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六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六卷 (6)

1. 二十六、脈有陰陽真臟

(素問陰陽別論)

黃帝問曰:人有四經十二從,何謂?岐伯對曰:四經應四時,十二從應十二月,十二月應十二脈。(四經應四時,肝木應春,心火應夏,肺金應秋,腎水應冬;不言脾者,脾主四經,而土王四季也。十二從應十二月,手有三陰三陽,足有三陰三陽,以應十二月之氣,而在人則應十二經之脈也。所謂從者,即手之三陰從臟走手等義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道:人體有四經十二從,這是什麼意思?

岐伯回答道:四經對應四季,十二從對應十二個月,十二個月又對應十二條經脈。

四經對應四季:

  • 肝經屬木,對應春天
  • 心經屬火,對應夏天
  • 肺經屬金,對應秋天
  • 腎經屬水,對應冬天

之所以沒有提到脾經,是因為脾經統轄四經,而土屬性主宰四季。

十二從對應十二個月:

人體有手三陰三陽和足三陰三陽,分別對應十二月之氣。在人體內,這些經脈就對應了十二條經絡。

所謂從,是指手的三陰經從臟腑走向手部,以此類推。

)脈有陰陽,知陽者知陰,知陰者知陽。(脈有陰陽,最當詳辨。必知陽脈之體,而後能察陰脈;必知陰脈之體,而後能察陽脈。陽中有陰,似陽非陽也;陰中有陽,似陰非陰也。辨陰陽未必難,辨真假為難耳。誤認者殺人反掌。)凡陽有五,五五二十五陽。(陽者,如下文所謂胃脘之陽,即胃氣也。

白話文:

脈象分為陰脈和陽脈,如果你能識別陽脈,就能知道陰脈;如果你能識別陰脈,就能知道陽脈。

陽脈有五種,每種有五種變化,總共有二十五種陽脈。

五者,即五臟之脈,如肝弦、心鉤、脾耎、肺毛、腎石也。以一臟而兼五脈、則五臟互見,是為五五二十五脈也。然五臟之脈,皆不可以無胃氣,故曰凡陽有五;而二十五脈亦皆不可無胃氣,故又曰五五二十五陽也。)所謂陰者真臟也,見則為敗,敗必死也。(陰者,無陽之謂。

白話文:

這五種脈象,就是指五臟的脈象,分別是:

  • 肝脈:像弦一樣緊
  • 心脈:像鉤子一樣弧形
  • 脾脈:像農夫的鋤頭一樣遲緩
  • 肺脈:像羽毛一樣輕軟
  • 腎脈:像石頭一樣堅硬

如果一個臟器出現了五種脈象,則說明五臟相互影響,這就是所謂的「五五二十五脈」。

然而,五臟的脈象都離不開胃氣,所以說「陽有五」,而二十五脈也離不開胃氣,所以又說「五五二十五陽」。

所謂的「陰」,是指真正的臟器,如果陰氣顯露在外,就是臟器衰敗的表現,衰敗必定會死亡。(陰,指沒有陽氣)

無陽者,即無陽明之胃氣,而本臟之陰脈獨見,如但弦但鉤之類,是為真臟,胃氣敗也,故必死。)所謂陽者,胃脘之陽也。(胃屬陽明。胃脘之陽,言胃中陽和之氣,即胃氣也,五臟賴之以為根本者也。故人無胃氣曰逆,逆者死。脈無胃氣亦死,即此之謂。脘音管。)別於陽者,知病處也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

白話文:

如果沒有陽氣,也就是沒有陽明胃氣,而只有本臟的陰脈顯現,就像脈象只有細而滑,或只見鉤形脈,這是真正的臟脈,代表胃氣敗壞,因此必然會死亡。(所謂的陽氣,指的是胃脘的陽氣。胃屬陽明,胃脘的陽氣,也就是胃中溫和之氣,就是胃氣,是五臟賴以為根本的氣。因此,人沒有胃氣就叫逆,逆則會死。脈絡中沒有胃氣也會死,這就是這個意思。脘讀作「管」。)區別於陽脈,可以知道疾病所在;區別於陰脈,可以知道生死的時辰。

(能別陽和之胃氣,則一有不和,便可知疾病之所。能別純陰之真臟,則凡遇生克,便可知死生之期也。按:玉機真臟論曰:別於陽者,知病從來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其義與此互有發明,所當並考,見藏象類二十四。別音鱉。)三陽在頭,三陰在手,所謂一也。(三陽在頭,指人迎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你能分辨陽氣旺盛的腸胃,那麼一旦出現不調,你就能知道疾病的所在。如果你能分辨純陰的臟腑真氣,那麼每當遇到生克變化,你就能知道生死的時間。

