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四卷 (3)
二十四卷 (3)
1. 七、天符歲會
按:此二論曰歲會,曰天符,曰太一天符,曰同天符,同歲會,其目凡五,皆上下符會,無所克侮,均為氣之相得,故於天時民病,多見平和;然其氣純而一,亦恐亢則為害,故曰變行有多少,病形有微甚,生死有早晏耳。觀上文二十四年之間,惟於歲會八年,曰所謂歲會,氣之平也,則其他之不平可知。
故曰制則生化,然則無制者乃為害矣。所以有至而不至、未至而至之變,皆其氣之偏耳。不可因其為和,便以為常而不之察也。)
白話文:
【七、天符歲會】
這段內容提到五種情況:「歲會」、「天符」、「太一天符」、「同天符」、「同歲會」,都是指天地之氣相互和諧、沒有相剋相沖的現象,屬於氣候協調的狀態。因此,在這些年份裡,天候與人們的健康大多較為平穩。然而,由於這些年份的氣過於純粹單一,也可能因為過度旺盛而造成危害。所以文中所說變化程度有輕有重,病情有輕微有嚴重,生死有早有晚。
前文曾提到二十四年間,只有八年屬於「歲會」,並稱之為「氣之平」,由此可知其他年份的氣候並不如此平和。
因此,有所制約才能形成生機,反之,缺乏制約便會造成禍害。這也解釋了為何有時氣候該來卻不來,或不該來卻提前到來等異常現象,都是因為氣運偏頗所致。切不可因為這些年份整體和諧,就視為常態而掉以輕心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