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五卷 (1)

回本書目錄

五卷 (1)

1. 一、診法常以平旦

(素問脈要精微論)

黃帝問曰:診法何如?(診,視也,察也,候脈也。凡切脈望色,審問病因,皆可言診,而此節以診脈為言。)岐伯對曰:診法常以平旦,陰氣未動,陽氣未散,飲食未進,經脈未盛,絡脈調勻,氣血未亂,故乃可診有過之脈。(平旦者,陰陽之交也。陽主晝,陰主夜,陽主表,陰主裡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診脈的方法如何?

岐伯回答:診脈通常在早晨,因為此時陰氣未動,陽氣未散,飯食未進,經脈未旺,絡脈平穩,氣血未亂,所以可以診出過盛的脈象。

(平旦:陰陽交接之時。陽主白天,陰主夜晚,陽主身體表面,陰主身體內部。)

凡人身營衛之氣,一晝一夜五十周於身,晝則行於陽分,夜則行於陰分,迨至平旦,復皆會於寸口。故難經曰:寸口者脈之大會,五臟六腑之所終始也。營衛生會篇曰: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。日中而陽隴,日西而陽衰,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。口問篇曰:陽氣盡,陰氣盛,則目瞑;陰氣盡而陽氣盛,則寤矣。

白話文:

一般人的營衛之氣,一天一夜會在人體中循環五十次。白天在陽經運行,晚上在陰經運行。到了天亮,這些氣又會再次匯集在寸口脈上。因此,《難經》說:寸口脈是脈絡的大會,是五臟六腑的起點和終點。《營衛生會篇》說:天亮的時候,陰氣結束,陽氣開始接受氣。《日中而陽隴》指中午時分,陽氣最盛。日落時分,陽氣衰退。太陽落山,陽氣結束,陰氣開始接受氣。《口問篇》說:陽氣結束,陰氣旺盛,人就會閉上眼睛入睡。陰氣結束,陽氣旺盛,人就會醒來。

故診法當於平旦初寤之時,陰氣正平而未動,陽氣將盛而未散,飲食未進而穀氣未行,故經脈未盛,絡脈調勻,氣血未至擾亂,脈體未及變更,乃可以診有過之脈。有過,言脈不得中而有過失也。夫脈者氣血之先也,氣血盛則脈盛,氣血衰則脈衰,氣血熱則脈數,氣血寒則脈遲。

白話文:

因此,診脈的時間應該選擇在清晨剛睡醒的時候。此時,陰氣平穩未動,陽氣開始旺盛但尚未散發,飲食尚未進食,穀氣也未運行。因此,經脈未過於旺盛,絡脈和諧平衡,氣血未至擾亂,脈象也未發生改變。這時診脈,就能發現脈象中的異常。所謂「異常」,指的是脈象偏離了正常標準,出現了失衡的狀態。脈象是氣血的先行者,氣血旺盛則脈象旺盛,氣血衰弱則脈象衰弱,氣血偏熱則脈象快速,氣血偏寒則脈象緩慢。

氣血微則脈弱,氣血平則脈和;又如長人脈長,短人脈短,性急人脈急,性緩人脈緩,此皆其常也。反者為逆。凡此之類,是皆有過之謂。)切脈動靜,而視精明,察五色,觀五臟有餘不足,六腑強弱,形之盛衰,以此參伍,決死生之分。(切者,以指按索之謂。切脈之動靜,診陰陽也。

白話文:

氣血虛弱則脈搏微弱,氣血平衡則脈搏和緩;此外,如身材高大者脈搏較長,身材矮小者脈搏較短,性情急躁者脈搏急促,性情緩和者脈搏緩慢,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。相反的,則是不正常的。凡是這樣的,都是過度的意思。

切脈可以感知脈絡的動靜,觀察人的精神狀態,察看五色的變化,就能知道五臟六腑的強弱和盛衰,由此綜合判斷,可以預測是否會發生死亡。(切脈,是用手指按壓脈搏來探測。切脈的動靜,可以診斷陰陽。)