注:

  • 玉機真臟論中說:分辨陽氣,可以知道疾病的來源。分辨陰氣,可以知道生死的時間。這個意思與本文互相發明,應該同時參看,見《藏象類二十四》。「別」音「鱉」。

  • 三陽位於頭部,三陰位於手臂,這是相應的。

三陰在手,指氣口也。太陰陽明論曰:陽明者表也,為之行氣於三陽。蓋三陽之氣,以陽明胃氣為本,而陽明動脈曰人迎,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,故曰三陽在頭。又曰:足太陰者三陰也,為之行氣於三陰。蓋三陰之氣,以太陰脾氣為本,然脾脈本非氣口,何云在手?如五臟別論曰:五味入口,藏於胃以養五臟氣,而變見於氣口,氣口亦太陰也。故曰三陰在手。

白話文:

「三陰」指的是手指,也就是「氣口」。

「太陰陽明論」中提到:「陽明」是身體表面,負責引導氣血在「三陽」經脈中運行。其中,「三陽」經脈的氣血來源於陽明胃氣,而陽明的動脈稱為「人迎」,位於喉結兩側 1.5 寸處,因此說「三陽在頭」。

「足太陰(脾經)」是「三陰」經脈之一,負責引導氣血在「三陰」經脈中運行。其中,「三陰」經脈的氣血來源於太陰脾氣。但是,脾經的脈絡並不是「氣口」,為何說「三陰在手」?

根據「五臟別論」中的說法:「五味」入口後,儲存在胃中用於滋養五臟之氣,而這些氣血會通過「氣口」表現出來,而「氣口」也是太陰(脾經)。因此,才說「三陰在手」。

上文以真臟胃氣言陰陽,此節以人迎氣口言陰陽。蓋彼言脈體,此言脈位,二者相依,所謂一也。氣口義見藏象類十一。)別於陽者,知病忌時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(此與前節稍同而復言之者,蓋前以真臟胃氣言,而此以陰陽表裡言,是正與玉機真藏論者同,二義相關,皆不可缺,觀者當會通其意可也。忌時,言氣有衰王,病有時忌也。

白話文:

上文從真臟胃氣的角度論述陰陽,這一節則從人迎氣口處論述陰陽。因為上文講的是脈體,而這一節講的是脈位,兩者相輔相成,是一回事。(「氣口」的含義見《藏象類十一》)。與陽氣區別就能知道疾病的禁忌時機;與陰氣區別就能知道生死的時間。(與前一節所說稍有相同而重複言之的原因是,前面是以真臟胃氣論述,而這裡是以陰陽表裡論述,這與《玉機真藏論》中的觀點一致,二者意義相關,都不可或缺,讀者應會通其意。禁忌時機是指氣有衰旺,疾病有忌憚的時機。

)謹熟陰陽,無與眾謀。(陰陽之理,不可不熟,故曰謹。獨聞獨見,非眾所知,故無與謀。)所謂陰陽者,去者為陰,至者為陽;靜者為陰,動者為陽;遲者為陰,數者為陽。(脈之陰陽,其概如此。得陽者生,得陰者死,此其要也。)

白話文:

務必熟知陰陽,切莫與他人商量。 (陰陽的道理,不能不熟悉,所以說「謹」。只有自己懂得,不是大家所知道,所以不與他人商量。) 所謂的陰陽,就是離開的是陰,到來的是陽;安靜的是陰,活動的是陽;緩慢的是陰,急促的是陽。(脈象的陰陽,大概就是這樣。得到陽氣的人會生,得到陰氣的人會死,這就是關鍵所在。)

2. 二十七、骨枯肉陷真臟脈見者死

(素問玉機真藏論)

大骨枯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其氣動形,期六月死;真藏脈見,乃予之期日。(大骨大肉,皆以通身而言。如肩脊腰膝,皆大骨也;尺膚臀肉,皆大肉也。肩垂項傾,腰重膝敗者,大骨之枯藁也。尺膚既削,臀肉必枯,大肉之陷下也。腎主骨,骨枯則腎敗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骨骼萎縮乾枯,肌肉陷落下凹,胸腔內氣體充盈,呼吸困難,這種氣脈動盪的情況,預示著六個月內將死亡;如果真臟脈象顯露,則可以預知死亡日期。(「大骨」和「大肉」都指全身。「大骨」包括肩、脊椎、腰部和膝蓋等部位的骨骼;「大肉」包括小腿、臀部的肌肉等部位。肩部下垂、脖子前傾、腰部沉重、膝蓋衰敗,這些都是骨骼萎縮乾枯的表現。小腿肌肉瘦削,臀部肌肉必然乾枯,這是肌肉陷落下凹的表現。腎臟主管骨骼,骨骼萎縮就表示腎臟已經衰敗。)

