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八卷 (5)
八卷 (5)
1. 二十二、五臟之氣上通七竅陰陽不和乃成關格
(靈樞脈度篇)
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,(閱,歷也。五臟位次於內而氣達於外,故閱於上之七竅如下文者。人身共有九竅,在上者七,耳目口鼻也;在下者二,前陰後陰也。)故肺氣通於鼻,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;心氣通於舌,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;肝氣通於目,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;脾氣通於口,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;腎氣通於耳,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。(陰陽應象大論曰:肺在竅為鼻,心在竅為舌,肝在竅為目,脾在竅為口,腎在竅為耳。
白話文:
五臟的氣血經常從內部流動到上方的七竅。(閱,是指流動。五臟位於內部,但他們的氣血會到達外部,所以會流動到上方的七竅,如下文所述。人體共有九竅,其中上方的七竅是耳朵、眼睛、嘴巴、鼻子;下方的兩竅是前面陰部和後面肛門。)因此,肺氣與鼻子相通,肺健康則鼻子就能辨別氣味;心氣與舌頭相通,心健康則舌頭就能辨別五味;肝氣與眼睛相通,肝健康則眼睛就能分辨五種顏色;脾氣與嘴巴相通,脾健康則嘴巴就能辨別五穀;腎氣與耳朵相通,腎健康則耳朵就能聽見五音。(根據《陰陽應象大論》,肺的竅為鼻子,心的竅為舌頭,肝的竅為眼睛,脾的竅為嘴巴,腎的竅為耳朵。)
故其氣各有所通,亦各有所用,然必五臟氣和而後各稱其職,否則臟有所病則竅有所應矣。)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,六腑不和則留為癰。(五臟屬陰主裡,故其不和,則七竅為之不利。六腑屬陽主表,故其不利,則肌腠留為癰瘍。)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,陽脈不和則氣留之,氣留之則陽氣盛矣。
白話文:
因此,臟腑之氣各有其流通的途徑,也有各自的作用。但必須五臟之氣調和後,才能各司其職。否則,臟器發生疾病,就會影響相應的竅道。
五臟不協調,七竅就不通暢;六腑不協調,就會形成癰疽。因為五臟屬陰,主宰內部,所以它們不和諧,七竅就會受到影響;六腑屬陽,主宰外部,所以它們不協調,就會造成肌膚腠理間形成癰疽。
因此,邪氣在腑,則陽脈不調和;陽脈不調和,就會導致氣血淤滯;氣血淤滯,則陽氣旺盛。
陽氣太盛則陰不利,陰脈不利則血留之,血留之則陰氣盛矣。陰氣太盛,則陽氣不能榮也,故曰關。陽氣太盛,則陰氣弗能榮也,故曰格。陰陽俱盛,不得相榮,故曰關格。關格者,不得盡期而死也。(陰陽之氣,貴乎和平,邪氣居之,不在於陰,必在於陽。故邪氣在腑,則氣留之而陽勝,陽勝則陰病矣;陰病則血留之而陰勝,陰勝則陽病矣。
白話文:
如果陽氣過盛,則陰氣就會受到阻礙。陰脈受阻,就會導致血氣淤滯。血氣淤滯,則陰氣就會過盛。陰氣過盛,就會阻礙陽氣的運行。因此,在這種情況下稱為「關」。陽氣過盛,就會阻礙陰氣的運行。因此,在這種情況下稱為「格」。陰氣和陽氣都過盛,無法相互調和,因此稱為「關格」。「關格」指的狀況是,無法活到自然壽終正寢。(陰陽之氣,在於和諧平衡。邪氣侵犯身體,可能在於陽氣,也可能在於陰氣。如果邪氣侵犯腑臟,則會導致氣血淤滯,陽氣旺盛,進而導致陰氣受損;如果陰氣受損,則會導致血氣淤滯,陰氣旺盛,進而導致陽氣受損。)
