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四卷 (15)
四卷 (15)
1. 二十八、本藏二十五變
腎應骨,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,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。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,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。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,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。(腎與膀胱為表裡,而三焦亦合於腎,故上文曰腎合三焦膀胱,腠理毫毛其應,所以三焦膀胱之狀,可因腠理毫毛而知也。)
黃帝曰:厚薄美惡皆有形,願聞其所病。岐伯答曰: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,則知所病矣。(外形既明,內臟可察,病亦因而可知矣。所謂病者,如上文二十五變之類皆是也。)
白話文:
二十八、本藏二十五變
腎與骨骼相應,皮膚紋理細密且厚的人,其三焦和膀胱的組織也較厚;皮膚紋理粗疏且薄的人,其三焦和膀胱的組織也較薄。若皮膚腠理疏鬆,則三焦和膀胱的功能較鬆弛;若皮膚緊繃且無細毛,則三焦和膀胱的功能較緊繃。細毛茂密而粗硬者,三焦和膀胱的氣機通暢;細毛稀疏者,三焦和膀胱的氣機易有鬱結。(腎與膀胱互為表裡,而三焦亦與腎相合,因此前文提到「腎合三焦膀胱」,其狀態可透過觀察腠理和毫毛來推知。)
黃帝問:「厚薄、美惡皆有外在形貌,我想知道它們對應的病症。」岐伯回答:「觀察外在表現即可推知內臟狀況,進而瞭解病症所在。」(外在形貌明確後,內臟狀態便可察覺,病症也因此可知。所謂病症,即如前文所述二十五種變化之類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