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三十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三十卷 (3)

1. 七、氣味

多食鹹,則脈凝泣而變色;多食苦,則皮槁而毛拔;多食辛,則筋急而爪枯;多食酸,則肉胝䐢而唇揭;多食甘,則骨痛而發落,此五味之所傷也。故心欲苦,肺欲辛,肝欲酸,脾欲甘,腎欲咸,此五味之所合,五臟之氣也。(藏象八。)

甚則以苦泄之。(運氣十七。)

酸傷筋,辛勝酸;苦傷氣,咸勝苦;甘傷脾,酸勝甘;辛傷皮毛,苦勝辛;咸傷血,甘勝咸。(藏象五、六。)

肥者令人內熱,甘者令人中滿。(疾病六十一。)

食魚者使人熱中,鹽者勝血。(論治九。)

有病口甘者,名曰脾癉。有病口苦者,病名曰膽癉。(疾病六十一。)

膽液泄則口苦,胃氣逆則嘔苦,故曰嘔膽。(針刺四十七。)

白話文:

七、氣味

過度食用鹹味,會使血脈凝滯而面色改變;過度食用苦味,會使皮膚乾枯、毛髮脫落;過度食用辛辣味,會使筋脈拘急、指甲乾枯;過度食用酸味,會使肌肉皺縮、嘴唇乾裂;過度食用甜味,會使骨骼疼痛、頭髮脫落。這是五味過度攝取所帶來的傷害。

因此,心臟偏好苦味,肺臟偏好辛辣味,肝臟偏好酸味,脾臟偏好甜味,腎臟偏好鹹味。這是五味與五臟相應的關係,反映了五臟的氣機需求。(藏象八。)

(若氣機過盛)可用苦味藥物來疏洩。(運氣十七。)

酸味過度會損害筋脈,辛辣味可克制酸味;苦味過度會損耗元氣,鹹味可克制苦味;甜味過度會損傷脾臟,酸味可克制甜味;辛辣味過度會損傷皮毛,苦味可克制辛辣味;鹹味過度會損傷血液,甜味可克制鹹味。(藏象五、六。)

油膩食物會引發內熱,甜膩食物會導致腹部脹滿。(疾病六十一。)

吃魚容易使人體內生熱,攝取過多鹽分則會損傷血液。(論治九。)

有的人患病時口中發甜,稱為「脾癉」;有的人患病時口中發苦,稱為「膽癉」。(疾病六十一。)

膽汁外洩會導致口苦,胃氣上逆則會嘔出苦味液體,因此稱為「嘔膽」。(針刺四十七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