故陰氣太盛,則陽氣不榮而為關。陽氣太盛,則陰氣不榮而為格。陰陽俱盛,不得相榮,則陰自陰,陽自陽,不相浹洽而為關格,故不得盡天年之期而死矣。本經榮營通用,不能榮,謂陰陽乖亂不能營行。彼此格拒不相通也。人迎盛者為格陽,寸口盛者為關陰,義詳脈色類二十二。
)
白話文:
因此,陰氣過盛,則陽氣得不到滋養,就會產生關症。陽氣過盛,則陰氣得不到滋養,就會產生格症。陰陽氣都過盛,不能互相滋養,則陰氣依附於陰,陽氣依附於陽,不相交融而產生關格症狀,所以不能活到自然壽終正寢的年紀而夭折。本經的榮氣和營氣運行相通,不能滋養,說明陰陽氣運行不協調,不能運行。互相阻隔不通。人迎脈盛的是陽格症,寸口脈盛的是陰關症,具體的論述見脈色類第二十二章。
2. 二十三、營衛三焦
(靈樞營衛生會篇)
黃帝問於岐伯曰:人焉受氣?陰陽焉會?何氣為營?何氣為衛?營安從生?衛於焉會?老壯不同氣,陰陽異位,願聞其會。(焉,何也。會,合也。五十以上為老。二十以上為壯。此帝問人身之氣,受必有由,會必有處,陰陽何所分,營衛何所辨,而欲得其詳也。)岐伯答曰:人受氣於谷,谷入於胃,以傳於肺,五臟六腑,皆以受氣,(人之生由乎氣,氣者所受於天,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。故穀食入胃,化而為氣,是為穀氣,亦曰胃氣。
白話文:
黃帝問岐伯說:人體的氣息從何處得到?陰陽之氣在哪裡會合?哪種氣為營氣,哪種氣為衛氣?營氣從哪裡產生?衛氣在哪裡會合?老年人和壯年人的氣不同,陰陽之氣的位置也不同,請詳解其中原因。
岐伯回答說:人體的氣息來源於食物,食物進入胃中,通過胃傳送到肺部,再到五臟六腑,由五臟六腑吸收氣息。
此氣出自中焦,傳化於脾,上歸於肺,積於胸中氣海之間,乃為宗氣。宗氣之行,以息往來,通達三焦,而五臟六腑皆以受氣。是以胃為水穀血氣之海,而人所受氣者,亦唯谷而已。故谷不入,半日則氣衰,一日則氣少矣。)其清者為營,濁者為衛,(穀氣出於胃而氣有清濁之分,清者水穀之精氣也,濁者水穀之悍氣也,諸家以上下焦言清濁者皆非。清者屬陰,其性精專,故化生血脈而周行於經隧之中,是為營氣。
白話文:
這股氣源自中焦,經過脾臟的轉化,向上到達肺臟,積聚在胸腔氣海之間,這就是宗氣。宗氣的運行,依靠呼吸的往來,貫通三焦,五臟六腑都依靠它來獲得氣息。因此,胃被稱為水穀血氣之海,人體所獲得的氣息,也僅來自於谷物。所以,如果沒有食物進入胃,半天就會氣衰,一天就會氣少。這股氣中,清氣叫做營氣,濁氣叫做衛氣。谷氣從胃中出來,就分為清濁兩種,清氣是水穀的精華,濁氣是水穀的濁氣。有些醫家以上下焦來論述清濁,其實都不正確。清氣屬陰,性質精純,所以化生血液,在經脈中運行,這就是營氣。
濁者屬陽,其性慓疾滑利,故不循經絡而直達肌表,充實於皮毛分肉之間,是為衛氣。然營氣衛氣,無非資借於宗氣,故宗氣盛則營衛和,宗氣衰則營衛弱矣。)營在脈中,衛在脈外,(營,營運於中也。衛,護衛於外也。脈者非氣非血,其猶氣血之橐籥也。營屬陰而主裡,衛屬陽而主表,故營在脈中,衛在脈外。
白話文:
渾濁的氣血屬於陽性,性質急躁、快速、順滑,因此不循著經絡流動,而是直接到達皮膚表面,充實於皮毛和肌肉之間,這就是衛氣。但是,營氣和衛氣都必須依靠宗氣才能形成,所以宗氣旺盛則營衛調和,宗氣衰弱則營衛虛弱。營氣在脈絡中流動,衛氣在脈絡之外。營氣是運行於體內的,衛氣是保護身體外表的。脈絡既不是氣也不是血,就像氣血的通道一樣。營氣屬於陰性,主導內部;衛氣屬於陽性,主導外部,所以營氣在脈絡中,衛氣在脈絡之外。
