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四卷 (7)
四卷 (7)
1. 三十一、陰陽二十五人
(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,全)
白話文:
- 「陰二十五人」
- 當一個人的形體和氣血相對較弱,且具有內向、沈靜、喜安靜等特點時,可歸類為「陰二十五人」。他們通常對寒冷和濕潤環境更適應,但可能在情緒和消化系統上比較敏感。
- 「陽二十五人」
- 反之,當一個人的形體和氣血相對較強,且具有外向、活躍、喜動態等特點時,可歸類為「陽二十五人」。他們通常對熱帶和乾燥環境更適應,但在熱天或過度勞累時可能容易疲憊。
- 「陰陽合二十五人」
- 最後,「陰陽合二十五人」是指那些形體和氣血平衡,兼有內外兩種特性的個體。他們適應各種環境,同時對情緒和身體的調節都有一定的能力。
黃帝曰:余聞陰陽之人何如?伯高曰: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,不離於五,人亦應之。(由陰陽而化五行,所以天地萬物之理,總不離五,而人身之相應者,亦惟此耳。按:本節引前通天篇少師之答,而此云伯高者,豈少師即伯高之別稱耶?無考矣。)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,而陰陽之人不與焉,其態又不合於眾者五,余已知之矣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「我聽說過陰陽之體,請問是怎樣的?」
伯高回答:「天地之間,四方八極之內,所有事物都脫離不了五種元素,人體也遵循這個規律。」(由陰陽演化出了五行,所以天地萬物運行規律不出五行之外,人體的結構特徵也只有這些。)
「因此,五臟各有五種功能,共二十五種作用,統稱之為《人之政》,而陰陽之體則不屬於這些功能。此外,其形態有五種特徵與常人不同,這些我已經明白了。」
願聞二十五人之形,血氣之所生,別而以候,從外知內何如?(五行之中,又各有五,如下文以五形之人,而又分左之上下,右之上下,是為五矣。五而五之,計有二十五人也。然此言五行之詳,非若前通天篇所謂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和平五態而已,故曰陰陽之人不與焉,又不合於眾者五也。別而以候,欲別其外而知其內也。
白話文:
我希望瞭解二十五種人體質類型。這些體質類型是由什麼血氣特徵所產生的?請具體描述這些特徵,以便從外部徵兆推斷出內部情況?
(在五行之中,每行又包含五行,就像下面五行體質的人,再分為左上、左下、右上、右下,這便是五個類型。再將五個類型重複排列組合,共有二十五種體質。然而,這裡所說的五行之細分,不同於之前通天篇中所提到的太陽、少陽、太陰、少陰、和平五種體質,所以這裡不包括陰陽體質的人,也不符合一般歸類的五種體質。所謂「別而以候」,就是從外部徵兆來區別不同體質,然後推測其內部特徵。)
與,去聲。別,入聲。)岐伯曰:悉乎哉問也,此先師之秘也,雖伯高猶不能明之也。黃帝避席遵循而卻曰:余聞之,得其人弗教,是謂重失,得而泄之,天將厭之。余願得而明之,金櫃藏之,不敢揚之。岐伯曰: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,別其五色,異其五形之人,而二十五人具矣。
白話文:
「與」字發去聲,「別」字發入聲。岐伯說:「你的問題問得透徹啊!這是我們先師的祕密,即使是伯高也不能明白。」黃帝離開座位,退後一步,恭敬地說:「我聽說,得到這樣的人才卻不教導他,這是重大的過失;得到它後卻洩漏出去,上天將厭惡我。我希望能明白這個道理,把它收藏在金櫃裡,不敢洩露出去。」岐伯說:「首先要建立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這五種基本物象,區分它們的五種顏色,區別它們對應的不同人,這樣就會有二十五個人了。」
黃帝曰:願卒聞之。(卒,盡也。)岐伯曰:慎之慎之,臣請言之。木形之人,比於上角,似於蒼帝。(比,屬也,下同。角為木音,蒼為木色,木形之人,言稟木氣之全者也,音比上角,而象類東方之蒼帝。)其為人蒼色小頭,(象木之巔也。)長面,(木形長也。)大肩背,(木身大也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「我希望能詳細聽完。」岐伯說:「請謹慎地聽,我將為您解說。
屬於木屬的人,形貌像上角,顏色像蒼帝。(形貌屬性與木相關,上角是木的音調,蒼是木的顏色,木屬的人具備木的全部特質,音調和上角相似,形狀像東方的蒼帝。)他們的面色蒼白,頭較小(像樹梢),臉形較長(木屬物體通常較長),肩背寬闊(樹幹較粗)。
