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九卷 (5)
九卷 (5)
1. 三十二、人之四海
(靈樞海論,全)
黃帝問於岐伯曰:余聞刺法對夫子,夫子之所言,不離於營衛血氣。夫十二經脈者,內屬於腑臟,外絡於肢節,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?岐伯答曰:人亦有四海、十二經水。經水者,皆注於海,海有東西南北,命曰四海。黃帝曰:以人應之奈何?岐伯曰:人有髓海,有血海,有氣海,有水穀之海,凡此四者,以應四海也。(十二經水義見後。
白話文:
黃帝問岐伯:「我聽說針灸法是您傳授的,您所說的內容,都離不開營氣、衛氣、血氣。十二條經脈,內部連通腑臟,外部分佈在四肢關節,您為什麼把它們與『四海』聯繫起來呢?」
岐伯回答道:「人體中也有『四海』和十二條經脈的水。經脈中的水,都匯聚到海中,海有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方向,稱為『四海』。」
黃帝問:「這怎麼與人體對應呢?」
岐伯說:「人體有骨髓海、血液海、氣海、水穀海,這四者對應『四海』。」(十二經脈水的相關內容,後面將詳細說明。)
四海者,百川之宗。人亦有四海,則髓、血、氣、水穀之海也。詳如下文。)黃帝曰:遠乎哉,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,願聞應之奈何?岐伯答曰:必先明知陰陽表裡滎輸所在,四海定矣。(陰陽者,經脈之陰陽也。表裡者,臟腑之內外也。滎輸義詳前十四。知此數者,則經絡之道明而四海可定矣。
白話文:
四海,是一百條河流匯集的地方。人體也有四海,分別是:骨髓之海、血液之海、氣息之海、水穀之海。(詳見以下說明)
黃帝說:老師把人體比作天地中的四海,這實在是很高深的見解。我請教老師,要如何印證呢?
岐伯回答:一定要先清楚知道經脈中的陰陽部位、內臟與皮膚表面的關係,還有滎輸穴的所在,才能確定四海的位置。(陰陽是指經脈中的陰經和陽經。表裡是指臟腑的內部和表面。滎輸穴的意義在前面第十四章中有詳細說明。只要知道這些,就能瞭解經絡的運行規律,並確定四海的位置。)
輸、腧、俞,本經皆通用。)黃帝曰:定之奈何?岐伯曰:胃者水穀之海,其輸上在氣街,下至三里。(人受氣於水谷,水穀入口,藏於胃,以養五臟氣,故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,而胃為水穀之海也。其胃氣運行之輸,上者在氣街,即氣衝穴。下者至三里,在膝下三寸。
白話文:
「輸」、「腧」、「俞」,在《本經》中意思相同。黃帝問:「如何判定它們?」岐伯回答說:「胃是水穀所彙集的地方,它與身體其他部位相連接的地方,上面在氣衝穴,下面到三里穴。(人通過飲食獲得能量,食物進入胃中,被儲藏起來,用於滋養五臟六腑,所以五臟六腑的氣息都來自於胃,因此胃被稱為水穀之海。胃氣運行的通道,上面在氣衝穴。下面到三里穴,位於膝蓋下方三寸。)」
)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,其輸上在於大杼,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。(此即血海也。衝脈起於胞中,其前行者,並足少陰之經,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;其後行者,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;其上行者,出於頏顙;下行者,出於足。故其輸上在於足太陽之大杼,下在於足陽明之巨虛上下廉。
白話文:
衝脈是十二經脈的匯聚之海,它的經脈輸布向上通到大椎穴,向下通到巨虛穴的上、下兩側。(這就是血海。衝脈起源於胞宮,它的前行脈絡與足少陰經相併,繞著肚臍向上行至胸中而散佈;它的後行脈絡,沿著背部內側上行,形成經絡之海;它的上行脈絡,從額頭的髮際線出;下行脈絡,從足部出。因此,它的經脈輸布向上通到足太陽經的大椎穴,向下通到足陽明經的巨虛穴的上、下兩側。
愚按:動輸篇曰:胃為五臟六腑之海。太陰陽明論曰:陽明者表也,五臟六腑之海也。逆順肥瘦篇曰:夫衝脈者,五臟六腑之海也,五臟六腑皆稟焉。此篇言衝脈者,為十二經之海。若此諸論,則胃與衝脈,皆為十二經之海,亦皆為五臟六腑之海,又將何以辨之?故本篇有水穀之海、血海之分。水穀之海者,言水穀盛貯於此,營衛由之而化生也。
白話文:
我的看法:
《動輸篇》說:胃是五臟六腑的總匯。 《太陰陽明論》說:陽明是人體外部,是五臟六腑的總匯。 《逆順肥瘦篇》說:衝脈是五臟六腑的總匯,五臟六腑都接受衝脈的滋養。 但這篇《靈樞》卻說衝脈是十二經脈的總匯。
如果採用上述說法,那麼胃和衝脈都是十二經脈的總匯,也都是五臟六腑的總匯,這怎麼區分呢?
