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八卷

2. 經絡類

3. 十三、三經獨動

(靈樞動輸篇,全)

黃帝曰:經脈十二,而手太陰、足少陰、陽明獨動不休何也?(手足之脈共十二經,然惟手太陰、足少陰、足陽明三經獨多動脈,而三經之脈,則手太陰之太淵,足少陰之太谿,足陽明上則人迎,下則衝陽,皆動之尤甚者也。)岐伯曰:是明胃脈也。胃為五臟六腑之海,其清氣上注於肺,肺氣從太陰而行之,其行也以息往來,故人一呼脈再動,一吸脈亦再動,呼吸不已,故動而不止。(是明胃脈者,言三經之動,皆因於胃氣也。

胃為五臟六腑之海,其盛氣所及,故動則獨甚。此手太陰之脈動者,以胃受水穀而清氣上注於肺,肺氣從手太陰經而行之,其行也以息往來,息行則脈動,故呼吸不已,而寸口之脈亦動而不止也。)黃帝曰:氣之過於寸口也,上十焉息?下八焉伏?何道從還?不知其極。(寸口,手太陰脈也。

上下,言進退之勢也。十八,喻盛衰之形也。焉,何也。息,生長也。上十焉息,言脈之進也其氣盛,何所來而生也?下八焉伏,言脈之退也其氣衰,何所去而伏也?此其往還之道,真若有難窮其極者。)岐伯曰:氣之離臟也,卒然如弓弩之發,如水之下岸,上於魚以反衰,其餘氣衰散以逆上,故其行微。

(凡脈氣之內發於臟,外達於經,其卒然如弓弩之發,如水之下岸,言其勁銳之氣不可遏也。然強弩之末,其力必柔,急流之末,其勢必緩。故脈由寸口以上魚際,盛而反衰,其餘氣以衰散之勢而逆上,故其行微。此脈氣之盛衰,所以不等也。)

黃帝曰:足之陽明何因而動?(胃經脈也。)岐伯曰:胃氣上注於肺,其悍氣上衝頭者,循咽上走空竅,循眼系入絡腦,出顑,下客主人,循牙車合陽明,並下人迎,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。

(胃氣上注於肺,而其悍氣之上頭者,循咽喉上行,從眼系入絡腦,出顑,下會於足少陽之客主人,以及牙車,乃合於陽明之本經,並下人迎之動脈,此內為胃氣之所發,而外為陽明之動也。按:牙車即曲牙,當是頰車也。顑之釋義云飢而面黃色,乃與經旨不相合。今據本經所言,如雜病篇曰:顑痛,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,立已。

癲狂篇治狂者取頭兩顑。蓋皆言頭面之部位也。此節言自腦出顑下客主人,則此當在腦之下,鬢之前,客主人之上,其即鬢骨之上,兩太陽之間為顑也。顑音坎,又海敢切。)故陰陽上下,其動也若一。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,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。故陰陽俱靜俱動,若引繩相傾者病。

(此云陰陽上下者,統上文手太陰而言也。蓋胃氣上注於肺,本出一原。雖胃為陽明,脈上出於人迎,肺為太陰,脈下出於寸口,而其氣本相貫,故彼此之動,其應若一也。然人迎屬腑為陽,陽病則陽脈宜大,而反小者為逆。寸口屬臟為陰,陰病則陰脈宜小,而反大者為逆。

故四時氣篇曰:氣口候陰,人迎侯陽也。是以陰陽大小,脈各有體。設陰陽不分,而或為俱靜,或為俱動,若引繩之勻者,則其陰陽之氣,非此則彼,必有偏傾而致病者矣。人迎氣口陰陽詳義,見藏象類十一。)

黃帝曰:足少陰何因而動?(腎經脈也。)岐伯曰:衝脈者,十二經之海也,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,出於氣街,循陰股內廉,邪入膕中,循脛骨內廉,並少陰之經,下入內踝之後,入足下;其別者,邪入踝,出屬跗上,入大趾之間,注諸絡以溫足脛,此脈之常動者也。(足少陰之脈動者,以衝脈與之並行也。

