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五卷

2. 脈色類

3. 一、診法常以平旦

(素問脈要精微論)

黃帝問曰:診法何如?(診,視也,察也,候脈也。凡切脈望色,審問病因,皆可言診,而此節以診脈為言。)岐伯對曰:診法常以平旦,陰氣未動,陽氣未散,飲食未進,經脈未盛,絡脈調勻,氣血未亂,故乃可診有過之脈。(平旦者,陰陽之交也。陽主晝,陰主夜,陽主表,陰主裡。

凡人身營衛之氣,一晝一夜五十周於身,晝則行於陽分,夜則行於陰分,迨至平旦,復皆會於寸口。故難經曰:寸口者脈之大會,五臟六腑之所終始也。營衛生會篇曰: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。日中而陽隴,日西而陽衰,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。口問篇曰:陽氣盡,陰氣盛,則目瞑;陰氣盡而陽氣盛,則寤矣。

故診法當於平旦初寤之時,陰氣正平而未動,陽氣將盛而未散,飲食未進而穀氣未行,故經脈未盛,絡脈調勻,氣血未至擾亂,脈體未及變更,乃可以診有過之脈。有過,言脈不得中而有過失也。夫脈者氣血之先也,氣血盛則脈盛,氣血衰則脈衰,氣血熱則脈數,氣血寒則脈遲。

氣血微則脈弱,氣血平則脈和;又如長人脈長,短人脈短,性急人脈急,性緩人脈緩,此皆其常也。反者為逆。凡此之類,是皆有過之謂。)切脈動靜,而視精明,察五色,觀五臟有餘不足,六腑強弱,形之盛衰,以此參伍,決死生之分。(切者,以指按索之謂。切脈之動靜,診陰陽也。

視目之精明,診神氣也。察五色之變見,診生克邪正也。觀臟腑虛實以診其內,別形容盛衰以診其外。故凡診病者,必合脈色內外,參伍以求,則陰陽表裡、虛實寒熱之情無所遁,而先後緩急、真假逆從之治必無差,故可以決死生之分,而況於疾病乎?此最是醫家妙用,不可視為泛常。夫參伍之義,以三相較謂之參,以伍相類謂之伍。

蓋彼此反觀,異同互證,而必欲搜其隱微之謂。如易曰:參伍以變,錯綜其數。通其變,遂成天地之文;極其數,遂定天下之象。非天下之至變,其孰能與於此?即此謂也。)

白話文:

一、診法常以平旦

《素問》中記載,診脈最佳時間為清晨平旦。此時陰氣尚未活躍,陽氣也未完全散發,病人尚未進食,經絡平順,氣血未亂,因此脈象最為清晰,能夠準確診斷病情中的異常之處。平旦是陰陽交替的時刻,一天之中,陽氣主導白天,陰氣主導夜晚,陽氣主外,陰氣主內。人體的營氣和衛氣,晝夜五十次循環運行全身,白天走陽分,夜晚走陰分,到平旦時則都匯聚在寸口脈處。《難經》記載,寸口是脈氣的總匯,五臟六腑的起始終結之地。《靈樞·營衛生會》篇也提到,平旦時陰氣衰竭,陽氣開始接收氣息。正午陽氣最盛,傍晚陽氣衰弱,晚上陽氣耗盡,陰氣開始接收氣息。《靈樞·口問》篇記載,陽氣衰竭,陰氣旺盛,人則閉眼睡著;陰氣衰竭,陽氣旺盛,人則清醒。

因此,診脈應選擇平旦剛醒之時,陰氣平和未動,陽氣將盛未散,飲食未進,穀氣未行,經脈未盛,絡脈調勻,氣血未亂,脈象未變,才能診斷出脈象的異常。所謂“有過”,指的是脈象不正常,出現偏差。脈象是氣血的先兆,氣血旺盛則脈象盛,氣血衰弱則脈象衰,氣血熱則脈象數,氣血寒則脈象遲。氣血微弱則脈象弱,氣血平和則脈象和緩。此外,高個子脈象長,矮個子脈象短,性急之人脈象急,性緩之人脈象緩,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,反之則為異常。

診斷疾病需要觀察脈象的動靜,觀察眼部的精明程度,察看面色五色變化,觀察五臟的盈虧,六腑的強弱,形體的盛衰,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,就能判斷生死。 切脈就是用手指按壓探查脈搏,觀察脈搏的動靜,可以診斷陰陽;觀察眼睛的光彩,可以診斷神氣;察看面色五色的變化,可以診斷邪正;觀察臟腑的虛實,可以診斷內在;觀察形體的盛衰,可以診斷外在。因此,診斷疾病必須綜合脈象、面色、內外情況,相互參照,才能辨明陰陽表裡、虛實寒熱等病情,準確判斷病情發展的緩急、真假、順逆等,從而判斷生死。這是醫家最妙的運用,不可等閒視之。參伍指的是將多種信息相互比較、類比,從中找出規律,如同《易經》所說的「參伍以變,錯綜其數」,通過變化和數量的分析,才能理解天地萬物的規律。只有掌握了這種方法,才能精準診斷疾病。

4. 二、部位

(素問脈要精微論)

尺內兩旁,則季脅也,(尺內者,關前曰寸,關後曰尺,故曰尺內。季脅,小肋也,在脅下兩旁,為腎所近。故自季脅之下,皆尺內主之。愚按:尺者,對寸而言。人身動脈雖多,惟此氣口三部,獨長一寸九分,故總曰寸口;分言之,則外為寸部,內為尺部。外為陽,故寸內得九分,陽之數也;內為陰,故尺內得一寸,陰之數也。

