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十二卷

2. 論治類

3. 一、治病必求於本

(素問陰陽應象大論)

黃帝曰:陰陽者,天地之道也,萬物之綱紀,變化之父母,生殺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,(凡天地萬物變化生殺神明之道,總不外乎陰陽之理,故陰陽為萬事之本。)治病必求於本。(萬事萬變既皆本於陰陽,而病機藥性脈息論治則最切於此,故凡治病者在必求於本,或本於陰,或本於陽,求得其本,然後可以施治。

此篇上下詳義已見陰陽類第一章,本類複列首篇者,蓋以治病之道,所重在本,故特表而冠之,觀者當彼此互閱。愚按:本者,原也,始也,萬事萬物之所以然也。世未有無源之流,無根之木,澄其源而流自清,灌其根而枝乃茂,無非求本之道。故黃帝曰:治病必求於本。孔子曰: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。

此神聖心傳出乎一貫,可見隨幾應變,必不可忽於根本,而於疾病尤所當先,察得其本,無餘義矣。惟是本之一字,合之則惟一,分之則無窮。所謂合之惟一者,即本篇所謂陰陽也,未有不明陰陽而能知事理者,亦未有不明陰陽而能知疾病者,此天地萬物之大本,必不可不知也。所謂分之無窮者,有變必有象,有象必有本,凡事有必不可不顧者,即本之所在也。

姑舉其略曰,死以生為本,欲救其死,勿傷其生。邪以正為本,欲攻其邪,必顧其正。陰以陽為本,陽存則生,陽盡則死。靜以動為本,有動則活,無動則止。血以氣為本,氣來則行,氣去則凝。證以脈為本,脈吉則吉,脈凶則凶。先者後之本,從此來者,須從此去。急者緩之本,孰急可憂,孰緩無慮。

內者外之本,外實者何傷,中敗者堪畏。下者上之本,滋苗者先固其根,伐下者必枯其上。虛者實之本,有餘者拔之無難,不足者攻之何忍。真者假之本,淺陋者只知見在,精妙者疑似獨明。至若醫家之本在學力,學力不到,安能格物致知?而尤忌者,不畏難而自足。病家之本在知醫,遇士無禮,不可以得賢,而尤忌者,好雜用而自專。

凡此者。雖未足以盡求本之妙,而一隅三反,從可類推。總之求本之道無他也,求勿傷其生而已。列子曰:聖人不察存亡,而察其所以然。淮南子曰:所以貴扁鵲者,知病之所從生也。所以貴聖人者,知亂之所由起也。王應震曰:見痰休治痰,見血休治血,無汗不發汗,有熱莫攻熱,喘生休耗氣,精遺不澀泄,明得箇中趣,方是醫中傑。行醫不識氣,治法從何據,堪笑道中人,未到知音處。

此真知本之言也,學者當知省之。標本類第五章義有所關,當與此篇互閱。)

白話文:

一、治病必求於本

黃帝認為陰陽是天地運行之道,是萬物發展的規律,是萬物變化、生死根本的源頭,也是神明的根本所在。所有天地萬物變化的道理,都離不開陰陽的規律,所以陰陽是萬事萬物根本。治療疾病一定要追究其根本原因。因為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源於陰陽,而疾病的機理、藥物的特性、脈象以及治療方法都與陰陽密切相關,所以治療疾病必須追究其根本,或是追究陰的根本,或是追究陽的根本。找到根本原因後,才能施治。

這篇文章詳細闡述了陰陽的道理,之所以再次列出,是因為治病之道最重要的是找到根本原因,所以特別把它放在最前面,讀者應該相互參照閱讀。所謂「本」,就是根本、起源,是萬事萬物之所以存在的原因。沒有無源之水,沒有無根之木,澄清水源,水流才會清澈;灌溉樹根,樹枝才會茂盛,這都是追究根本的道理。所以黃帝說:「治病必求於本。」孔子也說:「根本紊亂,枝末即使治好也是不行的。」

