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八卷 (19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八卷 (19)

1. 四十二、剛柔失守之義

)即土運非太過,而木乃乘虛而勝土也,金次又行復勝之,即反邪化也。(己土不正於下,則亦為木勝而金復,三年之後,必化土癘,故云邪化也。)陰陽天地殊異爾,故其大小善惡,一如天地之法旨也。(在上則應天,在下則應地,明天地之法旨,則大小善惡之應可知矣。

假令丙寅陽年太過,如乙丑天數有餘者,雖交得丙寅,太陰尚治天也,(乙丑司天太陰不退位,則本年少陽亦不得遷正。)地已遷正,厥陰司地,去歲太陽以作右間,(丙寅少陽雖未司天,辛巳厥陰已正在泉,故上年司地庚辰,當退位作右間也。)即天太陰而地厥陰,故地不奉天化也。

(上乙下辛非合,故地不奉天。)乙辛相會,水運太虛,反受土勝,故非太過。(丙辛未合,水運虛也,故土勝之。)即太簇之管,太羽不應,土勝而雨化,木復即風。(太簇之管,羽音陽律也,丙運失守,故太羽不應,而雨為之勝,風為之復也,)此者丙辛失守,其會後三年,化成水疫,晚至己巳,早至戊辰,甚即速,微即徐。(速即戊辰,徐即己巳也。

)水疫至也。大小善惡,推其天地數,乃太乙遊宮。(天地太乙義見前。)又只如丙寅年,丙至寅且合,應交司而治天,(丙與寅合,則少陽相火應交司而治天。)即辛巳未得遷正,而庚辰太陽未退位者,亦丙辛不合德也,(辛巳乃本年在泉,庚辰乃上年在泉,庚辰不退位則辛巳不遷正,有丙無辛,孤立於上,不合其德,亦水運之失守也。)即水運亦小虛而小勝,或有復,後三年化癘,名曰水癘,其狀如水疫,治法如前。

(凡失守者,即雖小虛,小有勝復,亦不免於為癘,則甚者可知。水疫水癘,即後世寒疫陰證之類,其治法如前章。)

假令庚辰陽年太過,如己卯天數有餘者,雖交得庚辰年也,陽明猶尚治天,(陽明乃己卯年司天,若不退位,則庚辰不能遷正。)地已遷正,太陰司地,去歲少陰以作右間。(庚辰在泉,太陰也,既已遷正,則己卯之少陰在泉者,以退作地之右間也。)即天陽明而地太陰也,故地不奉天也。

(天陽明,己卯也。地太陰,乙未也。己乙非合,故地不奉天。)乙己相會,金運太虛,反受火勝,故非太過也。(乙庚不合而乙己合,故金運虛而火勝之。)即姑洗之管,太商不應,火勝熱化,水復寒刑。(庚金失守,則太商不應,姑洗之管,乃其律也。金虛則火勝,火勝則水復,故當先熱而後寒。

)此乙庚失守,其後三年化成金,疫也,速至壬午,徐至癸未,金疫至也。大小善惡,推本年天數及太乙也。(本年天數及太乙,言所至之年也。又遇其逆則災大,若逢其順則災微。)又只如庚辰,如庚至辰,且應交司而治天,(若庚辰既合,則太陽寒水,當於交司之日而治天矣。

白話文:

四十二、剛柔失守之義

(若土運並非過於旺盛,木氣便趁虛剋制土氣,接著金氣又來復仇剋制木氣,這便是邪氣轉化的現象。)(己土不能正常運作於下,也會被木氣克制而招致金氣復仇,三年之後,必會形成土癘,因此稱之為邪化。)陰陽在天地的表現截然不同,但其影響的大小與好壞,完全遵循天地的法則。(在上順應天氣,在下順應地氣,明白天地的法則,便能推知大小善惡的影響。)

假設丙寅年是陽年且氣運過盛,但若上一年乙醜年的天數有餘,即使進入丙寅年,太陰之氣仍主導天氣,(因乙醜年司天的太陰未退位,丙寅年少陽便無法順利接替。)地氣已轉為厥陰司地,上一年太陽退居右間,(丙寅年少陽雖未司天,但辛巳厥陰已主宰在泉,因此上一年司地的庚辰需退位為右間。)此時天氣為太陰,地氣為厥陰,地氣不順從天氣。(乙與辛不相合,故地不奉天。)乙辛相會,導致水運極虛,反被土氣克制,因此水運不算過盛。(丙辛未能相合,水運虛弱,故土氣趁虛而入。)太簇律管中,太羽之音不響應,土勝帶來雨水,木氣復仇則颳風。(太簇律管屬陽律羽音,因丙運失守,太羽不響,雨水盛行,隨後風氣反擊。)若丙辛失守,三年後將形成水疫,晚至己巳年,早至戊辰年,嚴重則速發,輕微則延遲。(速發指戊辰年,延遲指己巳年。)水疫到來時,其嚴重程度可依據天地之數與太乙遊宮推算。(天地太乙的含義如前所述。)

再以丙寅年為例,丙與寅本應相合,少陽相火理當接替司天之位;(若辛巳未能順利接替在泉,而庚辰太陽仍未退位,便形成丙辛不相合的狀態,)(辛巳為當年在泉,庚辰為上年在泉,若庚辰不退位,辛巳便無法接替,導致丙孤立於上,無法與辛相合,水運因而失守。)此時水運稍虛而略受克制,可能稍後復仇,三年後形成水癘,症狀類似水疫,治法如前。(凡失守者,即使輕微虛弱,稍有剋制與復仇,仍難免形成疫癘,嚴重者更不用說。水疫、水癘即後世的寒疫陰證,治法如前章。)

假設庚辰年是陽年且氣運過盛,但若上一年己卯年的天數有餘,即使進入庚辰年,陽明之氣仍主導天氣,(因己卯年司天的陽明未退位,庚辰年便無法順利接替。)地氣已轉為太陰司地,上一年少陰退居右間。(庚辰年在泉為太陰,既已接替,己卯年少陰便退為地之右間。)此時天氣為陽明,地氣為太陰,地氣不順從天氣。(天為己卯陽明,地為乙未太陰,己乙不相合,故地不奉天。)乙己相會,導致金運極虛,反被火氣克制,因此金運不算過盛。(乙庚不相合而乙己相合,金運虛弱,火氣趁虛而入。)姑洗律管中,太商之音不響應,火勝帶來燥熱,水氣復仇則寒冷。(庚金失守,太商不響,姑洗律管屬其音律。金虛則火勝,火勝則水復,故先熱後寒。)若乙庚失守,三年後將形成金疫,快則壬午年,慢則癸未年。金疫到來時,其嚴重程度可依據當年天數及太乙推算。(所謂當年天數及太乙,指災害發生年份的氣運。若逢逆則災重,若逢順則災輕。)

再以庚辰年為例,庚與辰本應相合,太陽寒水理當在交接之日主司天氣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