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六卷 (4)

回本書目錄

六卷 (4)

1. 二十三、孕脈

(素問平人氣象論,陰陽別論)

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,任子也。(素問平人氣象論。手少陰,心脈也。脈要精微論曰:上附上,左外以候心。故心脈當診於左寸。動甚者,流利滑動也。心生血,血旺乃能胎,婦人心脈動甚者,血旺而然,故當妊子。啟玄子云:手少陰脈,謂掌後陷者中,當小指動而應手者也。蓋指心經之脈,即神門穴也,其說甚善;然以余之驗,左寸亦應。任,妊同,孕也。)

陰搏陽別,謂之有子。(素問陰陽別論。陰,如前手少陰也,或兼足少陰而言亦可。蓋心主血,腎主子宮,皆胎孕之所主也。搏,搏擊於手也。陽別者,言陰脈搏手,似乎陽邪,然其鼓動滑利,本非邪脈,蓋以陰中見陽而別有和調之象,是謂陰搏陽別也。腹中論曰: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?曰:身有病而無邪脈也。

亦此之義。王氏脈經曰:尺中之脈,按之不絕,法妊娠也。滑伯仁曰:三部脈浮沉正等,無他病而不月者,妊也。愚按:妊子有子之義,乃男子女子之通稱。蓋本經以孕育為言,而於男女皆稱子,非男曰子而女則否也,後世以此為男子者非。然本經未分男女,而男女之別將何如?考之叔和脈經曰:左疾為男,右疾為女。

又曰:左手沉實為男,右手浮大為女。又曰:尺脈左偏大為男,右偏大為女。又曰;得太陰脈為男,得太陽脈為女;太陰脈沉,太陽脈浮。自後凡言妊脈者,總不出此。及滑伯仁則曰:左手尺脈洪大為男,右手沉實為女。近代徐東皋曰:男女之別,須審陰陽。右肺盛,陰狀多,俱主弄瓦;左尺盛,陽狀多,俱主弄璋。

備察諸義,固已詳盡;然多彼此矛盾,難以憑據。若其不易之理,則在陰陽二字。以左右分陰陽,則左為陽右為陰;以寸尺分陰陽,則寸為陽尺為陰;以脈體分陰陽,則鼓搏沉實為陽,虛弱浮澀為陰;諸陽實者為男,諸陰虛者為女,庶為一定之論。然猶當察孕婦之強弱老少,及平日之偏左偏右,尺寸之素強素弱,斯足以盡其妙也。

白話文:

二十三、孕脈

婦女左手少陰脈搏動很明顯,就懷孕了。《素問》中提到,少陰脈是心脈,心主血,血旺盛才能懷孕,所以婦女心脈搏動明顯,就是懷孕的徵兆。少陰脈是指手掌後方靠近小指處的經脈,也就是神門穴附近,但從臨床經驗來看,左手寸關尺脈位也會有反應。「任」和「妊」同義,都是懷孕的意思。

陰脈搏動明顯,超過陽脈,也表示懷孕。《素問》說明,陰脈指的可能是少陰脈,也可能包含足少陰脈。心主血,腎主子宮,都與懷孕有關。這裡所說的「陰脈搏動明顯」,是指陰脈的搏動強勁有力,好像陽邪入侵一樣,但實際上並非邪脈,而是陰中見陽,呈現一種和諧的狀態。身體有病卻沒有邪脈,也是懷孕的徵兆。

《王氏脈經》中提到,寸口脈位(尺脈)按下去脈搏不斷,也是懷孕的徵兆;滑伯仁則認為,三部脈(寸、關、尺)的浮沉都正常,沒有其他疾病,又沒有來月經,就是懷孕了。古籍中「妊子」、「有子」泛指男女懷孕,並非專指男性懷孕。但古籍中並未區分男女,所以如何判斷胎兒性別呢?

