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卷 (2)
二卷 (2)
1. 二、法陰陽
(素問陰陽應象大論)
帝曰:法陰陽奈何?(法,則也,以辨病之陰陽也。)岐伯曰:陽勝則身熱,腠理閉,喘粗為之俛仰,汗不出而熱,齒乾,以煩冤腹滿死,能冬不能夏。(陽勝者火盛,故身熱。陽盛者表實,故腠理閉。陽實於胸,則喘粗不得臥,故為俛仰。汗閉於外,則熱鬱於內,故齒乾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辨別陰陽的方法是什麼呢?(辨別病症的陰陽屬性。)
岐伯答:陽氣過盛則身體發熱,毛孔收縮,呼吸粗重,只能仰臥,不出汗而發熱,牙齒乾燥,煩躁腹脹,最後死亡,能耐寒受不住熱。(陽氣過盛則火氣旺盛,所以身體發熱。陽盛則表氣實,所以毛孔閉塞。陽氣實於胸中,則呼吸粗重不能平臥,所以只能仰臥。汗液閉塞在外,則熱氣鬱積在內,所以牙齒乾燥。)
陽極則傷陰,故以煩冤腹滿死。陰竭者,得冬之助,猶可支持;遇夏之熱,不能耐受矣。冤,鬱而亂也。腠音湊。俯,俛同。能,耐同。)陰勝則身寒,汗出身常清,數慄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死,能夏不能冬。(陰勝則陽衰,故身寒。陽衰則表不固,故汗出而身冷。慄,戰慄也。
白話文:
陽氣過盛會傷害陰氣,所以會出現心煩、腹脹而死亡。陰氣耗盡的人,在冬天還可以勉強維持,但到了夏天酷熱時就無法承受了。心煩鬱悶,氣血不順。腠理就是皮膚的細小孔隙。俯下就是彎腰的意思。耐受就是忍耐的意思。
陰氣太過的話,身體就會寒冷,出汗後身體會感到冰冷,經常戰慄而感到寒冷,寒冷就會導致四肢冰冷,四肢冰冷就會導致腹脹而死亡,能耐受夏季的高溫,但不能耐受冬天的寒冷。(陰氣過盛,陽氣就會衰弱,所以身體會感到寒冷。陽氣衰弱,表皮就不能固攝津液,所以會出汗而身體變冷。戰慄就是發抖的意思。)
厥,厥逆也。陰極者,陽竭於中,故腹滿而死。陽衰者,喜暖惡寒,故能夏不能冬也。脈要精微論亦曰: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,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。見脈色二十一。)此陰陽更勝之變,病之形能也。(更勝,迭為勝負也,即陰勝陽病、陽勝陰病之義。形言陰陽之病形,能言氣令之耐受也。
白話文:
厥,就是厥逆。陰氣極盛,使陽氣在體內耗盡,所以腹部脹滿而致死。陽氣衰竭,喜溫暖而惡寒冷,所以能耐受夏季而不能耐受冬季。脈要精微論中也提到:陽氣過盛,會導致發燒而不流汗;陰氣過盛,會導致多汗而身體發寒。看脈象顏色二十一種。這就是陰陽相互旺盛變化的特點,也是疾病的形態表現。(「更勝」指陰陽交替勝出,也就是陰勝陽病、陽勝陰病的意思。「形」指陰陽失衡的病態表現,「能」指氣機的耐受能力。)
)帝曰:調此二者奈何?(帝以陰陽為病俱能死,故問調和二者之道。)岐伯曰:能知七損八益,則二者可調,不知用此,則早衰之節也。(上文言陰陽之變病,此言死生之本原也。七為少陽之數,八為少陰之數。七損者言陽消之漸,八益者言陰長之由也。夫陰陽者,生殺之本始也。
白話文:
古文:
帝曰:調和陰陽的方法是什麼?