衝脈亦十二經之海,與少陰之絡同起於腎下,出於足陽明之氣衝,循陰股、膕中、內踝等處以入足下;其別者,邪出屬跗上,注諸絡以溫足脛,此太谿等脈所以常動不已也。此節與逆順肥瘦篇大同,詳針刺類二十。

)黃帝曰:營衛之行也,上下相貫,如環之無端,今有其卒然遇邪氣,及逢大寒,手足懈情,其脈陰陽之道,相輸之會,行相失也,氣何由還?(營衛之行,陰陽有度,若邪氣居之,則其運行之道,宜相失也,又何能往還不絕?因問其故。)岐伯曰:夫四末陰陽之會者,此氣之大絡也。

四街者,氣之徑路也。故絡絕則徑通,四末解則氣從合,相輸如環。黃帝曰:善。此所謂如環無端,莫知其紀,終而復始,此之謂也。(四末,四肢也。十二經皆終始於四肢,故曰陰陽之會,而為氣之大絡也。然大絡雖會於四肢,復有氣行之徑路,謂之四街,如前篇所謂氣街者是也。

凡邪之中人,多在大絡,故絡絕則徑通、及邪已行而四末解,彼絕此通,氣從而合,回還轉輸,何能相失?此所以如環無端,莫知其紀也。)

4. 十四、井滎腧經合數

(靈樞九針十二原篇)

黃帝曰: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。(言脈氣所出之處也。)岐伯曰:五臟五腧,五五二十五腧;六腑六腧,六六三十六腧。(五腧,即各經井滎腧經合穴,皆謂之腧。六腑復多一原穴,故各有六腧。)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凡二十七氣以上下。(臟有五,腑有六,而復有手厥陰心主一經,是為十二經。

十二經各有絡脈,如手太陰別絡在列缺之類是也。此外又有任脈之絡曰屏翳,督脈之絡曰長強,脾之大絡曰大包,共為十五絡。十二、十五,總二十七氣,以通周身上下也。)所出為井,(脈氣由此而出,如井泉之發,其氣正深也。)所溜為滎,(急流曰溜。小水曰滎。脈出於井而溜於滎,其氣尚微也。

溜,力救切。滎,盈、榮二音。)所注為腧,(注,灌注也。腧,輸運也。脈注於此而輸於彼,其氣漸盛也。)所行為經,(脈氣大行,經營於此,其氣正盛也。)所入為合,(脈氣至此,漸為收藏,而入合於內也。)二十七氣所行,皆在五腧也。(二十七經絡所行之氣,皆在五腧之間也。

)節之交,三百六十五會,知其要者,一言而終,不知其要,流散無窮。(人身氣節之交,雖有三百六十五會,而其要則在乎五腧而已。故知其要,則可一言而終;否則流散無窮,而莫得其緒矣。)所言節者,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,非皮肉筋骨也。(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,以穴俞為言也,故非皮肉筋骨之謂。

知邪正之虛實而取之弗失,即所謂知要也。小針解曰: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,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。即此神氣之義。)

白話文:

黃帝詢問五臟六腑經脈氣血的流注起始位置。岐伯回答說,五臟各有五個腧穴,共二十五個;六腑各有六個腧穴,共三十六個。(所謂「腧穴」,就是指經脈上的井、滎、腧、經、合五個穴位。)人體共有十二正經和十五絡脈,共二十七條經絡氣血運行路線。

經脈氣血的起始點稱為「井穴」,如同泉水湧出,氣血深沉;流注的部位稱為「滎穴」,如同細小的溪流,氣血較微弱;氣血匯聚的部位稱為「腧穴」,氣血逐漸充盛;氣血暢行無阻的部位稱為「經穴」,氣血最為旺盛;氣血歸藏的部位稱為「合穴」,氣血漸趨收斂。這二十七條經絡的運行,都循行於這五個腧穴之間。

人體氣血的交會點共有三百六十五處,但掌握其要訣,則一言以蔽之;若不知其要訣,則會無窮無盡地流散下去,無法抓住重點。這裡所說的「節」,指的是神氣運行出入的部位,而非指皮肉筋骨。

能明辨邪正虛實,而準確地選取穴位,這就是所謂的掌握要訣。簡而言之,人體三百六十五個氣血交會點,指的是絡脈在各個關節的滲灌。也就是說,這與神氣的運行有著密切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