後世醫家根據脈象判斷胎兒性別的方法不一,例如:《叔和脈經》中提到,左手脈象異常表示懷男胎,右手脈象異常表示懷女胎;左手沉實脈表示懷男胎,右手浮大脈表示懷女胎;左手尺脈偏大表示懷男胎,右手尺脈偏大表示懷女胎;太陰脈旺盛表示懷男胎,太陽脈旺盛表示懷女胎,太陰脈沉,太陽脈浮。滑伯仁則認為,左手尺脈洪大表示懷男胎,右手沉實脈表示懷女胎。近代徐東皋則認為,需根據陰陽判斷,右肺脈盛,陰氣較盛,多生女兒;左尺脈盛,陽氣較盛,多生兒子。

這些說法彼此矛盾,難以完全憑據。要判斷胎兒性別,關鍵在於陰陽。可以從左右、寸尺、脈象等方面來判斷陰陽:左為陽,右為陰;寸為陽,尺為陰;脈象強勁有力為陽,虛弱為陰。諸陽實者為男,諸陰虛者為女,這是一個比較確定的判斷方法。但還需要考慮孕婦的體質強弱、年齡、平時的脈象偏向等因素,才能做出更精確的判斷。

2. 二十四、諸經脈證死期

(素問大奇論,全)

肝滿腎滿肺滿,皆實即為腫。(滿,邪氣壅滯而為脹滿也。此言肝腎肺經,皆能為滿,若其脈實,當為浮腫,而辨如下文也。)肺之雍,喘而兩胠滿。(肺居膈上,其系橫出腋下,故肺雍則喘而兩胠滿。雍,壅同。胠音區,腋下脅也。)肝雍,兩胠滿,臥則驚,不得小便。(肝經之脈環陰器,布脅肋,故肝雍則兩胠滿而不得小便。

肝主驚駭,臥則氣愈雍,故多驚也。)腎雍,胠下至少腹滿,脛有大小,髀胻大跛易偏枯。(腎脈循內踝之後上腨,出膕內廉,上股內屬腎絡膀胱而上行,故腎經雍則胠下至少腹脹滿也。足脛或腫或消,是謂大小。自髀至胻,或為大,或為跛,或掉易無力,或偏枯不用,是皆腎經雍滯、不能運行所致。

胠下,諸本皆作腳下,甲乙經作胠下者是,今從之。髀音皮。胻音杭。)心脈滿大,癇瘛筋攣。(心脈滿大,火有餘也。心主血脈,火盛則血涸,故癇瘛而筋攣。癇音閒,癲癇也。瘛音熾,抽搐也。攣音戀,拘攣也。下同。)肝脈小急,癇瘛筋攣。肝藏血,小為血不足,急為邪有餘,故為是病。

夫癇瘛筋攣,病一也,而心肝二經皆有之,一以內熱,一以風寒,寒熱不同,血衰一也,故同有是病。)肝脈騖暴,有所驚駭,脈不至若喑,不治自已。(騖,馳驟也。暴,急疾也。驚駭者肝之病,故肝脈急亂者,因驚駭而然。甚有脈不至而聲喑者,以猝驚則氣逆,逆則脈不通,而肝經之脈循喉嚨,故聲喑而不出也。

然此特一時之氣逆耳,氣通則愈矣,故不治自已。騖音務。喑音音,聲不出也。)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小急,不鼓皆為瘕。(三脈細小而急,陰邪聚於陰分也,故當隨三經之位而為瘕。瘕音加,又去聲,癥瘕也。)腎肝並沉為石水,並浮為風水,(此言水病之有陰陽也。

腎肝在下,肝主風,腎主水,肝腎俱沉者,陰中陰病也,當病石水。石水者,凝結少腹,沉堅在下也。肝腎俱浮者,陰中陽病也,當病風水。風水者,遊行四體,浮泛於上也。諸篇水證詳義,當考會通類水脹證。)並虛為死,(腎為五臟之根,肝為發生之主,根本空虛,有表無里也,故當死。

)並小弦欲驚。(肝腎並小,真陰虛也。小而兼弦,木邪勝也。氣虛膽怯,故為欲驚。)腎脈大急沉,肝脈大急沉,皆為疝。(疝者,寒氣結聚所為。脈急者挾肝邪,脈沉者在陰分,沉急而大,陰邪盛也。肝腎之脈絡小腹,結於陰器,寒邪居之,故當病疝。愚按:疝病乃寒挾肝邪之證,或結於少腹,或結於睪丸,或結於睪丸之左右上下,而筋急絞痛、脈必急搏者,多以寒邪結聚陰分,而挾風木之氣也。如四時刺逆從論曰肺風疝、脾風風疝之類,皆兼一風字,其必挾肝邪可知。

