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七卷 (8)
七卷 (8)
1. 十、項腋頭面諸經之次
(靈樞本輸篇)
缺盆之中,任脈也,名曰天突。(此下言頸項中諸經之次也。缺盆,足陽明經穴,居橫骨之上,左右各一。缺盆之中,即任脈之天突穴,是為頸前居中第一行脈也。)一次任脈側之動脈,足陽明也,名曰人迎。(一次者,次於中脈一行,足陽明也。其動脈名曰人迎,即頸中第二行脈也。
)二次脈,手陽明也,名曰扶突。(二次於足陽明之外者,手陽明也。穴名扶突,在頸當曲頰下一寸,人迎後一寸五分,即第三行脈也。)三次脈,手太陽也,名曰天窗。(三次於手陽明之外者,手太陽也。穴名天窗,在頸大筋前,曲頰下,扶突後,即第四行脈也。)四次脈,足少陽也,名曰天容。
(四次於手太陽之後者,足少陽也。上出天窗之外,而頸中無穴,是第五行脈也。此雲天容者,系手太陽經穴,疑誤。)五次脈,手少陽也,名曰天牖。(五次於足少陽之後者,手少陽也。穴名天牖,在頸大筋外,天容後,天柱前,完骨下,髮際上,是第六行脈也。牖音有。
)六次脈,足太陽也,名曰天柱。(六次於手少陽之後者,足太陽也。穴名天柱,在挾項後大筋外廉髮際陷中,是第七行脈也。)七次脈。頸中央之脈,督脈也,名曰風府。(七次於足太陽之後而居頸之中央者,督脈也。穴名風府,在項後入髮際一寸,自前中行任脈至此,是為第八行,而頸脈止於此也。
)腋內動脈,手太陰也,名曰天府。腋下三寸,手心主也,名曰天池。(此言腋下二經之脈也。手太陰之穴名天府,手厥陰之脈名天池,二穴俱在腋下三寸,然天府則在臂臑內廉,天池則在肋間乳後一寸也。)刺上關者,呿不能欠;刺下關者,欠不能呿。刺犢鼻者,屈不能伸;刺兩關者,伸不能屈。
(此言取穴之法有所驗也。呿,張口也。欠,張而復合也。上關,足少陽客主人也,在耳前開口有空,張口取之,故刺上關則呿不能欠。下關,足陽明穴也,在客主人下,合口有空,開口則閉,故刺下關則欠不能呿也。犢鼻,足陽明穴也,屈足取之,故刺犢鼻則屈不能伸。兩關,內關外關也,內者手厥陰,外者手少陽,俱伸手取之,故刺兩關則伸不能屈也。
)足陽明挾喉之動脈也,其腧在膺中。(此下乃重言上文六陽經脈以明其詳也。挾喉動脈,即足陽明人迎也。陽明之脈,自挾喉而下行於胸膺,凡氣戶、庫房之類,皆陽明之腧,故曰其腧在膺中。)手陽明次在其腧外,不至曲頰一寸。(此復言扶突穴,在足陽明動腧之外,當曲頰下一寸也。
)手太陽當曲頰。(此復言天窗穴也。)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。(耳下曲頰後,仍如上文言手太陽之天容也。此非足少陽之穴而本篇重言在此,意者古以此穴屬足少陽經也。)手少陽出耳後,上加完骨之上。(此復言天牖穴也。)足太陽挾項大筋之中髮際。(此復言天柱穴,挾後項大筋中髮際也。
)
白話文:
十、項腋頭面諸經之次
鎖骨中間是任脈,稱為天突穴。接著說明頸項各經脈的順序。鎖骨上窩是足陽明經的穴位,位於橫骨之上,左右各一個。鎖骨中間,也就是任脈的天突穴,是頸部前方正中第一條經脈。
接下來是任脈旁的動脈,足陽明經,稱為人迎穴。這是繼正中經脈之後的第二條經脈,足陽明經的動脈稱為人迎穴,是頸部第二條經脈。
再接下來是手陽明經,稱為扶突穴。這是繼足陽明經之外的第三條經脈,穴位名扶突,位於頸部下頷骨下方一寸,人迎穴後方一寸五分,是頸部第三條經脈。
接下來是手太陽經,稱為天窗穴。這是繼手陽明經之外的第四條經脈,穴位名天窗,位於頸部大筋前方,下頷骨下方,扶突穴之後方,是頸部第四條經脈。
接下來是足少陽經,稱為天容穴。(原文中提到天容穴是手太陽經穴,可能是記載錯誤。)這是繼手太陽經之後的第五條經脈。
接下來是手少陽經,稱為天牖穴。這是繼足少陽經之後的第六條經脈,穴位名天牖,位於頸部大筋外側,天容穴後方,天柱穴前方,完骨下方,髮際上方,是頸部第六條經脈。