視目之精明,診神氣也。察五色之變見,診生克邪正也。觀臟腑虛實以診其內,別形容盛衰以診其外。故凡診病者,必合脈色內外,參伍以求,則陰陽表裡、虛實寒熱之情無所遁,而先後緩急、真假逆從之治必無差,故可以決死生之分,而況於疾病乎?此最是醫家妙用,不可視為泛常。夫參伍之義,以三相較謂之參,以伍相類謂之伍。

白話文:

眼睛明澈,可以診斷精神氣色。察看皮膚五色的變化,可以診斷體內正邪的力量強弱。通過觀察臟腑的虛實來診斷內部狀況,通過分辨身體外形的盛衰來診斷病情。因此,凡是診治疾病,都必須同時參考脈搏和皮膚顏色,綜合判斷外在和內在的徵兆。這樣一來,陰陽表裡、虛實寒熱的病情就無所遁形,先後緩急、真假逆從的治療方法就能做出準確的判斷。因此,可以確定生死的界限,更何況是一般的疾病?這是醫家最為精妙的運用,不可等閒視之。所謂「參伍之義」,就是用三種徵兆相互比較稱為「參」,用五種徵兆相互類比稱為「伍」。

蓋彼此反觀,異同互證,而必欲搜其隱微之謂。如易曰:參伍以變,錯綜其數。通其變,遂成天地之文;極其數,遂定天下之象。非天下之至變,其孰能與於此?即此謂也。)

白話文:

互相對照觀察,發現彼此的異同互相驗證,必定要深入探究其中的隱微之理。就像《易經》所說:參合五行變化,錯綜複雜的變化中,蘊含著規律。通曉這些變化,從而形成天地萬物的規律;窮盡這些變化,從而確定天下的象徵徵兆。如果沒有世間萬物的極致變化,又有誰能與此相提並論?這就是這個道理。

2. 二、部位

(素問脈要精微論)

尺內兩旁,則季脅也,(尺內者,關前曰寸,關後曰尺,故曰尺內。季脅,小肋也,在脅下兩旁,為腎所近。故自季脅之下,皆尺內主之。愚按:尺者,對寸而言。人身動脈雖多,惟此氣口三部,獨長一寸九分,故總曰寸口;分言之,則外為寸部,內為尺部。外為陽,故寸內得九分,陽之數也;內為陰,故尺內得一寸,陰之數也。

白話文:

尺脈的兩旁就是季脅(小肋骨),(尺脈指的是關脈前為寸脈,關脈後為尺脈,所以稱為尺脈內。季脅就是兩側脅骨下方,靠近腎臟。因此,從季脅以下,都是尺脈內所主。愚按:尺脈是指對應於寸脈的部位。人體的動脈雖然有很多,但只有氣口這三個部位,特別長一寸九分,所以總稱為寸口;如果分開來說,外側為寸脈部位,內側為尺脈部位。外側為陽脈,所以寸脈內得到九分,代表陽數;內側為陰脈,所以尺脈內得到一寸,代表陰數。

二難曰:從關至尺是尺內,陰之所治也;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,陽之所治也。然則關之前曰寸,關之後曰尺,而所謂關者,乃間於尺寸之間,而為陰陽之界限,正當掌後高骨處是也。滑伯仁曰:手太陰之脈,由中焦出行,一路直至兩手大指之端,其魚際後一寸九分,通謂之寸口,於一寸九分之中,曰寸曰尺而關在其中矣。其所以云尺寸者,以內外本末對待為言,而分其名也。

白話文:

第二個疑難點:從「關」穴到「尺澤」穴是尺部,屬於陰經的範圍;從「關」穴到「魚際」穴是寸口部,屬於陽經的範圍。那麼,「關」穴前面的部分叫做寸,後面叫做尺,而這個「關」穴,在尺、寸之間,是陰陽兩經的界限,正好在手掌後方凸起骨頭的地方。滑伯仁說:手太陰經的脈絡,從中焦出來,一直到達兩手的大拇指尖,在魚際穴後一寸九分的地方,通稱為寸口,在這一寸九分的地方,分為寸、關、尺三部。「尺寸」這個名稱的由來,是根據內外本末相對應的關係,而將其區分命名的。