衛氣篇曰: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,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。正此之謂。)營周不休,五十而復大會,陰陽相貫,如環無端。(營氣之行,周流不休,凡一晝一夜五十周於身而復為大會。其十二經脈之次,則一陰一陽,一表一里,迭行相貫,終而復始,故曰如環無端也。
白話文:
《衛氣篇》說:不受經絡約束而浮於體表的氣稱為衛氣,沿著經絡運行的精微氣稱為營氣。(這是衛氣與營氣的正確定義。)營氣周而復始,循環不息,每五十一週為一大會。陰陽氣血互通,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圓環。(營氣的運行就像這樣,在人體內循環不止,每隔一晝一夜就會在身體內周流五十圈,然後再開始新一輪的循環。十二經脈的順序是:一陰一陽,一表一里,交替進行,周而復始,所以說營氣的運行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圓環。)
五十周義,見下章及二十六。)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,行於陽二十五度,分為晝夜,故氣至陽而起,至陰而止。(衛氣之行,夜則行陰分二十五度,晝則行陽分二十五度,凡一晝一夜亦五十周於身。義詳後二十五。氣至陽而起,至陰而止,謂晝與夜息,即下文萬民皆臥之義。
白話文:
在一天中,衛氣在陰分運行25度,在陽分運行25度,分為白天和黑夜。因此,衛氣在陽分運行時起牀,在陰分運行時停止。衛氣運行白天在陽分運行25度,夜晚在陰分運行25度,在一天一夜之間,衛氣會在人體內運行50周。等到衛氣運行到陽分,人就會起牀活動;等到衛氣運行到陰分,人就會停止活動、休息。這也就是下文中「萬民皆臥」的意思。
)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,夜半而陰隴為重陰。(此分晝夜之陰陽,以明營衛之行也。隴,盛也,生氣通天論作隆。晝為陽,日中為陽中之陽,故曰重陽。夜為陰,夜半為陰中之陰,故曰重陰。隴音籠。)故太陰主內,太陽主外,各行二十五度,分為晝夜。(太陰,手太陰也。
白話文:
因此說,中午陽氣強盛,是重陽時刻;午夜陰氣強盛,是重陰時刻。(這是將晝夜區分為陰陽,以說明營衛運行的道理。隴,通「隆」,指興盛的意思。)所以太陰主導人體內部,太陽主導人體外部,各運行二十五度,以晝夜區分。太陰,指手太陰經。
太陽,足太陽也。內言營氣。外言衛氣。營氣始於手太陰,而復會於太陰,故太陰主內。衛氣始於足太陽,而復會於太陽,故太陽主外。營氣周流十二經,晝夜各二十五度。衛氣晝則行陽,夜則行陰,亦各二十五度。營衛各為五十度以分晝夜也。)夜半為陰隴,夜半後而為陰衰,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。
白話文:
太陽經,也就是足太陽經。內部指營氣,外部指衛氣。營氣起於手太陰經,又回到太陰經,所以太陰經主宰內部。衛氣起於足太陽經,又回到太陽經,所以太陽經主宰外部。
營氣在十二條經脈中迴流,晝夜各二十五度。衛氣白天在陽經運行,晚上在陰經運行,也各二十五度。營氣和衛氣各為五十度,以區分晝夜。
夜半時分是陰氣最盛的時候,夜半後陰氣開始衰退,天亮時陰氣消失,陽氣開始收受。
日中為陽隴,日西而陽衰,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。(夜半後為陰衰,陽生於子也。日西而陽衰,陰生於午也。如金匱真言論曰:平旦至日中,天之陽,陽中之陽也;日中至黃昏,天之陽,陽中之陰也;合夜至雞鳴,天之陰,陰中之陰也;雞鳴至平旦,天之陰,陰中之陽也,故人亦應之。即此節之義。