接下來是足太陽經,稱為天柱穴。這是繼手少陽經之後的第七條經脈,穴位名天柱,位於項部後方大筋外側髮際凹陷處,是頸部第七條經脈。
接下來是頸部中央的經脈,督脈,稱為風府穴。這是繼足太陽經之後,位於頸部中央的第八條經脈,穴位名風府,位於項部後方髮際內一寸處,從前方正中的任脈至此,是頸部經脈的終點。
腋窩內側的動脈是手太陰經,稱為天府穴。腋窩下三寸處,是手厥陰經,稱為天池穴。這是說明腋下兩條經脈。手太陰經的天府穴,手厥陰經的天池穴,兩個穴位都在腋窩下三寸處,但天府穴在臂內側,天池穴則在肋骨間乳頭後方一寸處。
針刺上關穴,則張口困難;針刺下關穴,則閉口困難。針刺犢鼻穴,則彎曲困難;針刺兩關穴,則伸直困難。
這是針灸取穴方法的驗證。呿,是張口的意思;欠,是張開又閉合的意思。上關穴是足少陽經在足陽明經上的穴位,位於耳前張口處有凹陷,張口才能找到,所以針刺上關穴則張口困難。下關穴是足陽明經的穴位,位於上關穴下方,閉口處有凹陷,張口則閉合,所以針刺下關穴則閉口困難。犢鼻穴是足陽明經的穴位,屈膝才能找到,所以針刺犢鼻穴則彎曲困難。兩關穴指內關和外關穴,內關是手厥陰經,外關是手少陽經,都需要伸直手臂才能找到,所以針刺兩關穴則伸直困難。
足陽明經沿喉嚨側的動脈,其相關穴位在胸部。這是再次說明以上六條陽經以闡明細節。喉嚨側的動脈,就是足陽明經的人迎穴。陽明經的經脈,從喉嚨側向下運行到胸部,氣戶、庫房等穴位,都是陽明經的穴位,所以說其穴位在胸部。
手陽明經在其穴位外側,距離下頷骨下方一寸。這是再次說明扶突穴,位於足陽明經穴位的外側,距離下頷骨下方一寸。
手太陽經位於下頷骨處。這是再次說明天窗穴。
足少陽經位於耳下下頷骨後方。(耳下下頷骨後方,如同上文所說的手太陽經的天容穴。這並非足少陽經的穴位,但本篇重複提到,可能是古代將此穴歸屬於足少陽經。)
手少陽經從耳後出來,在完骨上方。這是再次說明天牖穴。
足太陽經位於項部後方大筋中間髮際處。這是再次說明天柱穴,位於項部後方大筋中間髮際處。
2. 十一、五臟背腧
(靈樞背輸篇,素問血氣形志篇)
黃帝問於岐伯曰:願聞五臟之腧,出於背者。(靈樞背輸篇全。五臟居於腹中,其脈氣俱出於背之足太陽經,是為五臟之腧。故唐太宗讀明堂針灸書云:人五臟之系,咸附於背。詔自今毋得笞囚背,蓋恐傷其臟氣,則傷其命也。太宗之仁恩被天下,於此可想見矣。其有故笞人背以害人者,嗚呼!又何心哉?腧音恕,本經腧、輸、俞,三字俱通用。
)岐伯曰: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,(大腧,大杼穴也,在項後第一椎兩旁,故云杼骨之端。)肺腧在三焦之間,心腧在五焦之間,膈腧在七焦之間,肝腧在九焦之間,脾腧在十一焦之間,腎腧在十四焦之間,皆挾脊相去三寸所。(焦即椎之義,指脊骨之節間也,古謂之焦,亦謂之顀,後世作椎。
此自大腧至腎腧左右各相去脊中一寸五分,故云挾脊相去三寸所也。愚按:諸焦字義,非專指骨節為言,蓋謂臟氣自節間而出,以行於肉理脈絡之分,凡自上至下皆可言焦。所以三焦之義,本以上中下通體為言,固可因此而知彼也。)則欲得而驗之,按其處,應在中而痛解,乃其腧也。
(此所以驗取穴之法也。但按其腧穴之處,必痛而且解,即其所也。解,痠軟解散之謂。解音械。)灸之則可,刺之則不可。氣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。以火補者,毋吹其火,須自滅也。以火瀉者,疾吹其火,傳其艾,須其火滅也。(此言五臟之腧,但可灸而不可刺也。不惟針有補瀉,而灸亦有補瀉。
凡欲以火補者,勿吹其火致令疾速,必待其從容自滅可也。凡欲以火瀉者,必疾吹其火,欲其迅速,即傳易其艾,須其火之速滅可也。此用火補瀉之法。)
