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四卷 (13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四卷 (13)

1. 十、五運太過不及下應民病上應五星德化政令災變異候

(木勝則肝強,故善怒。厥陰隨督脈而會於巔,故眩冒巔疾。)化氣不政,生氣獨治,雲物飛動,草木不寧,甚而搖落。(化氣,土氣也。生氣,木氣也。木盛則土衰,故化氣不能布政於萬物,而木之生氣獨治也。風不務德,則太虛之中雲物飛動,草木不寧。木勝不已,金則承之,故甚至草木搖落者,金之氣也。

)反脅痛而吐甚,衝陽絕者死不治。(肝脈布於脅肋,木強則肝逆,故脅痛也。吐甚者,木邪傷胃也。衝陽者,胃脈也。木亢則胃絕,故死不治。)上應太白星。(金星也。木勝而金制之,故太白星光芒以應其氣。是歲木之為災,先臨宿屬,金氣之復,後及東方;人之應之,則先傷於脾,後傷於肝。

書曰滿招損,《六微旨大論》曰承乃制,此之類也。新校正曰:詳此太過五化,言星之例有三:木土二運,先言歲鎮,後言勝巳之星;火金二運,先言熒惑太白,次言勝巳之星,後又言熒惑太白;水運先言辰星,次言鎮星,後又言熒惑辰星,兼見巳勝之星也。)

歲火太過,炎暑流行,金肺受邪。(六戊歲也。火之化暑,火勝則剋金,故肺臟受邪。)民病瘧,少氣咳喘,血溢血泄注下,嗌燥耳聾,中熱肩背熱。(火邪傷陰,寒熱交爭,故為瘧。壯火食氣,故少氣。火乘肺金,故咳喘。火逼血而妄行,故上溢於口鼻,下泄於二便。火性急速,故水瀉注下。

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,皆火炎上焦也。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肺病者,喘咳逆氣肩背痛,虛則少氣不能報息,耳聾嗌乾。)上應熒惑星。(火星也。火氣勝,則熒惑星明而當其令。)甚則胸中痛,脅支滿脅痛,膺背肩胛間痛,兩臂內痛,(此皆心經及手心主所行之處,火盛為邪,故有是病。《藏氣法時論》曰:心病者,胸中痛,脅支滿,脅下痛,膺背肩甲間痛,兩臂內痛。

)身熱骨痛而為浸淫。(火盛故身熱,水虧故骨痛,熱流周身故為浸淫。《玉機真藏論》曰:心脈太過,令人身熱而膚痛,為浸淫。)收氣不行,長氣獨明,雨水霜寒。(收氣,金氣也。長氣,火氣也。火盛則金衰,故收氣不行而長氣獨明也。火不務德,水則承之,故雨水霜寒也。

五常政大論作雨水霜雹。)上應辰星。(水星也。火亢而水制之,故辰星光芒以應其氣。是歲火之為災,先臨宿屬,水氣之復,並及南方;人之應之,則先傷於肺,後傷於心。)上臨少陰少陽,火燔焫,水泉涸,物焦槁。(凡此戊年,皆太過之火,而又遇子午,則上臨少陰君火也。

遇寅申,則上臨少陽相火也。皆為天符,其熱尤甚,故火當燔焫,水泉當涸,物當焦枯也。燔音煩。焫,如瑞切。)病反譫妄狂越,咳喘息鳴,下甚血溢泄不已,太淵絕者死不治。上應熒惑星。(火盛天符之歲,其在民病,則上為譫妄狂越咳喘息鳴,下為血溢血泄不已。太淵,肺脈也。

白話文:

主題:十、五運太過與不及對應民眾疾病及與五星、德化、政令、災變異候的關係

內容:

當木氣過盛時,肝臟機能增強,容易發怒。厥陰經跟隨督脈上行至頭頂相會,因此可能出現頭暈目眩或頭部疾病。此時土氣的化生作用無法正常發揮,唯有木氣的生發作用獨自運作,導致雲霧飄動、草木不安,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草木凋零的現象(化氣指土氣,生氣指木氣。木氣過盛則土氣衰弱,因此土氣的化生難以作用於萬物,而木氣的生發作用獨自旺盛。風性不守平和之德,使得虛空中的雲霧翻騰、草木不穩。若木氣過盛持續不退,金氣將隨之制約,因此草木凋零的反應實為金氣作用的結果)。

若病情惡化,可能出現脅部疼痛、嚴重嘔吐;若「衝陽脈」胃氣斷絕,則預後不良(肝經脈絡分佈於脅肋,木氣強盛導致肝氣上逆而引發脅痛。嚴重嘔吐則是木邪損傷胃部所致。衝陽脈屬胃經脈象,木氣過亢會使胃氣衰絕,因此無法治癒)。此情況對應天上太白星(金星)的變化(木氣過盛時金星會顯現光芒以制約木氣。這一年木氣造成的災害會先影響對應星宿分野,金氣的報復作用則會顯現於東方地區;人體對應的病理變化則是先傷脾臟,後傷肝臟。《尚書》所言「滿招損」、《六微旨大論》提及的「承乃制」正是此理)。

當火運太過時(指六戊之年),炎熱暑氣盛行,金氣所主的肺臟易受邪侵(火氣化生暑熱,火勝則剋金,故肺臟受病)。民眾易患瘧疾、氣短、咳嗽喘息、吐血衄血、便血洩瀉、咽喉乾燥、耳聾、胸中及肩背發熱(火邪損傷陰液導致寒熱交爭成瘧。火旺耗氣故氣虛。火剋肺金引發咳喘。火迫血妄行則上吐下瀉。火性急迫故水瀉如注。其他症狀皆因火熱燔灼上焦所致)。此情況對應熒惑星(火星)的顯現(火氣旺盛時熒惑星會明顯發光)。

病情加重時會出現胸痛、脅部脹滿疼痛、胸背肩胛及雙臂內側疼痛(這些都是心經及心包經循行部位,火邪熾盛所致),並伴隨高熱、骨痛及皮膚潰瘍蔓延(火盛則身熱,陰虧則骨痛,熱毒流竄會導致皮膚潰瘍)。此時金氣的收斂作用失效,火氣的生長作用獨旺,可能出現反常的雨水霜寒(火盛剋金使收斂功能失常。火氣失德則招致水氣反制,形成異常氣候),對應辰星(水星)的變化(火氣過亢時水星會發光制約。這一年火災先現於星宿對應區域,水氣報復則及於南方;人體先傷肺後傷心)。

若逢少陰君火或少陽相火司天(戊年本屬火運太過,若遇子午年則少陰君火司天,遇寅申年則少陽相火司天,形成「天符」之年),火勢更為猛烈,導致水源枯竭、萬物焦枯。此時病症可能轉為神志狂亂、胡言妄動、咳喘氣急,下部則見大出血、洩瀉不止;若「太淵脈」肺氣斷絕則無法治癒。此種極端情況亦對應熒惑星的異常顯現(火盛的天符之年,人體會出現上述熱極病症。太淵脈屬肺經脈象,若斷絕則病危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