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十二卷 (3)
十二卷 (3)
1. 五、方制君臣上下三品
(素問至真要大論)
帝曰:方制君臣何謂也?岐伯曰:主病之謂君,佐君之謂臣,應臣之謂使,非上下三品之謂也。(主病者,對證之要藥也,故謂之君。君者,味數少而分兩重,賴之以為主也。佐君者謂之臣,味數稍多而分兩稍輕,所以匡君之不迨也。應臣者謂之使,數可出入而分兩更輕,所以備通行向異之使也。
此則君臣佐使之義,非上下三品如下文善惡殊貫之謂。使,去聲。)帝曰:三品何謂?岐伯曰: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。(前言方制,言處方之制,故有君臣佐使;此言三品,言藥性善惡,故有上中下之殊。神農云:上藥為君,主養命以應天;中藥為臣,主養性以應人;下藥為佐使,主治病以應地。故在本草經有上中下三品之分,此所謂善惡之殊貫也。
)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處方中君臣佐使的意義是什麼?岐伯回答:主治病症的藥物稱為君藥,輔佐君藥的藥物稱為臣藥,配合臣藥的藥物稱為使藥,這就是君臣佐使三品藥物的含義。(主治病症的藥物,是針對病症的要藥,所以稱為君藥。君藥的用量少,分量重,藥效強大,起到主導作用。輔佐君藥的藥物稱為臣藥,用量較多,分量較輕,用以彌補君藥的不足。配合臣藥的藥物稱為使藥,用量可多可少,分量更輕,用以引導藥物通行,到達病灶。)
這便是君臣佐使的道理,不同於後文所說的藥性善惡的三品分類。黃帝問道:三品又指的是什麼?岐伯回答:這是指藥性善惡的不同等級。(前面講的是處方,所以有君臣佐使;這裡講的是三品,指的是藥物的善惡,所以有上中下之分。神農本草經說:上品藥為君藥,主要用於滋養生命,符合天道的運行;中品藥為臣藥,主要用於調養人的身心,符合人的本性;下品藥為佐使藥,主要用於治療疾病,符合地道的運行。因此,《神農本草經》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,這就是藥性善惡的區別。)
2. 六、病之中外治有先後
(素問至真要大論,五常政大論)
帝曰:病之中外何如?岐伯曰:從內之外者調其內,從外之內者治其外。(素問至真要大論。從內之外者內為本,從外之內者外為本,但治其本,無不愈矣。)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,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;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,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。(病雖盛於標,治必先其本,而後可愈,此治病之大法也,故曰治病必求其本。
)中外不相及,則治主病。(中外不相及,謂既不從內,又不從外,則但求其見在所主之病而治之。愚按:此篇即三因之義也。如金匱玉函要略曰:千般疢難,不越三條: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,為內所因也;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,壅塞不通,為外皮膚所中也;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也。故陳無擇著三因方曰:有內因,有外因,有不內外因。
蓋本於仲景之三條,而仲景之論實本諸此耳。疢,昌震切,病也。)
帝曰:善。病之中外何如?(此下與前本出同篇,但前篇問病之中外,伯答以標本之義,故此復問者,蓋欲明陰陽治法之詳也。)岐伯曰:調氣之方,必別陰陽,定其中外,各守其鄉,內者內治,外者外治,微者調之,其次平之,盛者奪之,汗之下之,寒熱溫涼,衰之以屬,隨其攸利,(方,法也。陰陽之道,凡病治脈藥皆有關係,故必當詳別之。