岐伯曰:能夠瞭解七種傷害陰陽的因素和八種滋養陰陽的因素,就能夠調和陰陽。如果不懂得這樣做,就會提早衰老。
皇帝問道:「如何調和陰陽?」
岐伯回答說:「如果能瞭解七種損害陰陽的因素和八種滋養陰陽的因素,就能夠調和陰陽。如果不明白這些,就會過早衰老。」
(註:古文中提到的「七損八益」,指的是七種耗損陽氣的因素和八種滋養陰氣的因素。陰陽的平衡是生命存續的根本,因此掌握這些因素對於養生保健至關重要。)
生從乎陽,陽不宜消也;死從乎陰,陰不宜長也。使能知七損八益之道,而得其消長之幾,則陰陽之柄,把握在我,故二者可調,否則未央而衰矣。愚按:陰陽二氣,形莫大乎天地,明莫著乎日月。雖天地為對待之體,而地在天中,順天之化;日月為對待之象,而月得日光,賴日以明。
白話文:
生命源於陽氣,陽氣不宜消退;死亡源於陰氣,陰氣不宜增長。如果能夠瞭解「七損八益」的道理,把握陰陽消長的情況,那麼陰陽的平衡就能由我們掌控。因此,二者可以調和,否則就會提前衰老。
註解:
陰陽二氣,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要素。它們無處不在,天地是陰陽對立的整體,但大地處於天之中間,順應天的變化;日月是陰陽對立的象徵,但月亮依賴太陽的光芒才能照亮。
此陰陽之徵兆,陰必以陽為主也。故陽長則陰消,陽退則陰進,陽來則物生,陽去則物死,所以陰邪之進退,皆由乎陽氣之盛衰耳。故生氣通天等論皆專重陽氣,其義可知。又華元化曰:陽者生之本,陰者死之基。陰常宜損,陽常宜盈。順陽者多長生,順陰者多消滅。中和集曰:大修行人,分陰未盡則不仙;一切常人,分陽未盡則不死。
白話文:
這是陰陽的原理:陰會以陽為主。因此,陽氣旺盛時,陰氣就會消退;陽氣衰退時,陰氣就會增強;陽氣來臨,萬物生長;陽氣離去,萬物凋零。所以,陰邪的進退都取決於陽氣的盛衰。因此,《生氣通天論》等論述都特別重視陽氣,其道理可見一斑。華元化也曾說過:「陽是生命的根源,陰是死亡的根基。陰氣應該經常減少,陽氣應該經常充足。順應陽氣的人,大多長壽;順應陰氣的人,大多短命。」《中和集》中寫道:「修行有成的人,陰氣未盡則不能成仙;世俗之人,陽氣未盡則不會死亡。」
亦皆以陽氣為言。可見死生之本,全在陽氣。故周易三百八十四爻,皆卷卷於扶陽抑陰者,蓋恐其自消而剝,自剝而盡,而生道不幾乎息矣。觀聖賢慮始之心,相符若此,則本篇損益大義,又安能外乎是哉?一曰:七損八益者,乃互言陰陽消長之理,欲知所預防也。如上古天真論云,女得七數,男得八數。
白話文:
所有這些都強調陽氣的重要性。可見生死之根本,全在乎陽氣。因此《周易》三百八十四爻,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扶陽抑陰,因為擔心陽氣自消而衰敗,衰敗殆盡,導致生命之道幾乎停息。看聖賢考慮事物根源之心,如此契合,那麼本篇《損益》的大義,又豈能離開這個根本呢?
