愛,既嫁而母死,遂思念成疾,諸藥罔效。
白話文:
如果找到病的根本,那麼治療就有方法。因此,要觀察病人的厭惡,觀察病人的渴望,觀察病人的喜勝,觀察病人的病從何而來,那麼祝由術就能有效果了。例如,王中陽治療一位婦女時,懷疑她丈夫另有所好,因相思病而發瘋,雖然服藥後病情略有好轉,但始終無法脫離病魔。於是,他暗中派人假裝說某婦女暴斃,甚是可憐。患者聽聞後大喜,因此病癒。雖然這不是巫術,但也是用方法消除了患者厭惡的緣由。又如,韓世良治療一位女子時,母子感情非常深厚,女子出嫁後母親去世,思念過度而患病,各種藥物都無效。
韓曰:此病得之於思,藥不易愈,當以術治之,乃賄一巫婦,授以秘語。一日夫謂其妻曰:汝之念母如此,不識彼在地下,亦念汝否?吾當他往,汝盍求巫婦卜之。妻忻諾,遂召巫至,焚香禮拜而母靈降矣。一言一默,宛然其母之生前也。女遂大泣。母叱之曰:勿泣!汝之生命克我,我遂早亡,我之死,皆汝之故。
白話文:
現在我在陰間,想要報復你的仇恨,你現在病懨懨的,其實都是我做的手腳。我活著的時候,和你母子情深;死了以後,就和你成了寇讎。說完,女子就變了臉色,大怒道:我因為母親生病,母親卻反過來害我,我怎麼能想著她而高興!從此以後,她的病就好了。這是將思念換成厭惡的道理。另外,就像《陰陽應象大論》所說的:憤怒傷害肝,悲傷剋制憤怒;喜悅傷害心,恐懼剋制喜悅;思念傷害脾,憤怒剋制思念;憂鬱傷害肺,喜悅剋制憂鬱;恐懼傷害腎,思念剋制恐懼。這都是依據情緒的不同,再找出剋制的方法。 今在陰司,欲報汝仇,汝病懨懨,實我所為。我生則與爾母子,死則與爾寇仇矣。言訖,女改容大怒曰:我因母病,母反害我,我何樂而思之!自是而病愈矣。此去其所慕之謂也。又如陰陽應象大論曰:怒傷肝,悲勝怒;喜傷心,恐勝喜;思傷脾,怒勝思;憂傷肺,喜勝憂;恐傷腎,思勝恐。此因其情志之勝,而更求其勝以制之之法也。
又如外臺秘要載祝由一科,丹溪謂符水惟膈上熱痰,一呷涼水,胃熱得之,豈不清快,亦可取效;若內傷涉虛之人,及嚴冬天寒之時,符水下咽,胃氣受傷,反致害者多矣。此因其熱而勝以寒也。又如近有患瘧者,厭以符物,每多取效何也?蓋以瘧之輕者,日發一次,多在半表半裡少陽膽經。當其邪正相爭,迭為勝負之際,但得一厭,則膽氣若有所恃,故正勝邪而病退矣。
白話文:
例如《外臺祕要》記載了一種叫「祝由」的治療方法。丹溪認為,如果符水只用於治療胸悶或上火引發的痰熱,那麼喝一口涼水也能達到祛熱的效果。這樣做既清爽又有效。但是,如果是內傷虛弱的人,或者是寒冷的冬天,喝符水可能會損傷胃氣,反而有害。這是因為符水是寒性,用來治療熱性疾病。
另外,比如有些人患有瘧疾,忌諱符咒和藥物治療,但往往也能有好轉。這是因為瘧疾較輕時,每天只發作一次,多發生在半表半里的少陽膽經。當邪氣和正氣相互對抗,交替勝負時,只要忌諱一下某些東西,那麼膽氣就會得到依仗,因此正氣就能戰勝邪氣,病情就會好轉。
此借其相勝之氣,以移易其邪正也。又余嘗治一少年姻婦,以熱邪乘胃,依附鬼神,毆詈驚狂,舉家恐怖,欲召巫以治,謀之於余。余曰:不必,余能治之。因令人高聲先導,首懾其氣,余即整容,隨而突入。病者褻衣不恭,瞠視相向。余施怒目勝之,面對良久,見其赧生神怯,忽爾潛遁,余益令人索之,懼不敢出。
白話文:
運用相剋的氣勢,轉移病氣和正氣。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年輕的已婚婦女,她被熱邪侵犯胃部,依附神鬼,毆打辱罵,歇斯底里,讓全家都感到恐懼,想要請巫師來治療。她來找我諮詢,我說:不用,我能治好她。