白話文:
白天的中午陽氣旺盛,下午陽氣開始減弱,到了日落時陽氣完全消失,陰氣開始吸收能量。(到了半夜後陰氣衰退,到了子時陽氣開始恢復。傍晚時陽氣衰退,到了午時陰氣開始產生。就像《金匱真言論》所說:從清晨到中午,是正午之陽,是陽氣中的陽氣;從中午到傍晚,是正午之陽,是陽氣中的陰氣;從半夜到雞鳴時,是正夜之陰,是陰氣中的陰氣;從雞鳴到清晨,是正夜之陰,是陰氣中的陽氣,所以人的身體也要順應這個規律。)這便是這段古文的含義。
)夜半而大會,萬民皆臥,命曰合陰,平旦陰盡而陽受氣,如是無已,與天地同紀。(大會,言營衛陰陽之會也。營衛之行,表裡異度,故嘗不相值;惟於夜半子時,陰氣已極,陽氣將生,營氣在陰,衛氣亦在陰,故萬民皆瞑而臥,命曰合陰。合陰者,營衛皆歸於臟,而會於天一之中也。
白話文:
到了半夜,身體內的營氣和衛氣會大集合,所有的人都進入睡眠狀態,這稱為「合陰」。等到天亮後,陰氣消散殆盡,陽氣開始生發,這種循環往復不已,與天地運行規律相一致。(「大會」指的是營氣和衛氣、陰氣和陽氣的匯集。營氣和衛氣的運行,裡外有別,所以通常不會相遇;只有在半夜子時,陰氣達到極致,陽氣將要生發,營氣和衛氣都集中在陰處,所以萬民都閉目而眠,這稱為「合陰」。「合陰」是指營氣和衛氣都歸於臟腑,匯集在人體中心處。)
平旦陰盡而陽受氣,故民皆張目而起。此陰陽消息之道,常如是無已而與天地同其紀。所謂天地之紀者,如天地日月各有所會之紀也。天以二十八舍為紀,地以十二辰次為紀,日月以行之遲速為紀。故天與地一歲一會,如玄枵加於子宮是也。天與日亦一歲一會,如冬至日纏星紀是也。
白話文:
早上太陽升起,陰氣消散,陽氣開始充盈,因此人們都會睜開眼睛起牀。這是陰陽消長交替的規律,永遠如此,與天地運行相一致。
所謂天地運行規律,就像天地、日月運行各有其特定的週期。天以二十八個星宿為週期,地以十二地支為週期,日月以其運行速度為週期。
所以天與地每一年會相遇一次,就像玄枵星運轉到子宮星宿一樣。天與太陽每一年也會相遇一次,就像冬至那天太陽與星紀星宿相會一樣。
日與月則一月一會,如晦朔之同宮是也。人之營衛,以晝夜為紀,故一日凡行五十周而復為大會焉。)黃帝曰:老人之不夜瞑者,何氣使然?少壯之人不晝瞑者,何氣使然?(此帝因上文言夜則萬民皆臥,故特舉老人之不夜瞑者,以求其詳也。)岐伯答曰:壯者之氣血盛,其肌肉滑,氣道通,營衛之行不失其常,故晝精而夜瞑。
白話文:
太陽與月亮每個月會合一次,就像陰曆上下弦月同在一個宮位一樣。人體的氣血運行以晝夜為單位,因此一天運行了五十個周天後,就再次相會。)黃帝說:老年人不夜睡,是什麼原因呢?年輕人白天不睡覺,又是什麼原因呢?(黃帝這句話是根據上文「夜晚萬民都睡覺」而提出的,特別提到老年人不夜睡的情況,以此尋求詳細的解釋。)岐伯回答說:年輕人的氣血旺盛,肌肉柔軟,氣血通道暢通,氣血運行不會失常,所以白天精神抖擻,晚上熟睡。
老者之氣血衰,其肌肉枯,氣道澀,五臟之氣相搏,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,故晝不精,夜不瞑。(老者之氣血衰,故肌肉枯,氣道澀,五臟之氣搏聚不行,而營氣衰少矣。營氣衰少,故衛氣乘虛內伐,衛失其常故晝不精,營失其常故夜不瞑也。)黃帝曰:願聞營衛之所行,皆何道從來?岐伯答曰:營出於中焦,衛出於下焦。
白話文:
老年人的氣血衰退,導致肌肉乾枯,氣道遲滯。五臟之氣互相聚積、不通,營氣(養分)減少,衛氣(防禦)向內攻擊身體。因此,白天精神不佳,晚上無法入眠。
黃帝說:我想知道營氣和衛氣的運行,它們從哪條路徑來?
