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五卷 (11)
二十五卷 (11)
1. 十三、五運三氣之紀物生之應
流衍之紀,是謂封藏,(水之太過,是謂流衍,陽水之歲,六丙是也。水盛則陰氣大行,天地閉而萬物藏,故曰封藏。)寒司物化,天地嚴凝,(陰氣盛也。)藏政以布,長令不揚。(水勝火也。)其化凜,其氣堅,(凜冽堅凝,寒之勝也。)其政謐,(謐,安靜也,音密。
)其令流注,(水之性也。)其動漂泄沃湧,(漂,浮於上也。泄,瀉於下也。沃,灌也。湧,溢也。)其德凝慘寒氛,(寒之化也。寒氛,雨雪貌。氛音分。)其變冰雪霜雹,(非時而有故曰變。)其谷豆稷,(豆,水穀。稷,土谷。水有餘則齊土化也。)其畜彘牛,(彘,水畜。
牛,土畜。彘齊牛育也。)其果慄棗,(慄齊棗實也。)其色黑丹黅,(水勝火而齊土,三色之見有盛衰也。)其味鹹苦甘,(亦水火土三味也。)其象冬,(凡寒氣霜雪冰,皆冬化同也。)其經足少陰、太陽,(足少陰腎經,足太陽膀胱經,皆水之應也。)其臟腎心,(腎勝心。
)其蟲鱗倮,(水余故鱗齊倮育。)其物濡滿,(濡,水化也。滿,當作肉,土化也。)其病脹,(水氣盛也。)上羽而長氣不化也。(上羽者,太陽寒水司天,丙辰、丙戌歲也,水氣有餘,又得其助,則火之長氣不能布其化矣。按:此不言丙子、丙午、丙寅、丙申上徵者,運所勝也。
)政過則化氣大舉,而埃昏氣交,大雨時降,邪傷腎也。(水政太過,火受其害,土之化氣,起而復之,故為埃昏大雨,而濕邪傷於腎也。)故曰不恆其德,則所勝來復,政恆其理,則所勝同化,此之謂也。(恆,常也。此結上文太過五運也。不恆其德則所勝來復,謂暴虐無德,侮彼不勝,則所勝者必起而報之也。
政恆其理則所勝同化,謂安其常,處其順,則所勝者亦同我之氣而與之俱化矣,如木與金同化,火與水齊育之類是也。)
白話文:
十三、五運三氣之紀對萬物的影響
「流衍之紀」是指封藏的時節(水的運氣過盛稱為「流衍」,對應天干屬丙的年份,如丙子、丙午等。水氣旺盛則陰氣盛行,天地閉塞而萬物潛藏,故稱「封藏」)。
此時寒氣主宰萬物變化,天地嚴寒凝結(因陰氣強盛),藏閉之氣佈滿四方,生長之力難以發揚(水勝剋制火)。氣候寒冷嚴峻(凜冽堅硬是寒氣盛行的特徵),運作沈靜無擾(「謐」意為安靜),水勢流動貫注(水的本性)。
其活動表現為漂浮、瀉下、灌溉、湧溢(水在上浮動為漂,向下排泄為瀉,湧動則溢流),其特性是凝結肅殺、寒氣逼人(雨雪紛飛的氣候)。異常變化則可能出現冰雪霜雹(反常現象故稱「變」)。
適宜的農作物為豆類與稷米(豆屬水,稷屬土,水運過盛時會與土運協調)。家畜則以豬和牛為主(豬屬水,牛屬土,兩者皆能繁育)。果實則為栗子和棗子(栗屬水,棗屬土)。色澤多見黑、赤、黃三色交雜(水剋火而與土協調,三色顯現有盛衰變化)。味道偏向鹹、苦、甘(對應水、火、土三種特性)。
氣象現象如同冬季(寒霜冰雪皆屬冬季特徵)。經絡對應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(皆屬水行),內臟以腎強心弱為主(腎水剋制心火)。動物多見鱗片類與裸蟲類(水盛帶動土類生物)。物質特性兼具濕潤與豐滿(「濡」為水化,「滿」應作「肉」,屬土化)。易患脹滿之症(水氣過盛導致)。
若逢太陽寒水司天之年(如丙辰、丙戌),火運的生長之氣更受抑制(此處未提丙子、丙午等上徵之年,因水運已過盛)。水政過度則土行化氣反撲,致使塵埃瀰漫、大雨頻降,濕邪損傷腎臟(水盛剋火後,土氣復甦反制)。
總結而言:若運氣失其平衡,被剋的一方必反擊;若運氣穩定守常,則與被剋者和諧共存。此即「暴虐無道必遭報復,安分順勢則萬物協調」之理(如木與金、火與水在平衡下的共存現象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