中外,表裡也。微者調之,謂小寒之氣,和之以溫,小熱之氣,和之以涼也。其次平之,謂大寒之氣,平之以熱,大熱之氣,平之以寒也。盛者奪之,謂邪之甚者當攻而取之,如甚於外者汗之,甚於內者下之。凡宜寒宜熱,宜溫宜涼,當各求其屬以衰去之,惟隨其攸利而已。
攸,所也。別,必列切。)謹道如法,萬舉萬全,氣血正平,長有天命。(能謹於道而如其法,則舉無不當,而天命可以永昌矣。)帝曰:善。
帝曰:病在中而不實不堅、且聚且散奈何?岐伯曰:悉乎哉問也。無積者求其臟,虛則補之,(素問五常政大論。積者有形之病,有積在中,則堅實不散矣。今其不實不堅、且聚且散者,無積可知也。無積而病在中者,臟之虛也。故當隨病所在,求其臟而補之,臟氣充則病自安矣。
)藥以祛之,食以隨之,行水漬之,和其中外,可使畢已。(藥以祛之,去其病也。食以隨之,養其氣也。行水漬之,通其經也。若是則中外和調而病可已矣。祛者,非攻擊之謂,凡去病者皆可言祛。漬,資四切,浸洗也。)
白話文:
六、病之中外治有先後
皇帝問道:內外疾病該如何治療?岐伯回答:疾病由內而外發生的,就要調治內部;疾病由外而內發生的,就要治療外部。(內因外發的疾病,內在是根本;外因內發的疾病,外在是根本。只要治療根本,沒有治不好的。)疾病由內而外發展,而症狀嚴重表現在外,就要先調治內部,然後再治療外部;疾病由外而內發展,而症狀嚴重表現在內,就要先治療外部,然後再調治內部。(即使疾病症狀嚴重表現在外在(標),治療也必須先治其根本(本),然後才能痊癒,這是治療疾病的大法,所以說治病一定要找到根本原因。)
內外不相干的疾病,就治療主要的疾病。(內外不相干是指疾病既非由內而外,也非由外而內引起,那就針對顯現出來的疾病進行治療。這段話闡述了三因的道理,如同《金匱玉函要略》所說:各種疾病,都不超過三種原因:一、經絡受邪氣入侵臟腑,這是內在的原因;二、四肢九竅、血脈阻塞不通,這是外在皮膚受邪的原因;三、房室、金刃、蟲獸所傷。因此,陳無擇所著的《三因方》也說:有內因、有外因、有不內外因。
這其實是基於張仲景的三種原因,而張仲景的論述也正是本於此。 )
皇帝說:很好。內外疾病該如何治療?(這段話與前面重複,但前面問內外疾病,岐伯回答的是標本的道理,這裡再次詢問,大概是為了詳細闡明陰陽治療方法。)岐伯回答:調治氣的方法,必須區分陰陽,確定內外,各守其位,內在的疾病內治,外在的疾病外治,輕微的調治它,其次是使它平衡,嚴重的則要攻克它,用汗法排出體外,或用下法排出體內,寒熱溫涼,依其性質來調節,依其有利的方向來治療。(陰陽之道,凡是疾病的治療、脈象和藥物都與此相關,所以必須詳細區分。
內外,指表裡。輕微的調治它,是指輕微的寒邪,用溫和的方法來調治,輕微的熱邪,用涼的方法來調治。其次是使它平衡,是指嚴重的寒邪,用溫熱的方法來平衡,嚴重的熱邪,用寒涼的方法來平衡。嚴重的則要攻克它,是指邪氣很重時要攻而取之,例如嚴重表現在外則用汗法,嚴重表現在內則用下法。凡是應該用寒用熱,用溫用涼,都要根據其性質來調節,以去除它,只是隨其有利而已。
謹慎地按照方法去做,成效一定很好,氣血平衡,就能長壽。)皇帝說:很好。
皇帝問道:疾病在內部,又不堅實,時聚時散,該怎麼辦?岐伯回答:您問得真是精闢。沒有積聚的,就尋找其所在的臟腑,虛弱的就補益它,(積聚是指有形的病變,有積聚在內部,就會堅實不散。現在這種不堅實,時聚時散的情況,可知沒有積聚。沒有積聚而疾病在內部,是臟腑虛弱。所以應該根據疾病所在的臟腑,加以補益,臟腑之氣充盈,疾病自然就會痊癒。
)用藥物祛除它,飲食調養它,促進水液運行,使內外協調,就可以使疾病痊癒。(用藥物祛除它,是指去除疾病。飲食調養它,是指滋養元氣。促進水液運行,是指疏通經絡。這樣內外協調,疾病就能痊癒。祛除,不是指攻擊,凡是去除疾病的都可稱為祛除。漬,是指浸洗。)
3. 七、寒之而熱取之陰熱之而寒取之陽
(素問至真要大論)