岐伯回答:營氣從中焦(脾胃)生成,衛氣從下焦(膀胱腎)生成。
(何道從來,言營衛所由之道路也。營氣者,由谷入於胃,中焦受氣取汁,化其精微而上注於肺,乃自手太陰始,周行於經隧之中,故營氣出於中焦。衛氣者,出其悍氣之慓疾,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,不入於脈,故於平旦陰盡,陽氣出於目,循頭項下行,始於足太陽膀胱經而行於陽分,日西陽盡,則始於足少陰腎經而行於陰分,其氣自膀胱與腎,由下而出,故衛氣出於下焦。詳義見後營氣衛氣二章。
白話文:
何道從來:講的是營衛運行所依循的道路。
營氣:從食物進入胃,中焦接收到食物精氣並提取精華,化為精微的物質上升到肺,再從手太陰肺經開始,在經絡中循環運行。所以營氣的來源是中焦。
衛氣:從營氣中分離出來的較粗糙的氣體,先行於四肢末梢、皮肉之間,不進入脈絡。因此,當黎明時分陰氣耗盡,陽氣從眼睛而出,沿著頭頸往下運行,從足太陽膀胱經開始在陽經中運行;當太陽西下陽氣耗盡,則從足少陰腎經開始在陰經中運行。衛氣從膀胱和腎臟而出,由下往上運行。所以衛氣的來源是下焦。
詳細的解釋請參考後面的「營氣」和「衛氣」兩章。
,愚按:人身不過表裡,表裡不過陰陽,陰陽即營衛,營衛即血氣。臟腑筋骨居於內,必賴營氣以資之,經脈以疏之。皮毛分肉居於外,經之所不通,營之所不及,故賴衛氣以呴之,孫絡以濡之。而後內而精髓,外而髮膚,無弗得其養者,皆營衛之化也。然營氣者,猶天之有宿度,地之有經水,出入有期,運行有序者也。
白話文:
按我淺見:人體不過有表層和內裡,表層和內裡不過是陰和陽,陰陽就是營氣和衛氣,營氣和衛氣就是血氣。臟腑筋骨位於人體內部,必定需要營氣來滋養,經脈來疏通。皮毛肌肉位於人體外部,經脈不通達的地方,營氣無法到達的地方,就需要衛氣來溫煦,孫絡[1]來濡養。這樣,內在的精髓,外在的頭髮和皮膚,都能得到滋養,這都是營氣和衛氣運化的結果。但是,營氣就像天空有固定的緯度,大地有規律的水流,運行的週期和順序都是有規律的。
[1] 孫絡:即毛細血管和微血管。
衛氣者,猶天之有清陽,地之有鬱蒸,陰陽晝夜,隨時而變者也。衛氣屬陽,乃出於下焦,下者必升,故其氣自下而上,亦猶地氣上為云也。營本屬陰,乃自中焦而出於上焦,上者必降,故營氣自上而下,亦猶天氣降為雨也。雖衛主氣而在外,然亦何嘗無血。營主血而在內,然亦何嘗無氣。
白話文:
衛氣就像天空中的陽光,地面的水蒸氣,隨著晝夜陰陽變化而時時改變。衛氣屬陽,從身體的下部產生,下方的氣必往上走,所以衛氣也由下往上運行,就像地面的水蒸氣向上形成雲一樣。營氣本屬陰,從身體的中部產生並到達上部,上方的氣必往下走,所以營氣也由上往下運行,就像天上的水蒸氣降下形成雨一樣。雖然衛氣主要在身體外面運行,但它也不完全沒有血液成分。營氣主要在身體裡面運行,但它也不完全沒有氣的成分。
故營中未必無衛,衛中未必無營,但行於內者便謂之營,行於外者便謂之衛,此人身陰陽交感之道,分之則二,合之則一而已。前第六章有按,當與此互閱。)
白話文:
因此,人體內部不一定沒有衛氣,衛氣中也不一定沒有營氣。只是運行於人體內部的就稱為營氣,運行於人體外部的就稱為衛氣。這是人體陰陽相互作用的道理,分開來看有兩個,合起來看只有一個。(前面第六章有相關討論,可以相互參閱。)
黃帝曰:願聞三焦之所出。岐伯答曰:上焦出於胃上口,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,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,還至陽明,上至舌,下足陽明,(胃上口,即上脘也。咽為胃系,水穀之道路也。膈上曰胸中,即膻中也。其旁行者,走兩腋,出天池之次,循手太陰肺經之分而還於手陽明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「請告訴我三焦的起源。」
