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卷 (22)
二十卷 (22)
1. 二十八、四盛關格之刺
聖人之顧根本,豈惟針刺為然哉?)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,命曰陰陽俱溢,如是者不開,則血脈閉塞,氣無所行,流淫於中,五臟內傷。如此者,因而灸之,則變易而為他病矣。(俱盛三倍以上,即四盛也。陰陽俱溢,即溢陰溢陽也。不開,即外關內格也。如此者血氣閉塞無所行,五臟真陰傷於內,刺之已不可,灸之則愈亡其陰而變生他病,必至不能治也。)
白話文:
聖人注重根本之道,豈止是針刺如此?當人迎脈與寸口脈的搏動都比平常強盛三倍以上,稱為陰陽之氣均過盛,若這種情況不疏通,則血脈閉塞,氣機無法運行,邪氣滯留體內,導致五臟受損。此時若錯誤施以灸法,反而會使病情轉變為其他疾病。(所謂「俱盛三倍以上」即四倍盛大的脈象;「陰陽俱溢」指陰氣陽氣均過度充盈;「不開」即外關內格的病理狀態。此情況下血氣阻塞無法流通,五臟真陰內損,連針刺都已不宜,若施灸更會耗損陰液而引發其他病症,最終將難以醫治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