帝曰:論言治寒以熱,治熱以寒,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。有病熱者寒之而熱,有病寒者熱之而寒,二者皆在,新病復起,奈何治?(寒之而熱,言治熱以寒而熱如故。熱之而寒,言治寒以熱而寒如故。及有以寒治熱者,舊熱尚在而新寒生;以熱攻寒者,舊寒未除而新熱起。
皆不得不求其詳也。)岐伯曰: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,熱之而寒者取之陽,所謂求其屬也。(諸寒之而熱者,謂以苦寒治熱而熱反增,非火之有餘,乃真陰之不足也。陰不足則陽有餘而為熱,故當取之於陰,謂不宜治火也,只補陰以配其陽,則陰氣復而熱自退矣。熱之而寒者,謂以辛熱治寒而寒反甚,非寒之有餘,乃真陽之不足也。
陽不足則陰有餘而為寒,故當取之於陽,謂不宜攻寒也,但補水中之火,則陽氣復而寒自消也。故啟玄子注曰: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;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。又曰:臟腑之原,有寒熱溫涼之主。取心者不必齊以熱,取腎者不必齊以寒;但益心之陽,寒亦通行,強腎之陰,熱之猶可。
故或治熱以熱,治寒以寒,萬舉萬全,孰知其意?此王氏之心得也。然求其所謂益與壯者,即溫養陽氣,填補真陰也。求其所謂源與主者,即所謂求其屬也。屬者根本之謂,水火之本,則皆在命門之中耳。)帝曰:善。服寒而反熱,服熱而反寒,其故何也?岐伯曰:治其王氣,是以反也(此承上文而詳求其服寒反熱、服熱反寒之所以然也。治其王氣者,謂病有陰陽,氣有衰王,不明衰王,則治之反甚。
如陽盛陰衰者,陰虛火王也,治之者不知補陰以配陽,而專用苦寒治火之王,豈知苦寒皆沉降,沉降皆亡陰,陰愈亡則火愈盛,故服寒反熱者,陰虛不宜降也。又如陽衰陰盛者,氣弱生寒也,治之者不知補陽以消陰,而專用辛溫治陰之王,豈知辛溫多耗散,耗散則亡陽,陽愈亡則寒愈甚,故服熱反寒者,陽虛不宜耗也。此無他,皆以專治王氣,故其病反如此。
又如夏令本熱,而伏陰在內,故每多中寒,冬令本寒,而伏陽在內,故每多內熱。設不知此而必欲用寒於夏,治火之王,用熱於冬,治寒之王,則有中寒隔陽者,服寒反熱,中熱隔陰者,服熱反寒矣。是皆治王之謂,而病之所以反也。春秋同法。)帝曰:不治王而然者何也?岐伯曰:悉乎哉問也。
不治五味屬也。夫五味入胃,各歸所喜攻,酸先入肝,苦先入心,甘先入脾,辛先入肺,咸先入腎,(此言不因治王而病不愈者,以五味之屬,治有不當也。凡五味必先入胃,而後各歸所喜攻之臟。喜攻者,謂五味五臟各有所屬也。如九針論曰:病在筋,無食酸;病在氣,無食辛;病在骨,無食鹹;病在血,無食苦;病在肉,無食甘。犯之者,即所謂不治五味屬也。
)久而增氣,此物化之常也。氣增而久,夭之由也。(凡五味之性,各有所入,若味有偏用,則氣有偏病,偏用即久,其氣必增,此物化之常也。氣增而久,則臟有偏勝,臟有偏勝,則必有偏絕矣,此致夭之由也,如生氣通天論曰,味過於酸,肝氣以津,脾氣乃絕,味過於咸,大骨氣勞,短肌心氣抑之類是也。此篇前言寒熱者,言病機也;後言五味者,言藥餌也。
藥餌病機必審其真,設有謬誤,鮮不害矣。)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書中說治寒用熱,治熱用寒,但醫生卻不能拋棄固有的方法而改變治病之道。有些病人原本是熱症,用寒療法卻反而更熱;有些病人原本是寒症,用熱療法卻反而更寒。兩種情況都存在,而且舊病未愈又生新病,這該怎麼治療呢?(用寒治熱,意思是說用寒法治療熱症,但熱症卻依舊;用熱治寒,意思是說用熱法治療寒症,但寒症卻依舊。還有用寒治熱的,舊熱還在,又生了新寒;用熱攻寒的,舊寒未除,又生了新熱。)