脾主肉,肉陷則脾敗矣。肺主氣,氣滿喘息則肺敗矣。氣不歸原,形體振動,孤陽外浮而真陰虧矣。三陰虧損,死期不出六月。六月者,一歲陰陽之更變也。若其真臟脈已見,則不在六月之例,可因克賊之日而定其期矣。)大骨枯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內痛引肩項,期一月死;真臟見,乃予之期日。(內痛引肩項,病及心經矣。

白話文:

脾臟主管肉,肉體消瘦就代表脾臟衰敗。肺臟主管氣,氣體充盈喘不過氣就代表肺臟衰敗。氣無法回歸本位,身體就會震動,陽氣獨自浮在體表,真陰則虧損。三陰虧損,死亡時間不會超過六個月。六個月是陰陽一年周期的轉變。如果真臟脈絡已經出現,則不適用六個月的推算,可以根據克制病邪的日期來決定死亡時間。

大骨枯萎,肉體消瘦,胸中氣體充盈,喘不過氣,內臟疼痛牽連肩頸,預計一個月內死亡;如果真臟脈絡出現,就根據真臟脈絡出現的時間來推算死亡時間。內臟疼痛牽連肩頸,代表病症已經波及心經。

較前已甚,期一月死。一月者,鬥建移而氣易也。)大骨枯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內痛引肩項,身熱,脫肉破䐃,真臟見,十月之內死。(身熱者,陰氣去也。脫肉者,肌肉消盡也。破䐃者,臥久骨露而筋肉敗也。是為五臟俱傷,而真臟又見,當十日內死。十日者,天干盡而旬氣易也。

白話文:

情況比以前更嚴重,預計一個月後死亡。一個月後,鬥建星將移動,氣象也會跟著改變。)大骨枯瘦,大塊肌肉凹陷,胸中氣體滿脹,呼吸困難,內部疼痛延伸到肩頸,身體發熱,肌肉萎縮破裂,內臟顯露,將在十天內死亡。(身體發熱表示陰氣流失。肌肉萎縮表示肌肉消盡。破裂表示長時間臥牀導致骨頭外露,肌肉腐爛。這是因為五臟都受傷,又出現了內臟,通常會在十天內死亡。十天是因為天干循環結束,十天後的氣象也將改變。

月字誤,當作日。䐃,劬允切,筋肉結聚之處也。啟玄子曰:肘膝後肉如塊者。)大骨枯藁,大肉陷下,肩髓內消,動作益衰,真臟來見,期一歲死;見其真臟,乃予之期日。(骨枯肉陷,脾腎已虧,兼之肩髓內消,動作益衰,雖諸證未全,真臟未見,然敗竭已兆,僅支一年,歲易氣新,不能再振矣。若一見真臟,乃可必其死期也。

白話文:

「月」字有誤,應為「日」。「䐃」字發音如「劬允」,指肌肉組織結聚的地方。(啟玄子說:肘部和膝蓋後面的肌肉像塊狀的。)

(如果出現)骨頭乾枯萎縮,肌肉凹陷,肩膀裡面的骨髓消耗枯竭,動作越來越衰弱,內臟逐漸顯露,那麼還能活一年;一旦看到內臟,就可以推測其死亡時間。(骨頭枯萎,肌肉凹陷,說明脾腎已經虧損,加上肩膀裡的骨髓消耗枯竭,動作更加衰弱,雖然各種症狀尚未完全出現,內臟也沒有顯露,但已經出現了敗竭的預兆,只能再撐一年,歲月更替,氣機更新,無法再振作了。如果一旦看到內臟,就可以確定其死亡時間。)

