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八卷 (1)

回本書目錄

八卷 (1)

1. 十三、三經獨動

(靈樞動輸篇,全)

黃帝曰:經脈十二,而手太陰、足少陰、陽明獨動不休何也?(手足之脈共十二經,然惟手太陰、足少陰、足陽明三經獨多動脈,而三經之脈,則手太陰之太淵,足少陰之太谿,足陽明上則人迎,下則衝陽,皆動之尤甚者也。)岐伯曰:是明胃脈也。胃為五臟六腑之海,其清氣上注於肺,肺氣從太陰而行之,其行也以息往來,故人一呼脈再動,一吸脈亦再動,呼吸不已,故動而不止。(是明胃脈者,言三經之動,皆因於胃氣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經脈共有十二條,但手部太陰經、足部少陰經、陽明經卻特別活躍,這是為什麼呢?(手足十二經脈中,只有手太陰、足少陰、足陽明三條經脈有特別多的動脈,其中手太陰經的太淵穴、足少陰經的太谿穴、足陽明經的人迎穴和衝陽穴的脈搏跳動得尤其明顯。)

岐伯回答:這是因為它們與胃脈相通。胃是五臟六腑的中心,胃中的清氣向上輸送至肺部,肺氣沿著太陰經經脈流動。流動的過程中隨著呼氣和吸氣的往返運動而流動,因此人在一呼一吸間脈搏會跳動兩次,呼吸不斷,所以脈搏也就不停地跳動。(它們與胃脈相通」是指三條經脈的跳動都是受胃氣所影響的。)

胃為五臟六腑之海,其盛氣所及,故動則獨甚。此手太陰之脈動者,以胃受水穀而清氣上注於肺,肺氣從手太陰經而行之,其行也以息往來,息行則脈動,故呼吸不已,而寸口之脈亦動而不止也。)黃帝曰:氣之過於寸口也,上十焉息?下八焉伏?何道從還?不知其極。(寸口,手太陰脈也。

白話文:

胃是五臟六腑的中心,它能容納很多東西,所以它的活動特別明顯。這種手太陰脈的脈搏會跳動,是因為胃接受了飲食後,清氣上升到肺部,肺氣通過手太陰經運行。其運行是隨著呼吸往來,呼吸運行則脈搏跳動,因此呼吸不停,寸口的脈搏也就動個不停。

黃帝說:氣過於寸口,它上面會停留多久?下面會潛伏多久?它從哪條路返回?我不能確定。

(寸口,手太陰脈)

上下,言進退之勢也。十八,喻盛衰之形也。焉,何也。息,生長也。上十焉息,言脈之進也其氣盛,何所來而生也?下八焉伏,言脈之退也其氣衰,何所去而伏也?此其往還之道,真若有難窮其極者。)岐伯曰:氣之離臟也,卒然如弓弩之發,如水之下岸,上於魚以反衰,其餘氣衰散以逆上,故其行微。

白話文:

針刺治療時,上下指針的進退過程。十八是一個比喻,用來描述氣血盛衰的景象。「焉」是疑問代詞,意為「什麼?」。「息」是生長的意思。

「上十焉息」說明針刺時針往上進,氣血因此旺盛了,那麼旺盛的原因是什麼呢?「下八焉伏」說明針刺時針往下退,氣血因此衰弱了,那麼衰弱的原因是什麼呢?

氣血的運作就像這樣一進一退,好像永遠也探索不完它的奧妙。岐伯說:氣血離開臟腑時,突然就像弓箭射出一樣,或者像水流入溝渠一樣,往上走了會再往下衰弱,而後氣血又會衰弱地往上走,所以氣血的運行才會如此微弱。

(凡脈氣之內發於臟,外達於經,其卒然如弓弩之發,如水之下岸,言其勁銳之氣不可遏也。然強弩之末,其力必柔,急流之末,其勢必緩。故脈由寸口以上魚際,盛而反衰,其餘氣以衰散之勢而逆上,故其行微。此脈氣之盛衰,所以不等也。)

白話文:

凡是脈搏的氣息,是由內藏發出,向外流動到經絡上,它的發作突然,就像拉滿的弓弩發射一樣,又像水流從岸上奔流而下一樣。這是說它那強勁迅速的氣勢不可阻擋。但是,強勁的弩箭射到最後,它的力道必定會減弱;急促的流水流到最後,它的速度必定會變緩。所以,脈搏從寸口(手腕動脈搏動處)以上到魚際穴(手掌大拇指根部),先強盛然後衰弱,因為氣血流動到末端時會逐漸衰散。因此,它流動的脈象會變得很微弱。這就是脈搏氣息的強弱盛衰會不一致的原因。