岐伯回答說:「上焦起源於胃的上口(上脘),通過咽喉以上,貫穿橫膈,分佈於胸腔,經腋下循著太陰經的路線運行,返回陽明經,上達舌頭,下達足陽明經。」
(注:胃上口即胸腔以上的部分;咽喉是胃與外界相連的通道,是食物與水通過的道路;橫膈以上稱為胸腔,即膻中;其旁行者是從胸腔旁側走兩腋下,到達天池(膻中附近穴位)的位置,再循著手太陰肺經的路線回到手陽明經。)
其上行者,至於舌。其下行者,交於足陽明,以行於中下二焦。凡此皆上焦之部分也。)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,行於陰亦二十五度,一周也,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。(上焦者,肺之所居,宗氣之所聚。營氣者,隨宗氣以行於十四經脈之中。故上焦之氣,常與營氣俱行於陽二十五度,陰亦二十五度。
白話文:
它往上走,到達舌頭。它往下走,在足陽經交會,運行在中下兩個焦。這些都是上焦的一部分。
它常與營氣一起,在陽經運行二十五度,在陰經也運行二十五度。一週完成,所以五十度就會再回到手太陰經了。(上焦是肺所在的地方,宗氣凝聚的地方。營氣會跟著宗氣,運行在十四條經脈之中。因此,上焦的氣常與營氣一起,在陽經運行二十五度,在陰經也運行二十五度。
陽陰者,言晝夜也。晝夜周行五十度,至次日寅時復會於手太陰肺經,是為一周。然則營氣雖出於中焦,而施化則由於上焦也。)
白話文:
陽陰指的就是白天和黑夜。白天和黑夜交替進行,每十二個時辰走五十度,到次日的寅時(早上三點到五點),又回到手太陰肺經,這樣算作一週。那麼,營氣雖然出自中焦,但是運化卻是由上焦完成的。
黃帝曰:願聞中焦之所出。岐伯答曰:中焦亦並胃中,出上焦之後,此所受氣者,泌糟粕,蒸津液,化其精微,上注於肺脈,乃化而為血,以奉生身,莫貴於此,故獨得行於經隧,命曰營氣。(胃中,中脘之分也。後,下也。受氣者,受穀食之氣也。五穀入胃,其糟粕、津液、宗氣,分為三隧以注於三焦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「我想知道中焦在哪裡。」岐伯回答說:「中焦就在胃中,在上焦之後。它所吸收的氣,會將渣滓分離出來,將津液蒸發,將精華轉化為微小物質,再往上輸送至肺脈,然後轉化為血液,用來滋養身體。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,所以它可以獨自在經絡中運行,叫做『營氣』。(胃中,指的是中脘這個部位。後,是指下焦。所吸收的氣,指的是飲食中的氣。五穀進入胃中,其渣滓、津液和宗氣會分成三條通道,輸注到三焦。)
而中焦者,泌糟粕,蒸津液,受氣取汁,變化而赤是謂血,以奉生身而行於精隧,是為營氣,故曰營出中焦。按下文云:下焦者,別迴腸,注膀胱。然則自膈膜之下,至臍上一寸水分穴之上,皆中焦之部分也。泌,秘、弼二音。粕音樸。隧音遂,伏道也。)黃帝曰:夫血之與氣,異名同類,何謂也?岐伯答曰:營衛者精氣也,血者神氣也,故血之與氣,異名同類焉。故奪血者無汗,奪汗者無血,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。
白話文:
中焦負責將食物中的糟粕排出體外,煎熬體內的津液,接收氣血中的營養,並將其轉化為紅色,這就是血液。血液滋養身體,在經脈中運行,這就是營氣,所以說營氣是由中焦產生的。後文說:下焦與迴腸相連,通往膀胱。所以,從膈肌以下,到肚臍上一寸的水分穴以上,都屬於中焦的範圍。
黃帝問:血液和氣,名稱不同,但性質相同,這是怎麼回事?
