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六卷 (2)
二十六卷 (2)
1. 十七、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
拉音臘。)其病眩掉目瞑。(目運曰眩,頭搖曰掉,目不開曰瞑。木運太過,故有此風木之病。掉,提料切。)寒化六,(六者水之成數,太過者其數成,此言太陽司天也。後仿此。詳義見圖翼一卷五行生成數圖解中。按:《新校正》云:壬辰寒化六,壬戌寒化一,蓋言對化從標成數,正化從本生數也。
義似未然,有愚按在後厥陰之政。)風化八,(八者木之成數,此言中運也,壬木太過,故其數八。義詳五行生成數圖解中。後仿此。)雨化五,(五者土之生數,此言在泉也,土常以生,故其數五。後仿此。)正化度也。(此結上文三句,言本年上中下三氣正化之度。正化,正氣所化也。
度即日也,日即度也,指氣令用事之時候也。後仿此。)其化上苦溫,中酸和,下甘溫,藥食宜也。(其化,言氣化病治之宜也。本年寒水在上,故宜苦溫。太角在中,故宜酸和。濕土在下,故宜甘溫。此所謂藥食之宜也。後仿此。《玄珠》云:上甘溫,下酸平。)
太角(初正)少徵,太宮,少商,太羽,(終,此本年主客五運之序,皆以次相生者也。每年四季主運,在春屬木,必始於角而終於羽,故於角下注初字,羽下注終字,此所以紀主運也。客運則隨年干之化,如壬年陽木起太角,丁年陰木起少角,戊年陽火起太徵,癸年陰火起少徵,各年不同,循序主令,所以紀客運也。然惟丁壬木運之年,主客皆起於角,故於角音之下,復注正字,謂氣得四時之正也。
詳具《圖翼》二卷主客運圖及五音建運圖解中。後仿此。)
戊辰,戊戌歲
上太陽水,(同前。)中太徵火運,(戊為陽火,故曰太徵。)下太陰土。(同前。)同正徵。(本年火運太過,得司天寒水制之,則火得其平,故云同正徵,所謂赫曦之紀、上羽與正徵同者此也。後仿此。)其運熱,其化暄暑鬱燠,(此戊年火運之正化也。《五常政大論》燠作熱。
)其變炎烈沸騰,(沸騰者,水氣之熏蒸也。戊為火運太過,則寒水承之,故有此變。)其病熱鬱。(火運太過,故有是病。)寒化六,(言司天也。義同前。)熱化七,(七者火之成數,戊火太過,故其數成也。後仿此。)濕化五,(義同前。)所謂正化日也。(日即度也。
此結上文三句,義與前同。後仿此。)其化上苦溫,中甘和,下甘溫,所謂藥食宜也。(本年上下之治俱同前,惟中運太徵與前不同,故宜治以甘和也。後仿此。《玄珠》云:上甘溫,下酸平。)
太徵,少宮,太商,少羽,(終),少角,(初,初終者,紀主運也。戊為陽火,故起於太徵,紀客運也。詳義見《圖翼》二卷五音太少相生及主運客運圖說中。後仿此。)
甲辰,甲戌歲(俱歲會,又同天符。)
白話文:
[十七、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]
壬辰、壬戌年
症狀表現為頭暈目眩、頭部搖晃、眼睛難以睜開。(眩是指眼睛昏花,掉是頭部搖動,瞑是眼睛閉合不開。這是因為木運太過,導致風木之氣過盛而引發的病症。)
- 寒化六:指水的成數爲六(太陽寒水司天)。
- 風化八:指木的成數爲八(中運爲壬木太過)。
- 雨化五:指土的生數爲五(在泉爲濕土)。
以上是正化之度(即正氣運行的正常規律)。
治療與飲食宜忌:
- 司天(寒水在上):宜用苦溫之藥。
- 中運(木運太過):宜用酸和之藥。
- 在泉(濕土在下):宜用甘溫之藥。
主客運五音順序:太角(初正)、少徵、太宮、少商、太羽(終)。
戊辰、戊戌年
- 司天:太陽寒水。
- 中運:太徵火運(戊爲陽火)。
- 在泉:太陰濕土。
火運過盛,但因司天寒水克制,使火氣趨於平和,故稱「同正徵」。
其氣候特點爲炎熱、悶暑,極端時則會出現烈火沸騰之象(火過盛則水氣蒸騰)。
病症表現爲熱鬱。
- 寒化六:司天寒水。
- 熱化七:中運火太過(成數七)。
- 濕化五:在泉濕土。
以上是正化之度。
治療與飲食宜忌:
- 司天:宜用苦溫之藥。
- 中運:宜用甘和之藥。
- 在泉:宜用甘溫之藥。
主客運五音順序:太徵、少宮、太商、少羽(終)、少角(初)。
甲辰、甲戌年
(此年既是「歲會」,又是「同天符」之年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