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三十一卷 (7)

回本書目錄

三十一卷 (7)

1. (四)虛實病

三虛者,其死暴疾也;得三實者,邪不能傷人也。乘年之衰,逢月之空,失時之和,因為賊風所傷,是為三虛。帝曰:願聞三實。少師曰:逢年之盛,遇月之滿,得時之和,雖有賊風邪氣,不能危之也。(運氣三十六。)

精、氣、津、液、血、脈脫者之病。(藏象二十五。)

五有餘、二不足者,死不治。(疾病三十六。)

人神失守,邪鬼外干。(運氣四十三。)

形肉已奪,是一奪也;大奪血之後,是二奪也;大汗出之後,是三奪也;大泄之後,是四奪也;新產及大血之後,是五奪也。此皆不可瀉。(針刺五十八。)

白話文:

(四)虛實病

所謂「三虛」,是指人在三種虛弱狀態下容易突然死亡;若處於「三實」狀態,則邪氣無法傷害人。三虛的情形包括:正值歲運衰弱的年份、遇到月缺無光的時候,以及氣候異常失調的時節,此時若被外邪之風侵襲,就會形成三虛。黃帝問:想瞭解什麼是「三實」。少師回答:遇到歲運旺盛的年份、月圓之時,以及氣候調和的時節,即使有外邪之風侵襲,也不會造成危害。(出自《運氣三十六》。)

精、氣、津、液、血、脈若耗損過度,就會引發疾病。(出自《藏象二十五》。)

若五種氣血過剩,同時兩種氣血不足,此種病情嚴重,難以救治。(出自《疾病三十六》。)

當人體的精神失守,外邪鬼魅就會乘虛而入。(出自《運氣四十三》。)

身體肌肉已嚴重耗損,是第一種奪損;大量失血後,是第二種奪損;大汗淋灕之後,是第三種奪損;嚴重腹瀉後,是第四種奪損;剛生產完或大量失血後,是第五種奪損。這些情況下都不可用瀉法治療。(出自《針刺五十八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