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三卷 (22)
三卷 (22)
1. 十三、有子無子女盡七七男盡八八
雖然,此固一說也,但亦涉於渺茫耳。若東垣之說,則以數日之後,感必成女。第以近驗,求男者每用三十時辰、兩日半之法,而有必不免於女者,有在二十日以外而得男者,此皆與東垣相反矣。若丹溪以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一句為論,乃指既受之後為言,而亦未明其所以然。
且左右者,言陰陽升降之理,豈此兩岐之謂,尤屬太奇。若必欲得其實理,則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陽勝陰者為男,陰勝陽者為女,此為不易之至論。然陰陽盛衰之說固如此,而亦何以見其詳?如老陽少陰,強弱判矣;羸陽壯陰,盛衰分矣。壯而不蓄,同乎弱矣;老而知養,同於少矣。
期候有陰陽,忽之者其氣衰;起居有消長,得之者其氣盛。兩軍相對,氣可奪於先聲;一靜自持,機待時而後動。以寡擊眾,孰謂無方?轉弱為強,果由妙用。受與不受在闔闢,不在淺深,言遲疾者殊謬;男與不男在盈虛,不在沖裹,道先後者尤差。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貴而壽,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,何莫非乾坤之道乎?!知之者,豈惟擅璋瓦之權,而藍田久無煙焰者,不外此也;子女生而夭弱者,不外此也。有子女之念者,其留意於是焉。
)三八腎氣平均,筋骨勁強,故真牙生而長極。(腎水生肝血,故筋亦勁強也。余注同前女子。)四八筋骨隆盛,肌肉滿壯。(男子氣數至此,盛之極也。)五八腎氣衰,發墮齒槁。(男為陽體,不足於陰,故其衰也自腎始,而發齒其徵也。)六八陽氣衰竭於上,面焦,髮鬢頒白。
(陽氣,亦三陽氣也。頒,班同。)七八肝氣衰,筋不能動,天癸竭,精少,腎臟衰,形體皆極。(肝主筋,肝衰故筋不能動。腎主骨,腎衰故形體疲極。)八八則齒髮去。(衰之甚也。)腎者主水,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,故五臟盛乃能瀉。(腎為水臟,精即水也,五臟六腑之精,皆藏於腎,非腎臟獨有精也,故五臟盛則腎乃能瀉。)今五臟皆衰,筋骨解墮,天癸盡矣。
故髮鬢白,身體重,行步不正,而無子耳。(凡物壯則老,此上文所謂天數也。解,懈同。)帝曰: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?岐伯曰:此其天壽過度,氣脈常通,而腎氣有餘也。(此天稟有餘,即所謂材力也。)此雖有子,男不過盡八八,女不過盡七七,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。
(天癸大數,女已盡於七七,男已盡於八八,精氣既竭,此外多難於子矣。)帝曰:夫道者年皆百數,能有子乎?岐伯曰: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,身年雖壽,能生子也。道者,言合道之人也。既能道合天地,則其材力天數,自是非常,卻老全形,壽而生子,固有出人之表,而不可以常數限者矣。
此篇大意,帝以材力天數為問,而岐伯之答,如天癸盛衰者,言材力也;七七八八者,言天數也。雖材力之強者,若出於數限之外,而其所以能出者,又何莫非天稟之數乎?其有積精全神,而能以人力勝天者,惟法則天地而合同於道者,為能及之也。)
白話文:
主題:十三、關於生育年齡,女性以七七為限,男性以八八為限
內容:
雖然這是一種說法,但終究有些虛無縹緲。例如李東垣認為,在特定天數後受孕必生女。然而實際觀察發現,求男者常用「三十時辰、兩日半」之法,卻仍有生女的情況;也有在二十日後受孕而得男的例子,這與東垣之說相反。朱丹溪則引用「左右為陰陽之道路」來解釋,但僅指受孕後的現象,未說明根本原理。
所謂「左右」,本指陰陽升降之理,若硬套用於生育男女,實在過於牽強。若要探求真實道理,「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陽勝陰為男,陰勝陽為女」才是根本法則。然而陰陽盛衰的表現如何判斷?例如老陽與少陰、強弱分明;虛陽與壯陰,盛衰有別。若體壯卻不調養,等同虛弱;年老卻善保養,亦可如年少。
時機有陰陽之分,輕忽者氣衰;起居影響消長,得當者氣盛。如同兩軍對峙,氣勢可先聲奪人;靜待時機,方能後發制人。以寡擊眾,豈無方法?轉弱為強,端賴巧妙運用。受孕與否在於陰陽開闔,不在交合深淺;論遲速者大謬。生男與否取決於精氣盈虛,不在沖任之說;談先後者更偏離正道。
寡欲所得子女多貴而長壽,多欲所得子女多濁而早夭,無一不符合乾坤之道。明白此理者,不僅能掌握生育之權,更能避免如「藍田久無煙火」(比喻難以孕育)或子女體弱夭折的情況。有生育意願者,當深思此理。
(男子生理變化:)
- 三八(24歲):腎氣充盈,筋骨強健,智齒生長至極。(腎水滋養肝血,故筋力強勁。)
- 四八(32歲):筋骨壯盛,肌肉飽滿。(男子氣血至此達頂峰。)
- 五八(40歲):腎氣始衰,髮落齒枯。(男性屬陽,陰精易虧,故衰老從腎顯現,髮齒為徵兆。)
- 六八(48歲):陽氣衰於上,面容憔悴,鬢髮斑白。(陽氣指三陽經之氣。)
- 七八(56歲):肝氣衰,筋力遲鈍,天癸竭,精少,腎臟衰退,形體衰敗。(肝主筋,腎主骨,故功能衰退。)
- 八八(64歲):齒髮脫落。(衰老至極。)
腎主水,藏五臟六腑之精,故五臟強盛方能瀉精。(腎為水臟,精即水之化,五臟之精皆歸於腎,非獨腎藏精。)若五臟皆衰,筋骨鬆懈,天癸枯竭,則鬢白體沈,步履不穩,難有子嗣。(此為自然衰老之理。)
黃帝問:「有人年老仍得子,何故?」岐伯答:「此因天賦過人,氣血通暢,腎氣有餘。」(此為稟賦特異。)但即使如此,男性不超八八(64歲),女性不超七七(49歲),天地所賦精氣終將竭盡。(天癸之數,女盡於七七,男盡於八八,此後生育極難。)
黃帝又問:「修道者年過百歲,能生子否?」岐伯答:「修道者能延緩衰老,保全形神,縱使高齡,仍可生育。」(修道者合於天地之道,故超越常人生理限制。)
本篇主旨,黃帝詢問體力與天年之關係,岐伯以天癸盛衰(材力)與七七八八(天數)回應。即便材力超群者突破常限,其根本仍賴天賦。唯有積精全神、合於天道者,方能以人力勝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