來見誤,當作未見。)大骨枯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腹內痛,心中不便,肩項身熱,破䐃脫肉,目匡陷,真臟見,目不見人立死;其見人者,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。(五臟敗證俱見,而目匡陷、真臟見、目不見人者,神氣已脫,故當立死。若其見人者,神氣猶在,故必待克賊之時而死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誤診後,當作未曾診斷。對於骨頭瘦弱如枯草,肌肉嚴重凹陷,胸中有氣脹滿,腹部疼痛,心中不舒服,肩頸軀幹發熱,皮膚潰爛脫落,眼眶凹陷,內臟顯露,看不見人就立刻死亡;還能看到人的,在抵擋不住疾病的侵襲時死亡。(五臟衰敗的證狀都已出現,而且眼眶凹陷、內臟顯露、看不見人,說明神氣已經脫離,所以應該立刻死亡。如果還能看到人,說明神氣還在,所以必定要等到病邪剋制神氣時才會死亡。)

)急虛,身中卒至,五臟絕閉,脈道不通,氣不往來,譬於墮溺,不可為期;其脈絕不來,若人一息五六至,其形肉不脫,真臟雖不見,猶死也。(急虛者,言元氣暴傷而忽甚也。故其邪中於身,必猝然而至譬之墮者溺者,旦時莫測,有不可以常期論也。若脈絕不至,或一呼五六至者,皆臟氣竭而命當盡也,故不必其形肉脫而真臟見,如上文以漸衰憊而死有期也。中,去聲。

白話文:

急虛症,指元氣突然嚴重受損。邪氣侵襲身體,發作極為突然,就像溺水一樣,難以預測,無法限定時間。脈搏極弱,或者一呼一吸之間只有五六次脈搏,身體形態不變,但真臟(指心肝脾肺腎等重要臟器)雖然看不見,但已經死亡。(急虛是指元氣突然劇烈受損,因此邪氣侵襲身體,必定會迅速發作,就像溺水一樣,無法預測,也不符合一般時間的規律。如果脈搏極弱,甚至一呼一吸之間只有五六次脈搏,表示臟腑之氣已經耗盡,命運應當結束,所以不必等到身體形態改變,真臟顯露,才確定死亡,就像前面提到的那種逐漸衰弱而死的案例,時間是有跡可循的。中,音ㄓㄨㄥˋ,去聲。)

卒,猝同。息字誤,當作呼。)真肝脈至中外急,如循刀刃責責然,如按琴瑟弦,色青白不澤,毛折乃死。(此下皆言真臟脈也。肝之真臟如刀刃、如琴瑟弦者,言細急堅搏而非微弦之本體也。青本木色,而兼白不澤者,金剋木也。五臟率以毛折死者,皮毛得血氣而充,毛折則精氣敗矣,故皆死。

白話文:

「卒」與「猝」意思相同。文中的「息」字有誤,應該是「呼」。

真正的肝脈脈象,按壓中外側時都很快,就像沿著刀刃用力過度一樣;按壓起來就像按琴瑟的弦,顏色青白色且沒有光澤,毛髮脫落後就會死亡。(以下都是指真正的臟腑脈象。)肝的臟腑脈像刀刃或琴瑟弦,是指它細、急、硬、有力,而不是一般的微細脈弦。青色本來是木的顏色,但這裡兼有白色且沒有光澤,是因為金克木的緣故。五臟都以毛髮脫落而死亡,因為皮毛需要得到血氣滋養才能豐滿,毛髮脫落說明精氣已經衰敗,所以都會死亡。

下同。)真心脈至堅而搏,如循薏苡子累累然,色赤黑不澤,毛折乃死。(堅而搏,如循薏苡子者,短實堅強而非微鉤之本體,心脈之真臟也。赤本火色,而兼黑不澤者,水剋火也,故死。毛折義如前。)真肺脈至大而虛,如以毛羽中人膚,色白赤不澤,毛折乃死。(大而虛,如以毛羽中人膚,浮虛無力之甚,而非微毛之本體,肺脈之真臟也。

白話文:

心臟脈搏堅實有力,彷彿薏苡子一顆顆連在一起,脈色赤黑晦暗,如果毛髮折斷,人就會死亡。(堅實有力,像薏苡子連結在一起,這是非本體的微細鉤狀物,而是心臟脈搏的實質。赤色原本是火色,但同時有黑色不澤,這是水剋火,所以會死亡。毛髮折斷的含義如前。)

肺臟脈搏寬大而虛弱,彷彿用羽毛輕輕觸摸皮膚,脈色白赤晦暗,如果毛髮折斷,人就會死亡。(寬大而虛弱,像用羽毛輕輕觸摸皮膚,是極度虛浮無力的非微毛本體,是肺臟脈搏的實質。)

