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五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五卷 (9)

1. 十四、三陽脈體

(素問平人氣象論)

太陽脈至,洪大以長。(此言人之脈氣,必隨天地陰陽之化,而為之卷舒也。太陽之氣王於穀雨後六十日,是時陽氣太盛,故其脈洪大而長也。)少陽脈至,乍數乍疏,乍短乍長。(少陽之氣,王於冬至後六十日,是時陽氣尚微,陰氣未退,故長數為陽,疏短為陰,而進退未定也。)陽明脈至,浮大而短。

(陽明之氣,王於雨水後六十日,是時陽氣未盛,陰氣尚存,故脈雖浮大而仍兼短也。愚按:此論但言三陽而不及三陰,諸家疑為古文脫簡者是也。及閱七難所載,則陰陽俱全。其言少陽之至乍大乍小,乍短乍長。陽明之至,浮大而短。太陽之至,洪大而長。與此皆同。至謂太陰之至,緊大而長。

少陰之至,緊細而微。厥陰之至,沉短而敦。此三陰三陽之辨,乃氣令必然之理,蓋陰陽有更變,脈必隨乎時也。又曰: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?然。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,復得甲子陽明王,復得甲子太陽王,復得甲子太陰王,復得甲子少陰王,復得甲子厥陰王。王各六十日,六六三百六十日,以成一歲。

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。據此二說,則逐節推之可知矣。又按:至真要大論曰:厥陰之至其脈弦,少陰之至其脈鉤,太陰之至其脈沉,少陽之至大而浮,陽明之至短而澀,太陽之至大而長。義若與此有不同者,何也?蓋此篇以寒暑分陰陽,彼以六氣分陰陽也。觀者宜各解其義。

詳運氣類三十一。)

白話文:

十四、三陽脈體

人體脈象的盛衰變化,會隨著天地陰陽的轉換而呈現不同的狀態。

太陽脈盛時,脈象洪大而有力。這是因為穀雨後六十天,陽氣最盛,所以脈象顯得強勁有力。

少陽脈盛時,脈象時快時慢,時長時短。這是因為冬至後六十天,陽氣尚弱,陰氣尚未完全退去,所以脈象呈現出陰陽交替未定的狀態。

陽明脈盛時,脈象浮大而略短。這是因為雨水後六十天,陽氣尚未完全盛起,陰氣仍然存在,所以脈象雖然浮大,但仍帶有陰氣的特性,因此較短。

古籍中關於三陽脈的記載,有些版本只提到三陽脈而未提及三陰脈,但另有文獻完整記載了三陰三陽的脈象特徵。 三陰脈的描述如下:太陰脈盛時,脈象緊大而有力;少陰脈盛時,脈象緊細而微弱;厥陰脈盛時,脈象沉而短促。

這些三陰三陽的脈象變化,是氣候變化必然導致的結果,因為陰陽氣息會不斷更迭,脈象自然也會隨之改變。 一年之中,每種陰陽脈氣各主宰六十天:冬至後,少陽、陽明、太陽、太陰、少陰、厥陰依次主宰,週而復始,總共三百六十天,構成一年。

不同的醫家對於三陰三陽脈象的描述,可能有細微的差異,例如有些醫家是以寒暑來區分陰陽,有些則是以六氣來區分陰陽,所以理解這些描述時,應當結合脈象的整體情況和所依據的理論來加以分析。

2. 十五、六經獨至病脈分治

(素問經脈別論)

太陽臟獨至,厥、喘、虛氣逆,是陰不足、陽有餘也,表裡當俱瀉,取之下俞。(此言臟氣不和而有一臟太過者,氣必獨至,諸證不同,針治亦異也。太陽者,膀胱經也,太陽獨至,則為厥逆,為喘氣,為虛氣衝逆於上。蓋膀胱與腎為表裡,皆水臟也。以水臟而陽氣獨至,則陽有餘、陰不足矣。

當於二經,取其下俞,膀胱下俞名束骨,腎經之俞名太谿,腎陰不足而亦瀉之,以陽邪俱盛也,故必表裡兼瀉,而後可遏其勢。)陽明臟獨至,是陽氣重並也,當瀉陽補陰,取之下俞。(陽明者,足陽明胃經也。陽明為十二經脈之海,而行氣於三陽。若其獨至,則陽氣因邪而重並於本臟,故當瀉胃之陽,補脾之陰,而取之下俞也。