所以,本篇區分了水穀之海和血海。水穀之海是指水谷貯藏在這裡,營氣和衛氣從這裡產生。
血海者,言受納諸經之灌注,精血於此而蓄藏也。此固其辨矣,及考之痿論曰:陽明者,五臟六腑之海,主潤宗筋,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。衝脈者,經脈之海也,主滲灌溪谷,與陽明合於宗筋,陰陽總宗筋之會,會於氣街,而陽明為之長。蓋陽明為多血多氣之府,故主潤宗筋而利機關。
白話文:
「血海」指的是一個容納諸經灌注的地方,精血在此處儲藏。這點是很清楚的。
然而,我們再看《痿論》中的記載:「陽明(經絡)是五臟六腑的『海』,負責滋潤肌肉、筋腱。肌肉、筋腱負責包裹骨頭,並讓關節活動順利。」
「衝脈」是經絡的「海」,負責灌溉身體的溝壑和谷地。「衝脈」與「陽明經」在肌肉、筋腱處匯合,陰陽兩股氣匯集於肌肉、筋腱交會處,並在「氣街」處相會,而「陽明經」是其中的主導者。
這說明「陽明經」是一個血氣豐富的府庫,因此負責滋潤肌肉、筋腱,並讓關節活動順利。
衝脈為精血所聚之經,故主滲灌溪谷。且衝脈起於胞中,並少陰之大絡而下行。陽明為諸經之長,亦會於前陰。故男女精血皆由前陰而降者,以二經血氣總聚於此,故均稱為五臟六腑十二經之海,誠有非他經之可比也。又衝脈義,詳前二十七,所當互考。)膻中者為氣之海,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,前在於人迎。
白話文:
衝脈是精血匯聚的經絡,所以負責滋養身體各個部位。衝脈起於子宮,跟著少陰經的大絡脈向下延伸。陽明經是所有經絡中最長的,也匯聚於下腹部。因此,男女的精血都是由下腹部流向全身,由於這兩條經絡的氣血都集中在此,所以它們被稱為五臟六腑十二經的「氣血之海」,這是其他經絡無法比擬的。(有關衝脈的意義,詳見前面第 27 段,請參照對照。)膻中穴是「氣之海」,其輸注的氣血在上面通到鎖骨上下,在前面通到人迎穴。
(膻中,胸中也,肺之所居。諸氣者皆屬於肺,是為真氣,亦曰宗氣。宗氣積於胸中,出於喉嚨,以貫心脈而行呼吸,故膻中為之氣海。柱骨,項後天柱骨也。憂恚無言篇曰:頏顙者,分氣之所泄也。故氣海運行之輸,一在頏顙之後,即柱骨之上下,謂督脈之喑門大椎也。一在頏顙之前,謂足陽明之人迎也。
白話文:
膻中:位於胸部,是肺臟所在的位置。
所有氣息都屬於肺,稱為真氣或宗氣。宗氣積聚在胸中,通過喉嚨進入心脈,並進行呼吸,因此膻中被稱為「氣海」。
柱骨:位於頸後的天柱骨。
《憂恚無言篇》中說:頸項處是氣息洩露的地方。所以,氣海運行傳遞的通道,一條在頸項之後,也就是柱骨的上下,是督脈的「喑門大椎」。另一條在頸項之前,是足陽明經的「人迎」。
)腦為髓之海,其輸上在於其蓋,下在風府。(凡骨之有髓,惟腦為最巨,故諸髓皆屬於腦,而腦為髓之海。蓋,腦蓋骨也,即督脈之囟會。風府,亦督脈穴。此皆髓海之上下前後輸也。)黃帝曰:凡此四海者,何利何害?何生何敗?岐伯曰:得順者生,得逆者敗;知調者和,不知調者害。(凡此四海,俱有順逆。
白話文:
(1)大腦是所有髓液的匯聚之地,髓液從腦蓋向上運送,向下運送至風府穴。(人體骨骼中含髓的,只有腦髓體積最大,所以身體所有的髓液都歸於腦髓,因此腦髓是髓液的匯聚之地。腦蓋骨,即督脈上的囟會穴。風府穴,也是督脈上的穴位。這些都是髓液匯聚之地的上下前後的運送通道。)
黃帝問:所有這些髓液匯聚的地方,有什麼利弊?什麼情況下會滋生,什麼情況下會枯竭?
