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一卷 (4)
一卷 (4)
1. 三、古有真人至人聖人賢人
恬音甜。愉音俞。)
其次有賢人者,法則天地,(次聖人者,謂之賢人。賢,善也,才德之稱。法,效也。則,式也。天地之道,天圓地方,天高地厚,天覆地載,天動地靜。乾為天,乾者健也;坤為地,坤者順也。君子之自強不息,安時處順,能復能載,能包能容,可方可圓,可動可靜,是皆效法天地之道。)象似日月,(象,放也。
似,肖也。日為陽精,月為陰精,月以夜見,日以晝明,日中則昃,月盈則虧,日去則死,日來則生,故賢人象似之。)辨列星辰,(辨,別也。列,分解也。二十八宿為星之經,金木水火土為星之緯,經有度數之常,緯有進退之變,日月所會謂之辰,辰有十二謂之次,會當朔晦之期,次定四方之位,故賢人辨列之。)逆從陰陽,(逆,反也。
從,順也。陽主生,陰主死,陽主長,陰主消,陽主升,陰主降,升者其數順,降者其數逆,然陽中有陰,陰中有陽,盛衰不可不辨也,故賢人逆從之。)分別四時,(四時義見下章。)將從上古,合同於道,亦可使益壽,而有極時。(將,隨也。極,盡也。賢人從道於上古,故亦可益壽,而但有窮盡耳。
嗚呼!人操必化之器,托不停之運,烏飛兔走,誰其免之?獨怪夫貪得者忘殆,自棄者失時,時其有止也,若之何?蓋不知時命耳,彼賢人者則不然也。)
白話文:
其次有賢人,效法天地的法則(次於聖人的稱為賢人。賢即善良,是對才德的稱呼。法即效仿,則即規範。天地運行的規律在於:天圓地方,天高地厚,天覆蓋地承載,天動地靜。乾代表天,象徵剛健;坤代表地,象徵柔順。君子自強不息,順應時勢,既能包容又能承載,可剛可柔,可動可靜,這些都是效法天地的表現。)仿效日月運行(象即模仿,似即相似。太陽是陽氣的精華,月亮是陰氣的精華,月亮在夜晚出現,太陽在白晝照耀,太陽到正午便偏斜,月亮圓滿後便缺損,太陽離去萬物凋亡,太陽回歸萬物生長,因此賢人仿效它們。)分辨星辰的軌跡(辨即區分,列即分析。二十八宿是星辰的經線,金木水火土五星是星辰的緯線,經線有固定度數,緯線有進退變化,日月交會之處稱為辰,辰分十二次,對應朔晦的週期,次確定四方的方位,因此賢人加以分辨。)順應或調節陰陽(逆即反向,從即順從。陽氣主生長,陰氣主消亡;陽氣主上升,陰氣主沈降。上升為順,下降為逆,但陽中有陰,陰中有陽,盛衰必須明辨,因此賢人靈活應對。)區分四季變化(四季的含義見下章)。追隨上古之人的做法,與大道相合,也能延年益壽,但仍有壽命極限(將即追隨,極即盡頭。賢人效法上古之道,故能延壽,但終有盡頭。唉!人持有終將消亡的身體,寄託於永不停息的天地運行中,光陰如飛鳥奔兔,誰能逃脫?可嘆貪求者忽視危險,自暴自棄者錯失時機,時光終會停止,又能如何?只因不懂時運天命罷了,而賢人則不會如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