第一層意思:七損八益,是相互論述陰陽消長的道理,用於瞭解需要預防的事項。如同《上古天真論》所說,女子得到七數,男子得到八數。
使能知七之所以損,則女可預防其損而益自在也;能知八之所以益,則男可常守其益而損無涉也。陰陽皆有損益,能知所預,則二者何不可調哉?此說亦通。按啟玄子注此,謂女為陰七可損,則海滿而血自下,男為陽八宜益,交會而精泄,以用字解為房事。
白話文:
個人認為:真陰的含義,就是天一,就是坎水,丹家稱之為元精。道教經典中說:鼻涕、唾液、精液、津液、汗液、血液,這七種珍貴的東西都屬於陰性。又說:人體的四大元素都屬於陰性,不知道哪種物質是陽精?這裡的陽精二字,專指神氣而言,意思是神必須由精而生。鍾呂集還說:真氣為陽,真水為陰。陽氣藏於水中,陰水藏於氣中。氣主於上升,氣中有真水;水主於下降,水中也有真氣。 然經血宜調,非可言損,交會精泄,何以言益?故馬氏因之而注為採取之說,豈此論專為男而不為女耶?矧褻狎之訓,亦豈神聖正大之意哉?)年四十,而陰氣自半也,(陰,真陰也。四十之後,精氣日衰,陰減其半矣。然此言常人之大較,至若彭殤椿菌,稟賦不齊,而太極初中,則又各有其局象。
愚按:真陰之義,即天一也,即坎水也,丹家謂之元精。道書曰:涕唾精津汗血液,七般靈物總屬陰。又曰:四大一身皆屬陰,不知何物是陽精?此陽精二字,專指神氣為言,謂神必由精而生也。又鍾呂集曰:真氣為陽,真水為陰。陽藏水中,陰藏氣中。氣主於升,氣中有真水;水主於降,水中有真氣。
真水乃真陰也,真氣乃真陽也。凡此之說,皆深得陰陽之精義。試以人之陽事驗之,夫施而泄者,陰之精也,堅而熱者,陽之氣也,精去而陽痿,則陰之為陽,尤易見也。此即陰氣自半之謂。故本神篇曰:五臟主藏精者也,不可傷,傷則失守而陰虛,陰虛則無氣,無氣則死矣。
白話文:
由此看來,可見真正的陰,就是真正的陽的根本。水火都寄居在命門,分離出來是兩個,結合起來只是一個,一切均由此而產生,萬物也由此而產生。在人體中,它是生命和性命的根基,是內臟和臟腑形成的根源。因此,許叔微說:補脾不如補腎。這真是獨到的見解,是醫家的宗旨。後世有人用具有苦味的寒涼藥物來補陰,這是損害陰氣的行為,危害極大,不可不仔細察覺。 由此觀之,可見真陰者,即真陽之本也。夫水火皆宅於命門,拆之則二,合之則一,造化由此而生,萬物由此而出。其在人身,為性命之根柢,為臟腑之化原。故許叔微云:補脾不若補腎。誠獨見之玄談,醫家之宗旨也。後世有以苦寒為補陰者,伐陰者也,害莫甚矣,不可不為深察。
)起居衰矣。(真陰已半,所以衰也。)年五十,體重,耳目不聰明矣。(肝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,今精血漸衰,故體重而耳目不聰矣。)年六十,陰痿,氣大衰,九竅不利,下虛上實,涕泣俱出矣。(陰痿,陽不舉也。陰氣內虧,故九竅不利。陰虛則陽無所歸而氣浮於上,故上實下虛而涕泣俱出。
白話文:
五十五歲時,身體機能衰退。(真陰已消耗了一半,因此身體衰老。)
五十歲時,身體變重,耳目失聰。(肝臟接受血液後才能視物,雙足接受血液後才能行走,如今精血逐漸衰竭,因此身體變重,耳目也會衰退。)
六十歲時,陽痿,氣血極度衰弱,九竅不通暢,下虛上實,涕泣交加。(陽痿指陽氣無法勃起。陰氣內虛,因此九竅不通暢。陰虛則陽氣無處歸依而浮於上,因此上實下虛,涕泣交加。)
)故曰:知之則強,不知則老,(知,謂知損益之道。)故同出而名異耳。(同出者,人生同此陰陽也。而知與不知,則智愚之名異矣。)智者察同,(愚者察異,智者所見,皆合於道,故察同。愚者聞道則笑,而各是其是,故察異。)愚者不足,智者有餘,(愚者失之,智者得之也。
白話文:
精氣充足就耳聰目明,身體輕盈強健,老年人會恢復年輕,年輕人會更加茁壯。(這是智者精氣充足的徵兆。)因此聖人講求清靜無為,享受安然自得的樂趣。(無為是天地運行的法則,恬淡安然是自然的樂趣。老子說:道經常無所作為,卻能生生不息。又說:人效法地,地效法天,天效法道,道效法自然。自然而然的狀態,就是恬淡無為之道啊。) )有餘則耳目聰明,身體輕強,老者復壯,壯者益治。(此智者有餘之徵驗。)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,樂恬憺之能,(無為者,天地之道也。恬憺者,自然之樂也。老子曰:道常無為而無不為。又曰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夫自然而然者,即恬憺無為之道也。
