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三十二卷 (4)

回本書目錄

三十二卷 (4)

1. (十七)腫脹

其有不從毫毛生,而五臟陽已竭也,津液充郭,其魄獨居,孤精於內,氣耗於外,形不可與衣相保,此四極急而動中,是氣拒於內,而形施於外。(論治十五。)

盛而緊曰脹。(脈色十六。)

北方者,其民樂野處而乳食,臟寒生滿病。(論治類九。)

適寒涼者脹。(運氣十六。)

下牙車為腹滿。(疾病四十四。)

男子如蠱,女子如怚。(針刺五十三。)

白話文:

(十七)腫脹

有些病症並非由體表侵入,而是因五臟陽氣衰竭所致。此時體內津液充斥胸腹,陰氣獨盛,精氣孤立於內,陽氣耗散於外,身體腫脹至無法穿著原來的衣物。四肢浮腫緊急並影響內臟機能,這是體內氣機滯阻、外顯形體變化的表現。(論治十五。)

脈象盛大而緊繃,稱為脹病。(脈色十六。)

北方地區的居民習慣野外生活並以乳製品為食,容易因臟腑受寒而產生脹滿病症。(論治類九。)

遇到寒冷氣候容易引發脹病。(運氣十六。)

下頦部位腫脹可能對應腹部脹滿。(疾病四十四。)

男性患者症狀如「蠱病」(腹脹如蟲積),女性患者症狀如「怚病」(憂鬱脹滿)。(針刺五十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