)直身,(木體直也。)小手足。(木枝細也,此上以體象而言。)好有才,(隨斫成材,木之用也。)勞心,(發生無窮,木之化也。)少力,(木性柔也。)多憂勞於事,(木不能靜也。)能春夏不能秋冬。(木得陽而生長,得陰而凋落,此以性而言也。能,耐同,下彼此。
白話文:
植物筆直不彎,(因為樹木的樹幹是筆直的。)有細小的枝葉。(因為樹木的枝條比較細,這是從樹木的形態上來描述的。)有很好的用處,(隨便砍伐都可以製成有用的材料,這是樹木的用途。)容易滋生,(可以不斷地生長,這是樹木的變化過程。)力氣小,(因為樹木的性質比較柔軟。)經常為事情憂愁勞累,(因為樹木無法靜止不動。)在春夏生長,但在秋冬凋零。(樹木在陽光充足的時候生長,在陰冷的時候凋零,這是從樹木的本性來描述的。)耐受同類,不排擠彼此。
)感而病生,足厥陰佗佗然。(足厥陰,肝木之經也。肝主筋,為罷極之本,故曰佗佗然。佗佗,筋柔遲重之貌。足厥陰為木之臟,足少陽為木之腑,此言臟而下言腑者,蓋以厥陰少陽為表裡,而臟為腑之主耳。故首云上角厥陰者,總言木形之全也;後云大角左角㾧角判角少陽者,分言木形之詳也。
白話文:
(肝經)受到感受而發病,(肝經)疼痛不適。(肝經是肝木的運行路線。肝主筋,是疲勞極致的根本,所以說疼痛不適。疼痛不適是指筋的柔軟遲鈍。肝經為木屬臟器,膽經為木屬腑臟,這裡先說臟氣,後說腑氣,這是因為肝經和膽經是表裡關係,而臟氣是腑氣的根本。所以一開始提到左上角的肝經,總括地說明瞭木形氣血的整體情況;後面提到的左上角、左上角、右上角、右上角的膽經,則詳細地說明瞭木形氣血的具體情況。)
茲於上角而分左右,左右而又分上下,正以明陰陽之中復有陰陽也。余准此。佗音駝。)大角之人,比於左足少陽,少陽之上遺遺然。(稟五形之偏者各四,曰左之上下,右之上下。而此言木形之左上者,是謂大角之人也。其形之見於外者,屬於左足少陽之經,如下文所謂足少陽之上,氣血盛則通髯美長,以及血氣多少等辨,正合此大角之人也。遺遺,柔退貌。
白話文:
從角的上方來看,可以分為左右兩邊,左右兩邊又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,這是為了說明陰陽之中又有陰陽。我根據這個原則做了一些推測。雙角分得很開的人,與左腳少陽經有關,少陽經的上面會有柔弱下垂的現象。
愚按:通天篇有云太陰之人、少陰之人、太陽之人、少陽之人、陰陽和平之人,凡五人者其態不同,是統言大體而分其陰陽五態也;此以木火土金水五形之人,而復各分其左右上下,是於各形之中,而又悉其太少之義耳。總皆發明稟賦之異,而示人以變化之不同也。大,太同。
白話文:
我的看法是:通天篇提到太陰之人、少陰之人、太陽之人、少陽之人、陰陽和平之人,總共五種,他們的狀態不同,這是概括性地說明人體的陰陽五種狀態。這裡將人分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種類型,再分為左右、上下,也就是在每個種類中,又詳細說明其太陰、少陽的特性。總的來說,這些都闡述了人們的稟賦各不相同,這也表明了人體在變化時存在差異。太和同的意思。
)左角之人,比於右足少陽,少陽之下隨隨然。(左角,一曰少角。隨隨,從順貌。下文云足少陽之下,血氣盛則脛毛美長者,正合此少角之人,而此言其右之下也。余彼此。)㾧角之人,比於右足少陽,少陽之上推推然。(一曰右角。角形而並於右足少陽之上者,是謂右角之人,此即言其右之上也。
白話文:
左角的人,對應著右腳的少陽經,少陽經下面的脛毛柔順綿長。
㾧角的人,對應著右腳少陽經,少陽經上面的脛毛筆直向上。
推推,前進貌。㾧音代。)判角之人,比於左足少陽,少陽之下栝栝然。(判,半也。應在大角之下者,是為判角之人,而屬於左足少陽之下,即言其左之下也。栝栝,方正貌。凡此遺遺、隨隨、推推、栝栝者,皆所以表木形之象。)
白話文:
「推推」,形容前進的樣子。「㾧」音同「代」。(判角之人,是指屬於左足少陽經的,少陽經之下方方正正。判,指一半。應該在大角之下的人,稱為判角之人,屬於左足少陽之下,就是說在左下方的位置。栝栝,方正的樣子。凡是這些「遺遺」、「隨隨」、「推推」、「栝栝」的形容詞,都是用來表示木頭的形狀。)
火形之人,比於上徵,似於赤帝。(徵為火音。火形之人,總言火氣之全者也。音屬上徵,而象類南方之赤帝。)其為人赤色,(火之色也。)廣䏖,(䏖,音引,當脊肉也。)銳面小頭,(火上尖也。)好肩背髀腹,(火勢炎上而盛於中也。)小手足,(火勢之旁者小也。
白話文:
