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二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卷 (3)

1. 三、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

(素問陰陽應象大論)

岐伯曰:天不足西北,故西北方陰也,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。地不滿東南,故東南方陽也,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。(天為陽,西北陰方,故天不足西北。地為陰,東南陽方,故地不滿東南。日月星辰,天之四象,猶人之有耳目口鼻,故耳目之左明於右,以陽勝於東南也。

水火土石,地之四體,猶人之有皮肉筋骨,故手足之右強於左,以陰強於西北也。)帝曰:何以然?岐伯曰:東方陽也,陽者其精並於上,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,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。西方陰也,陰者其精並於下,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,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。(並,聚也。

天地之道,東昇西降,升者為陽,降者為陰。陽氣生於子中,極於午中,從左升而並於上,故耳目之明亦在左,而左之手足不便也。陰氣生於午中,極於子中,從右降而並於下,故手足之強亦在右,而右之耳目不聰也。)故俱感於邪,其在上則右甚,在下則左甚,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,故邪居之。

(俱,兼上下而言也。夫邪之所湊,必因其虛。故在上則右者甚,在下則左者甚。蓋以天之陽不全於上之右,地之陰不全於下之左,故邪得居之而病獨甚也。)

2. 四、天精地形氣通於人

(素問陰陽應象大論)

故天有精,地有形,天有八紀,地有五里,(五行精氣,成象於天,則為七政二十八宿,以定天之度;布位於地,則為山川河海,以成地之形。惟天有精,故八節之紀正;惟地有形,故五方之裡分。紀,考記也。里,道里也。)故能為萬物之父母。(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,陽以化氣,陰以成形,陰陽合德,變化見矣,故天地為萬物之父母。)清陽上天,濁陰歸地,(陽升陰降也。

)是故天地之動靜,神明為之綱紀,(神明者,陰陽之情狀也。天地動靜,陰陽往來,即神明之綱紀也。易曰:神也者,妙萬物而為言者也。動萬物者莫疾乎雷,撓萬物者莫疾乎風,燥萬物者莫熯乎火,說萬物者莫說乎澤,潤萬物者莫潤乎水,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。故水火相逮,雷風不相悖,山澤通氣,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者。

是皆神明綱紀之義。故能以生長收藏,終而復始。一陰一陽,互為進退,故消長無窮,終而復始。)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,下象地以養足,中傍人事以養五臟。(清陽在上,故頭配天以養其清。濁陰在下,故足象地以養其靜。五氣運行於中,故五臟傍人事以養其和。此雖以頭足五臟為言,而實謂上中下,無非法於天地人也。

)天氣通於肺,地氣通於嗌,(天氣,清氣也,謂呼吸之氣。地氣,濁氣也,謂飲食之氣。清氣通於五臟,由喉而先入肺。濁氣通於六腑,由嗌而先入胃。嗌,咽也。六節藏象論曰:天食人以五氣,地食人以五味。五氣入鼻,藏於心肺;五味入口,藏於腸胃。太陰陽明論曰:喉主天氣,咽主地氣。

其義皆同。嗌音益。)風氣通於肝,風為木氣,肝為木臟,同氣相求,故通於肝。上文二句,總言天地陰陽通於人;此下四句,分言五行氣候通於人。此詳言天氣通肺,以及於五臟者也。)雷氣通於心,(雷為火氣,心為火臟,故相通。)穀氣通於脾,(山谷土氣,脾為土臟,故相通。

)雨氣通於腎。(雨為水氣,腎為水臟,故相通。)六經為川,腸胃為海,(六經者,三陰三陽也,周流氣血,故為人之川。腸胃者,盛受水穀,故為人之海。此詳言地氣通於嗌也。)九竅為水注之氣。(上七竅,下二竅,是為九竅。水注之氣,言水氣之注也,如目之淚,鼻之涕,口之津,二陰之尿穢皆是也。

雖耳若無水,而耳中津氣濕而成垢,是即水氣所致。氣至水必至,水至氣必至,故言水注之氣。愚按:陰陽合一之妙,於氣水而見之矣。夫氣者陽也,氣主升;水者陰也,水主降。然水中藏氣,水即氣也;氣中藏水,氣即水也。升降雖分陰陽,氣水實為同類。何也?請以釜觀,得其象矣。

夫水在釜中,下得陽火則水乾,非水乾也,水化氣而去也;上加復固則水生,非水生也,氣化水而流也。故無水則氣從何來?無氣則水從何至?水氣一體,於斯見矣。而人之精氣亦猶是也,故言氣注之水亦可,言水注之氣亦可;然不曰氣注之水,而曰水注之氣者,至哉妙哉!此神聖發微之妙,於顛倒中而見其真矣。

)以天地為之陰陽,(此重申上文,言賢人之養身,皆法乎天地之陰陽,如天氣地氣、風雷穀雨、川海九竅之類皆是也。)陽之汗,以天地之雨名之;(汗出於陽而本於陰,故以天地之雨名之。雨即人之汗,汗即天之雨,皆陰精之所化。知雨之為義,則可與言汗矣。)陽之氣,以天地之疾風名之。

氣本屬陽,陽勝則氣急,故以天地之疾風名之。知陰陽之權衡,動靜之承製,則可與言氣矣。)暴氣象雷,(天有雷霆,火鬱之發也;人有剛暴,怒氣之逆也。故語曰雷霆之怒。)逆氣象陽。(天地之氣,升降和則不逆矣。天不降,地不升,則陽亢於上,人之氣逆亦猶此也。

)故治不法天之紀,不用地之理,則災害至矣。(上文言人之陰陽,無不合乎天地,故賢人者必法天以治身。設不知此,而反天之紀,逆地之理,則災害至矣。此理字與前五里之裡不同,蓋彼言廣輿之裡,此言理氣之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