如蔡氏云:自肘中至魚際,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,自肘前一尺為陰之位,魚際後一寸為陽之位。太陰動脈,前不及魚際橫紋一分,後不及肘中橫紋九寸。故古人於寸內取九分為寸,尺內取一寸為尺,以契陽九陰十之數。其說似通,但考之骨度篇,則自肘至腕長一尺二寸五分,而與此數不合,蓋亦言其意耳。

白話文:

如同蔡氏所說:從手肘內側到手指根部的魚際,等於身體的一尺一寸。手肘前面一尺是陰位,魚際後面一寸是陽位。太陰動脈,前面不及魚際的橫紋一分,後面不及手肘的橫紋九寸。因此,古人在一寸內取九分作為一寸,一尺內取一寸作為一尺,以符合陽九陰十的數字。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,但根據《骨度篇》考證,從手肘到手腕長一尺二寸五分,與這個數字不符,這可能只是作者的個人見解。

)尺外以候腎,尺裡以候腹。(尺外,尺脈前半部也。尺裡,尺脈後半部也。前以候陽,後以候陰。人身以背為陽,腎附於背,故外以候腎。腹為陰,故里以候腹。所謂腹者,凡大小腸膀胱命門皆在其中矣。諸部皆言左右,而此獨不分者,以兩尺皆主乎腎也。臟腑左右,義詳附翼三卷脈候部位論及三焦包絡命門辨中。

白話文:

以尺脈的外半段判斷腎氣盛衰,以尺脈的後半段判斷腹中臟腑功能。

(這裡的尺外指的是尺脈的前半段,尺裡指的是尺脈的後半段。尺脈前半段反映陽氣,後半段反映陰氣。人體背部為陽,腎臟依附於背部,因此尺脈的外半段反映腎氣。腹腔為陰,因此尺脈的後半段反映腹中臟腑功能。這裡所說的「腹」,包括大小腸、膀胱和命門等臟腑。其他脈象的部位論述中都區分左右,只有尺脈不在左右區分,因為左右尺脈都與腎相關。臟腑左右分佈的義理,詳見《脈候部位論》和《三焦包絡命門辨》。)

)中附上,左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;(中附上,言附尺之上,而居乎中者,即關脈也。左外,言左關之前半部,內言左關之後半部,余彼此。肝為陰中之陽臟,而亦附近於背,故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。舉膈而言,則中焦之膈膜膽腑皆在其中矣。)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(右關之前所以候胃,右關之後所以候脾。

白話文:

關脈的中間部分附在寸關尺之上,左關的外半部分用來診測肝臟,內半部分用來診測橫膈膜。肝臟是陰中之陽臟,且靠近背部,因此左關的外半部分用來診測肝臟,內半部分用來診測橫膈膜。而橫膈膜的區域包含了中焦的膈膜、膽囊和腸胃。

右關的外半部分用來診測胃,內半部分用來診測脾臟。右關的外半部分用來診測胃,內半部分用來診測脾臟。

脾胃皆中州之官,而以表裡言之,則胃為陽,脾為陰,故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愚按:寸口者,手太陰也。太陰行氣於三陰,故曰三陰在手而主五臟。所以本篇止言五臟而不及六腑,即始終、禁服等篇,亦皆以寸口候三陰,人迎候三陽也。然胃亦腑也,而此獨言之何也?觀玉機真藏論曰:五臟者皆稟氣於胃,胃者五臟之本也,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,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。故胃氣當察於此。

白話文:

脾和胃都是人體中樞的重要髒腑。從表裡關係來說,胃屬陽,脾屬陰。因此,在外可以通過觀察胃來瞭解脾的狀況,在內可以通過觀察脾來瞭解胃的狀況。

我認為:寸口脈反映的是手太陰肺經的氣血情況。太陰肺經的氣血運行為三陰經(太陰肺經、少陰心經、厥陰心包經)提供氣血,所以三陰經位於手上,主導五臟。因此,本篇只討論五臟,而不涉及六腑。在《始終》篇、《禁服》篇等篇章中,也都是通過觀察寸口脈來診察三陰經,通過觀察人迎脈來診察三陽經。