疝音訕。睪音高,陰丸也。)心脈搏滑急為心疝,肺脈沉搏為肺疝,(病疝而心脈搏滑急者,寒挾肝邪乘心也。肺脈沉搏者,寒挾肝邪乘肺也。)三陽急為瘕,三陰急為疝。(三陽,手足太陽經也。三陰,手足太陰經也。邪聚三陽為瘕聚,邪聚三陰為疝氣,凡脈急者,皆邪盛也。

前言肝腎心肺而此言脾經,所以五臟皆有疝。)二陰急為癇厥,二陽急為驚。(二陰,少陰也。二陽,陽明也。脈急者為風寒,邪乘心腎,故為癇為厥。木邪乘胃,故發為驚。陽明脈解篇曰:胃者土也,故聞木音而驚者,土惡木也。是亦此義。)脾脈外鼓沉為腸澼,久自已。

(沉為在裡而兼外鼓者,邪不甚深,雖為腸澼,久當自已。腸澼,下痢也。凡心肝脾腎,皆主陰分,或寒濕,或熱,各有所傷,乃自大腸下血,均謂為腸澼。澼音劈。)肝脈小緩為腸澼,易治。(肝脈急大則邪盛難愈,今脈小緩,為邪輕易治也。)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,血溫身熱者死。

(腎居下部,其脈本沉,若小而搏,為陰氣不足而陽邪乘之,故為陽澼下血。若其血溫身熱者,邪火有餘,真陰喪敗也,故當死。)心肝澼亦下血,二臟同病者可治,(心生血,肝藏血,故二臟之澼亦下血,而不獨腎也。然心肝二臟,木火同氣,故同病者為順而可治。若肝脾同病,是為土敗木賊,其難治也明矣。

)其脈小沉澀為腸澼,其身熱者死,熱見七日死。(心肝之脈,小沉而澀,以陰不足而血傷也,故為腸澼。然脈沉細者不當熱,今脈小身熱是為逆,故當死。而死於熱見七日者,六陰敗盡也。)胃脈沉鼓澀,胃外鼓大,心脈小堅急,皆膈偏枯,(沉鼓澀,陽不足也。外鼓大,陰受傷也。

小堅而急,陰邪勝也。胃為水穀之海,心為血脈之主,胃氣既傷,血脈又病,故致上下痞隔,半身偏枯也。)男子發左,女子發右,不喑舌轉可治,三十日起;(男子左為逆,右為從;女子右為逆,左為從。今以偏枯而男子發左,女子發右,是逆證也。若聲不喑,舌可轉,則雖逆於經,未甚於臟,乃為可治,而一月當起。

若偏枯而喑者,腎氣內竭而然,其病必甚。如脈解篇曰:內奪而厥,則為喑俳,此腎虛也。正以腎脈循喉嚨挾舌本故耳。左右逆從義,見論治類十四。)其從者喑,三歲起;(若男發於右而不發於左,女發於左而不發於右,皆謂之從。從,順也。然證雖從而聲則喑,是外輕而內重也,故必三歲而後起。

)年不滿二十者,三歲死。(以氣血方剛之年,輒見偏枯廢疾,此稟賦不足,早雕之兆也,不出三年死矣。)脈至而搏,血衄身熱者死,脈來懸鉤浮為常脈。(搏脈弦強,陰虛者最忌之。凡諸失血鼻衄之疾,其脈搏而身熱,真陰脫敗也,故當死。然失血之證多陰虛,陰虛之脈多浮大,故懸鉤而浮,乃其常脈,無足慮也。

懸者不高不下,不浮不沉,如物懸空之義。謂脈雖浮鉤,而未失中和之氣也。)脈至如喘,名曰暴厥,暴厥者不知與人言。(喘者,如氣之喘,言急促也。暴厥,謂猝然厥逆而不知人也。)脈至如數,使人暴驚,三四日自已。(數脈主熱,而如數者,實非真數之脈。蓋以猝動肝心之火,故令人暴驚。

然脈非真數,故俟三四日而氣衰自愈矣。)

脈至浮合,浮合如數,一息十至以上,是經氣予不足也,微見九十日死。(此下皆言死期也。浮合,如浮波之合,後以催前,泛泛無常也。一息十至以上,其狀如數,而實非數熱之脈,是經氣之衰極也。微見,始見也。言初見此脈,便可期九十日而死;若見之已久,則不必九十日矣。