火形體質的人,比較符合「上徵」的音階,類似於南方赤帝的形象。(「徵」是火屬性的音階。火形體質的人,總體來說是火氣旺盛的人。他們的聲音屬於上徵音階,而形象則像南方掌管火的赤帝。)這類人面部發紅(火屬性顏色),肩背、臀部、腹部肥厚(火勢旺盛,集中於這些部位),手腳較小(火勢向旁邊擴散的部分較弱)。
)行安地。(火體下重也。)疾心,(火性速也。)行搖,(火象動也。)肩背肉滿,(即上文廣䏖好肩背之意。)有氣,(火屬陽而多氣也。)輕財,(火性多散也。)少信,(火性易變也。)多慮見事明,(火明而善燭也。)好顏,(火色光明也。)急心,(火性急也。
白話文:
- 身姿安穩,腳步沉穩(火性在下,身軀穩定)。
- 心性急躁(火性急促)。
- 動作動搖不定(火性會動)。
- 肩背肌肉豐滿(上文提到上身寬厚,肩背肥厚)。
- 氣息旺盛(火屬陽性,氣息充盈)。
- 財物揮霍(火性散漫)。
- 信用度低(火性善變)。
- 憂慮多,見識敏銳(火明亮,能照見事物)。
- 面色紅潤(火性光明)。
- 心性急切(火性急躁)。
)不壽暴死,(急速之性,不耐久也。)能春夏不能秋冬。(陽王春夏而畏水也。)秋冬感而病生,手少陰核核然。(手少陰,心火經也。火不耐於秋冬,故秋冬生病。核核然,火不得散而結聚為形也。此言手少陰,下言手太陽者,以少陰太陽為表裡,而皆屬於火也。)質徵之人,比於左手太陽,太陽之上肌肌然。
白話文:
)不能長壽,死得很快(急速的屬性,不能持久)。能適應春夏,卻不適應秋冬(陽氣旺盛於春夏,而畏懼水)。秋冬季節感染而發病,手少陰部位腫脹(手少陰,是心火通行的經絡。火不能忍受秋冬,所以秋冬容易生病。腫脹,是指火無法散發而凝聚成形。這裡說手少陰,下面說手太陽,是因為少陰太陽是表裡關係,都屬於火)。證實身體虛弱的人,與左手的太陽部位相比,太陽之上有肌肉腫脹。
(一曰質之人,一曰大徵。以徵形而應於左之上,是謂大徵之人,而屬於左手太陽之上也。肌肌,膚淺貌。此下詳義,同前木形注中。)少徵之人,比於右手太陽,太陽之下慆慆然。(應右徵之下者,是謂少徵之人,而屬於右手太陽之下也。慆慆,不反貌,又多疑也。慆音叨。
白話文:
**(一曰質之人)指形體瘦弱的人,(一曰大徵)**指形體肥胖的人。
大徵之人 的徵候體現在臉面左側偏上,屬於左手的太陽經。(「肌肌,膚淺貌」:膚色淺淡。此處與前面木形注中的解釋相同。)
少徵之人 的徵候體現在臉面右側偏下,屬於右手的太陽經。(「慆慆然」:不反光,多疑。慆讀作「叨」。)
)右徵之人,比於右手太陽,太陽之上鮫鮫然。(一曰熊熊然。以徵形而屬於右手太陽之上,是為右徵之人。鮫鮫,踴躍貌。鮫音交。)質判之人,比於左手太陽,太陽之下支支頤頤然。(一曰質徵。此居質徵之下,故曰質判,而屬於左手太陽之下,判亦半之義也。支支,枝離貌。
頤頤,自得貌。凡此肌肌之類者,皆所以表火形之象。)
白話文:
右徵之人的體質,類似於人體的右手太陽經,太陽經的上部顯得躍動有力。(另一種說法為閃耀發光。根據徵象的形態,屬於右手太陽經的上部,這就是右徵之人。鮫鮫,形容活躍跳躍的樣子。)
質判之人的體質,類似於人體的左手太陽經,太陽經的下部顯得鬆散不集中。(另一種說法為質徵。此人位於質徵的下方,所以稱為質判,屬於左手太陽經的下部。判,也表示一半的意思。支支,形容分散分歧的樣子。)
土形之人,比於上宮,似於上古黃帝。(宮為土音。土形之人,總言土氣之全者也。音屬上宮,而象類中央之黃帝。)其為人黃色,(土色黃也。)圓面,(土形圓也。)大頭,(土形廣而平也。)美肩背,(土體厚也。)大腹,(土廣載也。)美股脛,(土主四肢也。)小手足,(盛在中也。
白話文:
土形的人,如同上宮(宮為土音),類似於上古黃帝。(土形的人,總體上可以說具備了土氣的全部特徵。聲音屬於上宮音,外形特徵類同於中央的黃帝。)這種人面部呈黃色,(土的顏色是黃色。)圓臉,(土的形狀是圓的。)頭部較大,(土的形狀寬廣而平坦。)肩背美麗,(土的身體厚實。)腹部較大,(土的體積寬廣可容納很多東西。)股脛部位美麗,(土主宰四肢。)手足較小,(因為四肢盛滿在身體中部。)
)多肉,(土之合也。)上下相稱,(土豐盛也。)行安地,(土安重也。)舉足浮。(大氣舉之也。)安心,(土性靜也。)好利人,(土成物也。)不喜權勢,(土自尊也。)善附人也,(藏垢納汙也。)能秋冬不能春夏。(畏風濕也。)春夏感而病生,足太陰敦敦然。
白話文:
(身體)肉質豐厚,(這是土元素聚集的表現。)身體上下勻稱,(說明土元素充足。)行走穩重,(土元素安穩厚重。)腳舉起來時輕飄,(大氣的力量託著它。)內心安靜,(土的性質是靜止的。)喜歡幫助他人,(土元素能孕育萬物。)不喜歡權勢,(土元素具有自我尊嚴。)善於迎合他人,(土元素有包容、接納萬物的特質。)適合秋冬,不適合春夏。(土元素害怕風寒潮濕。)春夏感風寒濕邪,就會生病,太陰(脾經)會出現堵塞、腫脹的症狀。