岐伯答道:凡是用寒法治療卻反而更熱的,要從陰入手;凡是用熱法治療卻反而更寒的,要從陽入手,這就是所謂的“求其屬”。(凡是用寒法治療卻反而更熱的,是指用苦寒之藥治療熱症,熱症反而加重,這並不是火盛,而是真陰不足。陰不足則陽相對過盛而表現為熱症,所以應該從陰入手,也就是說不應該直接攻火,而應補益陰氣以平衡陽氣,陰氣恢復了,熱症自然就會退去。凡是用熱法治療卻反而更寒的,是指用辛熱之藥治療寒症,寒症反而加重,這並不是寒盛,而是真陽不足。陽不足則陰相對過盛而表現為寒症,所以應該從陽入手,也就是說不應該直接攻寒,而應補益陽氣,陽氣恢復了,寒症自然就會消退。所以啟玄子注曰:要增強火的根本,以消除陰邪;要壯大水的根本,以制伏陽熱。又說:臟腑都有寒熱溫涼的主氣。治療心臟不必一定用熱法,治療腎臟不必一定用寒法;只要增強心臟的陽氣,寒症也會好轉;只要增強腎臟的陰氣,熱症也可能好轉。)
因此,有時用熱治熱,用寒治寒,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,但誰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呢?這是王氏的心得。然而,所謂的“益”與“壯”,就是溫養陽氣,補充真陰;所謂的“源”與“主”,就是所謂的“求其屬”。“屬”指的是根本,水火之本都在命門。
黃帝問道: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更熱,服用溫熱藥物反而更寒,這是為什麼呢?
岐伯答道:這是因為治療了盛氣的緣故。(這段承接上文,詳細解釋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更熱、服用溫熱藥物反而更寒的原因。治療盛氣,是指疾病有陰陽之分,氣有盛衰之別,如果不明白盛衰之氣,治療就會適得其反。比如陽盛陰衰,是陰虛火旺,治療者不知道補益陰氣以平衡陽氣,而只用苦寒之藥來治療旺盛的火氣,卻不知道苦寒之藥都沉降,沉降則損傷陰氣,陰氣越損傷,火氣就越旺盛,所以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更熱,這是因為陰虛不宜再降。又比如陽衰陰盛,是氣虛而生寒,治療者不知道補益陽氣以消除陰邪,而只用辛溫之藥治療旺盛的陰氣,卻不知道辛溫之藥都耗散,耗散則損傷陽氣,陽氣越損傷,寒症就越重,所以服用溫熱藥物反而更寒,這是因為陽虛不宜再耗散。總之,都是因為專門治療了盛氣,所以病情反而加重。又如夏季本來就熱,但伏藏的陰氣在內,所以經常有寒症;冬季本來就冷,但伏藏的陽氣在內,所以經常有熱症。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,夏天一定用寒法治療旺盛的火氣,冬天一定用熱法治療旺盛的寒氣,就會出現內寒隔陽的人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更熱,內熱隔陰的人服用溫熱藥物反而更寒的情況。這些都是治療了盛氣,所以病情才反而加重。春秋季節也同樣如此。)
黃帝問道:不治療盛氣而病情反而加重的,又是什麼原因呢?
岐伯答道:您問得好啊!這是因為沒有注意五味的歸屬。五味入胃,各歸其所屬的臟腑攻擊,酸入肝,苦入心,甘入脾,辛入肺,鹹入腎。(這段說的是不因為治療盛氣而導致病情不愈的原因,是因為五味的應用不當。凡是五味都先入胃,然後再歸屬於各自喜愛的臟腑。喜攻是指五味與五臟各有其歸屬。如《九針論》說:筋病不吃酸,氣病不吃辛,骨病不吃鹹,血病不吃苦,肉病不吃甘。違背了這些,就是所謂的不注意五味的歸屬。)時間久了就會增強臟腑之氣,這是事物運化的常規。氣增強久了,就會導致夭亡。(凡是五味都有其歸屬的臟腑,如果某種味道過度使用,就會導致某種臟腑之氣的偏盛,偏盛久了,其氣必然增強,這是事物運化的常規。氣增強久了,就會導致某種臟腑過於旺盛,某種臟腑過於旺盛,就會導致其他臟腑衰竭,這就是導致夭亡的原因。如《生氣通天論》說,味道過於酸,肝氣就會旺盛,脾氣就會衰竭;味道過於鹹,大骨就會勞損,肌肉就會萎縮,心氣就會受到抑制等等。此篇前面說寒熱,是指病機;後面說五味,是指藥物。藥物與病機都必須審慎,如果出現錯誤,很少不會造成傷害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