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七卷 (8)

回本書目錄

七卷 (8)

1. 十、項腋頭面諸經之次

(靈樞本輸篇)

缺盆之中,任脈也,名曰天突。(此下言頸項中諸經之次也。缺盆,足陽明經穴,居橫骨之上,左右各一。缺盆之中,即任脈之天突穴,是為頸前居中第一行脈也。)一次任脈側之動脈,足陽明也,名曰人迎。(一次者,次於中脈一行,足陽明也。其動脈名曰人迎,即頸中第二行脈也。

白話文:

位於頸部正中央的穴位,是任脈,稱為天突穴。(以下將說明頸部中各經脈的順序。缺盆穴是足陽明經的穴位,位於鎖骨上方,左右各一個。缺盆穴中間,就是任脈的天突穴,這是頸前最中央的第一行經脈。)任脈旁邊的第一條動脈,是足陽明經,稱為人迎穴。(一次是指次於中間那一行的經脈,也就是足陽明經。這條動脈的名稱是人迎穴,是頸部的第二行經脈。)

)二次脈,手陽明也,名曰扶突。(二次於足陽明之外者,手陽明也。穴名扶突,在頸當曲頰下一寸,人迎後一寸五分,即第三行脈也。)三次脈,手太陽也,名曰天窗。(三次於手陽明之外者,手太陽也。穴名天窗,在頸大筋前,曲頰下,扶突後,即第四行脈也。)四次脈,足少陽也,名曰天容。

白話文:

第二次脈絡:手陽明經,穴位名稱為扶突。(在足陽明經之外的第二次脈絡是手陽明經。穴位扶突位於頸部,在曲頰下方一寸,人迎穴後方一寸五分,也是第三行的脈絡。)

第三次脈絡:手太陽經,穴位名稱為天窗。 (在手陽明經之外的第三次脈絡是手太陽經。穴位天窗位於頸部大筋前面,曲頰下方,扶突穴後方,也是第四行的脈絡。)

第四次脈絡:足少陽經,穴位名稱為天容。

(四次於手太陽之後者,足少陽也。上出天窗之外,而頸中無穴,是第五行脈也。此雲天容者,系手太陽經穴,疑誤。)五次脈,手少陽也,名曰天牖。(五次於足少陽之後者,手少陽也。穴名天牖,在頸大筋外,天容後,天柱前,完骨下,髮際上,是第六行脈也。牖音有。

白話文:

段落 1

手太陽經之後的第四條經脈是足少陽經。它在上從天窗穴外而出,頸部沒有穴位,是第五行經脈。這裡的「天容穴」可能是誤傳,應該是手太陽經的穴位。

段落 2

第五條經脈是手少陽經,也叫天牖穴。(足少陽經之後的第五條經脈是手少陽經。這個穴位的名稱是天牖,位於頸部的筋外,天容穴之後,天柱穴之前,完骨穴之下,髮際線之上。這是第六行經脈。「牖」唸成「有」。)

)六次脈,足太陽也,名曰天柱。(六次於手少陽之後者,足太陽也。穴名天柱,在挾項後大筋外廉髮際陷中,是第七行脈也。)七次脈。頸中央之脈,督脈也,名曰風府。(七次於足太陽之後而居頸之中央者,督脈也。穴名風府,在項後入髮際一寸,自前中行任脈至此,是為第八行,而頸脈止於此也。

白話文:

六次脈,就是足太陽經,穴位名稱為天柱。(六次脈位於手少陽經之後,屬於足太陽經。天柱穴位於頸後大筋外側發際凹陷處,是第七行脈絡。)七次脈是頸部中央的脈絡,是督脈,穴位名稱為風府。(七次脈位於足太陽經之後,位於頸部中央,屬於督脈。風府穴位於項後入髮際一寸處,任脈從前面中間行走到這裡為止,這條脈絡是第八行,而頸部的脈絡在此處結束。)

)腋內動脈,手太陰也,名曰天府。腋下三寸,手心主也,名曰天池。(此言腋下二經之脈也。手太陰之穴名天府,手厥陰之脈名天池,二穴俱在腋下三寸,然天府則在臂臑內廉,天池則在肋間乳後一寸也。)刺上關者,呿不能欠;刺下關者,欠不能呿。刺犢鼻者,屈不能伸;刺兩關者,伸不能屈。