(足太陰,脾土經也。敦敦,重實貌。此言太陰,下言足陽明者,以太陰陽明為表裡,而皆屬於土也。)大宮之人,比於左足陽明,陽明之上婉婉然。(以宮形而應於左之上,是謂大宮之人,而屬於左足陽明之上也。婉婉,委順貌。此下詳義同前木形注中。)加宮之人,比於左足陽明,陽明之下坎坎然。
白話文:
(足太陰脾經也。敦敦,重實貌。此言足太陰脾經,下面所說的足陽明胃經,是因為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是表裡關係,而都屬土。)大宮之人,比喻左足陽明胃經,陽明胃經的上面婉婉然。(以宮形對應左足陽明胃經之上,這就是所謂的大宮之人,而屬於左足陽明胃經之上。婉婉,委順貌。以下詳義同前面木形注中。)加宮之人,比喻左足陽明胃經,陽明胃經的下面坎坎然。
(一曰眾之人。應在大宮之下者,是謂加宮之人,而屬於左足陽明之下也。坎坎,深固貌。)少宮之人,比於右足陽明,陽明之上樞樞然。(應在大宮之右,故曰少宮之人,而屬於右足陽明之上也。樞樞,圓轉貌。)左宮之人,比於右足陽明,陽明之下兀兀然。(一曰眾之人,一曰陽明之上。
詳此義當是右宮之人,故屬於右足陽明之下也。兀兀,獨立不動貌。凡此婉婉之類者,皆所以表土形之象也。)
白話文:
(一)眾人之宮位
應在大宮下方的人,稱為「加宮之人」,屬於左腳陽明經。坎坎這個詞表示堅固深沉的樣子。
少宮之人
與右腳陽明經相應,陽明經上方有樞樞然的感覺。(應在大宮右側,所以稱為「少宮之人」,屬於右腳陽明經上方。樞樞表示圓轉的樣子。)
左宮之人
與右腳陽明經相應,陽明經下方有兀兀然的感覺。(一曰眾人之宮位,一曰陽明經上方。)
金形之人,比於上商,似於白帝。(商為金音。金形之人,總言金氣之全者也。音屬上商,而象類西方之白帝。)其為人方面,(金形方也。)白色,(金色白也。)小頭,小肩背,小腹,小手足,(金形堅小也。)如骨發踵外,(足跟外堅,如有骨發踵外者。)骨輕。(金體皆重而金無骨,故骨不能獨重也。
白話文:
金形體質的人,性格類似商調的音律,外貌像白帝。(商調為金氣的音律,金形體質的人整體上是金氣充沛的。音律屬商調,外貌特徵類似西方的白帝。)他們的臉型方正(金的形狀為方正),膚色白皙(金的顏色為白色),頭部、肩背、腹部和手腳都較小(金的形狀堅硬而小),就像腳後跟外側凸起有骨頭一樣(腳後跟外側堅硬,好像長了骨頭似的),骨骼輕盈(金體一般較重,但金沒有骨頭,所以骨骼無法單獨變重)。
)身清廉,(金性潔也。)急心,(金性剛也。)靜悍,(金性靜,動則悍也。)善為吏,(肅而威也。)能秋冬不能春夏。(金喜寒而畏火也。)春夏感而病生,手太陰敦敦然。(手太陰,肺金經也。敦敦,堅實貌。手足太陰皆曰敦敦,而義稍不同,金堅土重也。此言手太陰,下言手陽明者,以太陰陽明為表裡,而皆屬於金耳。
白話文:
自身清廉正直(金性純潔)。性情急躁(金性剛強)。性格沉穩,一旦動怒便很威猛(金性沉穩,動起來就會很威猛)。能勝任官吏(因金性肅殺有威嚴)。耐受秋冬,不耐春夏(金喜寒而畏火)。春夏之時容易患病,手太陰經脈堅實(手太陰為肺經,金屬性。敦敦指堅實貌。手足太陰經脈皆曰敦敦,但義稍不同,金為堅,土為重。此處所說手太陰,後文所說手陽明,是因為手太陰和手陽明為表裡經絡,都屬於金)。
)㾧商之人,比於左手陽明,陽明之上廉廉然。(㾧亦大也。左右之上俱可言㾧,故上文云㾧角者比於右足少陽之上,此㾧商者比於左手陽明之上也。廉廉,稜角貌。此下詳義同前木形注中。)右商之人,比於左手陽明,陽明之下脫脫然。(詳此當是右手陽明,庶與右商之人相屬。
白話文:
(1)瘦削的人,可以比作左手陽明經,陽明經的上部邊緣是高而方的。(「㾧」也表示大。左右手上的「大」都可以稱為「㾧」,所以上文說「㾧角」是指右腳少陽經的上部,「㾧商」是指左手陽明經的上部。稜角分明,高而方。以下的解釋同前面經方註釋。)
(2)肥胖的人,可以比作左手陽明經,陽明經的下部邊緣是低而圓的。(這裡應是指右手陽明經,才與「右商之人」相符。)
脫脫,蕭灑貌。)大商之人,比於右手陽明,陽明之上監監然。(詳此當是左手陽明,庶與左商之人相屬。監監,多察貌。)少商之人,比於右手陽明,陽明之下嚴嚴然。(應在右之下者,是謂少商之人,而屬於右手陽明之下也。嚴嚴,莊重貌。凡此廉廉之類者,皆所以表金形之象也。
)
白話文:
脫脫:形容儀態灑脫。大商穴的人,可以比喻成右手陽明經,陽明經上面有監監然(審慎觀察的神情)。(詳:這段應該指左手陽明經,這樣才能與左商穴的人相應。監監:細緻觀察的樣子。)少商穴的人,可以比喻成右手陽明經,陽明經下面有嚴嚴然(莊重的神情)。(應該在右邊穴位下面的人,才能稱為少商穴的人,而且屬於右手陽明經下面。嚴嚴:莊重的樣子。凡是這種帶有「廉廉」的形容詞,都是用來描述金屬形狀的外觀。)