所以在九十日者,以時更季易,天道變而人氣從之也。予,與同,黨與之義。下同。)脈至如火薪然,是心精之予奪也,草乾而死。(如火薪然者,來如焰之銳,去如滅之速。此火臟無根之脈,而心經之精氣與奪也。夏令火王,猶為可支,草乾而死,陽盡時也。)脈至如散葉,是肝氣予虛也,木葉落而死。

(如散葉者,浮泛無根也。此以肝氣大虛,全無收斂。木葉落者,金勝木敗,肝死時也。)脈至如省客,省客者脈塞而鼓,是腎氣予不足也,懸去棗華而死。(省客,如省問之客,或去或來也。塞者,或無而止。鼓者,或有而搏。是腎原不固,而無所主持也。棗華之候,初夏時也。

懸者,華之開。去者,華之落。言於棗華開落之時,火王而水敗,腎虛者死也。)脈至如丸泥,是胃精予不足也,榆莢落而死。(丸泥者,泥彈之狀,堅強短澀之謂,此胃精中氣之不足也。榆莢,榆錢也,春深而落。木旺之時,土敗者死。)脈至如橫格,是膽氣予不足也,禾熟而死。

(橫格,如橫木之格於指下,長而且堅,是為木之真臟,而膽氣之不足也。禾熟於秋,金令王也,故木敗而死。)脈至如弦縷,是胞精予不足也,病善言,下霜而死;不言,可治。(弦縷者,如弦之急,如縷之細,真元虧損之脈也。胞,子宮也,命門元陽之所聚也。胞之脈繫於腎,腎之脈系舌本,胞氣不足,當靜而無言;今反善言,是陰氣不藏,而虛陽外見,時及下霜,虛陽消敗而死矣。故與其善言者,不若無言者為腎氣猶靜,而尚可治也。

)脈至如交漆,交漆者左右旁至也,微見三十日死。(交漆者,如瀉漆之交,左右旁至,纏綿不清也。微見,初見也。三十日為月建之易,而陰陽偏敗者,不過一月之期也。)脈至如湧泉,浮鼓肌中,太陽氣予不足也,少氣,味韭英而死。(湧泉者,如泉之湧,有升無降,而浮鼓於肌肉之中,是足太陽膀胱之氣不足也。

膀胱為三陽而主外,今其外實內虛,陰精不足,故為少氣。當至味韭英之時而死者,以冬盡春初,水漸衰也。)脈至如頹土之狀,按之不得,是肌氣予不足也,五色先見黑,白壘發死。(頹土之狀,虛大無力,而按之即不可得。肌氣即脾氣,脾主肌肉也。黑為水之色,土敗極而水反乘之,故當死。

壘,蘽同,即蓬蘽之屬。蘽有五種,而白者發於春,木王之時,土當敗也。)脈至如懸雍,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,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,水凝而死。(懸雍,喉間下垂肉乳也。如懸雍浮揣切之益大者,浮短孤懸,有上無下也。俞皆在背,為十二經臟氣之所繫。水凝而死,陰氣盛而孤陽絕也。

揣,杵水切。俞,輸同。)脈至如偃刀,偃刀者浮之小急,按之堅大急,五臟菀熱寒熱,獨並於腎也,如此其人不得坐,立春而死。(偃刀,臥刀也。浮之小急,如刀口也。按之堅大急,如刀背也。此以五臟菀熱而發為寒熱,陽旺則陰消,故獨並於腎也。腰者腎之府,腎陰既虧,則不能起坐。

立春陽盛,陰日以衰,所以當死。菀,郁同。)脈至如丸,滑不直手,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,是大腸氣予不足也,棗葉生而死。(如丸,短而小也。直,當也。言滑小無根而不勝按也。大腸應庚金,棗葉生初夏,火旺則金衰,故死。)脈至如華者,令人善恐,不欲坐臥,行立常聽,是小腸氣予不足也,季秋而死。

(如華,如草木之華而輕浮柔弱也。小腸屬丙火,與心為表裡,小腸不足則氣通於心。善恐不欲坐臥者,心氣怯而不寧也。行立常聽者,恐懼多而生疑也。丙火墓於戌,故當季秋死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