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八卷 (17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八卷 (17)

1. 四十一、剛柔失守三年化疫之刺

是故立地五年,以明失守,以窮法刺,於是疫之與癘,即是上下剛柔之名也,窮歸一體也,即刺疫法只有五法,即總其諸位失守,故只歸五行而統之也。(上文五年,言天即地在其中矣。雖疫自天來,癘從地至,若乎有辨;然不過上下剛柔之分耳,其窮歸於病,則一體也,故其刺法,亦惟此五者而已。此章以甲丙戊庚壬五陽年為例,陽剛失守,則陰柔可知,故可以五行為言而統之也。

此下有闢療五疫法,見論治類二十。)

白話文:

四十一、剛柔失守三年化疫之刺

因此確立五年的週期,用以辨明氣運失序的狀態,並徹底探究針刺的治療法則。所謂「疫」與「癘」,其實是指上下剛柔失調的不同表現,最終皆歸結為同一類疾病。針刺治療疫病的方法僅有五種,綜合所有氣位失守的情況,皆可統攝於五行法則之中。(前文提及「五年」,雖指天運,但地氣變化已包含其中。雖說疫病源於天時異常,癘氣起於地氣失調,看似有所區別;但本質上只是上下剛柔之分,最終皆歸結為疾病,本質相同,因此針刺治療亦僅此五法。此章以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五個陽年為例,陽剛之氣失守可類推陰柔之變,故能透過五行法則統攝說明。

(後文另有治療五疫的方法,參見論治類第二十篇。)


譯文力求流暢直白,關鍵術語如「剛柔」「五行」保留原意,結構分段對應原文層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