水形之人,比於上羽,似於黑帝。(羽為水音。水形之人,總言水氣之全者也。音屬上羽,而象類北方之黑帝。)其為人黑色,(水色黑也。)面不平,(水有波也。)大頭,(水面廣也。)廉頤,(高流急也。)小肩,(支流細也。)大腹,(容物如海也。)動手足,發行搖身,(水流動也。
白話文:
水型體質的人,比喻為音樂中的上羽調,類似於北方之神「黑帝」。
他們的身體特徵是:
- 膚色黝黑(因為水是黑色)
- 臉部不平整(因為水有波浪)
- 頭部較大(因為水面廣闊)
- 下巴方正(因為高大的水流急促)
- 肩膀較小(因為支流細小)
- 腹部較大(因為能容納很多東西,像海一樣)
- 走路時手腳揮舞,身體搖晃(因為水會流動)
)下尻長,(水流長也。)背延延然。(亦長意也。)不敬畏,(任性趨下,不向上也。)善欺紿人,(水無實也。)戮死,(水無恆情,故多厄也。)能秋冬不能春夏。(水王秋冬,衰於春夏也。)春夏感而病生,足少陰汗汗然。(足少陰,腎水經也。汗汗,濡潤貌。此言足少陰,下言足太陽者,以少陰太陽為表裡,而皆屬於水也。
白話文:
(3)屁股長,(像水流長。)背部寬闊。(也有長的意思。)不敬畏,(任性向下,不向上。)擅長欺騙他人。(水沒有實質。)會突然死去,(水沒有恆情,所以會有許多災厄。)能在秋冬生存,不能在春夏。(水在秋冬旺盛,在春夏衰弱。)春夏受感會生病,足少陰經濕潤。(足少陰經是腎水經。濕潤,形容很潮濕的樣子。這裡說足少陰,下面說足太陽,是因為少陰太陽是表裡關係,都屬於水。)
)大羽之人,比於右足太陽,太陽之上頰頰然。(以水形而應於右之上者,是為大羽之人,而屬於右足太陽之上也。頰頰,得色貌。此下詳義同前木形注中。)少羽之人,比於左足太陽,太陽之下紆紆然。(應在左之下者,是為少羽之人,而屬於左足太陽之下也。紆紆,曲折貌。
白話文:
大羽體形的人,對應著右足太陽經的上面,太陽經脈上面呈現出紅潤的狀態。(形狀似水,對應於右側之上,稱為大羽體形,屬於右足太陽經的上部。頰頰,形容面色。)少羽體形的人,對應著左足太陽經的下面,太陽經脈下面呈現出彎曲的狀態。(應在左側之下,稱為少羽體形,屬於左足太陽經的下部。紆紆,彎曲的樣子。)
)眾之為人,比於右足太陽,太陽之下潔潔然。(眾,常也。一曰加之人。應在右之下者,曰眾之為人,而屬於右足太陽之下也。潔潔,清淨貌。諸形皆言大少,而此獨曰眾,意者水形多變,而此獨潔潔,故可同於眾也。)桎之為人,比於左足太陽,太陽之上安安然。(桎,窒同,局窒不通之義。
白話文:
常人的身體,就像右腳太陽經脈一樣,太陽經脈之下潔淨無瑕。(常人,指平常人。另有說法指加上人字。說是位於右腳下面,因為說到常人的身體,是指在右腳太陽經脈之下。潔淨,形容清淨的樣子。其他形狀都用大小來形容,只有這個說潔淨,可能是指水形變化多端,而這個形狀卻特別潔淨,所以可以與眾人相提並論。)侷促人的身體,就像左腳太陽經脈一樣,太陽經脈之上安穩從容。(侷促,與窒字同義,指侷限、不通暢的意思。)
居左之上者曰桎之為人,而屬於左足太陽之上也。安安,定靜貌。諸不言桎而此獨言者,蓋以水性雖流,而為器所局,則安然不動,故云桎也。凡此頰頰之類者,皆所以表水形之象也。)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變者,眾之所以相欺者是也。(形分為五,而又分為二十五,稟賦既偏,則不免強弱勝負之相欺,故惟不偏不易,而鍾天地之正氣者,斯為陰陽和平之人,是以有聖蹠賢愚之別也。)
白話文:
位於左側上方的人被稱為「桎」,屬於左側足太陽經。安安,形容穩定而安靜。「桎」這個字特地用在這裡,是因為水的特性雖然是流動的,但被容器所限制,就會安然不動,所以稱之為「桎」。所有類似頬頬(水波動盪的樣子)的事物,都是為了表現水的形狀。
因此,五種形質的人各有二十五種變化,這是眾人相互欺騙的原因。(形質分為五行,再細分為二十五種,稟賦既然偏頗,難免會有強弱勝負的欺騙。只有不偏頗、不變易,而稟承天地正氣的人,纔是陰陽調和的人,所以纔有聖賢愚昧之別。)
黃帝曰: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?岐伯曰:形勝色、色勝形者,至其勝時年加,感則病行,失則憂矣。(此言形色當相合,否則為病矣。得其形者,如上文之所謂二十五形也。形勝色者,如以木形人而色見黃也。色勝形者,如以木形人而色見白也。勝時年者,如木王土衰,而又逢丁壬之木運,或東方之干支,或厥陰氣候之類,值其王氣相加,而感之則病矣。既病而再有疏失,乃可憂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如果只掌握了身體形態特徵,卻沒有掌握到對應的氣色,怎麼辦?