岐伯回答:營氣和衛氣都是精氣,而血液是神氣,所以血液和氣雖然名稱不同,但性質相同。所以,如果失去血液,就會沒有汗液;如果失去汗液,就會沒有血液。因此,人生中有兩條路可走:死亡和生存,但不能兩者兼得。
(營衛之氣,雖分清濁,然皆水穀之精華,故曰營衛者精氣也。血由化而赤,莫測其妙,故曰血者神氣也。然血化於液,液化於氣,是血之與氣,本為同類,而血之與汗,亦非兩種;但血主營,為陰為里,汗屬衛,為陽為表,一表一里,無可並攻,故奪血者無取其汗,奪汗者無取其血。若表裡俱奪,則不脫於陰,必脫於陽,脫陽亦死,脫陰亦死,故曰人生有兩死。
然而人之生也,陰陽之氣皆不可無,未有孤陽能生者,亦未有孤陰能生者,故曰無兩生也。)
白話文:
營氣和衛氣雖然一清一濁,但都是水穀精華的表現,所以說營衛是精氣。血液由液汁轉化而來呈紅色,其微妙變化難以捉摸,所以說血液是神氣。但是血液可以轉化為液汁,液汁可以轉化為氣,所以血液和氣本質上是同類的,而血液和汗液也不是兩種不同的物質。只是血液主導營氣,屬於陰性且在身體內,而汗液屬於衛氣,屬於陽性且在外表。表和裏不能同時攻擊,所以奪取血液的人不要奪取汗液,奪取汗液的人不要奪取血液。如果表裡都奪取,則不會脫離陰氣,一定會脫離陽氣,陽氣脫離身體會死亡,陰氣脫離身體也會死亡,所以說人生有兩死。
黃帝曰:願聞下焦之所出。岐伯答曰:下焦者,別迴腸,注於膀胱而滲入焉。故水穀者,常並居於胃中,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,而成下焦,滲而俱下,濟泌別汁,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。(迴腸,大腸也。濟,泲同,猶釃濾也。泌,如狹流也。別汁,分別清濁也。別迴腸者,謂水穀並居於胃中,傳化於小腸,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,糟粕由此別行迴腸,從後而出,津液由此別滲膀胱,從前而出。膀胱無上口,故云滲入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希望能瞭解下焦的功能。岐伯回答說:下焦就是分別迴腸的部位,它連結到膀胱並滲入其中。因此,水和食物通常都同時存在於胃中,形成糟粕後一同進入大腸,形成下焦,再一同滲透下來,流經過濾的汁液,沿著下焦滲入膀胱。
(迴腸,就是大腸。濟,泲,相通,像水過濾一樣。泌,像細小的水流。別汁,分別清濁。分別迴腸的意思是:水和食物同時存在於胃中,在肚臍上方一寸的水分穴處進行轉化,糟粕從此處分別流入迴腸,從後面排出,津液從此處分別滲入膀胱,從前面排出。膀胱沒有上方的開口,所以說是滲入。)
凡自水分穴而下,皆下焦之部分也。按三十一難曰:下焦者,當膀胱上口,主分別清濁。其言上口者,以滲入之處為言,非真謂有口也。如果有口,則不言滲入矣。何後世不解其意而爭言膀胱有上口,其謬為甚。三焦下腧義,詳前十六。釃音篩。濾音慮。)黃帝曰:人飲酒,酒亦入胃,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?岐伯答曰:酒者熟谷之液也,其氣悍以清,故後谷而入,先谷而液出焉。
白話文:
