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二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卷 (2)

1. 二、法陰陽

(素問陰陽應象大論)

帝曰:法陰陽奈何?(法,則也,以辨病之陰陽也。)岐伯曰:陽勝則身熱,腠理閉,喘粗為之俛仰,汗不出而熱,齒乾,以煩冤腹滿死,能冬不能夏。(陽勝者火盛,故身熱。陽盛者表實,故腠理閉。陽實於胸,則喘粗不得臥,故為俛仰。汗閉於外,則熱鬱於內,故齒乾。

陽極則傷陰,故以煩冤腹滿死。陰竭者,得冬之助,猶可支持;遇夏之熱,不能耐受矣。冤,鬱而亂也。腠音湊。俯,俛同。能,耐同。)陰勝則身寒,汗出身常清,數慄而寒,寒則厥,厥則腹滿死,能夏不能冬。(陰勝則陽衰,故身寒。陽衰則表不固,故汗出而身冷。慄,戰慄也。

厥,厥逆也。陰極者,陽竭於中,故腹滿而死。陽衰者,喜暖惡寒,故能夏不能冬也。脈要精微論亦曰: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,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。見脈色二十一。)此陰陽更勝之變,病之形能也。(更勝,迭為勝負也,即陰勝陽病、陽勝陰病之義。形言陰陽之病形,能言氣令之耐受也。

)帝曰:調此二者奈何?(帝以陰陽為病俱能死,故問調和二者之道。)岐伯曰:能知七損八益,則二者可調,不知用此,則早衰之節也。(上文言陰陽之變病,此言死生之本原也。七為少陽之數,八為少陰之數。七損者言陽消之漸,八益者言陰長之由也。夫陰陽者,生殺之本始也。

生從乎陽,陽不宜消也;死從乎陰,陰不宜長也。使能知七損八益之道,而得其消長之幾,則陰陽之柄,把握在我,故二者可調,否則未央而衰矣。愚按:陰陽二氣,形莫大乎天地,明莫著乎日月。雖天地為對待之體,而地在天中,順天之化;日月為對待之象,而月得日光,賴日以明。

此陰陽之徵兆,陰必以陽為主也。故陽長則陰消,陽退則陰進,陽來則物生,陽去則物死,所以陰邪之進退,皆由乎陽氣之盛衰耳。故生氣通天等論皆專重陽氣,其義可知。又華元化曰:陽者生之本,陰者死之基。陰常宜損,陽常宜盈。順陽者多長生,順陰者多消滅。中和集曰:大修行人,分陰未盡則不仙;一切常人,分陽未盡則不死。

亦皆以陽氣為言。可見死生之本,全在陽氣。故周易三百八十四爻,皆卷卷於扶陽抑陰者,蓋恐其自消而剝,自剝而盡,而生道不幾乎息矣。觀聖賢慮始之心,相符若此,則本篇損益大義,又安能外乎是哉?一曰:七損八益者,乃互言陰陽消長之理,欲知所預防也。如上古天真論云,女得七數,男得八數。

使能知七之所以損,則女可預防其損而益自在也;能知八之所以益,則男可常守其益而損無涉也。陰陽皆有損益,能知所預,則二者何不可調哉?此說亦通。按啟玄子注此,謂女為陰七可損,則海滿而血自下,男為陽八宜益,交會而精泄,以用字解為房事。

真水乃真陰也,真氣乃真陽也。凡此之說,皆深得陰陽之精義。試以人之陽事驗之,夫施而泄者,陰之精也,堅而熱者,陽之氣也,精去而陽痿,則陰之為陽,尤易見也。此即陰氣自半之謂。故本神篇曰:五臟主藏精者也,不可傷,傷則失守而陰虛,陰虛則無氣,無氣則死矣。

)起居衰矣。(真陰已半,所以衰也。)年五十,體重,耳目不聰明矣。(肝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,今精血漸衰,故體重而耳目不聰矣。)年六十,陰痿,氣大衰,九竅不利,下虛上實,涕泣俱出矣。(陰痿,陽不舉也。陰氣內虧,故九竅不利。陰虛則陽無所歸而氣浮於上,故上實下虛而涕泣俱出。

)故曰:知之則強,不知則老,(知,謂知損益之道。)故同出而名異耳。(同出者,人生同此陰陽也。而知與不知,則智愚之名異矣。)智者察同,(愚者察異,智者所見,皆合於道,故察同。愚者聞道則笑,而各是其是,故察異。)愚者不足,智者有餘,(愚者失之,智者得之也。

莊子曰:天無為以之清,地無為以之寧,故兩無為相合,萬物皆化。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?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?萬物職職,皆從無為殖。故曰天地無為也,而無不為也,人也孰能得無為哉?二子之言,皆本乎此。能者,如關尹子所謂惟有道之士能為之,亦能能之而不為之之義。

)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,故壽命無窮,與天地終,此聖人之治身也。(從欲,如孔子之從心所欲也。快志,如莊子之樂全得志也。虛無之守,守無為之道也。故欲無不從,志無不快,壽命可以無窮,而與天地同其終矣。愚按:聖人之道,惟聖人能之,人非生知,誠未能也。然而效法聖賢,則在明哲之所必不容己者,欲得其門,當自養心保身始。

故但能於動中藏靜,忙裡偷閒,致遠鉤深,庶乎近矣。觀譚景升曰:明鏡無心,無物不照,昊天無心,萬象自馳;行師無狀,敵不敢欺;至人無慮,元精自歸。能師於無者,無所不之。故鏡以察物,物去而鏡自鏡;心以應事,事去而心自心。此養心之道也。南華經曰:知道者,必達於理;達於理者,必明於權,明於權者,不以物害己。

故至德者,火弗能熱,水弗能溺,寒暑弗能害,禽獸弗能賊,非謂其薄之也,言察乎安危,寧於禍福,謹於去就,莫之能害也。淮南子曰:得道之士,內有一定之操,而外能詘伸卷舒,於物推移,故萬舉而不陷。所以貴聖人者,以其能龍變也,此保身之道也。知此二者,則躋聖功夫,必有能因學而至者矣。

又恬憺虛無義,見攝生類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