岐伯答:形態特徵勝於氣色,或者是氣色勝於形態特徵的人,當他們的勝項增強時,壽命就會增加。如果受到外邪侵襲,就會引發疾病;如果出現偏差,必會憂愁。
(這句話的意思是,形態特徵和氣色應該相輔相成,如果出現不協調的情況,就會導致疾病。所謂「得其形」,是指上文所說的二十五種形態特徵。「形勝色」是指以木為形體,但氣色卻呈現黃色。「色勝形」是指以木為形體,但氣色卻呈現白色。所謂「勝時年」,是指木氣旺盛而土氣衰弱,又恰逢丁壬木運、東方干支或厥陰氣候等因素,這時王氣相加,就會受到外邪侵襲而發病。如果已經生病了,再次出現疏忽,就會令人擔憂。)
)形色相得者,富貴大樂。(氣質調和也。)黃帝曰:其形色相勝之時年,加可知乎?(此言形色之相勝者,復有年忌之當知也。)岐伯曰:凡年忌下上之人,大忌常加七歲。(年忌者,忌有常數,所以示人之避患也。下上之人,如上文五形或上或下之人,其年忌常以七歲為始。
白話文:
古文: 形色相得者,富貴大樂。(氣質調和也。)黃帝曰:其形色相勝之時年,加可知乎?(此言形色之相勝者,復有年忌之當知也。)岐伯曰:凡年忌下上之人,大忌常加七歲。(年忌者,忌有常數,所以示人之避患也。下上之人,如上文五形或上或下之人,其年忌常以七歲為始。
氣色相配得當的人,會富貴快樂。(因為氣質調和。)黃帝問:如果氣色相剋,會在什麼時候(的年紀)發生?岐伯回答:一般來說,氣色相剋的人,在以下年紀會遇到麻煩:七歲的倍數(例如:七歲、十四歲、二十一歲……)。(年忌是一種常規的禁忌,用來提醒人避開禍患。下上之人,指上文提到的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,例如木剋土、土剋水等,他們遇到的麻煩年紀通常以七歲為始。)
)十六歲、二十五歲、三十四歲、四十三歲、五十二歲、六十一歲,皆人之大忌,不可不自安也。(此言年忌始於七歲,以至六十一歲,皆遞加九年者,蓋以七為陽之少,九為陽之老,陽數極於九而極必變,故自七歲以後,凡遇九年,皆為年忌。)感則病行,失則憂矣。當此之時,無為奸事,是謂年忌。
(當年忌之年,易於感病,失則為憂,故尤宜知慎也。)
白話文:
16 歲、25 歲、34 歲、43 歲、52 歲、61 歲,都是人生中的大災難,不可不當心。(這句話說人的壽劫從 7 歲開始,一直到 61 歲,每過九年就會增加一次,因為 7 是陽數的最小,9 是陽數的最大,陽數到 9 就極端,極端必變,所以從 7 歲以後,每遇到 9 的倍數年齡,就都是災年。)如果觸犯了禁忌,就會招致疾病,錯過了就會有憂患。在這些特定的年歲中,不要做違法亂紀的事情,這就叫做年忌。
黃帝曰:夫子之言脈之上下,血氣之候,以知形氣奈何?岐伯曰:足陽明之上,血氣盛則髯美長;血少氣多則髯短;故氣少血多則髯少;血氣皆少則無髯,兩吻多畫。(此下言手足三陽之外候也。足陽明胃經之脈行於上體者,循鼻外挾口環唇,故此經氣血之盛衰,皆形見於口旁之髯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您講述脈象的高低,氣血的變化,目的是要了解身體的狀況嗎?