雖然胃也是腑,但這裡單獨提到它是有原因的。根據《玉機真藏論》的說法:五臟的氣血都是通過胃獲得的,胃是五臟之本。臟腑之氣不能自己到達手太陰肺經,必須通過胃氣來傳達到手太陰肺經。因此,胃的氣血狀況應該通過觀察寸口脈來瞭解。

又如五臟別論曰:五味入口,藏於胃以養五臟氣,氣口亦太陰也。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,皆出於胃,變見於氣口。然則此篇雖止言胃,而六腑之氣,亦無不見乎此矣。)上附上,右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;(上附上,言上而又上,則寸脈也。五臟之位,惟肺最高,故右寸之前以候肺,右寸之後以候胸中。

白話文:

就像《五臟別論》中所說的那樣:各種味道進入口中,貯藏在胃裡用以滋養五臟之氣,而氣口所反映的也是太陰。因此,五臟六腑之氣味,都出自胃中,並且在氣口處表現出來。那麼,儘管這一章只講述了胃,但六腑之氣,也都能在這裡反映出來。)上面附著在上方,右手可以探查肺,左手可以探查胸中;(上面附著在上方,是指在更高的上面,即寸脈。五臟的位置中,肺位於最高,所以右寸脈的前端用來探查肺,右寸脈的後端用來探查胸中。

胸中者,膈膜之上皆是也。)左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。(以肺皆居膈上,故左寸之前以候心,左寸之後以候膻中。膻中者,兩乳之間,謂之氣海,當心包所居之分也。愚按:本論五臟應見之位,如火王於南,故心見左寸。木王於東,故肝見左關。金王於西,故肺見右寸。土王於中而寄位西南,故脾胃見右關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胸中」,是指膈肌以上的所有部位。

左側外側可以診察心臟,左側內側可以診察膻中。

由於肺部都位於膈肌以上,所以左寸脈前段可以診察心臟,左寸脈後段可以診察膻中。膻中指兩乳之間,被稱為「氣海」,位於心包所居的部位。

五臟在脈象上顯示的位置如下:火屬南方,心臟應於左寸脈;木屬東方,肝臟應於左關脈;金屬西方,肺臟應於右寸脈;土屬中央,脾胃寄於西南,因此應於右關脈。

此即河圖五行之序也。)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。(此重申上下內外之義而詳明之也。統而言之,寸為前,尺為後;分而言之,上半部為前,下半部為後,蓋言上以候上,下以候下也。)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;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。(竟,盡也。言上而盡於上,在脈則盡於魚際,在體則應於胸喉;下而盡於下,在脈則盡於尺部,在體則應於少腹足中。此脈候上下之事也。

白話文:

這就是河圖中五行排列的順序。前面用於探查前面,後面用於探查後面。(這句話強調了上下內外的意義並進一步說明。總的來說,寸口為前,尺部為後;具體而言,脈的上半部分為前,下半部分為後。也就是說上部的脈用於探查上部的病症,下部的脈用於探查下部的病症。)上部脈象反應上部情況,指的是胸部和喉嚨的問題;下部脈象反應下部情況,指的是小腹、腰部、股部、膝蓋、脛骨和腳部。

愚按:本篇首言尺內,次言中附上而為關,又次言上附上而為寸,皆自內以及外者,蓋以太陰之脈,從胸走手,以尺為根本,寸為枝葉也。故凡人之脈,寧可有根而無葉,不可有葉而無根。如論疾診尺篇曰: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,肉之堅脆,而病形定矣。是蓋所重在本耳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:這篇文章一開始談論「尺部」,接著談論「中附上」而成為「關部」,再接著談論「上附上」而成為「寸部」,都是從內部到外部的描述。因為太陰經脈從胸部走向手臂,以「尺部」為根本,以「寸部」為枝葉。所以一般人的脈象,寧可有根而無葉,不可有葉而無根。就像《論疾診尺篇》所說:「認真審查尺部的脈象緩急、大小、滑澀、肉質堅硬或鬆軟,就可以確定病情的樣貌。」這說明根本才最重要。