黃帝曰:足之陽明何因而動?(胃經脈也。)岐伯曰:胃氣上注於肺,其悍氣上衝頭者,循咽上走空竅,循眼系入絡腦,出顑,下客主人,循牙車合陽明,並下人迎,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。

白話文:

**黃帝問:**胃經脈為什麼會活動?

岐伯答: 胃氣上升到肺部,其中燥熱之氣往上衝到頭部,沿著咽喉進入口腔,沿著眼睛的經脈進入腦部,從額頭出來,再到鼻孔,最後到牙牀和喉嚨,與胃經脈會合,再往下到人迎穴。這條分支的胃經脈就是陽明經脈的別路。

(胃氣上注於肺,而其悍氣之上頭者,循咽喉上行,從眼系入絡腦,出顑,下會於足少陽之客主人,以及牙車,乃合於陽明之本經,並下人迎之動脈,此內為胃氣之所發,而外為陽明之動也。按:牙車即曲牙,當是頰車也。顑之釋義云飢而面黃色,乃與經旨不相合。今據本經所言,如雜病篇曰:顑痛,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,立已。

白話文:

胃氣上升到肺部,而它強烈的氣再往上走,沿著喉嚨和鼻腔上行,從眼睛組織進入腦膜,從額頭穿出,在足少陽經的穴位與牙槽結合,最後與足陽明經的正經相通,並往下流入人迎動脈。這是內部由胃氣引起,而外部是由足陽明經氣運動所導致的。

按:牙車即曲牙,應是指頰車。顑的解釋為「飢餓時臉色發黃」,與經文的涵義不符。現在根據本經所述,《雜病篇》中說:「顑痛,刺足陽明經的曲周動脈見血,疼痛立刻消失。」

癲狂篇治狂者取頭兩顑。蓋皆言頭面之部位也。此節言自腦出顑下客主人,則此當在腦之下,鬢之前,客主人之上,其即鬢骨之上,兩太陽之間為顑也。顑音坎,又海敢切。)故陰陽上下,其動也若一。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,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。故陰陽俱靜俱動,若引繩相傾者病。

白話文:

治癲狂篇

治療癲狂的部位是頭上的兩側。一般來說,這些部位都位於頭面部。這一節講的是從腦中發病,沿著顑骨向下,侵犯到「主人」,這個部位應當位於腦部下方,鬢髮前方,「主人」的上方,也就是鬢骨上方、兩太陽穴中間的位置,這個部位就是顑骨。

因此,陰陽上下在運動上是相通的。所以陽性疾病而陽脈微小的,就是逆症;陰性疾病而陰脈強大的,也是逆症。所以陰陽同時靜止或同時運動,就像拉著繩子向不同方向拉一樣,會導致疾病。

(此云陰陽上下者,統上文手太陰而言也。蓋胃氣上注於肺,本出一原。雖胃為陽明,脈上出於人迎,肺為太陰,脈下出於寸口,而其氣本相貫,故彼此之動,其應若一也。然人迎屬腑為陽,陽病則陽脈宜大,而反小者為逆。寸口屬臟為陰,陰病則陰脈宜小,而反大者為逆。

白話文:

這段話是指陰陽上下,指的是前面提到的手太陰肺經。因為胃氣上行注入肺,兩者本屬同一源頭。雖然胃屬陽明經,脈氣從人迎穴上行,肺屬太陰經,脈氣從寸口穴下行,但它們的氣運轉相通,因此雙方的動態反應是一致的。不過,人迎穴屬於腑,性屬陽,陽病則陽脈應當旺盛,但反而虛弱則為逆。寸口穴屬於臟,性屬陰,陰病則陰脈應當虛弱,但反而旺盛則為逆。

故四時氣篇曰:氣口候陰,人迎侯陽也。是以陰陽大小,脈各有體。設陰陽不分,而或為俱靜,或為俱動,若引繩之勻者,則其陰陽之氣,非此則彼,必有偏傾而致病者矣。人迎氣口陰陽詳義,見藏象類十一。)

白話文:

《四時氣論》中提到:「氣口脈候觀察陰脈,人迎脈候觀察陽脈。」因此,陰脈和陽脈的強弱,各脈都有其特徵。假設陰陽不分,或者同時安靜,或者同時躁動,就像拉直的繩子一樣,那麼陰陽之氣就不會同時出現,一定會偏向一邊而導致疾病。關於人迎和氣口脈候對陰陽脈象的詳細說明,請參閱《藏象類十一》。

黃帝曰:足少陰何因而動?(腎經脈也。)岐伯曰:衝脈者,十二經之海也,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,出於氣街,循陰股內廉,邪入膕中,循脛骨內廉,並少陰之經,下入內踝之後,入足下;其別者,邪入踝,出屬跗上,入大趾之間,注諸絡以溫足脛,此脈之常動者也。(足少陰之脈動者,以衝脈與之並行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「足少陰經為什麼會發生動脈搏動?(指腎經脈絡。)岐伯回答:「衝脈是十二經脈的匯集,它與足少陰經的主要絡脈在腎臟下方相連,從氣街出發,沿著大腿內側緣延伸,邪氣會進入膕窩,再沿著小腿骨內側緣走行,與少陰經並行,向下進入內踝後側,進入腳底;另外有一條支脈,邪氣會進入足踝,從跗骨上方出來,進入大腳趾間,注入絡脈以溫暖腳脛,這是這條脈絡經常發生的動脈搏動。(足少陰經脈絡的動脈搏動,是因為衝脈與它並行。)

衝脈亦十二經之海,與少陰之絡同起於腎下,出於足陽明之氣衝,循陰股、膕中、內踝等處以入足下;其別者,邪出屬跗上,注諸絡以溫足脛,此太谿等脈所以常動不已也。此節與逆順肥瘦篇大同,詳針刺類二十。

白話文:

衝脈也是十二經脈的彙集處,與少陰經的筋絡一同起於腎臟下方,從足陽明經的氣衝穴穿出,沿著大腿內側、膝蓋後方、內踝等部位進入足部;它的一些分支,邪氣會從跗骨上方穿出,注入各條筋絡以溫暖足部和小腿,這也是太谿等穴位經常脈動的原因。這一段內容與《逆順肥瘦篇》大致相同,詳見針灸類第 20 章。

)黃帝曰:營衛之行也,上下相貫,如環之無端,今有其卒然遇邪氣,及逢大寒,手足懈情,其脈陰陽之道,相輸之會,行相失也,氣何由還?(營衛之行,陰陽有度,若邪氣居之,則其運行之道,宜相失也,又何能往還不絕?因問其故。)岐伯曰:夫四末陰陽之會者,此氣之大絡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營衛之氣運行,上下貫通,就像一個沒有終點的圓環。現在有人突然遇到邪氣,或者遭遇極度寒冷,手腳麻痺無力,其脈絡中陰陽二氣的運行和交會,就發生了障礙,氣血怎麼還能迴流呢?(營衛之氣運行,陰陽有度。如果邪氣侵入,那麼其運行之道,就可能會相失,又怎麼能循環不息?所以黃帝問其原因。)

岐伯回答說:四肢末端的陰陽二氣交會處,正是氣血的大絡脈。

四街者,氣之徑路也。故絡絕則徑通,四末解則氣從合,相輸如環。黃帝曰:善。此所謂如環無端,莫知其紀,終而復始,此之謂也。(四末,四肢也。十二經皆終始於四肢,故曰陰陽之會,而為氣之大絡也。然大絡雖會於四肢,復有氣行之徑路,謂之四街,如前篇所謂氣街者是也。

白話文:

四肢是氣血流經的通道。所以,如果經絡不通,氣血就無法順暢通行;如果四肢的氣血通暢,氣血就會相互流通,就像一個圓環。黃帝說:好。這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圓環,無法知道它的長度,終點又回到起點,這就是這個意思。(四末指四肢。十二經脈都始於四肢,最後也止於四肢,所以說是陰陽交會之處,是氣血運行的大通道。儘管大通道交會於四肢,但仍然有氣血運行的徑路,稱為四街,如同前一篇所說的氣街。)

凡邪之中人,多在大絡,故絡絕則徑通、及邪已行而四末解,彼絕此通,氣從而合,回還轉輸,何能相失?此所以如環無端,莫知其紀也。)

