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五卷 (4)
五卷 (4)
1. 六、七診
(素問三部九候論)
帝曰:何以知病之所在?岐伯曰:察九候獨小者病,獨大者病,獨疾者病,獨遲者病,獨熱者病,獨寒者病,獨陷下者病。(此言九候之中,而復有七診之法,謂脈失其常而獨大者、獨小者、獨疾者、獨遲者、獨寒者、獨熱者、獨陷下者,皆病之所在也。獨寒獨熱,謂其或在上,或在下,或在表,或在裡也。
陷下,沉伏不起也。此雖以三部九候為言,而於氣口部位,類推為用,亦惟此法。此與後二十五章同篇,七診之義所當並考。愚按:七診之法,本出此篇;而勿聽子謬謂七診者,診宜平旦一也,陰氣未動二也,陽氣未散三也,飲食未進四也,經脈未盛五也,絡脈調勻六也,氣血未亂七也。夫此七者,焉得皆謂之診?總之一平旦診法耳。
後世遂爾謬傳,竟致失其本原,是真可以勿聽矣。)
白話文:
六、七診
黃帝問道:怎麼知道疾病的所在位置?岐伯回答:觀察九候,如果其中某一候獨獨比其他八候小,就是有病;獨獨比其他八候大,就是有病;獨獨比其他八候脈搏跳動快,就是有病;獨獨比其他八候脈搏跳動慢,就是有病;獨獨比其他八候感覺熱,就是有病;獨獨比其他八候感覺冷,就是有病;獨獨比其他八候脈象沉陷,就是有病。(這些是根據九候診法,再進一步推演出的七診法,也就是脈象偏離正常狀態,獨獨出現過大、過小、過快、過慢、過冷、過熱、過於沉陷,這些都是疾病所在。所謂獨寒獨熱,指的是寒熱之邪可能在上焦、下焦,或在肌表、或在臟腑。
脈象沉陷是指脈象沉伏不起。雖然這裡是以三部九候來講述,但也可以類推應用於氣口部位。這個方法和後面的二十五章內容相同,關於七診的意義應該一起參考理解。我的看法是:七診的方法,原本就出自此篇;不要聽信某些人的錯誤說法,說七診指的是:一、宜在清晨診斷;二、陰氣尚未活動;三、陽氣尚未散佈;四、病人尚未進食;五、經脈尚未充盈;六、絡脈尚未調勻;七、氣血尚未紊亂。這七點,怎麼能都叫做診斷呢?總之,只不過是一種清晨診斷的方法而已。
後世竟然錯誤地傳播這種說法,以致於失去了七診的本意,這種說法實在是不可信的。)
2. 七、診有十度診有陰陽
(素問方盛衰論)
診有十度,度人脈度、臟度、肉度、筋度、俞度。(診法雖有十度,而總不外乎陰陽也。十度,謂脈臟肉筋俞,是為五度,左右相同,各有其二,二五為十也。脈度者,如經脈、脈度等篇是也。臟度,如本藏、腸胃、平人絕谷等篇是也。肉度,如衛氣失常等篇是也。筋度,如經筋篇是也。
俞度,如氣府、氣穴、本輸等篇是也。度,數也。度人之度音鐸,餘音杜。)陰陽氣盡,人病自具。(凡此十度者,人身陰陽之理盡之矣,故人之疾病亦無不具見於此。)脈動無常,散陰頗陽,脈脫不具,診無常行。(脈動無常,言脈無常體也。散陰頗陽,言陰氣散失者,脈頗類陽也。
何也?如仲景曰:若脈浮大者,氣實血虛也。叔和曰:諸浮脈無根者皆死。又曰:有表無里者死。謂真陰散而孤陽在,脈頗似陽而無根者,非真陽之脈也,此其脈有所脫而陰陽不全具矣,診此者有不可以陰陽之常法行也,蓋謂其當慎耳。)診必上下,度民君卿。(貴賤尊卑,勞逸有異,膏粱藜藿,氣質不同,故當度民君卿,分別上下以為診。
度,入聲。)受師不卒,使術不明,不察逆從,是為妄行,持雌失雄,棄陰附陽,不知併合,診故不明,(卒,盡也。雌雄,即陰陽之義。生氣通天論曰:陰陽離決,精神乃絕。故凡善診者,見其陰必察其陽,見其陽必察其陰。使不知陰陽逆從之理,併合之妙,是真庸庸者耳,診焉得明?)傳之後世,反論自章。
