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五卷 (17)
二十五卷 (17)
1. 十五、歲有胎孕不育根有神機氣立
)在泉,鱗蟲耗,倮蟲不育。(太陽在泉,丑未歲也。鱗蟲同其氣,故育。羽蟲受其制,故耗。水土之氣不相和,故倮蟲不育。按:此當云鱗蟲育、羽蟲耗,今於鱗蟲下缺育羽蟲三字,必脫簡也。)諸乘所不成之運,則甚也。(上文言六氣,此兼五運也。以氣乘運,,其不成尤甚。
故木乘木運,則倮蟲不成;火乘火運,則介蟲不成;土乘土運,則鱗蟲不成;金乘金運,則毛蟲不成;水乘水運,則羽蟲不成。故上文言不成不育者,謂其衰少耳,非全無也。此言甚者,則十全其二三耳,)故氣主有所制,歲立有所生,(氣主者,六氣主乎天地也。歲立者,子甲相合,歲氣立乎中運也。
制者,盛衰相制也。生者,化生所由也。《六微旨大論》曰:天樞之上,天氣主之;天樞之下,地氣主之;氣交之分,人氣從之;萬物由之。即氣主所制,歲立所生之義。)地氣制己勝,天氣制勝己,(地氣制己勝,謂以己之勝,制彼之不勝,如以我之木,制彼之土也。天氣制勝己,謂司天之氣,能制夫勝己者也。
如丁丑、丁未,木運不及,而上見太陰,則土齊木化,故上宮與正宮同。癸卯、癸酉,火運不及,而上見陽明,則金齊火化,故上商與正商同。乙巳、乙亥,金運不及,而上見厥陰,則木齊金化,故上角與正角同者是也。蓋以司天在上,理無可勝,故反能制勝己者。勝己者猶可制,則己勝者不言可知矣。
)天制色,地制形,(色化於氣,其象虛,虛本乎天也。形成為質,其體實,實出乎地也。故司天之氣制五色,在泉之氣制五形。)五類衰盛,各隨其氣之所宜也。故有胎孕不育,治之不全,此氣之常也。(氣之所宜,謂色青形毛者宜於木之類也。有所宜則有所不宜,故胎孕有不育,治化有不全,皆歲氣之常也。
)所謂中根也,(凡動物之有血氣心知者,其生氣之本,皆藏於五內,以神氣為主,故曰中根。)根於外者亦五,(凡植物之無知者,其生成之本,悉由外氣所化,以皮谷為命,故根於外。)故生化之別,有五氣、五味、五色、五類互宜也。(無論動植之物,凡在生化中者,皆有五行之別。
如臊焦香腥腐,五氣也。酸苦甘辛鹹,五味也。青赤黃白黑,五色也。物各有類,不能外乎五者。物之類殊,故各有互宜之用。)帝曰:何謂也?岐伯曰:根於中者,命曰神機,神去則機息;根於外者,命曰氣立,氣止則化絕。(物之根於中者,以神為之主,而其知覺運動,即神機之所發也,故神去則機亦隨而息矣。
物之根於外者,必假外氣以成立,而其生長收藏,即氣化之所立也,故氣止則化亦隨而絕矣。所以動物之神去即死,植物之皮剝即死,此其生化之根,動植之有異也。《六微旨大論》曰:出入廢則神機化滅,升降息則氣立孤危。故非出入,則無以生長壯老已;非升降,則無以生長化收藏。
白話文:
十五、歲有胎孕不育根有神機氣立
當太陽之氣行於地(在泉),鱗蟲類蓬勃生長,而倮蟲類則難以繁殖。(太陽在泉的年份為醜未年。鱗蟲與水土之氣相合,因此能繁衍;羽蟲受其壓制,因而衰減。由於水與土之氣不相協調,倮蟲無法繁育。按:此處應寫明「鱗蟲育、羽蟲耗」,但原文「鱗蟲」後遺漏「育羽蟲」三字,應是文字脫落。)若運氣(五運)與此不相契合,情況會更嚴重。(前文提到六氣影響,此處則兼論五運。當氣與運相衝突時,生物的衰退會特別明顯。)
例如:木運過盛時,倮蟲難以繁衍;火運過盛時,介蟲難以繁衍;土運過盛時,鱗蟲難以繁衍;金運過盛時,毛蟲難以繁衍;水運過盛時,羽蟲難以繁衍。前文所說的「不成不育」,僅指數量銳減而非完全消失;但此處所述的情況,可能僅剩十分之二三。
氣與運的規律
六氣主宰天地運行(「氣主」),年歲的干支組合決定中運變化(「歲立」)。「制」指氣運之間的盛衰制衡,「生」則是化育的根源。(《六微旨大論》雲:天樞之上受天氣主宰,天樞之下由地氣掌控,氣交之處則影響人與萬物。)
地氣能克制己所勝之氣(如木克土),天氣則能反制本該勝己之氣(如司天之土在木運不及時反控木)。例如:
- 丁醜、丁未年木運虛弱,遇太陰司天,則土氣同化木氣,形成「上宮與正宮同」。
- 癸卯、癸酉年火運不足,遇陽明司天,則金氣同化火氣,形成「上商與正商同」。
- 乙巳、乙亥年金運衰弱,遇厥陰司天,則木氣同化金氣,形成「上角與正角同」。
天氣主導色彩變化(如五色),地氣主導形體特徵(如五形)。各類生物的興衰,皆依其適宜的氣運而定,因此胎孕能否順利,取決於歲氣是否調和,此乃自然規律。
生命的根本
動物以內在「神機」為生機根本(如血氣心智),神散則機能停止;植物則依賴外在「氣立」(如皮殼養分),氣斷則生長終結。(《六微旨大論》指出:無出入(代謝)則神機消亡,無升降(氣化)則生命危殆。萬物賴此循環方能生長衰亡或化育收藏。)
無論動植物,其生化皆由五氣(臊焦香腥腐)、五味(酸苦甘辛鹹)、五色(青赤黃白黑)、五類(物種差異)相互影響而生,各有所適與不適。此即「神機」與「氣立」之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