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七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七卷 (2)

1. 三、十二經離合

(靈樞經別篇全)

黃帝問於岐伯曰: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,內有五臟以應五音、五色、五時、五味、五位也;外有六腑以應六律,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、十二辰、十二節、十二經水、十二時、十二經脈者,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。(此言人身臟腑經脈,無非合於天道者。五音五色等義,見藏象類。

六律義,見附翼律原。十二月等義,俱詳載圖翼中。)夫十二經脈者,人之所以生,病之所以成,人之所以治,病之所以起,學之所始,工之所止也,粗之所易,上之所難也。請問其離合出入奈何?(經脈者,臟腑之枝葉;臟腑者,經脈之根本。知十二經脈之道,則陰陽明,表裡悉,氣血分,虛實見,天道之逆從可察,邪正之安危可辨。凡人之生,病之成,人之所以治,病之所以起,莫不由之。

故初學者必始於此,工之良者亦止於此而已。第粗工忽之,謂其尋常易知耳;上工難之,謂其應變無窮也。十二經脈已具前經脈篇,但其上下離合、內外出入之道猶有未備,故此復明其詳。然經脈篇以首尾循環言,故上下起止有別;此以離合言,故但從四末始。雖此略彼詳,然義有不同,所當參閱。

)岐伯稽首再拜曰:明乎哉問也。此粗之所過,上之所息也,請卒言之。(過猶經過,謂忽略不察也。息如止息,謂必所留心也。)

足太陽之正,別入於膕中,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,屬於膀胱,散之腎,循膂當心入散;直者,從膂上出於項,復屬於太陽,此為一經也。足少陰之正,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,上至腎,當十四顀出屬帶脈;直者,系舌本,復出於項,合於太陽,此為一合。成以諸陰之別,皆為正也。

(此膀胱與腎為表裡,故其經脈相為一合也。足太陽之正,入膕中,與少陰合而上行;其別一道下尻五寸,當承扶之次,上入肛門,內行腹中,屬於膀胱,散於腎,循膂當心入散,上出於項,而復屬於本經太陽,此內外同為一經也。足少陰之正,自膕中合於太陽,內行上至腎,當十四椎旁腎俞之次,出屬帶脈,其直者上系舌本,復出於項,合於太陽,是為六合之一也。

然有表必有里,有陽必有陰,故諸陽之正,必成於諸陰之別,此皆正脈相為離合,非旁通交會之謂也。余仿此。尻,開高切。肛音工,又好剛切。顀,椎同,音槌。)

足少陽之正,繞髀入毛際,合於厥陰;別者,入季脅之間,循胸裡屬膽,散之上肝,貫心,以上挾咽,出頤頷中,散於面,系目系,合少陽於外眥也。足厥陰之正,別跗上,上至毛際,合於少陽,與別俱行,此為二合也。(此膽肝二經為表裡,經脈相為一合也。足少陽繞髀陽,入毛際,與足厥陰合。

其內行而別者,乃自季脅入胸屬膽、散之上肝,由肝之上系貫心,上挾咽,自頤頷中出,散於面,上系目系,復合少陽本經於目外眥瞳子髎也。足厥陰之正,別足跗內行,上至陰毛之際,合於足少陽、與別者俱行,上布脅肋,是為六合之二也。頤音移。頷,何敢切。)

足陽明之正,上至髀,入於腹裡,屬胃,散之脾,上通於心,上循咽出於口,上頞䪼,還系目系,合於陽明也。足太陰之正,上至髀,合於陽明,與別俱行,上結於咽,貫舌中,此為三合也。(此胃脾二經表裡相為一合也。足陽明上至髀關,其內行者,由氣街入腹裡,屬於胃,散於脾,上通於心,循咽出於口,上頞䪼,入承泣之次,系目係為目下網,以合於陽明本經也。足太陰之正,上股內,合於足陽明,與別者俱行,上咽貫舌,是為六合之三也。

頞音遏。䪼音拙。)

手太陽之正,指地,別於肩解,入腋走心,系小腸也。手少陰之正,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,屬於心,上走喉嚨,出於面,合目內眥,此為四合也。(此小腸與心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。指地者,地屬陰,居天之內。手太陽內行之脈,別於肩解,入腋走心,繫於小腸,皆自上而下,自外而內,故曰指地。

經脈篇言交肩上,入缺盆絡心;此言別於肩解,入腋走心。蓋前後皆有入心之脈。手少陰之正,自腋下三寸足少陽淵腋之次,行兩筋之間,內屬於心,與手太陽入腋走心者合,乃上行挾於咽、出於面,合於目內眥,是當與足太陽睛明相會矣。此六合之四也。

手少陽之正,指天,別於巔,入缺盆,下走三焦,散於胸中也。手心主之正,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,別屬三焦,出循喉嚨,出耳後,合少陽完骨之下,此為五合也。(此三焦心主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。指天者,天屬陽,運於地之外。手少陽之正,上別於巔,入缺盆,下走三焦,散於胸中,包羅臟腑之外,故曰指天。

手厥陰之正,其別而內行者,與少陰之脈,同自腋下三寸,足少陽淵腋之次,入胸中,屬於三焦,乃出循喉嚨,行耳後,合手足少陽於完骨之下,此六合之五也。)

手陽明之正,從手循膺乳,別於肩髃,入柱骨,下走大腸,屬於肺,上循喉嚨,出缺盆,合於陽明也。手太陰之正,別入淵腋少陰之前,入走肺,散之大腸,上出缺盆,循喉嚨,復合陽明,此六合也。(此大腸與肺為表裡,經脈相為一合也。手陽明之正,循胸前膺乳之間,其內行者,別於肩髃,入柱骨,由缺盆下走大腸,屬於肺;其上者,循喉嚨,復出缺盆,而合於陽明本經也。

手太陰之正,其內行者,自天府別入淵腋,由手少陰心經之前入內走肺,散之大腸;其上行者,出缺盆,循喉嚨,復合於手陽明經。以上共十二經,是為六合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