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卷 (30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卷 (30)

1. 三十、繆刺巨刺

凡邪之在心者,皆在於心之包絡,故取之。)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,立已;(謂神門穴,手少陰之腧也。)不已,以竹管吹其兩耳,(以小竹管納對耳孔,用力吹之,勿令氣泄,所以溫助五絡,氣可復通也。新校正云:按陶隱居謂吹其左耳極三度,復吹其右耳三度也。)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,燔治,飲以美酒一杯,不能飲者灌之,立已。

鬄,剃同。左角之發,五絡之血餘也。燔治,燒製為末也。飲以美酒,助藥力行血氣也。補以其類,故可使屍厥立已。)

凡刺之數,先視其經脈,切而從之,審其虛實而調之,不調者經刺之,(病在經者,治從其經,但審其虛實而調之。調者,如湯液導引之類皆是也。調之而不調,然後刺其經脈,是謂經刺,亦曰巨刺。)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,(有痛而經不病者,病在大絡也,故當繆刺之。

)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,此繆刺之數也。(皮部有血絡者,邪在皮膚孫絡也,故當盡取其血。凡此刺經者,刺大絡者,刺皮部血絡者,各有其治,所以辨繆刺之術數也。

白話文:

三十、繆刺與巨刺

關於針刺法則:首先要觀察經脈狀況,切按脈象後順應其走向,判斷虛實再進行調理。若調理無效,則採用「經刺」(即巨刺)法——針對經脈病變,先以湯藥或導引等法調理,若仍無效再刺經脈。若患者有疼痛但經脈無異常,則用「繆刺」法(適用於大絡病變)。此時要檢查皮膚表層有無充血脈絡,若有則須全部刺出血。以上這些針對經脈、大絡、皮部血絡的不同針刺方法,正是辨別繆刺技術的關鍵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