岐伯回答:足陽明經脈在上體的運行,如果氣血充盛,鬍鬚就會濃密而長;如果氣血不足,鬍鬚就會短;如果氣血平衡,鬍鬚則會適中;如果氣血都很弱,則沒有鬍鬚,而且脣邊會有很多皺紋。
吻,口角也。畫,紋也。陽明血氣不充,兩吻故多紋畫。)足陽明之下,血氣盛則下毛美長至胸;血多氣少則下毛美短至臍,行則善高舉足,足趾少肉,足善寒;(足陽明之脈行於下體者,由歸來至氣街,陰陽總宗筋之會,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,故形見於下毛,而或有至胸至臍也。行則善高舉足者,因其血多。
白話文:
嘴角就是兩吻,而臉上的皺紋叫做紋畫。陽明經血氣不足,所以兩邊嘴角容易有皺紋。
在足陽明經行經部位的腿部,如果血氣充足,小腿上的汗毛會漂亮又長,甚至長到胸部;如果血氣較多但元氣不足,汗毛會變漂亮但變短,只長到肚臍。走路的時候容易高抬腿,腳趾肉少,容易腳冷。
(足陽明經脈在腿部的走向,從歸來穴到氣街穴,是陰陽經脈交會的總樞紐。陽明經是這條總樞紐之長,因此它的表現會反映在下腿的汗毛上,所以有的人汗毛會長到胸部或肚臍。血氣充足的人走路時會習慣於高抬腿。)
蓋四肢皆稟氣於胃,足受血而能步也。足趾少肉足善寒者,因其氣少。蓋四肢者諸陽之本,陽氣不足,則指少肉而善寒也。)血少氣多則肉而善瘃;(瘃,寒腫也。血少氣多則浮見於外,故下體肉分多為腫也。瘃音竹。)血氣皆少則無毛,有則稀枯悴,善痿厥足痹。(悴,憔悴也。
足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,主潤宗筋,束骨而利機關也。今氣血俱少於下,故為痿厥足痹等病。)
白話文:
四肢都從胃中獲得氣血,腳部得到血液的滋養才能行走。腳趾肉少,容易感到冰冷的人,是因為氣血不足。四肢是諸陽的根本,陽氣不足,就會導致手指腳趾肉少而怕冷。血少氣多的人會肌肉豐滿,但容易腫脹。(腫脹是一種寒性水腫,因為血少氣多,浮現在體外,所以下半身的肉就會變多而腫脹。)血氣都很少的人,毛髮會稀少或枯萎,容易出現痿弱無力、手腳麻木的情況。
足少陽之上,氣血盛則通髯美長;血多氣少則通髯美短;血少氣多則少須;血氣皆少則無須,(足少陽膽經之脈行於上體者,抵於䪼,下頰車,故其氣血之盛衰,必形見於鬚髯也。在頤曰須,在頰曰髯。)感於寒濕,則善痹骨痛爪枯也。(此皆筋骨之病,以少陽厥陰為表裡,而肝主筋也。
白話文:
足少陽經在上半身的部位,如果氣血旺盛,鬍鬚濃密又長;血氣較盛,鬍鬚濃密但短;血氣較弱,鬍鬚稀疏;血氣都很弱,沒有鬍鬚。(足少陽膽經的經脈分佈在上半身,到達下巴和麪頰,所以氣血是否旺盛,必然會表現在鬍鬚上。在下巴的鬍鬚叫「須」,在面頰的鬍鬚叫「髯」)受到寒濕之氣影響,就會出現筋骨麻痺、疼痛、指甲乾枯的症狀。(這些都是筋骨方面的疾病,少陽經和厥陰經是表裡關係,而肝經主筋)
)足少陽之下,血氣盛則脛毛美長,外踝肥;血多氣少則脛毛美短,外踝皮堅而厚;血少氣多則胻毛少,外踝皮薄而軟;血氣皆少則無毛,外踝瘦無肉。(足少陽之脈行於下體者,出膝外廉,下外輔骨外踝之前,故其形見者皆在足之外側。踝,胡寡切。胻音杭。)
白話文:
下身屬足少陽經,氣血旺盛,小腿上的毛髮就會濃密細長,外腳踝部位較豐滿。如果氣血不足,小腿上的毛髮就會稀疏短小,外腳踝的皮膚也會變硬變厚。如果氣血過旺,臀部的毛髮就會稀少,外腳踝的皮膚也會變薄變軟。如果氣血都很不足,小腿上就沒有毛髮,外腳踝也會瘦弱無肉。
足太陽之上,血氣盛則美眉,眉有毫毛;血多氣少則惡眉,面多少理;血少氣多則面多肉;血氣和則美色。(足太陽膀胱之脈行於上體者,起於目內眥,其筋之支者,下顏結於鼻,故其氣血之盛衰,皆形見於眉面之間也。)足太陽之下,血氣盛則跟肉滿,踵堅;氣少血多則瘦,跟空;血氣皆少則喜轉筋,踵下痛。
白話文:
上半身(足太陽膀胱經循行部位):
- 血氣充盈時,眉毛細長好看,會有眉毛上的細毛。
- 血氣不足時,眉毛粗糙難看,臉上皮膚粗糙。
- 血氣過盛時,臉上肌肉肥厚。
- 血氣平衡時,面色紅潤好看。(因為足太陽膀胱經從眼內角開始,其肌腱連接到鼻子,所以氣血不足時,會反映在眉毛和臉部。)
下半身(足太陽膀胱經循行部位):