莊子曰:天無為以之清,地無為以之寧,故兩無為相合,萬物皆化。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?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?萬物職職,皆從無為殖。故曰天地無為也,而無不為也,人也孰能得無為哉?二子之言,皆本乎此。能者,如關尹子所謂惟有道之士能為之,亦能能之而不為之之義。
白話文:
莊子說:天空無所作為,所以清朗無雲;大地無所作為,所以安靜祥和。因此,天地二者無所作為,萬物自生自化。茫茫渺渺,無處可尋其源頭?渺渺茫茫,無跡可尋其形狀?萬物生生不息,都從無為中滋生發育。所以說天地無所作為,卻無所不為。人誰能真正做到無為呢?老子和莊子的話,都是以此為根本。能夠無為者,如同關尹子所說的只有得道之人才能做到,也能夠做到有作為而不為之的境界。
)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,故壽命無窮,與天地終,此聖人之治身也。(從欲,如孔子之從心所欲也。快志,如莊子之樂全得志也。虛無之守,守無為之道也。故欲無不從,志無不快,壽命可以無窮,而與天地同其終矣。愚按:聖人之道,惟聖人能之,人非生知,誠未能也。然而效法聖賢,則在明哲之所必不容己者,欲得其門,當自養心保身始。
白話文:
一個人如果能順從本心,追求虛無之道,那麼他的生命就會無窮盡,與天地同在。這就是聖人養生的方法。(順從本心,就像孔子所說的「從心所欲」;追求虛無,就像莊子所說的「樂全得志」;虛無之道,就是謹守無為的原則。)因此,聖人可以無所不從,無所不快,壽命無窮,與天地共存。
愚者按: 聖人的境界,只有聖人才能達到。普通人並非天生就有智慧,很難做到。但是,效法聖賢,是明智之人必須要做的事。想要入門,就要從培養心性,保全身體開始。
故但能於動中藏靜,忙裡偷閒,致遠鉤深,庶乎近矣。觀譚景升曰:明鏡無心,無物不照,昊天無心,萬象自馳;行師無狀,敵不敢欺;至人無慮,元精自歸。能師於無者,無所不之。故鏡以察物,物去而鏡自鏡;心以應事,事去而心自心。此養心之道也。南華經曰:知道者,必達於理;達於理者,必明於權,明於權者,不以物害己。
白話文:
因此,只要能夠在動態中保持靜止,在忙碌中偷得閒暇,追求深遠的智慧,就能夠接近養心的境界。
觀察譚景升的說法:明鏡沒有思想,卻能照亮一切事物;蒼天無意,但萬物自然運行;行軍沒有固定的陣型,反而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;德行高尚的人不刻意憂慮,精氣神自然會回歸。
能夠學習於無的人,沒有什麼做不到的。因此,鏡子用來觀察事物,事物離開了,鏡子依然照射自己;心用來應對事務,事務結束了,心依然保持本心。這就是養心的方法。
《南華經》說:懂得道理的人,一定通達於法則;通達於法則的人,一定明瞭權衡;明瞭權衡的人,不會讓事物傷害自己。
故至德者,火弗能熱,水弗能溺,寒暑弗能害,禽獸弗能賊,非謂其薄之也,言察乎安危,寧於禍福,謹於去就,莫之能害也。淮南子曰:得道之士,內有一定之操,而外能詘伸卷舒,於物推移,故萬舉而不陷。所以貴聖人者,以其能龍變也,此保身之道也。知此二者,則躋聖功夫,必有能因學而至者矣。
又恬憺虛無義,見攝生類二。
白話文:
因此,道德崇高的人,火無法灼傷他,水無法淹沒他,寒暑無法影響他,禽獸無法傷害他。這並不是說他體質很弱,而是指他清楚地察覺到危險和安穩,能根據禍福的徵兆而做出決定,謹慎地處理進退,所以沒有任何事物能傷害他。『淮南子』中提到:得道的人,內心有堅定不移的原則,但外表又能適應環境變化,在與萬物相處時能進能退,因此舉止萬千而不會陷入困境。之所以看重聖人,是因為他們能夠像龍一樣靈活變通,這正是保全自身的方法。瞭解這兩點,就能踏上成聖的道路,一定能通過學習而達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