岐伯答道:順應自然生長規律的就會滋生,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就會枯竭;懂得調理養生的就會和諧健康,不懂得調理養生的就會受到傷害。(所有這些髓液匯聚的地方,都有順應和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情況。)
得順者,知所養者也,故生。不知所養則逆矣,故敗。)黃帝曰:四海之逆順奈何?岐伯曰:氣海有餘者,氣滿胸中悗息面赤;氣海不足,則氣少不足以言。(氣有餘者,邪氣實也。氣不足者,正氣虛也。下仿此。氣海在胸中而屬陽,故氣實則胸中悗悶喘息,面熱而赤。聲由氣發,氣不足則語言輕怯,不能出聲。
白話文:
懂得養生的人,能夠順應自然,所以能夠健康長壽;不懂得養生的人,逆反自然,所以會衰弱死亡。)黃帝問:天下萬物順逆的現象是怎樣的呢?岐伯說:氣海(即胸腔)中的氣過剩,就會氣滿胸中、呼吸困難、臉色發紅;氣海中的氣不夠,就會氣虛不足以說話。(氣過剩是邪氣太盛,氣不足是正氣太虛。以下類推。氣海在胸腔中,屬陽,所以氣過盛時會胸悶喘息,臉色發熱發紅。聲音是由氣發出的,氣不足時說話會輕微無力,甚至不能發聲。
脈要精微論曰:言而微,終日乃復言者,此奪氣也。悗,母本切,又音瞞。)血海有餘,則常想其身大,怫然不知其所病;血海不足,亦常想其身小,狹然不知其所病。(形以血充,故血有餘則常想其身大。怫,怫鬱也,重滯不舒之貌。血不足則常想其身小。狹,隘狹也,索然不廣之貌。
白話文:
《脈要精微論》說:說話聲音很輕微,過了很久才說一句話,這是因為氣被奪走了。血氣旺盛,經常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大,昏昏沉沉地不知道自己的疾病;血氣不足,經常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小,萎靡不振地不知道自己的疾病。(身體的形態是由血液充盈而來的,所以血氣旺盛的人通常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大。昏昏沉沉,形容意志消沉、精神不振的樣子。血氣不足的人通常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小。萎靡不振,形容精神不振、意志消沉的樣子。)
此皆血海不調之為病,病在血者徐而不顯,故茫然不覺其所病。怫音佛。)水穀之海有餘,則腹滿;水穀之海不足,則飢不受穀食。(有餘者,水穀留滯於中,故腹為脹滿。不足者,脾虛則不能運,胃虛則不能納,故雖飢不受穀食。)髓海有餘,則輕勁多力,自過其度;髓海不足,則腦轉耳鳴。
白話文:
這些病症都是因為血海失調所造成的。如果病在血脈之中,發作比較緩慢而不明顯,所以人們往往渾然不覺自己得了這種病。飲食之海(胃)如果過盛,就會肚子脹滿;如果飲食之海不足,就會感到飢餓,但吃不下東西。(過盛時,食物滯留在體內,所以肚子才會脹滿。不足時,脾虛則無法運化食物,胃虛則無法接收食物,所以即使感到飢餓也吃不下東西。)骨髓之海如果過盛,就會感到身輕力壯,精力充沛,甚至超過自己的能力;如果骨髓之海不足,就會頭暈耳鳴。
脛痠眩冒,目無所見,懈怠安臥。(髓海充足,即有餘也,故身輕而勁,便利多力,自有過人之度而無病也。若其不足,則在上者為腦轉,以腦空而運,似旋轉也。為耳鳴,以髓虛者精必衰,陰虛則耳鳴也。為脛痠,髓空無力也。為眩冒忽不知人,為目無所見,怠惰安臥,皆以髓為精類,精衰則氣去而諸證以見矣。
白話文:
小腿痠痛、頭暈目眩、看不清東西、懶散安逸地躺著。(骨髓充足,身體就輕盈有力,動作靈活、力氣大,自然比一般人矯健而沒有疾病。如果骨髓不足,則腦部好像在旋轉,因為腦中空虛而運作,就像旋轉一樣。出現耳鳴,因為骨髓空虛,精神一定衰弱,陰虛就會耳鳴。小腿痠痛,是因為骨髓空虛無力。頭暈目眩突然不認識人,看不清東西,懶散安逸地躺著,都是因為骨髓是精氣的類別,精氣衰弱,氣血就會散失,因而出現各種症狀。
)黃帝曰:余已聞逆順,調之奈何?岐伯曰:審守其輸而調其虛實,無犯其害,順者得復,逆者必敗。黃帝曰:善。(審守其輸,謂審察其輸穴如上文也。無犯其害,無盛盛、無虛虛也。順者得復,逆者必敗,切戒夫天時人事皆宜慎而不可忽也。)
白話文:
黃帝說:我已經聽懂陰陽順逆的道理了,請問如何調節呢?
岐伯回答:仔細觀察經絡穴位,調和虛實,不要違反平衡。順應自然者可以恢復健康,逆反自然者必定受損。
黃帝說:太有道理了。
(審守其輸:指仔細檢查經絡穴位,如上文所述。無犯其害:不要過度亢盛或過度虛弱。順者得復:順應自然者可以恢復健康。逆者必敗:逆反自然者必定受損。這句話告誡我們,無論是天時還是人事,都應該謹慎對待,不可疏忽。)
2. 三十三、十二經水陰陽刺灸之度
(靈樞經水篇,全)
黃帝問於岐伯曰:經脈十二者,外合於十二經水,而內屬於五臟六腑。夫十二經水者,其有大小、深淺、廣狹、遠近各不同,五臟六腑之高下小大,受谷之多少亦不等,相應奈何?(人有經脈十二,手足之三陰三陽也。天地有經水十二,清渭海湖汝澠淮漯江河濟漳也。經脈有高下小大不同,經水有廣狹遠近不同,故人與天地皆相應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岐伯:「我們有十二條經脈,它們與外部的十二條水系相連,而內部又與五臟六腑相通。這些水系大小、深淺、寬窄、長短都不相同,而五臟六腑的高低大小、容納食物的容量也不一樣,它們是怎麼相互對應的呢?」(人體有十二條經脈,包括手和腳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。天地間也有十二條水系,包括清渭、海湖、汝澠、淮漯、江河、濟漳等。經脈和水系都有高低大小的不同,所以人體和天地都是相應的。)
)夫經水者,受水而行之;五臟者,合神氣魂魄而藏之;六腑者,受谷而行之,受氣而揚之;經脈者,受血而營之。合而以治奈何?刺之深淺,灸之壯數,可得聞乎?(經水者,受水而行於地也。人之五臟者,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。六腑者,所以受水穀,化其精微之氣,而布揚於內外者也。
白話文:
經水:吸收水份而運行的管道。
五臟:儲藏精神、氣息、魂魄的器官。
六腑:接受食物,消化後吸收精華,並將氣息通達全身。
經脈:運送血液,循環全身。
如何綜合治療呢?請問針灸的針刺深度和艾灸的壯數法?