這些聖賢的教誨都指向同一個道理:無論遇到什麼情況,都絕對不能忽視根本。對於疾病來說,更是應該首要查明其根本原因,這樣就沒有其他問題了。「本」這個字,合起來看只有一個,分開來看卻有無窮的含義。「合而為一」的「本」,就是指陰陽。沒有了解陰陽的人,是不可能了解事理的,也不可能了解疾病的,這是天地萬物的大根本,絕對不能不知道。「分而無窮」的「本」,指的是萬物變化都有其表象,而表象必有其根本,凡事都有必須注意的根本所在。

簡單舉例來說:生命以生存為本,想要拯救生命,就不要傷害其生機;正氣以邪氣為本,想要攻打邪氣,必須顧全正氣;陰以陽為本,陽氣存在則能生存,陽氣耗盡則會死亡;靜以動為本,有運動則能活,沒有運動則會停止;血液以氣為本,氣血運行則血液流通,氣血停滯則血液凝固;證候以脈象為本,脈象吉利則吉利,脈象凶險則凶險;後者以先者為本,從哪裡來,就應該從哪裡去;緩慢以急促為本,什麼時候應該擔心,什麼時候可以不擔心;外在以內在為本,外在的充實有什麼危害,內在的損傷卻很可怕;下層以層為本,培育幼苗先要鞏固根基,砍伐樹枝必將枯萎樹梢;實以虛為本,對於多餘的可以輕易去除,對於不足的卻不能輕易攻伐;真以假為本,淺薄的人只看到表象,精明的人卻能明察秋毫。醫家的根本在於學問,學問不到位,怎麼能理解事物,獲得知識呢?尤其要避免的是,不畏懼困難而自滿。病人的根本在於了解醫生,遇到醫生沒有禮貌,就不能得到好的醫生,尤其要避免的是,濫用藥物而自以為是。

以上這些,雖然不能完全闡述追究根本的妙處,但可以由此類推。總而言之,追究根本的方法就是:不要傷害生機。列子說:「聖人不是觀察生死存亡,而是觀察事物之所以如此。」淮南子說:「所以稱讚扁鵲,是因為他知道疾病從哪裡產生。」所以稱讚聖人,是因為他知道混亂從哪裡開始。王應震說:「看見痰不要治療痰,看見血不要治療血,沒有汗不要發汗,有熱不要攻熱,喘息不要耗氣,遺精不要澀泄,明白其中的道理,才是醫學高手。行醫不懂得氣,治療方法從何而來呢?真是可笑,這些庸醫,還沒有達到知音的境界。」

這些都是了解根本的精闢見解,學習者應該好好反省。本篇與標本論第五章的內容相關,應該相互參照閱讀。

4. 二、為治之道順而已矣

(靈樞師傳篇)

黃帝曰:余聞先師,有所心藏,弗著於方。余願聞而藏之,則而行之,上以治民,下以治身,使百姓無病,上下和親,德澤下流,子孫無憂,傳於後世,無有終時,可得聞乎?岐伯曰:遠乎哉問也。夫治民與自治,治彼與治此,治小與治大,治國與治家,未有逆而能治之也,夫惟順而已矣。順者,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。

(順之為用,最是醫家肯綮,言不順則道不行,志不順則功不成,其有必不可順者,亦未有不因順以相成也。嗚呼!能卷舒於順不順之間者,非通變之士,有未足以與道也。)黃帝曰:順之奈何?岐伯曰:入國問俗,入家問諱,上堂問禮,臨病人問所便。(禮云入國問禁,而此云問俗者,以五方風氣有殊,崇尚有異,聖人必因其所宜而為之治,故不曰禁而曰俗也。諱者,忌也。

人情有好惡之偏,詞色有嫌疑之避,犯之者取憎,取憎則不相合,故入家當問諱。禮者,儀文也。交接有體,進止有度,失之者取輕,取輕則道不重,故上堂當問禮。便者,相宜也。有居處之宜否,有動靜之宜否,有陰陽之宜否,有寒熱之宜否,有情性之宜否,有氣味之宜否,臨病人而失其宜,施治必相左矣,故必問病人之所便,是皆取順之道也。)黃帝曰:便病人奈何?岐伯曰:夫中熱消癉則便寒,寒中之屬則便熱。