從水分穴往下,都是下焦的一部分。根據《難經》第31難所述:下焦是指膀胱的上開口,主要負責分辨清濁。這裡所說的「上開口」,指的是滲入的地方,並不是真的有開口。如果有開口,就不會說「滲入」了。可是後世有人誤解其意,爭論膀胱有上開口,這種說法是大錯特錯的。三焦下輸穴的意義,前面第16個穴道已經詳細說明。(釃音同「篩」,濾音同「慮」)
黃帝說:人喝了酒,酒也會進入胃中,為什麼食物還沒消化好,小便就先排出了呢?岐伯回答說:酒是煮熟後的穀物的液體,它的氣味強烈而且清澈,所以比食物晚進入(胃中),但會比食物先排出(體外)。
(此因上文言水穀入胃必濟泌別汁而後出,而何以飲酒者獨先下也?蓋以酒之氣悍,則直連下焦,酒之質清,則速行無滯,故後谷而入,先谷而出也。)黃帝曰:善。余聞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,此之謂也。(如霧者,氣浮於上也。言宗氣積於胸中,司呼吸而布濩於經隧之間,如天之霧,故曰上焦如霧也。
白話文:
(既然上文說,水穀進入胃部後必定經過分泌液的幫助才能排出,為什麼飲酒的人卻會先排出呢?這是因為酒氣比較強烈,可以直達下焦,而且酒的質地清澈,所以飲用後能夠快速運行而沒有停滯。因此,酒水會在食物之後進入胃部,卻在食物之前排出。)黃帝說:很好。我聽說上焦(心肺)像霧氣,中焦(胃脾)像泡沫,下焦(肝腎)像溝渠,指的就是這樣。(像霧氣是指氣浮於上方。因為宗氣聚集於胸中,主導呼吸並佈散於經脈之間,就像天空中的霧氣,所以說上焦像霧氣。)
漚者,水上之泡,水得氣而不沉者也。言營血化於中焦,隨氣流行以奉生身,如漚處浮沉之間,故曰中焦如漚也。瀆者,水所注泄。言下焦主出而不納,逝而不反,故曰下焦如瀆也。然則肺象天而居上,故司霧之化。脾象地而在中,故司漚之化。大腸膀胱象江河淮泗而在下,故司川瀆之化也。
白話文:
「漚」,指的是水面上漂浮的泡泡,因為水氣使其不沉沒。用來比喻中焦營養血液,隨著氣血運行供養身體,有如泡泡在水面上浮沉,所以說中焦功能像泡泡。
「瀆」,指的是水流匯注的地方。比喻下焦主排出不吸收,逝去不迴流,所以說下焦功能像溝渠。
因此,肺像天一樣居於上方,所以掌管水霧的轉化。脾像地一樣居於中間,所以掌管泡泡的轉化。大腸、膀胱像江河淮泗一樣居於下方,所以掌管溝渠流水的轉化。
愚按:三焦者,本全體之大臟,統上中下而言也。本經發明不啻再四,如本輸、本臟、論勇、決氣、營衛生會、五臟別論、六節藏象論、邪客、背輸等篇,皆有詳義,而二十五難經獨言三焦包絡皆有名而無形,遂起後世之疑,莫能辨正。第觀本經所言,凡上中下三焦之義,既明且悉,烏得謂其以無為有、以虛為實哉?余因遍考諸篇,著有三焦包絡命門辨,及藏象類第三章俱有詳按,所當互考。)
白話文:
我認為:三焦是整個身體的一個大臟,它主導著上焦、中焦和下焦。在《黃帝內經》中,有很多篇章都闡述了三焦,例如《本輸》、《本臟》、《論勇》、《決氣》、《營衛生會》、《五臟別論》、《六節藏象論》、《邪客》、《背輸》等,這些篇章都詳細地說明瞭三焦的功能。然而,《難經·二十五難》卻說三焦包絡都有名無形,這引起了後世的疑惑,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。但只要仔細閱讀《黃帝內經》,就可以發現關於三焦上中下焦的論述非常清楚詳細,怎麼能說它是無中生有、虛無縹緲呢?因此,我遍查了各個篇章,撰寫了《三焦包絡命門辨》和《藏象類第三章》,其中都有詳細的考證,需要相互參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