(經水:地底吸收水份並流動的管道。人體的五臟:儲藏精神、氣息、魂魄的器官。六腑:接受食物,消化後吸收精華,並將氣息通達全身的器官。)
經脈猶江河也,血猶水也,江河受水而經營於天下,經脈受血而運行於周身,合經水之道以施治,則其源流遠近固自不同,而刺之淺深,灸之壯數,亦當有所辨也。)岐伯答曰:善哉問也。天至高不可度,地至廣不可量,此之謂也。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,此天之高、地之廣也,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。
白話文:
經脈如同江河,血液如同流水。江河承載著水流流貫天下,經脈承載著血液運行全身。遵循經血流動的規律來進行治療,那麼其源流遠近自然不同。因此,針灸的深淺,艾灸的穴位和數量,也應該有所區分。
岐伯回答道:好問題。天很高大,無法測量;地很廣闊,無法丈量。這正是這個道理。
況且人出生於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。所謂「天之高、地之廣」,並不是人力所能測量和到達的。
若夫八尺之士,皮肉在此,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,其死可解剖而視之,其臟之堅脆,腑之大小,谷之多少,脈之長短,血之清濁,氣之多少,十二經之多血少氣,與其少血多氣,與其皆多血氣,與其皆少血氣,皆有大數。其治以針艾,各調其經氣,固其常有合乎!(天至高,地至廣,難以測度。
白話文:
對於身高八尺的人來說,皮肉在此,外在可以用尺子度量和觸摸來瞭解,死亡後可以解剖觀察,它們臟器的軟硬、內臟的大小、食量的大小、脈絡的長短、血液的清濁、氣的多少,十二經脈的多血少氣、少血多氣、多血多氣、少血少氣,這些都有大致的數量。它們的治療方法是用針灸艾灸,調整經絡之氣,使它們固守正常的狀態就合乎道了!(天地極高極廣,難以測量。)
人生天地六合之間,雖氣數亦與天地相合,似難測識;然而八尺之士,有形可據,其生也可度量其外,其死也可剖視其內。故如臟之堅脆,則見於本藏篇;腑之大小,谷之多少,則見於平人絕谷篇;脈之長短,則見於脈度篇;血之清濁,則見於根結篇;十二經血氣多少各有大數,則見於血氣形志等篇。此其針艾淺深多寡,故各有所宜如下文也。
白話文:
人類生活在天地六合之間,雖然人的壽命與天地運行相合,看似難以預測;但是人體約八尺長,有具體形體可依據,活著時可以測量外部,死後也可以解剖觀察內部。因此,像是臟器的堅韌與脆弱,記載在「本藏」篇;腑的大小,食物的多少,則記載在「平人絕谷」篇;脈絡的長度,記載在「脈度」篇;血液的清濁,記載在「根結」篇;十二經脈的氣血多少各有定數,則記載在「血氣形志」等篇中。因此,針對不同人使用針灸的深淺和數量,自然有所不同,如下文所述。
)黃帝曰:余聞之,快於耳,不解於心,願卒聞之。岐伯答曰:此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陰陽也,不可不察。(人與天地相參,所以為三也,應陰陽義如下文。)
白話文:
黃帝說:我聽說過這些道理,但不太明白,希望你再仔細地講一下。岐伯回答說:這些道理就是人與天地相互參合,並能順應陰陽的道理,是很重要的,你不可不注意。
足太陽外合於清水,內屬於膀胱,而通水道焉。(此下以經脈配經水,蓋欲因其象,以辨血氣之盛衰也。足太陽經內屬膀胱,是經多血少氣,故外合於清水。按清水即大小清河。輿地圖志曰:大清河即濟水之故道,自兗州府東北流出長清等縣,由利津等界入海。小清河一名灤水,源發濟南府趵突泉,經章丘,受漯河之水,由新城入海。
禹貢曰浮於濟漯達於河者,必此河也。今俱屬山東省濟南府。)
白話文:
足太陽膀胱經在體外與清水相通,在體內與膀胱相連,並貫通水利水道。(以下將經脈與經水相配,主要是利用其象徵意義,以辨別血氣的盛衰。足太陽經內連膀胱,這條經絡血多氣少,因此在體外與清水相通。清水即大清河和小清河。輿地圖志記載:大清河是濟水原有的水道,從兗州府東北流出,經長清等縣,從利津等地入海。小清河又名灤水,源頭在濟南府趵突泉,經章丘,注入漯河之水,從新城入海。)
足少陽外合於渭水,內屬於膽。(足少陽經內屬於膽,常少血多氣,故外合於渭水。按地誌:渭水出隴西郡渭源縣西南烏鼠山,至同州入河。今俱隸陝西省,渭源屬臨洮府,同州屬西安府。)
白話文:
足少陽經的外部通路與渭水相通,內部通路連接著膽。(足少陽經內部連接著膽,通常氣多血少,因此外部通路與渭水相通。參考地理資料:渭水源於隴西郡渭源縣西南的烏鼠山,流經同州後匯入黃河。現在都屬於陝西省,渭源屬於臨洮府,同州屬於西安府。)
足陽明外合於海水,內屬於胃。(足陽明經內屬於胃,常多氣多血,為五臟六腑之海,故外合於海水。按海包地外,地在海中,海水周流,實一而已。今云四海者,以東西南北而分言之也。故東曰渤海,南曰漲海,西曰青海,北曰瀚海。)
白話文:
足陽明經脈在外與海水相通,在內屬於胃經。(足陽明經內屬於胃,常常氣血充盈,是五臟六腑的海洋,所以外合於海水。按海包圍著大地在外,大地在海中,海水周流不息,實際上是一體的。現今所說的四海,是按東西南北而分開來說的。所以東方叫渤海,南方叫漲海,西方叫青海,北方叫瀚海。)
足太陰外合於湖水,內屬於脾。(足太陰經內屬於脾,常多氣少血,九針論云多血少氣,故外合於湖水。湖即五湖,謂彭蠡、洞庭、巢湖、太湖、鑑湖也。五湖皆在東南,周禮·職方氏:揚州澤藪曰具區。)
白話文:
脾經(足太陰經)的外部與湖泊相應,內部與脾臟相連。(脾經內屬脾,通常氣多血少,九針論中提到血少氣多,所以脾經的外象與湖泊相應。湖泊指五湖,即彭蠡湖、洞庭湖、巢湖、太湖、鑑湖。五湖都在東南部,周禮·職方氏中記載:揚州的澤地和水草叢生的荒野稱為具區。)
足少陰外合於汝水,內屬於腎。(足少陰經內屬於腎,常少血多氣,故外合於汝水。按汝水源出汝州天息山,由西平、上蔡、汝陽等縣入淮,今屬河南省汝寧府。)
白話文:
足少陰經脈在體外與汝水相通,在體內則歸屬於腎臟。(足少陰經脈歸於腎臟,通常會氣多血少,因此在體外與水量充沛的汝水相通。汝水發源於汝州天息山,流經西平、上蔡、汝陽等縣,最後注入淮河,現屬於河南省汝寧府。)
足厥陰外合於澠水,內屬於肝。(足厥陰經內屬於肝,常多血少氣,故外合於澠水。按澠水即澗水,源出新安縣東北白石山,由澠池、新安之間入洛,而洛入於河也,今屬河南省河南府。澠音免。)
白話文:
足厥陰經外與澠水相應,內屬於肝臟。(足厥陰經內屬於肝,常常血多氣少,所以外應於澠水。澠水即澗水,源自新安縣東北白石山,經澠池、新安之間流入洛水,再由洛水流入黃河,現屬於河南省河南府。澠讀音為「免」。)
手太陽外合淮水,內屬小腸,而水道出焉。(手太陽經內屬小腸,常多血少氣,故外合於淮水。按淮水出唐州桐柏山,繞徐揚之界,東入於海,今屬河南省南陽府,改名唐縣。)
白話文:
手太陽小腸經的陽氣外合淮水,陽氣內屬小腸,從小腸生津化液,佈散全身。
手少陽外合於漯水,內屬於三焦。(手少陽經內屬三焦,常少血多氣,故外合於漯水。按漯水源出章丘長白山,入小清河歸海,今屬山東省濟南府。詳見前足太陽經條下。漯音磊,又太合切。)
白話文:
手少陽經與漯水在外相通,與三焦在內相連。(手少陽經內屬於三焦,常常氣血較少,所以與漯水在外相通。漯水源自章丘長白山,注入小清河流入大海,現在屬於山東省濟南府。詳見上文足太陽經條目。漯讀作磊,也可讀作太合。)
手陽明外合於江水,內屬於大腸。(手陽明經內屬大腸,常多血多氣,故外合於江水。按江源出西蜀之岷山,今屬四川省成都府茂州,其長萬里,至吳地入海,此即所以限南北也。)
白話文:
手陽明經脈在體表的循行與江水相應合,在體內屬於大腸。(手陽明經內屬大腸,常氣血旺盛,所以外合於江水。按江源出自四川省成都府茂州的西蜀岷山,全長萬裏,流經吳地最終入海,這就是分隔南北的界限。)
手太陰外合於河水,內屬於肺。(手太陰經內屬於肺,常多氣少血,肺為臟腑之蓋,其經最高而朝百脈,故外合於河水。按河有兩源,一出蔥嶺,一出於闐,合流東注蒲昌海,潛行地中,南出積石以入中國。
白話文:
手太陰經(肺經)在外與河流相通,在內屬於肺臟。
(由於肺經內屬肺臟,所以常常氣多血少。肺臟是內臟的頂蓋,其經絡最高,統領全身經脈,因此在外與河流相通)
河流有兩股源頭,一股來自蔥嶺,一股來自於闐。兩股河流匯合後向東流入蒲昌海,然後在地下流淌,最後從積石山南流入中國。
一說黃河源出星宿海,在中國西南直四川馬湖府之正西三千餘里,雲南麗江府之西北一千五百餘里,合諸流自西而東,行二十日至崑崙,繞崑崙之西南,折而東北,又折而西北,又轉而東北,又行二十餘日,歷雲中、九原,至大寧始入中國,是為四瀆之宗。)
白話文:
有人說黃河的源頭在星宿海,位於中國西南部,在四川馬湖府正西方三千多里,雲南麗江府西北一千五百多里。黃河匯集各處水流,從西向東流淌,流經二十天到達崑崙,繞過崑崙西南,折向東北,再折向西北,又轉向東北,又流淌了二十多天,經過雲中、九原,到達大寧才進入中國境內,它是四條大河的源頭。
