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七卷 (20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七卷 (20)

1. 三十、客主勝而無復病治各有正味

木性升,酸則反其性而斂之,故為瀉。辛則助其發生之氣,故為補。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用辛補之,酸瀉之。)火位之主,其瀉以甘,其補以咸。(火之主氣有二:春分後六十日有奇,少陰君火主之,二之氣也;夏至前後各三十日有奇,少陽相火主之,三之氣也。火性烈,甘則反其性而緩之,故為瀉。

火欲軟,咸則順其氣而軟之,故為補。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心欲軟,急食鹹以軟之,用鹹補之,甘瀉之。)土位之主,其瀉以苦,其補以甘。(土之主氣,四之氣也,在秋分前六十日有奇,乃太陰濕土所主之之時。土性濕,苦則反其性而燥之,故為瀉。土欲緩,甘則順其氣而緩之,,故為補。

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,用苦瀉之,甘補之。)金位之主,其瀉以辛,其補以酸。(金之主氣,五之氣也,在秋分後六十日有奇,乃陽明燥金所主之時。金性斂,辛則反其性而散之,故為瀉。金欲收,酸則順其氣而收之,故為補。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補之,辛瀉之。

)水位之主,其瀉以咸,其補以苦。(水之主氣,終之氣也,在冬至前後各三十日有奇,乃太陽寒水所主之時。水性凝,咸則反其性而軟之,故為瀉。水欲堅,苦則順其氣而堅之,故為補。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腎欲堅,急食苦以堅之,用苦補之,咸瀉之。)厥陰之客,以辛補之,以酸瀉之,以甘緩之。

(客者,客氣之為病也。後仿此。厥陰之客。與上文木位之主同其治。而復曰以甘緩之者,木主肝,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肝苦急,急食甘以緩之也。)少陰之客,以咸補之,以甘瀉之,以咸收之。(少陰君火之客,與上文火位之主同其治。以咸收之誤也,當作酸。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心苦緩,急食酸以收之者,是其義。

)太陰之客,以甘補之,以苦瀉之,以甘緩之。(太陰濕土之客,與上文土位之主治同。)少陽之客,以咸補之,以甘瀉之,以咸軟之。(少陽相火之客,與上文火位之主,少陰之客治同。但曰以咸軟之者,按: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心欲軟,急食鹹以軟之。雖心非少陽,而君相皆火,故味同也。

)陽明之客,以酸補之,以辛瀉之,以苦泄之。(陽明燥金之客,與上文金位之主治同。復言以苦泄之者,金主肺,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肺苦氣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也。)太陽之客,以苦補之,以咸瀉之,以苦堅之,以辛潤之,開發腠理,致津液,通氣也。(太陽寒水之客,與上文水位之主治同。

復曰以辛潤之者,水屬腎,如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腎苦燥,急食辛以潤之也。開發腠理等義,俱與彼同,詳疾病類二十四。)帝曰:善。

白話文:

三十、客主勝而無復病治各有正味

木氣的特性是上升,酸味會違反其特性而收斂,因此用於瀉法。辛味則能助長其生發之氣,故用於補法。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肝喜散發,應立即用辛味藥物幫助散發,用辛味補肝,用酸味瀉肝。

火氣的主導時段,瀉法用甘味,補法用鹹味。(火的主氣有兩種:春分後六十餘日由少陰君火主導,為二之氣;夏至前後各三十餘日由少陽相火主導,為三之氣。)火性猛烈,甘味能緩和其特性,故用於瀉法。火喜柔軟,鹹味能順應其特性而軟化,故用於補法。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心喜柔軟,應立即用鹹味藥物軟化,用鹹味補心,用甘味瀉心。

土氣的主導時段,瀉法用苦味,補法用甘味。(土的主氣為四之氣,在秋分前六十餘日,由太陰濕土主導。)土性濕潤,苦味能燥濕,故用於瀉法。土喜緩和,甘味能順應其特性而緩和,故用於補法。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脾喜緩和,應立即用甘味藥物緩和,用苦味瀉脾,用甘味補脾。

金氣的主導時段,瀉法用辛味,補法用酸味。(金的主氣為五之氣,在秋分後六十餘日,由陽明燥金主導。)金性收斂,辛味能散發其特性,故用於瀉法。金喜收斂,酸味能順應其特性而收斂,故用於補法。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肺喜收斂,應立即用酸味藥物收斂,用酸味補肺,用辛味瀉肺。

水氣的主導時段,瀉法用鹹味,補法用苦味。(水的主氣為終之氣,在冬至前後各三十餘日,由太陽寒水主導。)水性凝滯,鹹味能軟化其特性,故用於瀉法。水喜堅固,苦味能順應其特性而鞏固,故用於補法。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腎喜堅固,應立即用苦味藥物鞏固,用苦味補腎,用鹹味瀉腎。

厥陰的客氣,用辛味補,用酸味瀉,用甘味緩。(客氣指外邪致病,後文同此。厥陰客氣的治法與上文木氣的主治相同。再強調用甘味緩和,是因木氣主肝,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肝怕拘急,應立即用甘味藥物緩解。)

少陰的客氣,用鹹味補,用甘味瀉,用鹹味收。(少陰君火客氣的治法與上文火氣的主治相同。「用鹹味收」應為「用酸味收」之誤。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心怕緩散,應立即用酸味藥物收斂,正是此義。)

太陰的客氣,用甘味補,用苦味瀉,用甘味緩。(太陰濕土客氣的治法與上文土氣的主治相同。)

少陽的客氣,用鹹味補,用甘味瀉,用鹹味軟。(少陽相火客氣的治法與上文火氣的主治及少陰客氣相同。強調用鹹味軟化,是因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心喜柔軟,應立即用鹹味藥物軟化。雖然心不屬少陽,但君火與相火同屬火,故用藥相同。)

陽明的客氣,用酸味補,用辛味瀉,用苦味洩。(陽明燥金客氣的治法與上文金氣的主治相同。再強調用苦味洩,是因金氣主肺,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肺怕氣上逆,應立即用苦味藥物洩降。)

太陽的客氣,用苦味補,用鹹味瀉,用苦味堅固,用辛味潤澤,並開發腠理、促進津液、通暢氣機。(太陽寒水客氣的治法與上文水氣的主治相同。再強調用辛味潤澤,是因水屬腎,《藏氣法時論》說:腎怕乾燥,應立即用辛味藥物潤澤。開發腠理等原理與該文相同。)

黃帝說: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