欲知背俞,先度其兩乳間,中折之,更以他草度去半已,即以兩隅相拄也,乃舉以度其背,令其一隅居上,齊脊大椎,兩隅在下,當其下隅者,肺之俞也。(素問血氣形志篇。此亦取五臟之俞而量之有法也。背俞,即五臟之俞,以其在足太陽經而出於背,故總稱為背俞。
其度量之法,先以草橫量兩乳之間,中半摺折之,又另以一草比前草而去其半,取齊中折之數,乃豎立長草,橫置短草於下,兩頭相拄,象△三隅,乃舉此草以量其背,令一隅居上,齊脊中之大椎,其在下兩隅當三椎之間,即肺俞穴也。度音鐸。拄音主。令,平聲。)復下一度,心之俞也。
(復下一度,謂以上隅齊三椎,即肺俞之中央,其下兩隅,即五椎之間,心之俞也。度,如字,下同。)復下一度,左角肝之俞也,右角脾之俞也。復下一度,腎之俞也。是謂五臟之俞,灸刺之度也。(復下一度,皆如前法,遞相降也。按:肝俞脾俞腎俞,以此法折量、乃與前背腧篇及甲乙經、銅人等書皆不相合,其中未必無誤,或古時亦有此別一家法也。仍當以前背腧篇及甲乙等書者為是。
)
白話文:
十一、五臟背腧
黃帝問岐伯關於五臟的腧穴,哪些是在背部的。五臟位於腹部,其經脈氣血都從背部的足太陽經絡輸出,這些就是五臟的腧穴。唐太宗讀過《明堂針灸書》,書中記載人體五臟的經絡都附著在背部,因此下令禁止杖打囚犯的背部,以免傷及臟腑之氣,危及性命。太宗的仁慈恩澤遍及天下,由此可见一斑。如果有人故意杖打他人背部致其傷亡,實在是喪盡天良!腧穴的「腧」字,與「輸」、「俞」通用。
岐伯回答說:背部的大腧穴位於杼骨末端(大腧穴就是大杼穴,位於項部第一椎骨兩旁,所以說在杼骨末端)。肺腧穴位於第三個椎骨之間,心腧穴位於第五個椎骨之間,膈腧穴位於第七個椎骨之間,肝腧穴位於第九個椎骨之間,脾腧穴位於第十一椎骨之間,腎腧穴位於第十四個椎骨之間,這些穴位都位於脊柱兩旁,距離脊柱三寸。 (「焦」就是椎骨的意思,指脊骨的節間,古代稱之為「焦」,也稱為「顀」,後來寫作「椎」。從大腧穴到腎腧穴,左右兩側都距離脊柱中線一寸五分,所以說都位於脊柱兩旁三寸處。 需要注意的是,「焦」的字義並非專指骨節,而是指臟腑之氣從節間輸出,運行於肌肉經脈之間,從上到下都可以稱為「焦」。因此,「三焦」的意義,本指上中下全身,由此可以推知其他部位。)想要驗證穴位是否準確,可以按壓穴位,如果按壓到穴位中心會感到疼痛然後緩解,那就是該穴位。
驗證穴位的方法就是這樣。只要按壓到穴位,就會感到疼痛然後緩解,那就是穴位所在的位置。「解」是指痠軟舒緩的意思。「解」字讀音與「械」相同。 可以用灸法治療,但不能用針刺。氣盛就要瀉法,氣虛就要補法。用灸法補益時,不要吹滅火苗,要讓它自然熄滅。用灸法瀉法時,要快速吹滅火苗,並迅速更換艾條,讓火苗快速熄滅。這是五臟腧穴的治療方法,只能灸,不能針刺。不僅針灸有補瀉之分,灸法也有補瀉之分。凡是用灸法補益的,不要吹滅火,讓它慢慢自行熄滅即可。凡是用灸法瀉法的,必須快速吹滅火,讓它迅速熄滅,並迅速更換艾條。這是用火進行補瀉的方法。
想要找到背部腧穴的位置,先測量兩乳頭之間的距離,取其一半,再用另一根草測量,取前者的一半長度,將短草與長草垂直相交,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,然後用這個三角形來測量背部,讓三角形的一個角對準脊柱上的大椎穴,另外兩個角在下,其中一個角所在的部位就是肺俞穴。
再往下一個椎骨測量,就是心俞穴;再往下一個椎骨測量,左側是肝俞穴,右側是脾俞穴;再往下一個椎骨測量,就是腎俞穴。這就是五臟腧穴的灸刺位置。 (再次往下一個椎骨測量,以此類推。需要注意的是:用這種方法測量的肝俞、脾俞、腎俞穴位,與其他文獻記載的(例如《背腧篇》及《甲乙經》、《銅人》等書)並不相符,其中可能存在錯誤,或者古代也存在不同的測量方法。我們還是應該以《背腧篇》及《甲乙經》等書的記載為準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