(此下皆言治病之所便也。中熱者,中有熱也。消癉者,內熱為癉,善飢渴而日消瘦也。凡熱在中則治便於寒,寒在中則治便於熱,是皆所以順病情也。癉音丹,又上、去二聲。)胃中熱則消穀,令人懸心善飢。(消穀者,穀食易消也。懸心者,胃火上炎,心血被爍而懸懸不寧也。

胃熱消穀,故令人善飢。)臍以上皮熱,腸中熱則出黃如糜。(臍以上者,胃與小腸之分也。故臍以上皮熱者,腸中亦熱也。出黃如糜者,以胃中濕熱之氣,傳於小腸所致也。糜,腐爛也。上二節皆熱證便寒之類。)臍以下皮寒,胃中寒則腹脹,腸中寒則腸鳴飧泄。(臍以下皮寒者,以腸胃中寒也。

胃中寒,則不能運化而為腹脹。腸中寒,則陰氣留滯,不能泌別清濁而為腸鳴飧泄。是皆寒證便熱之類。飧音孫。水穀不化曰飧泄。)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。(上文言腸中寒者泄,而此言腸中熱者泄,所以有熱泄寒泄之不同,而熱泄謂之腸垢,寒泄謂之騖溏也。)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,小腹痛脹。

(胃中熱則善消穀,故疾飢。腸中寒則陰氣聚結不行,故小腹切痛而脹。上二節皆當因其寒熱而隨所宜以調之者也。)黃帝曰:胃欲寒飲,腸欲熱飲,兩者相逆,便之奈何?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,驕恣從欲,輕人而無能禁之,禁之則逆其志,順之則加其病,便之奈何?治之何先?(胃中熱者欲寒飲,腸中寒者欲熱飲,緩急之治當有先後,而喜惡之欲難於兩從,且以貴人多任性,此順之所以難,而治之當有法也。從,縱同。

)岐伯曰:人之情,莫不惡死而樂生,告之以其敗,語之以其善,導之以其所便,開之以其所苦,雖有無道之人,惡有不聽者乎?(惡死樂生,人所同也,故以死生之情動之,則好惡之性,未有不可移者,是即前注所謂處順不順之間而因順相成之意。前惡字去聲,後惡字平聲。

)黃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春夏先治其標,後治其本;秋冬先治其本,後治其標。(此言治有一定之法,有難以順其私欲而可為假借者,故特舉標本之治以言其概耳。如春夏之氣達於外,則病亦在外,外者內之標,故先治其標,後治其本。秋冬之氣斂於內,則病亦在內,內者外之本,故先治其本,後治其標。

一曰:春夏發生,宜先養氣以治標。秋冬收藏,宜先固精以治本。亦通。)黃帝曰:便其相逆者奈何?(便其相逆者,謂於不可順之中,而復有不得不委曲以便其情者也。)岐伯曰:便此者,飲食衣服,亦欲適寒溫,寒無悽愴,暑無出汗。食飲者,熱無灼灼,寒無滄滄。寒溫中適,故氣將持,乃不致邪僻也。

(適,當也。此言必不得已而欲便病人之情者,於便之之中,而但欲得其當也。即如飲食衣服之類,法不宜寒而彼欲寒,但可令其微寒,而勿使至於悽愴。法不宜熱而彼欲熱者,但可令其微熱,而勿使至於汗出。又如飲食之欲熱者,亦不宜灼灼之過,欲寒者亦不滄滄之甚。寒熱適其中和,則元氣得以執持,邪僻無由而致,是即用順之道也。

否則治民與自治,治彼與治此,治小與治大,治國與治家,未有逆而能治之也,故曰夫惟順而已矣。愴音創。悽愴,寒甚淒涼之貌。滄音倉,寒也。僻音匹,不正之謂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