又按:本篇外內二字,諸家之注,皆云內側外側。夫曰內外側者,必脈形扁闊而或有兩條者乃可。若謂診者之指側,則本篇文義乃舉脈體而言,且診者之左外,則病者之右手也,當言候胃,不當言候肝矣。於義不通。如下文前以候前、後以候後、上竟上、下竟下者,是皆內外之謂。

白話文:

另外,關於這篇文章中的「內」和「外」兩個字,各家註解都說是內側和外側。如果說的是脈象的扁闊,而且可能同時出現兩條,那麼這樣解釋才說得通。如果說是診斷者手指的內外側,那麼這篇文章的文義就是指脈體,而且診斷者的手指左外側,就是病人的右手,那麼應該說診斷胃,而不是診斷肝。這樣解釋不通。就像下文中的「候前」、「候後」、「上竟上」、「下竟下」,這些都是指內外。

觀易卦六爻,凡畫卦者,自下而上,上三爻為外卦,下三爻為內卦,則其上下內外之義明矣。又有以浮取為外、沉取為內者,於義亦通,均俟明者辨正。又按:本篇上竟上者言胸喉中事,下竟下者言少腹足膝中事,分明上以候上,下以候下,此自本經不易之理。而王氏脈經,乃謂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是也,與手太陽為表裡,以小腸合為腑,合於上焦;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,與手陽明為表裡,以大腸合為腑,合於上焦。以致後人遂有左心小腸、右肺大腸之配,下反居上,其謬甚矣。

白話文:

觀察《易經》卦象的六爻,通常畫卦是由下往上畫,上三爻為外卦,下三爻為內卦,這樣上下的內外意義就很明確了。還有以浮脈為外卦、沉脈為內卦的說法,這在意義上也說得通,但需要明白的人來辨別。

另外,根據《黃帝內經》,上文中「上」說明的是胸喉中的情況,而「下」說明的是少腹、足膝中的情況,很明顯地,上部的脈象用來觀察上部的狀況,下部的脈象用來觀察下部的狀況,這是《內經》中不變的道理。

然而王叔和的《脈經》卻說:心部在左手關脈前的一寸,與手太陽經是表裡關係,以小腸為腑,屬於上焦;肺部在右手關脈前的一寸,與手陽明經是表裡關係,以大腸為腑,屬於上焦。這導致後人有了「左手心小腸、右手肺大腸」的說法,上下顛倒,實在是非常錯誤的。

據其所云,不過以臟腑之配合如此;抑豈知經分表裡,脈自不同。如脾經自足而上行走腹,胃經自頭而下行走足,升降交通,以成陰陽之用;又豈必上則皆上,下則皆下,而謂其盡歸一處耶?且自秦漢而下,未聞有以大小腸取於兩寸者,扁鵲仲景諸君心傳可考;自晉及今,乃有此謬,訛以傳訛,愈久愈遠,誤者可勝言哉!無怪乎醫之日拙也。此之不經,雖出於脈訣之編次,而創言者謂非叔和而誰?)

白話文:

根據他的說法,只說到臟腑互相配合,卻不知道經脈分為表裡,脈象也是不一樣的。比如脾經從腳開始向上行走到腹部,胃經從頭部開始向下行走到腳。它們上下運行,配合成陰陽的功用。哪能說一定都是上行或者都是下行,然後就認為它們全部歸於一處呢?而且從秦漢以來,沒聽說過有人從左右兩寸取大小腸脈的,可以考證扁鵲、仲景等名醫的傳記。從晉朝至今,纔有這樣的謬論,錯誤的說法一傳再傳,時間越久偏差越大,搞錯的人真是不勝枚舉。難怪醫術越來越差勁。這種不符合經絡理論的說法,雖然出現在脈訣的編排中,但第一個說這種話的人,肯定不是孫思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