二難曰:從關至尺是尺內,陰之所治也;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,陽之所治也。然則關之前曰寸,關之後曰尺,而所謂關者,乃間於尺寸之間,而為陰陽之界限,正當掌後高骨處是也。滑伯仁曰:手太陰之脈,由中焦出行,一路直至兩手大指之端,其魚際後一寸九分,通謂之寸口,於一寸九分之中,曰寸曰尺而關在其中矣。其所以云尺寸者,以內外本末對待為言,而分其名也。

如蔡氏云:自肘中至魚際,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,自肘前一尺為陰之位,魚際後一寸為陽之位。太陰動脈,前不及魚際橫紋一分,後不及肘中橫紋九寸。故古人於寸內取九分為寸,尺內取一寸為尺,以契陽九陰十之數。其說似通,但考之骨度篇,則自肘至腕長一尺二寸五分,而與此數不合,蓋亦言其意耳。

)尺外以候腎,尺裡以候腹。(尺外,尺脈前半部也。尺裡,尺脈後半部也。前以候陽,後以候陰。人身以背為陽,腎附於背,故外以候腎。腹為陰,故里以候腹。所謂腹者,凡大小腸膀胱命門皆在其中矣。諸部皆言左右,而此獨不分者,以兩尺皆主乎腎也。臟腑左右,義詳附翼三卷脈候部位論及三焦包絡命門辨中。

)中附上,左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;(中附上,言附尺之上,而居乎中者,即關脈也。左外,言左關之前半部,內言左關之後半部,余彼此。肝為陰中之陽臟,而亦附近於背,故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。舉膈而言,則中焦之膈膜膽腑皆在其中矣。)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(右關之前所以候胃,右關之後所以候脾。

脾胃皆中州之官,而以表裡言之,則胃為陽,脾為陰,故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愚按:寸口者,手太陰也。太陰行氣於三陰,故曰三陰在手而主五臟。所以本篇止言五臟而不及六腑,即始終、禁服等篇,亦皆以寸口候三陰,人迎候三陽也。然胃亦腑也,而此獨言之何也?觀玉機真藏論曰:五臟者皆稟氣於胃,胃者五臟之本也,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,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。故胃氣當察於此。

又如五臟別論曰:五味入口,藏於胃以養五臟氣,氣口亦太陰也。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,皆出於胃,變見於氣口。然則此篇雖止言胃,而六腑之氣,亦無不見乎此矣。)上附上,右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;(上附上,言上而又上,則寸脈也。五臟之位,惟肺最高,故右寸之前以候肺,右寸之後以候胸中。

胸中者,膈膜之上皆是也。)左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。(以肺皆居膈上,故左寸之前以候心,左寸之後以候膻中。膻中者,兩乳之間,謂之氣海,當心包所居之分也。愚按:本論五臟應見之位,如火王於南,故心見左寸。木王於東,故肝見左關。金王於西,故肺見右寸。土王於中而寄位西南,故脾胃見右關。

此即河圖五行之序也。)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。(此重申上下內外之義而詳明之也。統而言之,寸為前,尺為後;分而言之,上半部為前,下半部為後,蓋言上以候上,下以候下也。)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;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。(竟,盡也。言上而盡於上,在脈則盡於魚際,在體則應於胸喉;下而盡於下,在脈則盡於尺部,在體則應於少腹足中。此脈候上下之事也。

愚按:本篇首言尺內,次言中附上而為關,又次言上附上而為寸,皆自內以及外者,蓋以太陰之脈,從胸走手,以尺為根本,寸為枝葉也。故凡人之脈,寧可有根而無葉,不可有葉而無根。如論疾診尺篇曰: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,肉之堅脆,而病形定矣。是蓋所重在本耳。

又按:本篇外內二字,諸家之注,皆云內側外側。夫曰內外側者,必脈形扁闊而或有兩條者乃可。若謂診者之指側,則本篇文義乃舉脈體而言,且診者之左外,則病者之右手也,當言候胃,不當言候肝矣。於義不通。如下文前以候前、後以候後、上竟上、下竟下者,是皆內外之謂。

觀易卦六爻,凡畫卦者,自下而上,上三爻為外卦,下三爻為內卦,則其上下內外之義明矣。又有以浮取為外、沉取為內者,於義亦通,均俟明者辨正。又按:本篇上竟上者言胸喉中事,下竟下者言少腹足膝中事,分明上以候上,下以候下,此自本經不易之理。而王氏脈經,乃謂心部在左手關前寸口是也,與手太陽為表裡,以小腸合為腑,合於上焦;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,與手陽明為表裡,以大腸合為腑,合於上焦。以致後人遂有左心小腸、右肺大腸之配,下反居上,其謬甚矣。

據其所云,不過以臟腑之配合如此;抑豈知經分表裡,脈自不同。如脾經自足而上行走腹,胃經自頭而下行走足,升降交通,以成陰陽之用;又豈必上則皆上,下則皆下,而謂其盡歸一處耶?且自秦漢而下,未聞有以大小腸取於兩寸者,扁鵲仲景諸君心傳可考;自晉及今,乃有此謬,訛以傳訛,愈久愈遠,誤者可勝言哉!無怪乎醫之日拙也。此之不經,雖出於脈訣之編次,而創言者謂非叔和而誰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