手少陰外合於濟水,內屬於心。(手少陰經內屬於心,常少血多氣,故外合於濟水。按江源初發王屋山下曰沇水,既見而伏,復出為濟。濟截河而流,不混其清,故又曰清濟。流雖微而獨尊,故居四瀆之一。今屬河南省懷慶府濟源縣。)
白話文:
手少陰心經從體表與濟水相連,在體內屬於心臟。(手少陰心經在體內屬於心,通常血少氣多,因此從體表與濟水相連。據說濟水的源頭在王屋山下發源時稱為沇水,湧流出後又潛伏下去,再次湧出的時候稱為濟水。濟水截斷黃河而流,不與黃河混濁的水相混,因此又稱為清濟。濟水雖然流量不大,但它獨自行於河道,因此被列為中國四大河流之一。現在濟水流經河南省懷慶府濟源縣。)
手心主外合於漳水,內屬於心包。(手厥陰經內屬心主,常多血少氣,故外合於漳水。按漳水有二:一出上黨沽縣大黽谷,曰清漳;一出上黨長子縣發鳩山,曰濁漳。皆入於河,今俱隸山西省。沽縣即樂平縣,屬太原府。長子具屬潞安府。以上經水、經脈俱有圖。)
白話文:
手掌心的位置主要與外部的漳水相關聯,而內部則屬於心包。
(手厥陰經內部連屬心臟,通常血多氣少,因此外部與漳水相應。漳水有兩條:一條發源於上黨沽縣的大黽谷,稱為清漳;另一條發源於上黨長子縣的發鳩山,稱為濁漳。兩條河流都匯入黃河,現在都屬於山西省。沽縣即樂平縣,隸屬於太原府。長子縣隸屬於潞安府。以上關於水系、經脈的關係,都有圖示。)
凡此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,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,此皆內外相貫,如環無端,人經亦然。故天為陽,地為陰,腰以上為天,腰以下為地。故海以北者為陰,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,漳以南者為陽,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,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太陽,此一隅之陰陽也,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。(此以經水經脈相參,而合乎天地之陰陽也。
白話文:
凡是人體的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中的津液,既有外在的源頭,也有內在的來源。這些外在和內在的來源互相貫通,就像一個沒有終點的環一樣,人體的經脈系統也是如此。
因此,天空是陽性,地面是陰性,腰部以上是天,腰部以下是地。所以,海的北邊是陰性,湖的北邊是陰中之陰,漳河的南邊是陽性,黃河以北到漳河之間是陽中之陰,洛水以南到長江之間是陽中之太陽。這是宇宙中的一個局部陰陽分佈情況,所以人體與天地也相互呼應。
(這是從經水和經脈的相互關係來說,與天地陰陽相符合。)
夫經水者,河海行於外,而源泉出於地。經脈者,脈絡行於表,而臟腑主於中。故內外相貫,如環無端也。然經水經脈,各有陰陽之分。如天以輕清在上,故天為陽;地以重濁在下,故地為陰。六微旨大論曰:天樞之上,天氣主之;天樞之下,地氣主之。人身應天地,故腰以上為天屬陽,腰以下為地屬陰,而經脈臟腑之應於經水者亦然。
白話文:
經水就像外部的河流和大海,而它的源泉來自地底。經脈就像表面的脈絡,而臟腑則主導它們。因此,內外互相貫通,就如同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圓環。
不過,經水和經脈都有陰陽之分。就如天空以輕盈清澈而位於上方,所以天空屬陽;大地以沉重渾濁而位於下方,所以大地屬陰。在「六微旨大論」中記載:天樞穴以上,受天氣主導;天樞穴以下,受地氣主導。人體與天地相應,所以腰部以上屬天屬陽,腰部以下屬地屬陰,而與經水相應的經脈和臟腑也是這樣。
如海合於胃,湖合於脾,脾胃居於中州,腰之分也。海以北者為陰,就胃腑言,自胃而下,則小腸膽與膀胱皆屬腑,居胃之北而為陰也。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,就脾臟言,自脾而下,則肝腎皆屬臟,居脾之北,而為陰中之陰也。腰以上者,如漳合於心主,心主之上,惟心與肺,故漳以南者為陽也。
白話文:
胃就像大海,脾就像湖泊。脾胃位於身體的中央,也就是腰的部分。海水以北的部分為陰,從胃往下說,小腸、膽和膀胱都是腑,位於胃的北面,所以屬於陰。湖水以北的部分是陰中之陰,從脾往下說,肝和腎都是臟,位於脾的北面,所以屬於陰中之陰。腰部以上的部分,漳水就像心主,心主上面只有心和肺,所以漳水以南的部分為陽。
