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三卷 (21)

回本書目錄

三卷 (21)

1. 十三、有子無子女盡七七男盡八八

(女為陰體,不足於陽,故其衰也,自陽明始。陽明之脈行於面,循髮際,故面焦發墮。)六七三陽脈衰於上,面皆焦,發始白。(三陽脈皆盛於面也。)七七任脈虛,太衝脈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壞而無子也。(至是則衝任血少,陰氣竭,故經水止絕而坤道不通也。

天癸竭絕,故形體衰壞而不能有子矣。)丈夫八歲腎氣實,髮長齒更。(八為少陰之數,男本陽體而得陰數者,陽中有陰也。髮長齒更義同前。)二八腎氣盛,天癸至,精氣溢瀉,陰陽和,故能有子。(男女真陰,皆稱天癸,天癸既充,精乃溢瀉,陰陽和合,故能生子。子者統男女而言,男曰男子,女曰女子。

愚按:有子之道,必陰陽合而後胎孕成,故天一生水而成於地之六,地二生火而成於天之七,所以萬物之生,未有不因陰陽相感而能成其形者,此一陰一陽之謂道也。至於成男成女之說,按北齊褚澄曰:男女之合,二精交暢,陰血先至,陽精後沖,血開裹精,精入為骨,而男形成矣;陽精先入,女血後參,精開裹血,血入為本,而女形成矣。啟玄子曰:男女有陰陽之質不同,天癸則精血之形亦異。

故自後醫家皆宗其說,而近者玄臺馬氏駁之曰:男女之精,皆可以天癸稱;今王注以女子之天癸為血,則男子之天癸亦為血耶?易曰:男女構精,萬物化生。故交構之時,各有其精,而行經之時,方有其血。未聞交構之時,可以血言。廣嗣諸書,皆言精裹血、血裹精者亦非。

此馬氏之說誠是也。又按李東垣曰:經水斷後一二日,血海始淨,精勝其血,感者成男;四五日後血脈已王,精不勝血,感者成女。朱丹溪曰:夫乾坤,陰陽之情性也;左右,陰陽之道路也;男女,陰陽之儀象也。陰陽交構,胎孕乃凝,所藏之處,名曰子宮,一系在下,上有兩岐,中分為二,形如合缽,一達於左、一達於右。

精勝其血,則陽為之主,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;精不勝血,則陰為之主,受氣於右子宮而女形成。若此諸說不同,未必皆為確論;然以愚見,亦有謂焉。如王氏以精血為天癸,蓋以經文言女子之血,男子之精,皆隨天癸而至故也。此雖未得其真,而其義猶不相遠。至於褚氏之說,則必所不然。

蓋男女相合,兩精和暢,本無血至之事。惟是結胎之後,男以精而肇其元,女以血而成其體,此以男精女血而謂之構,自是正理。若以交會之際,而言其精裹血、血裹精者,誠然謬矣。此不若丹家以陽精為天壬、陰精為地癸者為妥。其說曰:天壬先至,地癸隨至,癸裹壬則成男子;地癸先至,天壬隨至,壬裹癸則成女子;壬癸齊至,則成雙胎;一遲一速,俱不成胎。天壬地癸者,乃天地元精元氣也。

白話文:

十三、生育能力與男女生理週期

(女性屬陰體,陽氣較弱,因此衰老先從陽明經開始。陽明經脈循行面部,經過髮際,所以面容憔悴、頭髮脫落。)女性到了四十二歲(六七),三陽脈氣衰弱於上部,面容枯槁,頭髮開始變白。(三陽脈氣皆旺盛於面部。)四十九歲(七七)時,任脈虛弱,太衝脈氣血衰少,天癸枯竭,月經停止,因此形體衰敗而失去生育能力。(此時衝任二脈氣血不足,陰氣衰竭,月經斷絕,生殖功能終止。天癸耗盡,形體衰老,無法再懷孕。)

男性八歲時腎氣充實,頭髮生長、牙齒更換。(八為少陰之數,男性本屬陽體卻得陰數,代表陽中含陰。頭髮生長、牙齒更換的意義與女性相同。)十六歲(二八)時腎氣旺盛,天癸成熟,精氣充盈而外洩,陰陽調和,因此能生育子女。(男女的真陰皆稱為「天癸」,天癸充足後,精氣溢瀉,陰陽交合,便能孕育後代。「子」泛指男女,男稱「男子」,女稱「女子」。)

按:生育的原理在於陰陽交合才能形成胎孕。如天一生成水而地六成就,地二生成火而天七成就,萬物生長皆因陰陽交感而成形,此即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。關於生男生女的說法,北齊褚澄認為:男女交合時,若陰血先至,陽精後衝,血包裹精,精入為骨,則形成男胎;若陽精先入,女血後至,精包裹血,血入為本,則形成女胎。王冰(啟玄子)則認為:男女陰陽本質不同,天癸的形態(精或血)也有差異。

後世醫家多遵循此說,但明代馬玄臺反駁道:男女之精皆可稱「天癸」,若將女性的天癸視為血,難道男性的天癸也是血嗎?《易經》言「男女構精,萬物化生」,指交合時各有其精,而非血。廣嗣諸書所提「精裹血、血裹精」之說並不正確。

李東垣認為:月經結束後一兩日,血海清淨,精勝於血,此時受孕多生男;四五日後血氣旺盛,精不勝血,則多生女。朱丹溪則以陰陽理論解釋:男女交合時,若陽精(天壬)為主,受氣於左子宮則成男胎;若陰血(地癸)為主,受氣於右子宮則成女胎。

這些說法未必完全準確,但可參考。如王冰將天癸視為精血,雖未完全正確,但意義相近。褚澄的「精血先後」理論則有誤,因交合時僅有精氣相融,並無血至。胎兒形成後,男以精為基礎,女以血為形體,此為正理。若論交合時的「精裹血、血裹精」,實屬謬誤。

道家以「天壬」(陽精)與「地癸」(陰精)解釋更為妥當:天壬先至、地癸後至,癸裹壬則成男;地癸先至、天壬後至,壬裹癸則成女;兩者同時到達則成雙胞胎;若一快一慢,則難以成胎。天壬地癸代表天地間的精氣本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