白本金色,而兼赤不澤者,火剋金也,故死。)真腎脈至搏而絕,如指彈石辟辟然,色黑黃不澤,毛折乃死。(搏而絕,搏之甚也。如指彈石辟辟然,沉而堅也。皆非微石之本體,而為腎脈之真臟也。黑本水色,兼黃不澤者,土剋水也,故死。)真脾脈至,弱而乍數乍疏,色黃青不澤,毛折乃死。

白話文:

(心肺系統) 舌苔潔白泛金黃,還有紅色,且不濕潤的,是火克金的徵兆,因此會死亡。

(腎系統) 真正的腎脈觸診時,脈氣強而突然消失,就像用手指彈擊石頭一樣發出「闢辟」的聲音,顏色黑黃且不濕潤,毛髮乾枯折斷的,會死亡。 (「強而突然消失,強烈的跳動。就像用手指彈擊石頭一樣發出「闢辟」的聲音,下沉而堅硬。」這些都不屬於腎脈的本質,而是腎脈的真正病理。黑色是水之色,兼帶黃色且不濕潤的,是土克水的徵兆,因此會死亡。)

(脾系統) 真正的脾脈觸診時,脈象虛弱,時而快時而慢,顏色黃青色且不濕潤,毛髮乾枯折斷的,會死亡。

(弱而乍數乍疏,則和緩全無,而非微耎弱之本體,脾脈之真臟也。黃本土色而兼青不澤者,木剋土也,故死。)諸真臟脈見者,皆死不治也。(無胃氣者即名真臟,皆為不治之脈。)黃帝曰:見真臟曰死何也?岐伯曰:五臟者皆稟氣於胃,胃者五臟之本也。(胃為水穀之海,以養五臟,故為之本。

白話文:

脈象虛弱而時而頻繁時而疏散,說明沒有調和緩和的跡象,這並非原本微微細弱脈象的本體,而是脾臟脈絡的實質病變。黃色為土的本色,但夾雜著青色且不滋潤,這是木剋土的表現,所以會導致死亡。

那些看到實質臟腑脈象的人,都是不治之症。(沒有胃氣脈象的人稱為實質臟腑,都是不治的脈象。)

黃帝問:看到實質臟腑脈象就意味著死亡,這是為什麼呢?

岐伯答:五臟都是從胃氣那裡稟受氣血的,胃是五臟的根本。(胃是水穀的海洋,用來滋養五臟,因此是五臟的根本。)

)臟氣者,不能自致於手太陰,必因於胃氣,乃至於手太陰也。(谷入於胃,以傳於肺,五臟六腑皆以受氣,故臟氣必因於胃氣,乃得至於手太陰,而脈則見於氣口,此所以五臟之脈,必賴胃氣以為之主也。)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,而至於手太陰也。(以時自為,如春而但弦、夏而但鉤之類,皆五臟不因於胃氣,即真臟之見也。

白話文:

臟腑之氣無法直接到達手太陰經,必須經由胃氣傳導,才能到達手太陰經。(因為飲食進入胃部後,會傳遞到肺部,五臟六腑都會接受這股氣,所以臟腑之氣必定要通過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,而這股氣的脈搏會表現在氣口穴上,這就是為什麼五臟之脈必須依賴胃氣來發揮作用的原因。)因此,五臟會根據各自的時間規律發揮作用,而這股氣最終會到達手太陰經。(根據時間規律發揮作用,例如春季針灸手太陰經時脈象表現為弦脈,夏季表現為鉤脈,這都是五臟沒有依賴於胃氣,而是實實在在的臟腑脈象表現。)

)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,故病甚者,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,故真臟之氣獨見,獨見者病勝臟也,故曰死。帝曰:善。(凡邪氣盛而正氣竭者,是病勝臟也,故真臟之邪獨見。真臟獨用者,胃氣必敗,故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,則胃氣不見於脈,此所以為危兆也。)

白話文:

因此邪氣盛旺,精氣就會衰弱,所以病情嚴重時,胃氣不能隨著邪氣傳到手太陰經,只有真臟之氣單獨顯現,單獨顯現的就是邪氣勝過臟腑,所以這種情況稱為死亡。皇帝說:說得對。(凡是邪氣強盛而正氣衰竭的,就是邪氣勝過臟腑,所以只有真臟之邪獨自顯現。真臟單獨作用,胃氣一定敗壞,所以不能隨著邪氣傳到手太陰經,這樣胃氣就不會在脈象中顯現,這正是危重的徵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