(理既不明,而妄傳後世,則其謬言反論,終必自章露也。)至陰虛,天氣絕;至陽盛,地氣不足。(至陰至陽,即天地之道也,設有乖離,敗亂乃至。六微旨大論曰:氣之升降,天地之更用也。升已而降,降者謂天;降已而升,升者謂地。天氣下降,氣流於地;地氣上升,氣騰於天。
故易以地在天上而為泰,言其交也;天在地上而為否,言其不交也。此云至陰虛者,言地氣若衰而不升,不升則無以降,故天氣絕。至陽盛者,言天氣若亢而不降,不降則無以升,故地氣不足。蓋陰陽二氣,互藏其根,更相為用,不可偏廢。此借天地自然之道,以喻人之陰陽貴和也。
丹溪引此虛盛二字,以證陽常有餘,陰常不足,其說左矣。)陰陽並交,至人之所行。(並交者,陰陽不相失而得其和平也。此其調攝之妙,惟至人者乃能行之。)陰陽並交者,陽氣先至,陰氣後至。是以聖人持診之道,先後陰陽而持之。
(凡陰陽之道,陽動陰靜,陽剛陰柔,陽倡陰隨,陽施陰受,陽升陰降,陽前陰後,陽上陰下,陽左陰右,數者為陽,遲者為陰,表者為陽,里者為陰,至者為陽,去者為陰,進者為陽,退者為陰,發生者為陽,收藏者為陰,陽之行速,陰之行遲。故陰陽並交者,必陽先至而陰後至。
是以聖人之持診者,在察陰陽先後以測其精要也。)奇恆之勢,乃六十首,診合微之事,追陰陽之變,章五中之情;其中之論,取虛實之要,定五度之事,知此乃足以診。(奇,異也。恆,常也。六十首,即禁服篇所謂通於九針六十篇之義,今失其傳矣。診合微之事者,參諸診之法而合其精微也。
追陰陽之變者,求陰陽盛衰之變也。章,明也。五中,五臟也。五度,即前十度也。必能會此數者而參伍其妙,斯足以言診矣。)是以切陰不得陽,診消亡,得陽不得陰,守學不湛,知左不知右,知右不知左,知上不知下,知先不知後,故治不久。(切陰不得陽、診消亡者,言人生以陽為主,不得其陽,焉得不亡?如陰陽別論曰:所謂陰者,真臟也,見則為敗,敗必死矣。所謂陽者,胃脘之陽也。
平人氣象論曰:人無胃氣死。脈無胃氣死。是皆言此陽字。湛,明也。若但知得陽而不知陽中有陰及陰平陽秘之道者,是為偏守其學,亦屬不明。如左右上下先後者,皆陰陽之道也。
使不知左右,則不明升降之理;不知上下,則不明清濁之宜;不知先後,則不明緩急之用,安望其久安長治而萬世不殆哉?)知醜知善,知病知不病,知高知下,知坐知起,知行知止,用之有紀,診道乃具,萬世不殆。(凡此數者,皆有對待之理,若差之毫釐,則繆以千里。
故凡病之善惡,形之動靜,皆所當辨。能明此義而用之有紀,診道斯備,故可萬世無殆矣。紀,條理也。殆,危也。)起所有餘,知所不足,(起,興起也。言將治其有餘,當察其不足。蓋邪氣多有餘,正氣多不足。若只知有餘,而忘其不足,則取敗之道也。此示人以根本當慎之意。
)度事上下,脈事因格。(能度形情之高下,則脈事因之可格至而知也。)是以形弱氣虛死;(中外俱敗也。)形氣有餘,脈氣不足死;(外貌無恙,臟氣已壞也。)脈氣有餘,形氣不足生。臟氣未傷者,形衰無害,蓋以根本為主也。又如三部九候論曰:形肉已脫,九候雖調猶死。
蓋脫與不足,本自不同,而形肉既脫,脾元絕矣,故脈氣雖調,亦所不治。當與此節互求其義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