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三卷 (2)
二十三卷 (2)
1. 一、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歲氣立
由是鬥建隨天左旋以行於東方,日月挨宮右退以會於西宿。故仲冬鬥建在子,則日月會於星紀,鬥宿醜宮也。季冬鬥建在醜,則日月會於玄枵,女宿子宮也。此所以日行北陸謂冬也。又由是則鬥建自東北順而南,日月自西北逆而南,故孟春鬥建在寅,則日月會於娵訾,室宿亥宮也。仲春鬥建在卯,則日月會於降婁,奎宿戌宮也。
季春鬥建在辰,則日月會於大梁,胃宿酉宮也。是皆以西緯東,此所以日行西陸謂春也。又由是則鬥建自東南順而西,日月自西南逆而東,故孟夏鬥建在巳,則日月會於實沉,畢宿申宮也。仲夏鬥建在午,則日月會於鶉首,井宿未宮也。季夏鬥建在未,則日月會於鶉火,柳宿午宮也。
此所以日行南陸謂夏也。又由是則鬥建自西南順而北,日月自東南逆而北,故孟秋鬥建在申,則日月會於鶉尾,翼宿巳宮也。仲秋鬥建在酉,則日月會於壽星,角宿辰宮也。季秋鬥建在戌,則日月會於大火,房宿卯宮也。是皆以東緯西,此所以日行東陸謂秋也。以至孟冬鬥建在亥,則日月會於析木,尾宿寅宮,而復交乎冬至。
故春不在東而在西,秋不在西而在東也。由此觀之,則天運本順而左旋,日月似逆而右轉,故星家以七政為右行。殊不知日月五星皆循天左行,其所以似右者,乃日不及天,月不及日,並五星之退度耳。故天之與日,正會於子半之中,是為一歲之首,即冬至節也。自子半之後,則天漸余而東,日漸縮而西,而時序節令從茲變更矣。
五星之行,亦各有度。如木曰歲星,其行一年一宮,十二年一周天。火曰熒惑,其行六十一日有零過一宮,七百四十日一周天。土曰鎮星,其行二十八月過一宮,二十八年一周天。金曰太白,其行一月一宮,一歲一周天。水曰辰星,常隨太陽而行,然或前或後,不出三十度之外,亦一月一宮,一歲一周天。
凡此五星,皆所以佐日月而循序如緯者也。此行有分紀之謂。)周有道理。(按渾天說曰:天地之體,狀如鳥卵,天包地外,猶殼裹黃,其形體混然,周旋無已,故曰混天。然則周天之度,何從考正?乃於日行之數,有以見之。
日之行度,不及於天,故以每日所短之數,紀為一度,凡行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日之一,竟天一周,復會於舊宿之處,故紀天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,而周天二十八宿均此數焉。其行則自東而升,自西而降。安定胡氏曰:人一呼一吸為一息,一息之間,大約天行八十里。
凡人晝夜呼吸,總計一萬三千五百息,以八十里之數因之,共得一百八萬里。考之洛書甄曜度及春秋考異郵,皆云周天一百七萬一千里,其大概亦不相遠,此周天圍圓之數也。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分之,則每度得二千九百三十二里,又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十八。以圍三徑一言之,則周天上下四旁,直徑三十五萬七千里。
白話文:
一、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歲氣立
北斗的鬥柄隨著天體向左旋轉運行於東方,而太陽和月亮則依序向右退行,在西方與星宿會合。因此,仲冬時鬥柄指向子位,太陽和月亮便在星紀(鬥宿,醜宮)會合;季冬時鬥柄指向醜位,日月則在玄枵(女宿,子宮)會合,這就是太陽運行於北方稱為冬季的原因。
接著,鬥柄從東北向南方順行,而日月則從西北向南方逆行。所以孟春時鬥柄指向寅位,日月在娵訾(室宿,亥宮)會合;仲春鬥柄指向卯位,日月在降婁(奎宿,戌宮)會合;季春鬥柄指向辰位,日月在大梁(胃宿,酉宮)會合。這一切都是從西方橫貫東方,因此太陽運行於西方稱為春季。
再來,鬥柄從東南向西方順行,日月則從西南向東方逆行。孟夏時鬥柄指向巳位,日月在實沈(畢宿,申宮)會合;仲夏鬥柄指向午位,日月在鶉首(井宿,未宮)會合;季夏鬥柄指向未位,日月在鶉火(柳宿,午宮)會合,因此太陽運行於南方稱為夏季。
之後,鬥柄從西南向北方順行,日月則從東南向北方逆行。孟秋時鬥柄指向申位,日月在鶉尾(翼宿,巳宮)會合;仲秋鬥柄指向酉位,日月在壽星(角宿,辰宮)會合;季秋鬥柄指向戌位,日月在大火(房宿,卯宮)會合,這都是從東方橫貫西方,因此太陽運行於東方稱為秋季。
最後,孟冬時鬥柄指向亥位,日月在析木(尾宿,寅宮)會合,再次回到冬至的起點。因此,春季不在東方而在西方,秋季不在西方而在東方。由此可見,天體運行本質上是順時針向左旋轉,而日月看似逆時針向右旋轉,因此占星家認為日月五星是向右運行。其實日月五星都是順天左行,之所以看似右行,是因為太陽追不上天體,月亮追不上太陽,再加上五行的退行度數。
天體與太陽正好在子時中會合,這就是一年的開始,也就是冬至節氣。自子半之後,天體逐漸向東偏移,太陽逐漸向西移動,季節節氣也因此變化。
五行的運行各有規律:木星(歲星)一年運行一宮,十二年完成一周天;火星(熒惑)約六十一天過一宮,七百四十天一周天;土星(鎮星)二十八個月過一宮,二十八年一周天;金星(太白)一月一宮,一年一周天;水星(辰星)通常跟隨太陽而行,但也會前後移動,不超出三十度,同樣一月一宮,一年一周天。這五行都輔助日月按序運行如緯線。
至於周天的道理,按渾天學說,天地的形狀像鳥蛋,天包裹著地,如同蛋殼包裹蛋黃,它不斷旋轉運行,稱為「混天」。周天的度數如何考證?可從太陽運行的規律看出。太陽每日的運行度數不足天體運行,因此將每天不足的部分記為一度,運行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後,完成一周天,回到原來的星宿位置,所以周天定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,二十八宿均分此數。太陽從東方升起,西方落下。
安定胡氏說:人一呼一吸為一息,一息之間天行約八十里。人一晝夜呼吸共計一萬三千五百息,乘以八十里,共一百零八萬里。根據《洛書甄曜度》和《春秋考異郵》,周天約一百零七萬一千里,差異不大,這是周天的圍圓長度。將其分配給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,每度得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又三百四十八分之一千四百六十一里。按圓周率「週三徑一」計算,周天的直徑為三十五萬七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