我叫人高聲喊叫在前開路,先壓制她的氣勢。我整理好儀容,隨後衝進去。病人衣著不端莊,瞪著我。我用憤怒的眼神壓制她,對峙了很久。我看見她的臉色發紅,眼神慌亂,突然間她潛逃了。我又叫人去找她,她害怕得不敢出來。
乃進以白虎湯一劑,諸邪悉退。此以威儀勝其褻瀆,寒涼勝其邪火也。又治一儒生,以傷寒後金水二臟不足,忽一日正午,對余嘆曰:生平業儒,無所欺害,何有白鬚老者,素服持扇,守余不去者三日矣,意必宿冤所致也,奈之何哉?余笑曰:所持者非白紙扇耶?生驚曰:公亦見乎?余曰:非也。
白話文:
於是開了一劑白虎湯給他,各種邪氣都退散了。這是以威猛的藥性來對抗他的不潔,以寒涼的藥性來剋制他的邪火。又治癒了一個儒生,他傷寒後導致金水兩臟不足,一天正午,他對我嘆氣說:「我一生從事儒學,沒有欺負過任何人,為什麼會出現一位白髮老人,身穿白色衣服,手持摺扇,在我的周圍徘徊了三天,我認為這一定是宿世的冤情導致的,怎麼辦呢?」我笑道:「他手裡拿的是白色紙扇嗎?」儒生驚訝地說:「您也看到了嗎?」我說:「沒有。」
因對以刺法論人神失守五鬼外干之義,且解之曰:君以肺氣不足,眼多白花,故見白鬼;若腎水不足者,眼多黑花,當見黑鬼矣。此皆正氣不足,神魂不附於體,而外見本臟之色也,亦何冤之有哉?生大喜曰:有是哉妙理也。余之床側,尚有一黑鬼在,余心雖不懼,而甚惡之,但不堪言耳,今得教可釋然矣。
白話文:
因為通過針灸治療,可以瞭解人體精神失守、有外邪侵犯的道理,並且將其解讀為:您是因為肺氣不足,眼睛經常出現白色的斑點,所以看到的是白色鬼魂;如果腎水不足,眼睛經常出現黑色的斑點,那麼應該會看到黑色的鬼魂。這些都是因為正氣不足,神魂沒有依附身體,而外現本臟的顏色,又有什麼冤屈的呢?生大喜說:這麼說來,真是妙理啊!我的牀邊還有一個黑色的鬼魂,我的心雖然不害怕,但非常討厭它,只是說不出口,今天得到您的教導,可以釋然了。
遂連進金水兩臟之藥而愈。此知其病所從生,而微言以釋之也。諸如此類,皆鬼從心生,而實非鬼神所為,故曰似鬼神也。然鬼既在心,則誠有難以藥石奏效,而非祝由不可者矣。使祝由家能因岐伯之言而推廣其妙,則功無不奏,朮無不神,無怪其列於十三科之一,又豈近代惑世誣民者流,所可同日語哉。賊風篇義見疾病類三十一,所當互考。
白話文:
於是連續服用調補腎臟和肺臟的藥物而痊癒。這是知道他的疾病從何而生,用委婉的語言來說明它的。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,那些病都是從人的心生出來的,實際上並不是鬼神所造成的,所以說它們類似於鬼神。但是,鬼既在人心,那麼確實很難用藥物治療,只有通過祝由術纔可以了。祝由家如果能夠按照岐伯的教誨,發揚它的妙用,那麼效果一定會很好,朮法一定會神妙,難怪它會被列入醫術的十三科之一,豈能和近代那些迷惑世人、欺騙百姓的人一樣呢?賊風篇的意義見於疾病類的第31條,應當相互參照。
又按:鬼神之謂,雖屬渺茫,然易曰:精氣為物,遊魂為變,是故知鬼神之情狀。孔子曰:鬼神之為德,其盛矣乎!然則鬼神之道,其可忽哉。故周官之有大祝者,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,示祈福祥,求永貞也。注曰:告神之辭曰祝號者,尊其名為美稱也。又有男巫者,春招弭以除疾病。
白話文:
另據說:鬼神之說,雖然有些虛無縹緲,但《易經》說:「精氣凝結顯化為物,遊離的靈魂能變幻」,所以我們可以瞭解鬼神的大致情形。孔子說:「鬼神所顯現的德行,真是盛大啊!」那麼,鬼神之道,難道可以忽視嗎?因此,《周禮》中記載了一個官職叫「大祝」,負責掌管祭祀鬼神的六種祝辭,以祈求降福吉祥、永保安寧。注釋中說:用來讚頌神祇的辭句稱為「祝號」,是尊稱神祇的美好稱謂。此外,還有「男巫」這一官職,在春天召請神靈來驅除疾病。
注曰:招吉祥,弭禍祟,而疾病可除矣。又有女祝者,掌王后之內祭祀,以時招梗禬禳之事。注曰:招以召祥,梗以御癘,縠以除災害,禳以弭變異,四者所以除疾殃也。以此觀之,則巫祝之用,雖先王大聖未始或廢,蓋藉以宣誠悃,通鬼神而消災害,實亦先巫祝由之意也。故其法至今流傳,如肘瘟、骨鯁、邪祟、神志等疾,間或取效。
白話文:
註解說:招來吉祥,平息禍患,疾病就可以消除了。另外還有女祝官,掌管王后宮中的祭祀,按時進行招祥、梗禬和禳除災禍等事。註解說:招祥可以用來招來吉兆,梗禬可以用來抵禦疫癘,禳災可以用來消除災害,禳異可以用來平息變異,這四種方法可以消除災禍和疾苦。從這裡可以看出,巫祝的做法,即使是古代聖明的君王也不會廢除,因為可以藉此表達誠心,溝通神靈,消除災害,這也是先王們設立巫祝的用意。所以其做法流傳至今,比如肘瘟、骨鯁、邪祟、神志等疾病,偶爾會收到效果。
然必其輕淺小疾,乃可用之。設果內有虛邪,外有實邪,苟舍正大之法而祟尚虛無,鮮不誤事。奈何末世奸徒,借神鬼為妖祥,假符祝為欺誑。今之人,既不知祝由之法自有一種當用之處,乃欲動輒賴之,信為實然,致有妄言禍福而惑亂人心者,有禁止醫藥而坐失幾宜者,有當忌寒涼而誤吞符水者,有作為怪誕而蕩人神氣者,本以治病而適以誤病,本以去鬼而適以致鬼,此之為害,未可枚舉,其不為奸巫所竅笑者幾希矣。故曰拘於鬼神者,不可與言至德。
白話文:
不過,祝由術只能用於治療輕微的小病。如果身體內有虛弱,外部又有實邪,卻放棄正統的治療方法而迷信虛無縹緲之事,很少不會出事的。奈何世風日下,奸詐之徒借神鬼作妖,利用符咒欺騙眾生。現在的人,既不知道祝由術有它特定的用途,卻想動不動就依賴它,深信不疑。導致有些人胡言亂語,預言禍福,迷惑人心;有些人排斥醫藥,錯失治療良機;有些人本該忌寒涼之物,卻誤吞符水;有些人施行怪誕的儀式,擾亂人的精神氣。本意是想治病,結果反而加重了病情;本意是想驅鬼,結果反而招來了鬼怪。祝由術的危害,數不勝數,不被奸巫愚弄的人幾乎沒有了。所以說,被鬼神拘束住的人,無法與他談論高尚的道德。
又曰信巫不信醫,一不治也。籲!人生於地,懸命於天。彼鬼神者,以天地之至德,二氣之良能,既不得逆天命以禍福私人,又焉得樂諂媚以祝禳免患?尼父曰:獲罪於天,無所禱也。又曰:敬鬼神而遠之。此則吾心之所謂祝由也。苟有事於斯者,幸鑑余之迂論。運氣類四十四章有按當考。
)
白話文:
有人說相信巫醫而不相信醫生,這樣的病都治不好。唉!人生活在地上,命運由天決定。那些鬼神,依靠天地賦予它們的至善美德,以及天地間陰陽之氣的良好力量,既不能違背天命給人降禍賜福,又怎麼會因為人諂媚奉承而祈禱消除災難呢?孔子說:“犯了上天的罪,祈禱也沒有用處。”又說:“敬畏鬼神,但不要親近它們。”這就是我心中所認為的祭祀祝禱。如果有人遇到這種事情,希望能以我的迂腐言論為鑒。請參考《運氣類四十四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