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四卷 (5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四卷 (5)

1. 八、六步四周三合會同子甲相合命曰歲立

乙丑歲,初之氣,天數始於二十六刻,終於一十二刻半;(始於二十六刻,巳初初刻也。終於一十二刻半,卯初四刻也。凡後之巳酉丑年皆同。)二之氣,始於一十二刻六分,終於水下百刻;(始於一十二刻六分,卯正初刻也。終於水下百刻,醜正四刻也。)三之氣,始於一刻,終於八十七刻半;(始於一刻,寅初初刻也。

終於八十七刻半,子初四刻也。)四之氣,始於八十七刻六分,終於七十五刻;(始於八十七刻六分,子正初刻也。終於七十五刻,戌正四刻也。)五之氣,始於七十六刻,終於六十二刻半;(始於七十六刻,亥初初刻也。終於六十二刻半,酉初四刻也。)六之氣,始於六十二刻六分,終於五十刻。

(始於酉正初刻,終於未正四刻。此五十刻者,四分日之二也。)所謂六二,天之數也。(醜次於子,故曰六二。天之數,義見前。)

丙寅歲,初之氣,天數始於五十一刻,終於三十七刻半;(始於申初初刻,終於午初四刻。凡後寅午戌年皆同。)二之氣,始於三十七刻六分,終於二十五刻;(始於午正初刻,終於辰正四刻。)三之氣,始於二十六刻,終於一十二刻半;(始於巳初初刻,終於卯初四刻。)四之氣,始於一十二刻六分,終於水下百刻。

(始於卯正初刻,終於醜正四刻。)五之氣,始於一刻,終於八十七刻半;(始於寅初初刻,終於子初四刻。)六之氣,始於八十七刻六分,終於七十五刻。(始於子正初刻,終於戌正四刻。此七十五刻者,四分日之三也。)所謂六三,天之數也。(寅次於醜,故曰六三。)

丁卯歲,初之氣,天數始於七十六刻,終於六十二刻半;(始於亥初初刻,終於酉初四刻,凡後之亥卯未年皆同。)二之氣,始於六十二刻六分,終於五十刻;(始於酉正初刻,終於未正四刻。)三之氣,始於五十一刻,終於三十七刻半;(始於申初初刻,終於午初四刻。)四之氣,始於三十七刻六分,終於二十五刻;(始於午正初刻,終於辰正四刻。

)五之氣,始於二十六刻,終於一十二刻半;(始於巳初初刻,終於卯初四刻。)六之氣,始於一十二刻六分,終於水下百刻。(始於卯正初刻,終於醜正四刻。此水下百刻者,即上文所謂二十四步、積盈百刻而成日也。)所謂六四,天之數也。(卯次於寅,故曰六四。此一紀之全數也。

次戊辰歲,初之氣,復始於一刻,常如是無已,周而復始。(以上丁卯年六之氣,終於水下百刻,是子醜寅卯四年氣數至此已盡,所謂一紀。故戊辰年,則氣復始於一刻,而辰巳午未四年又為一紀。辰巳午未之後,則申酉戌亥四年又為一紀。此所以常如是無已,周而復始也。)

白話文:

八、六步四週三合會同子甲相合命曰歲立

乙醜年

  • 初之氣:天數始於第26刻(巳時初刻),終於第12刻半(卯時初四刻)。其他巳、酉、醜年份皆相同。
  • 二之氣:始於第12刻6分(卯時正初刻),終於水下百刻(醜時正四刻)。
  • 三之氣:始於第1刻(寅時初刻),終於第87刻半(子時初四刻)。
  • 四之氣:始於第87刻6分(子時正初刻),終於第75刻(戌時正四刻)。
  • 五之氣:始於第76刻(亥時初刻),終於第62刻半(酉時初四刻)。
  • 六之氣:始於第62刻6分(酉時正初刻),終於第50刻(未時正四刻,即一日的四分之二)。

這段稱為「六二」,是天數的規律(醜年位在子年之後,故稱「六二」)。


丙寅年

  • 初之氣:始於第51刻(申時初刻),終於第37刻半(午時初四刻)。其他寅、午、戌年份皆相同。
  • 二之氣:始於第37刻6分(午時正初刻),終於第25刻(辰時正四刻)。
  • 三之氣:始於第26刻(巳時初刻),終於第12刻半(卯時初四刻)。
  • 四之氣:始於第12刻6分(卯時正初刻),終於水下百刻(醜時正四刻)。
  • 五之氣:始於第1刻(寅時初刻),終於第87刻半(子時初四刻)。
  • 六之氣:始於第87刻6分(子時正初刻),終於第75刻(戌時正四刻,即一日的四分之三)。

這段稱為「六三」,是天數的規律(寅年位在醜年之後,故稱「六三」)。


丁卯年

  • 初之氣:始於第76刻(亥時初刻),終於第62刻半(酉時初四刻)。其他亥、卯、未年份皆相同。
  • 二之氣:始於第62刻6分(酉時正初刻),終於第50刻(未時正四刻)。
  • 三之氣:始於第51刻(申時初刻),終於第37刻半(午時初四刻)。
  • 四之氣:始於第37刻6分(午時正初刻),終於第25刻(辰時正四刻)。
  • 五之氣:始於第26刻(巳時初刻),終於第12刻半(卯時初四刻)。
  • 六之氣:始於第12刻6分(卯時正初刻),終於水下百刻(醜時正四刻,即上文「二十四步」累積盈餘百刻而成一日)。

這段稱為「六四」,是天數的規律(卯年位在寅年之後,故稱「六四」),這是一個完整循環的總和。


接續戊辰年

從丁卯年「六之氣」結束於水下百刻後,子年、醜年、寅年、卯年四年的氣數已完整結束,稱為「一紀」。因此,進入戊辰年後,氣數重新開始於第1刻,之後辰年、巳年、午年、未年又形成另一「一紀」。接著申年、酉年、戌年、亥年再為一紀,如此循環不息,周而復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