白話文:

所有入侵人體的邪氣,大多會集中在大經絡中,所以經絡不通時,邪氣就會直接貫通。等邪氣運行到四肢末端時,被阻絕的地方就會通暢,氣血就會匯集到一起,迴轉輸送不斷,怎麼會失去聯繫呢?這就是為什麼邪氣運行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一樣,無法得知其規律。

2. 十四、井滎腧經合數

(靈樞九針十二原篇)

黃帝曰: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。(言脈氣所出之處也。)岐伯曰:五臟五腧,五五二十五腧;六腑六腧,六六三十六腧。(五腧,即各經井滎腧經合穴,皆謂之腧。六腑復多一原穴,故各有六腧。)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凡二十七氣以上下。(臟有五,腑有六,而復有手厥陰心主一經,是為十二經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我想知道五臟六腑各自的部位在哪裡。(也就是說脈氣從哪裡出來)?

岐伯說:五臟有五個俞穴,五個乘五個就是二十五個俞穴;六腑有六個俞穴,六個乘六是個三十六個俞穴。(五個俞穴,也就是各經的井、滎、俞、經、合穴,都稱為俞穴。六腑又多了一個原穴,所以每個都有六個俞穴。)

經脈有十二條,絡脈有十五條,總共有二十七條氣脈貫通上下。(臟腑共有五臟六腑,再加上手厥陰心主一條經脈,就是十二條經脈。

十二經各有絡脈,如手太陰別絡在列缺之類是也。此外又有任脈之絡曰屏翳,督脈之絡曰長強,脾之大絡曰大包,共為十五絡。十二、十五,總二十七氣,以通周身上下也。)所出為井,(脈氣由此而出,如井泉之發,其氣正深也。)所溜為滎,(急流曰溜。小水曰滎。脈出於井而溜於滎,其氣尚微也。

白話文:

十二條經絡各自分出小支脈,例如手太陰經分出的支脈在列缺穴。除此之外,還有任脈的分支叫屏翳,督脈的分支叫長強,脾經的主支叫大包,一共十五條支脈。十二條經脈加上十五條支脈,共有二十七條氣道,這些氣道貫通全身上下。

從經絡源頭出來的地方叫井穴(脈氣從此處流出,就像泉水從井中湧出,氣息深沉),流經過的地方叫滎穴(急流稱為溜,小水稱為滎,脈氣從井穴流出後在滎穴處停留,氣息尚不顯著)。

溜,力救切。滎,盈、榮二音。)所注為腧,(注,灌注也。腧,輸運也。脈注於此而輸於彼,其氣漸盛也。)所行為經,(脈氣大行,經營於此,其氣正盛也。)所入為合,(脈氣至此,漸為收藏,而入合於內也。)二十七氣所行,皆在五腧也。(二十七經絡所行之氣,皆在五腧之間也。

白話文:

溜,讀音同「力救」。滎,讀音同「盈」或「榮」。

所標示的是腧穴(腧,灌注;腧,輸運。脈氣在此部位灌注,並輸運到其他部位,其氣勢逐漸增強)。

脈氣運行經過的地方稱為經(脈氣在此部位大範圍運行,其氣勢正盛)。

脈氣進入的地方稱為合(脈氣至此,逐漸被收藏,並進入體內)。

二十七種脈氣的運行,都在五腧之間(二十七條經絡所行之氣,都在五腧之間)。

)節之交,三百六十五會,知其要者,一言而終,不知其要,流散無窮。(人身氣節之交,雖有三百六十五會,而其要則在乎五腧而已。故知其要,則可一言而終;否則流散無窮,而莫得其緒矣。)所言節者,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,非皮肉筋骨也。(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,以穴俞為言也,故非皮肉筋骨之謂。

白話文:

人體氣節交接的地方有三百六十五個,瞭解重點的人,可以一言以蔽之,如果不瞭解重點,就會無止盡地分散。

這裡所說的節,是指神氣遊走出入的部位,並不是皮肉筋骨。

知邪正之虛實而取之弗失,即所謂知要也。小針解曰: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,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。即此神氣之義。)

白話文:

瞭解身體的虛實狀況和邪正所在,取穴時不偏不倚,就是所謂的「知要」。

《小針解》說:「關節的交會處有三百六十五個會穴,是絡脈輸布到各個關節的地方。這些會穴就是神氣運行之處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