陽明之俞名陷谷,太陰之俞名太白。)少陽臟獨至,是厥氣也,蹺前卒大,取之下俞。(少陽者,足少陽膽經也。膽經之病連於肝,其氣善逆,故少陽獨至者,是厥氣也。然厥氣必始於足下,故於蹺前察之。蹺,陽蹺也,屬足太陽經之申脈。陽蹺之前,乃少陽之經。少陽氣盛則蹺前卒大,故當取少陽之下俞,穴名臨泣。

卒,猝同。蹺有五音:蹺、皎、喬、腳,又極虐切。)少陽獨至者,一陽之過也。(此釋獨至之義,為一臟之太過。舉少陽而言,則太陽陽明之獨至者,其為三陽二陽之太過可知矣。一陽,少陽也。六經次序,詳疾病類七。)太陰臟搏者,用心省真,五脈氣少,胃氣不平,三陰也,宜治其下俞,補陽瀉陰。

(太陰者,足太陰脾經也。搏,堅強之謂,即下文所謂伏鼓也。太陰脾脈,本貴和緩,今見鼓搏,類乎真臟,若真臟果見,不可治也,故當用心省察其真。今太陰臟搏,即太陰之獨至,太陰獨至,則五臟之脈氣俱少,而胃氣亦不平矣,是為三陰之太過也。故宜治其下俞,補足陽明之陷谷,瀉足太陰之太白。

)一陽獨嘯,少陽厥也,陽並於上,四脈爭張,氣歸於腎,宜治其經絡,瀉陽補陰。(一陽當作二陰,少陽當作少陰。詳此上明三陽,下明三陰;今此復言少陽而不及少陰,新校正疑其誤者是。蓋此前言太陰,後言厥陰,本節言氣歸於腎,末節復有二陰搏至之文,又按全元起本亦云為少陰厥,以四者合之,則其為二陰少陰之誤無疑。二陰者,足少陰腎經也。

獨嘯,獨熾之謂。蓋嘯為陽氣所發,陽出陰中,相火上炎,則為少陰熱厥而陽並於上,故心肝脾肺四脈為之爭張,而其氣則歸於腎,故曰獨嘯。宜治其表裡之經絡,而瀉足太陽、補足少陰也。太陽經穴名崑崙,絡穴名飛陽。少陰經穴名復溜,絡穴名大鐘。)一陰至,厥陰之治也,真虛㾓心,厥氣留薄,發為白汗,調食和藥,治在下俞。

(一陰者,足厥陰肝經也。至,即獨至之義。治,主也。肝邪獨至,真氣必虛,木火相干,故心為㾓痛。厥氣,逆氣也。逆氣不散,則留薄於經。氣虛不固,則表為白汗。調和藥食,欲其得宜,用針治之,乃在下俞。厥陰之俞,名曰太衝。愚按:此篇何以知其皆言足經?蓋以下俞二字為可知也,亦如熱論篇傷寒言足不言手之義。

又如諸經皆言補瀉,而惟少陽一陰不言者,以少陽承三陽而言,一陰承三陰而言,因前貫後,義實相同,虛補實瀉,皆可理會也。至若一陰調食和藥一句,蓋亦總結上文而言,不獨一經為然。古經多略,當會其意。㾓音淵,痠疼也。)帝曰:太陽藏何象?岐伯曰:象三陽而浮也。

帝曰:少陽藏何象?岐伯曰:象一陽也,一陽藏者,滑而不實也。帝曰:陽明藏何象?岐伯曰:象太浮也。(此下復明六經獨至之脈象也。太陽之象三陽者,陽行於表,陽之極也,故脈浮於外。少陽之象一陽者,少陽為陽之裡,陰之表,所謂半表半裡,陽之微也,故雖滑不實。

陽明雖太陽之裡,而實少陽之表,比之滑而不實者,則大而浮矣。仲景曰:尺寸俱浮者,太陽受病也。尺寸俱長者,陽明受病也。尺寸俱弦者,少陽受病也。義當參會。)太陰臟搏,言伏鼓也。(此即釋上文太陰臟搏之義。伏鼓者,沉伏而鼓擊,即堅搏之謂。仲景曰:尺寸俱沉細者,太陰受病也。

)二陰搏至,腎沉不浮也。(二陰,少陰腎經也。二陰搏而獨至者,言腎但沉而不浮也。詳此明言二陰之脈,而前無二陰之至,前有一陰之至,而此無一陰之脈,信為古經之脫簡,而上文一陽少陽之誤,即此節也。仲景曰:尺寸俱沉者,少陰受病也。尺寸俱微緩者,厥陰受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