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十七卷 (26)

回本書目錄

十七卷 (26)

1. 七十六、風邪五變

沖者,目光突露之謂。)剛則多怒,怒則氣上逆,胸中蓄積,血氣逆留,臗皮充肌,血脈不行,轉而為熱,熱則消肌膚,故為消癉,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。(怒則氣逆,氣留則血留,故鬱而為熱而成消癉。臗,寬同。)

黃帝曰:人之善病寒熱者,何以候之?少俞答曰:小骨弱肉者,善病寒熱。(骨屬腎,肉屬脾,皆至陰之所在也。陰不足則陽邪易以入之,故善病寒熱。)黃帝曰:何以候骨之小大,肉之堅脆,色之不一也?少俞答曰:顴骨者骨之本也,顴大則骨大,顴小則骨小。(目下頰骨曰顴,周身骨胳大小,可驗於此也。

顴音權。胳音革。)皮膚薄而其肉無䐃,其臂懦懦然,其地色殆然,不與其天同色,汙然獨異,此其候也。(䐃,肉之結聚而堅者也。懦懦然,柔弱貌。地氣陰濁,天氣清明,質色有餘而神色不足,是地不與天同色也,故殆然汙然,其狀有異。肉有堅脆,色有不同,於此可驗強弱也。

䐃,渠允切。懦,儒、糯、軟三音。)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,故善病寒熱也。(髓為骨之充,陰之精也,故髓不滿者,當病寒熱。)

黃帝曰: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?少俞答曰:粗理而肉不堅者,善病痹。(肉不堅,則風寒濕邪易以入也。)黃帝曰:痹之高下有處乎?少俞答曰:欲知其高下者,各視其部。(人之上下左右,虛實自有不同,故當各視其部。)

黃帝曰: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,何以候之?少俞答曰:皮膚薄而不澤,肉不堅而淖澤,如此則腸胃惡,惡則邪氣留止,積聚乃傷。脾胃之間,寒溫不次,邪氣稍至,稸積留止,大聚乃起。(皮膚薄者,肉不堅也。不潤澤者,血不足也。淖澤者,濕滯多也。此其腸胃薄惡,氣稟之有虧也。

故或中外邪,留而不去,或腸胃寒溫,有不以次,皆足致邪而大聚起矣。義詳《百病始生篇》,見本類前二。淖音鬧。稸,蓄同。)

黃帝曰:余聞病形,已知之矣,願聞其時。(此總結五變而問其凶吉之期也。)少俞答曰:先立其年,以知其時,時高則起,時下則殆。(先立其年,則五運六氣各有所主,故知其時。凡病遇生王,則時之高也,故可以起,起言愈也。如逢衰克,則時之下也,病當危殆矣。《六元正紀大論》亦曰:先立其年,以明其氣。

詳運氣類十七。)雖不陷下,當年有沖通,其病必起,是謂因形而生病,五變之紀也。(雖非衰克陷下之時,而年有所沖,則氣有所通,其病亦因而起,此非上節之所謂起也。如水火相沖,火當畏水,金木相沖,木當畏金;然火勝則水亦病,木勝則金亦病。故有以金形之人,而反病於丁壬年者,有以木形之人,而反病於甲己年者,是謂因形生病,五變之紀也。)

白話文:

七十六、風邪五變

所謂「沖」,是指目光外露的狀態。性格剛烈的人容易發怒,發怒會使氣上逆,胸中積聚氣血,血氣滯留不散,充盈於肌肉之間,導致血脈不暢,進而轉化為熱,熱則消耗肌肉,因而形成消癉之症。這是指那些性格暴烈但肌肉薄弱的人。(怒則氣逆,氣滯則血瘀,鬱而化熱,最終形成消癉。臗,與「寬」同義。)

黃帝問:「如何判斷容易患寒熱病的人?」少俞回答:「骨骼細小、肌肉薄弱的人,容易患寒熱病。(骨骼屬腎,肌肉屬脾,皆屬陰分。陰不足則陽邪易於侵入,故易患寒熱病。)」

黃帝問:「如何觀察骨骼大小、肌肉強弱及氣色差異?」少俞答:「顴骨是骨骼的根本,顴骨大則骨骼大,顴骨小則骨骼小。(眼睛下方的頰骨稱為顴,全身骨骼大小可由此觀察。)

皮膚薄而肌肉鬆軟無力,手臂柔弱,面色晦暗,與面部的明亮部分明顯不同,顯得污濁,這就是其特徵。(䐃指肌肉結實的部分。懦懦然形容柔弱的樣子。地氣陰濁,天氣清明,若形體色澤有餘但神氣不足,顯示地與天不同色,故面色晦暗,顯得異常。肌肉強弱、氣色差異均可由此觀察。)

手臂肌肉薄弱者,骨髓不充盈,故容易患寒熱病。(骨髓充盈骨骼,屬陰精,因而骨髓不足者易患寒熱病。)

黃帝問:「如何判斷容易患痹症的人?」少俞答:「皮膚紋理粗疏而肌肉不堅實者,容易患痹症。(肌肉不堅,風寒濕邪易於入侵。)」

黃帝問:「痹症的發病部位是否有上下之分?」少俞答:「要知發病部位,需觀察具體部位的虛實。(人體上下左右虛實不同,故需分別觀察。)」

黃帝問:「如何判斷容易患腸中積聚病症的人?」少俞回答:「皮膚薄而無光澤,肌肉不堅實且濕潤,這種人腸胃功能較差,易導致邪氣滯留,形成積聚損傷。脾胃之間寒溫失調,邪氣逐漸積聚,最終形成嚴重積聚。(皮膚薄表示肌肉不堅實,不潤澤表示血氣不足,濕潤表示濕氣過多。此類人腸胃虛弱,正氣虧損。

因此,無論外邪入侵滯留,或腸胃寒溫失序,皆足以引發邪氣積聚而成大病。詳見《百病始生篇》。)」

黃帝說:「我已瞭解疾病形態,但想知發病時間。」(此總結五變,詢問疾病吉凶的時機。)少俞回答:「須先確定年份,以瞭解氣運變化。若逢旺盛之時,則病情好轉;若逢衰弱之時,則病情危殆。(先確定年份,則五運六氣各有對應,因而可知時機。疾病若遇生旺之氣,時機良好,可望痊癒;若遇衰弱受克,時機不利,病情危殆。《六元正紀大論》也說:先確定年份,以明氣運變化。)

即使非衰弱受克之時,若當年有沖突,氣運受影響,疾病亦可能發作。這就是因體質而生病,為五變的規律。(即使非衰弱沖克之時,但年份有沖突,氣運相通,疾病亦可因此而起。此與前文所謂『起』不同。例如水火相沖,火畏水;金木相沖,木畏金;但火勝則水亦病,木勝則金亦病。

因此,金形之人可能在丁壬年生病,木形之人可能在甲己年生病。此即因體質而生病,為五變的規律。)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