白話文:

腋窩附近的動脈是手太陰經,叫做天府。腋下三寸處是手厥陰經,叫做天池。(這是在講述腋下兩條經絡的脈絡。手太陰經的穴位名為天府,手厥陰經的脈絡名為天池,這兩個穴位都位於腋下三寸處,但天府位於手臂內側,天池則位於肋骨間胸部後方一寸處。)針刺上關穴,就不能打哈欠;針刺下關穴,就不能欠身。針刺犢鼻穴,就不能伸直手肘;針刺兩關穴,就不能彎曲手肘。

(此言取穴之法有所驗也。呿,張口也。欠,張而復合也。上關,足少陽客主人也,在耳前開口有空,張口取之,故刺上關則呿不能欠。下關,足陽明穴也,在客主人下,合口有空,開口則閉,故刺下關則欠不能呿也。犢鼻,足陽明穴也,屈足取之,故刺犢鼻則屈不能伸。兩關,內關外關也,內者手厥陰,外者手少陽,俱伸手取之,故刺兩關則伸不能屈也。

白話文:

這些穴位取穴法是經過驗證的。呿:張嘴;欠:張嘴後又閉上。上關穴:足少陽膽經穴位,位於耳前有空隙的地方,張嘴時取穴,因此針刺上關穴後,就不能張嘴和閉嘴。下關穴:足陽明胃經穴位,位於上關穴下方,閉嘴時有空隙,張嘴時就會閉合,因此針刺下關穴後,就不能閉嘴和張嘴。犢鼻穴:足陽明胃經穴位,屈腿取穴,因此針刺犢鼻穴後,就不能伸直腳。兩關穴:包括內關穴和外關穴,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,外關穴屬手少陽三焦經,都伸展手取穴,因此針刺兩關穴後,就不能屈肘和伸肘。

)足陽明挾喉之動脈也,其腧在膺中。(此下乃重言上文六陽經脈以明其詳也。挾喉動脈,即足陽明人迎也。陽明之脈,自挾喉而下行於胸膺,凡氣戶、庫房之類,皆陽明之腧,故曰其腧在膺中。)手陽明次在其腧外,不至曲頰一寸。(此復言扶突穴,在足陽明動腧之外,當曲頰下一寸也。

白話文:

足陽明經絡伴隨著喉嚨的動脈,其穴位位於胸膈之間。(這段文字重複說明瞭六條陽經脈路,用以闡明細節。伴隨著喉嚨動脈,即足陽明經上的「人迎穴」。陽明經脈從喉嚨兩旁向下運行於胸膈,所有氣戶、庫房等部位都是陽明經的穴位,所以說它的穴位位於胸膈之間。)手陽明經絡緊接著位於足陽明經穴位的外側,不到曲頰一寸的距離。(這段文字再次說明瞭扶突穴,它位於足陽明經的動脈穴位之外,在曲頰下一寸處。)

)手太陽當曲頰。(此復言天窗穴也。)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。(耳下曲頰後,仍如上文言手太陽之天容也。此非足少陽之穴而本篇重言在此,意者古以此穴屬足少陽經也。)手少陽出耳後,上加完骨之上。(此復言天牖穴也。)足太陽挾項大筋之中髮際。(此復言天柱穴,挾後項大筋中髮際也。

白話文:

手太陽經從顴骨彎曲處通過。(這句話重複描述天窗穴。)足少陽經在耳下顴骨彎曲處之後。(耳下顴骨彎曲處後,同上面手太陽經天容穴一樣。這裡不是足少陽經的穴位,但本篇重複提到這裡,可能是古人認為這個穴位屬於足少陽經。)手少陽經從耳後出來,向上到達完骨之上。(這句話重複描述天牖穴。)足太陽經夾著後頸大筋中的髮際。(這句話重複描述天柱穴,夾著後頸大筋中的髮際。)

2. 十一、五臟背腧

(靈樞背輸篇,素問血氣形志篇)

白話文:

人體的經絡運行著氣血,當氣血充盈且流動順暢時,人就能保持健康。若氣血出現阻滯或是不足,則會導致各種疾病產生。因此,調理氣血是中醫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則。通過針灸、按摩以及藥物等方法,可以促進氣血流通,達到防治疾病的效果。人體背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,這些穴位與內臟相連,刺激這些穴位有助於調節相應的臟腑功能。

黃帝問於岐伯曰:願聞五臟之腧,出於背者。(靈樞背輸篇全。五臟居於腹中,其脈氣俱出於背之足太陽經,是為五臟之腧。故唐太宗讀明堂針灸書云:人五臟之系,咸附於背。詔自今毋得笞囚背,蓋恐傷其臟氣,則傷其命也。太宗之仁恩被天下,於此可想見矣。其有故笞人背以害人者,嗚呼!又何心哉?腧音恕,本經腧、輸、俞,三字俱通用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岐伯說:「我想知道五臟的腧穴,它們都在背部嗎?」

岐伯回答說:「五臟雖然位於腹部,但它們的脈氣都通過背部的足太陽經流出,所以背部是五臟的腧穴。」

唐太宗讀了《明堂針灸書》後說:「人的五臟系統都與背部相連。」因此,他下詔說以後不要再杖打囚犯的背部,因為這會傷到他們的臟氣,進而危及性命。唐太宗的仁慈恩德由此可見一斑。

如果有人故意杖打別人的背部來傷害他們,那麼,唉!他們怎麼忍心呢?「腧」的發音為「恕」,在《靈樞經》中,「腧」、「輸」、「俞」這三個字可以通用。

)岐伯曰: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,(大腧,大杼穴也,在項後第一椎兩旁,故云杼骨之端。)肺腧在三焦之間,心腧在五焦之間,膈腧在七焦之間,肝腧在九焦之間,脾腧在十一焦之間,腎腧在十四焦之間,皆挾脊相去三寸所。(焦即椎之義,指脊骨之節間也,古謂之焦,亦謂之顀,後世作椎。

白話文:

岐伯說:背中大腧穴位於肩胛骨的盡頭(大腧穴即大杼穴,在後頸第一塊椎骨兩側,所以說肩胛骨的盡頭)。肺腧穴位於三焦之間,心腧穴位於五焦之間,膈腧穴位於七焦之間,肝腧穴位於九焦之間,脾腧穴位於十一焦之間,腎腧穴位於十四焦之間,這些腧穴都緊鄰脊骨,相距三寸左右。(焦就是椎的意思,指脊骨的節間,古時候稱為焦,也稱為顀,後世寫作椎。)

此自大腧至腎腧左右各相去脊中一寸五分,故云挾脊相去三寸所也。愚按:諸焦字義,非專指骨節為言,蓋謂臟氣自節間而出,以行於肉理脈絡之分,凡自上至下皆可言焦。所以三焦之義,本以上中下通體為言,固可因此而知彼也。)則欲得而驗之,按其處,應在中而痛解,乃其腧也。

白話文:

從大椎穴到腎俞穴,左右兩邊距離脊椎中線各為一寸半,所以說「挾脊相去三寸」。我的理解是:「焦」的字義,並不單獨指骨節,而是指臟腑之氣從骨節間透出,運行於肉理脈絡之中。凡是從上到下,都可以稱為「焦」。所以,三焦的意義,本來就是指貫穿全身的上、中、下三部分。因此,可以從此而瞭解彼處。

如果想要驗證的話,按壓那部位,如果按壓的部位在身體中線,而且疼痛得以解除,那裡就是對應的腧穴。

(此所以驗取穴之法也。但按其腧穴之處,必痛而且解,即其所也。解,痠軟解散之謂。解音械。)灸之則可,刺之則不可。氣盛則瀉之,虛則補之。以火補者,毋吹其火,須自滅也。以火瀉者,疾吹其火,傳其艾,須其火滅也。(此言五臟之腧,但可灸而不可刺也。不惟針有補瀉,而灸亦有補瀉。

白話文:

這就是驗證取穴方法的原理。只要按壓腧穴,如果感到疼痛並且得到緩解,這就是取穴的準確位置。「解」是指肌肉痠軟、疼痛解除的感覺。

可以用灸法治療,但不能用針刺法。氣血旺盛時就用瀉法,氣血虛弱時就用補法。用火補時,不要吹滅火,讓它自然熄滅。用火瀉時,快速吹火,讓艾條燃燒得快一些,火自然會熄滅。

(這段話的意思是,五臟的腧穴只能用灸法,不能用針刺法。不僅針灸有補瀉之分,灸法也有補瀉之分。)

凡欲以火補者,勿吹其火致令疾速,必待其從容自滅可也。凡欲以火瀉者,必疾吹其火,欲其迅速,即傳易其艾,須其火之速滅可也。此用火補瀉之法。)

白話文:

對於想要用灸火補益的人,不要吹動灸火讓它燃燒得很快,一定要等到它自然燃盡為止。對於想要用灸火瀉熱的人,一定要快速吹動灸火,讓它燃燒得快一點,並且迅速更換艾條,讓灸火儘快熄滅。這就是使用灸火進行補益和瀉熱的方法。

欲知背俞,先度其兩乳間,中折之,更以他草度去半已,即以兩隅相拄也,乃舉以度其背,令其一隅居上,齊脊大椎,兩隅在下,當其下隅者,肺之俞也。(素問血氣形志篇。此亦取五臟之俞而量之有法也。背俞,即五臟之俞,以其在足太陽經而出於背,故總稱為背俞。

白話文:

如果想知道穴位的具體位置,首先要測量兩個乳頭之間的距離,將距離對半折,用另一根草測量對半的半部長度,然後將草的兩端對在一起。接著,將草提起來測量背部,讓草的一端位於頭部上方,與脊椎大椎穴對齊,另一端位於下方,草的下端所對應的位置就是肺的背俞穴。(摘自《素問·血氣形志篇》。這是根據五臟的背俞穴來測量的方法。背俞穴是指五臟的背俞穴,由於它們位於足太陽經上並出於背部,因此總稱為背俞穴。)

其度量之法,先以草橫量兩乳之間,中半摺折之,又另以一草比前草而去其半,取齊中折之數,乃豎立長草,橫置短草於下,兩頭相拄,象△三隅,乃舉此草以量其背,令一隅居上,齊脊中之大椎,其在下兩隅當三椎之間,即肺俞穴也。度音鐸。拄音主。令,平聲。)復下一度,心之俞也。

白話文:

測量的方法:

  1. 先用一根草水平量兩乳之間的距離,然後對摺一半。
  2. 再用另一根草與前一根草比較,取其一半的長度,與前一根對摺的長度相等。
  3. 將長草垂直豎立,短草橫置在下,兩端相抵,呈三角形。
  4. 用這個三角形測量背部,一個角在最上方,對準脊椎中央的大椎穴。
  5. 另外兩個角位於大椎穴下方的三個椎骨之間,即肺俞穴。
  6. 再往下測量一寸,就是心俞穴。

(復下一度,謂以上隅齊三椎,即肺俞之中央,其下兩隅,即五椎之間,心之俞也。度,如字,下同。)復下一度,左角肝之俞也,右角脾之俞也。復下一度,腎之俞也。是謂五臟之俞,灸刺之度也。(復下一度,皆如前法,遞相降也。按:肝俞脾俞腎俞,以此法折量、乃與前背腧篇及甲乙經、銅人等書皆不相合,其中未必無誤,或古時亦有此別一家法也。仍當以前背腧篇及甲乙等書者為是。

白話文:

再向下取一寸,也就是上部三塊脊椎骨對齊的位置,也就是肺俞的正中間,它下面兩側,也就是五塊脊椎骨之間,是心俞。度,字面意思,以下同。

再向下取一寸,左邊是肝俞,右邊是脾俞。再向下取一寸,是腎俞。這就是五臟的俞穴,灸刺治療的部位。(再向下取一寸,都按照前面的方法,依次向下遞減。)

注:肝俞、脾俞、腎俞,按照這個方法推算,與前面《背腧篇》和《甲乙經》、《銅人》等書記載的不同,其中可能有些錯誤,或者在古代也有這種不同的方法。仍然應該以《背腧篇》和《甲乙經》等書為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