河合於肺,肺之下亦惟心與心主,故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也。凡此皆以上南下北言陰陽耳。然更有其陽者,則臟腑之外為三焦,三焦之外為皮毛。本藏篇曰:肺合大腸,大腸者皮其應。今三焦合於漯水,大腸合於江水,故曰漯以南至江者,為陽中之太陽也。此天地人相合之道,天地至廣,而茲所言合者,特舉中國之水耳,故曰此一隅之陰陽也,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。)
白話文:
黃河(河)與肺臟相應,在肺臟下方的只有心臟和心包,所以黃河以北到漳浦水域被稱為「陰中之陽」。以上從南往北談論陰陽。
但是,還有更陽盛的地方,臟腑之外的三焦,三焦之外的皮毛。在《本藏》篇中說:肺臟與大腸相應,大腸反映在外就是皮毛。現在三焦與漯水相合,大腸與江水相合,所以說漯水以南到江水的區域,是「陽中之太陽」。
這是天地人相互對應的道理,天地廣闊無垠,而這裡所說的相應,只是取中國的水系為例,所以稱為「一隅之陰陽」,這是人與天地相參的體現。
黃帝曰:夫經水之應經脈也,其遠近淺深,水血之多少各不同,合而以刺之奈何?岐伯答曰:足陽明,五臟六腑之海也,其脈大血多,氣盛熱壯,刺此者不深弗散,不留不瀉也。(用針之法,諸經不同,故入有淺深,分寸可察,留有遲速,呼吸可紀,各隨經脈之淺深遠近而施其宜也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經絡的水液對應經脈,它們的距離深淺、水血的多少各不相同,同時對它們進行針刺怎麼樣?岐伯回答說:足陽明經,是五臟六腑的水液匯集之所,它的經脈較大,血量較多,氣血旺盛,針刺這裡,如果針刺的深度不夠,就不能把病邪散開,如果不保留針一段時間,也不能把病邪瀉出來。(使用針灸的方法,各條經絡不同,所以針刺的深度有淺有深,進針的寸數可以觀察出來,保留針的時間有長有短,呼吸的次數可以記錄下來,各根據經絡的淺深距離而採取適當的方法。)
十二經中,惟足陽明之脈最大,而多氣多血,其邪盛者熱必壯,凡刺此者,不深入則邪弗能散,不久留則邪不能瀉,數詳下文。)足陽明刺深六分,留十呼。足太陽深五分,留七呼。足少陽深四分,留五呼。足太陰深三分,留四呼。足少陰深二分,留三呼。足厥陰深一分,留二呼。
白話文:
在十二經脈中,只有足陽明經脈最大,氣血最盛。治療此經絡上的疾病時,如果邪氣很盛,熱症一定很嚴重。凡是針刺此經脈的,針刺深度不夠深,邪氣就不會散開;針刺停留時間太短,邪氣就不能排出。所以,具體的針刺深度和停留時間如下:
- 足陽明:針刺深度六分,停留十次呼吸
- 足太陽:針刺深度五分,停留七次呼吸
- 足少陽:針刺深度四分,停留五次呼吸
- 足太陰:針刺深度三分,停留四次呼吸
- 足少陰:針刺深度二分,停留三次呼吸
- 足厥陰:針刺深度一分,停留二次呼吸
(此足六經之刺度也。出氣曰呼,入氣曰吸,曰十呼七呼之類,則吸在其中矣,蓋一呼即一息也。但刺有補瀉之異,呼吸有先後之分。故凡用瀉者,必候病者之吸而入針,再吸轉針,候呼出針。凡用補者,必因其呼而入針,再呼轉針,候吸出針。故針賦曰:補者先呼後吸,瀉者先吸後呼。
白話文:
這是對針灸治療手法的說明。
呼氣稱為「呼」,吸氣稱為「吸」。例如「十呼七吸」這句話,指吸氣包含在呼氣之中,因為一呼就是一次呼吸。
但是,針灸有補瀉之分,呼吸也有先後之別。所以,如果要瀉,必須等到病人吸氣時進針,再吸氣時轉針,待呼氣時出針。如果要補,必須趁病人呼氣時進針,再呼氣時轉針,待吸氣時出針。
因此,針灸的《針賦》中說:「補先呼後吸,瀉先吸後呼。」
正此義也。後世令病人咳嗽以代呼,收氣以代吸,氣有出入,亦與呼吸相同耳。)手之陰陽,其受氣之道近,其氣之來疾,其刺深者皆無過二分,其留皆無過一呼。(手之六經皆在於上,肌肉薄而溪谷淺,故刺不宜深。經脈短而氣易泄,故留不宜久。)其少長大小肥瘦,以心撩之,命曰法天之常。
白話文:
正是這個道理。後世讓病人咳嗽以代替呼氣,吸氣以代替吸氣,氣有出入,也與呼吸相同。)手上的陰陽經絡,接受氣的方式接近,氣到來得快,刺入深處的都不超過二分,留針的時間都不超過一呼。(手上的六條經絡都在身的上部,肌肉薄而空隙淺,所以刺針不宜過深。經脈短而氣容易散發,所以留針不宜過久。)(醫師)用手觸摸病人身體,根據病人的身體高矮、大小、胖瘦來推測病情,這就是所謂的「法天之常」。
(刺法大概,雖如上文所云;然人有不同,如少者盛,長者衰,大者廣,小者狹,肥者深,瘦者淺,有不可以一例論者,故當以心撩之。蓋以天道無窮,造化莫測,醫當效之,則妙用無方,命曰法天之常也。
白話文:
刺針的基本方法雖然如上文所述,但人各不同,如年輕人強壯,老年人虛弱,體型大的人鍼灸的面積就要廣,體型小的人就窄,胖子要刺得深,瘦子要刺得淺,這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,因此要用心去靈活運用。因為自然界的法則變化無窮,造物主的創造更是難以預料,醫者應效仿自然界的法則,這樣才能施展出無窮妙用,這就是所謂「效法自然之常道」的意思。
故梅孤高氏曰:針之留幾呼,雖有是言,然病有淺深,病淺者如經言可也,病甚則邪盛,邪氣吸針,轉針尚難,況強出乎?必俟其正氣之來徐而虛,然後出針,病氣斯去,固不可以經言為執也。是即心撩之法。少長大小肥瘦義,詳針刺類二十。撩音遼,又上、去二聲,通俗文:理亂謂之撩理。
白話文:
梅孤高先生說:關於針留在體內多久的問題,雖然有明確的說法,但實際上疾病有輕重之分。病輕者,按照經典上的說法就可以。如果病重,則邪氣旺盛,邪氣會吸住針,這時即使轉動針都很困難,更何況強行拔出呢?必須等到正氣來了,邪氣才慢慢虛弱,然後才能拔出針。病氣就會隨之消失,所以不能拘泥於經典上的說法。這就是「撩針法」的原理。針灸的輕重、大小、肥瘦等方面的原則,詳見「針刺類二十」。「撩」音同「遼」,有上聲和去聲兩種讀音。通俗話中,「理亂」叫做「撩理」。
)灸之亦然。灸而過此者得惡火,則骨枯脈澀;刺而過此者,則脫氣。(刺有淺深遲速之度,灸有壯數大小之度。刺有補瀉,灸亦有補瀉。凡以火補者,毋吹其火;以火瀉者,疾吹其火。血實氣壅、病深肉厚者,宜瀉;陽衰氣怯、元虛體弱者,宜補。背腹股髀、道遠勢緩者,宜大而多;頭面臂臑、羸弱幼小者,宜小而少。
白話文:
針灸也是一樣。針灸過度的話會得惡火,導致骨頭乾枯、脈絡不通暢;刺血過度的話,會導致脫氣。(針刺有淺深、快慢的程度,艾灸有大、小、多的程度。針刺有補有瀉,艾灸也有補有瀉。凡是用火來補益的,不要吹它的火;用火來瀉的,要快速吹它的火。血氣充實、病竈較深、肉厚的,適合瀉;陽氣不足、元氣虛弱、體質瘦弱的,適合補。背部、腹部、大腿、臀部這些部位距離遠、肌肉厚,適合用大灸、多灸;頭部、臉部、手臂、小腿這些部位虛弱、幼小,適合用小灸、少灸。)
此其大法也。設不知此而灸過其度,非惟無益,反以害之,是惡火也。故灸失其宜則骨枯脈澀,刺失其宜則脫泄元氣,均致人之夭殃矣。)黃帝曰:夫經脈之小大,血之多少,膚之厚薄,肉之堅脆,及膕之大小,可為量度乎?(言其可測否也。)岐伯答曰:其可為度量者,取其中度也,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也。
白話文:
這是最重要的原則。如果不懂這個原則而過度灸療,不僅沒有好處,反而會造成傷害,這就是所謂的「惡火」。因此,灸療不當會導致骨骼枯萎脈絡不通,針刺不當會導致元氣耗散,都會導致人體死亡。
黃帝問:經脈的大小、血液的多寡、皮膚的厚薄、肌肉的堅韌性、小腿的大小,這些可以量度嗎?(詢問是否可以測定這些因素。)
岐伯回答:可以量度的是,取中間的程度,不會嚴重脫肉而血氣不會衰竭。
若夫度之人,痟瘦而形肉脫者,惡可以度量刺乎?審切循捫,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,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。(中度,言中人之常度也。其肌肉不至脫,氣血不甚衰者,乃可為常法之準則。若肌體痟而形肉脫,不得以程度拘泥也。故必當審切循摸,隨其盛衰而善調之。然則上文所云者,特為後學設規矩耳。
而因其情,適其宜,必出於心,應於手,斯得病治之真訣矣。痟,通作消。)
白話文:
對於虛弱消瘦、形體瘦削的人,不能完全按照一般的度量標準來刺血療法。要仔細檢查、循摸,根據其寒熱盛衰的情況進行調整,這就是因人而異、對症治療的真諦。(中度是指人的正常標準,肌肉不至於萎縮,氣血不至於過於衰弱的人,纔可以用常規方法作為準則。如果身體虛弱,形體消瘦,就不能拘泥於既定的標準。因此必須仔細檢查、循摸,根據其盛衰狀況進行妥善調整。所以上文所說的,只是為後人設定一個基本規矩罷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