- 血氣充盈時,腳後跟肉多,腳跟結實。
- 氣血不足時,腳後跟消瘦,空虛。
- 血氣都不足時,容易抽筋,腳後跟疼痛。
(足太陽經之行於下體者,從後廉下合膕中,貫腨內,出外踝之後,結於踵,故其形見為病,皆在足之跟踵也。)
白話文:
足太陽經行經下半身的經絡,從後小腿下緣進入膕中,貫穿小腿肚,從外踝骨後方出來,連接到腳後跟,因此足太陽經的病症表現在足部的跟踵部位。
手陽明之上,血氣盛則髭美,血少氣多則髭惡,血氣皆少則無髭。(手陽明大腸之脈行於上體者,挾口交人中,上挾鼻孔,故其氣血之盛衰,必形見於髭也。在口上曰髭,在口下曰須。)手陽明之下,血氣盛則腋下毛美,手魚肉以溫;氣血皆少則手瘦以寒。(手陽明之行於下體者,上臑外前廉,下近於腋,且陽明太陰為表裡,而太陰之脈出腋下,故腋下毛美。手魚肉者,大指本節後厚肉也。
本經之脈起次指出合谷,故形見於此。)
白話文:
手陽明經循行的上半段,血氣旺盛的話,鬍鬚就會長得漂亮。如果血氣不足、氣血旺盛,鬍鬚就會長得比較糟糕。如果血氣都很不足,就會沒有鬍鬚。(手陽明經的大腸經脈循行於身體上半段,經過嘴部、人中、上到鼻孔,因此這條經脈氣血的盛衰會反映在鬍鬚的生長情況上。長在嘴上的毛髮稱作髭,長在嘴下的毛髮稱作須。)
手陽明經循行的下半段,血氣旺盛的話,腋毛就會長得漂亮,手掌魚際的肉也會溫暖;如果氣血都很不足,手就會瘦弱而寒冷。(手陽明經循行於身體下半段,經過上臂外側前緣,接近腋下,而陽明經和太陰經是表裡關係,太陰經的經脈出於腋下,所以腋毛就會長得好。手掌魚際指大拇指根部後面的厚肉。)
手少陽之上,血氣盛則眉美以長,耳色美;血氣皆少則耳焦惡色。(手少陽三焦之脈行於上體者,出耳前後,至目銳眥,故其血氣之盛衰,皆見於眉耳之間。)手少陽之下,血氣盛則手卷多肉以溫,血氣皆少則寒以瘦,氣少血多則瘦以多脈。(手少陽之脈行於下體者,起名指端,循手腕出臂外上肘,故其形見若此。)
白話文:
手少陽脈在上半身,血氣充足的話,眉毛會濃密漂亮,耳朵顏色會好看;血氣不足的話,耳朵會乾枯,顏色也會不好看。(手少陽三焦脈在上半身,經過耳朵前後,到達眼睛的內眼角,因此血氣的盛衰都可以表現在眉毛和耳朵上。)手少陽脈在下半身,血氣充足的話,手指會捲曲,手掌多肉而且溫暖;血氣不足的話,會手冷、手瘦;氣血兩虛的話,手會瘦而且脈搏會變多。(手少陽脈在下半身,從手指頭開始,沿著手腕向外走,經過手臂外側,再到肘部,所以從手的形狀上可以看出血氣的盛衰。)
手太陽之上,血氣盛則有多須,面多肉以平;血氣皆少則面瘦惡色。(手太陽小腸之脈行於上體者,循頰上䪼,斜絡於顴,故其血氣之盛衰,皆形見於須面之間也。)手太陽之下,血氣盛則掌肉充滿,血氣皆少則掌瘦以寒。(手太陽之脈行於下體者,循手外側上腕,故其形見者如此。
白話文:
手陽明經的部位,如果血氣旺盛就會有很多鬍鬚,臉部豐腴而平滑;如果血氣不足,面容就會瘦削、面色不好。(手陽明小腸經的經脈分佈在上身,經過臉頰和顴骨,所以它的血氣盛衰都會表現在鬍鬚和臉部。)
手陽明經的部位,如果血氣旺盛,手心就會肉多而豐滿;如果血氣不足,手心就會瘦削而冰冷。(手陽明經的經脈又分佈在下身,經過手臂外側和手腕,所以它的形狀表現就會這樣。)
按:本篇首言五形者,以臟為主而言其稟;此言六陽者,以腑為表而言其形。稟質相合,象變斯具矣,此所以有左右上下之分也。)
白話文:
注意:文中所指的「五形」是以臟腑為主來談論其稟賦;而「六陽」則是以外顯的腑來描繪其形狀。稟賦和體質相互配合,就會產生相應的變化,這也是為什麼會區分左右和上下之分的緣故。
黃帝曰:二十五人者,刺之有約乎?(約,度也。)岐伯曰:美眉者,足太陽之脈,氣血多;惡眉者,氣血少;其肥而澤者,血氣有餘;肥而不澤者,氣有餘,血不足;瘦而無澤者,氣血俱不足。審察其形氣有餘不足而調之,可以知逆順矣。(此言足太陽一經之盛衰,而他經之有餘不足亦猶是也,審察既明而後調之,則不失其逆順矣。)黃帝曰:刺其諸陰陽奈何?岐伯曰:按其寸口人迎以調陰陽,(寸口在手,太陰脈也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二十五個人的脈象,刺針時有什麼標準嗎?岐伯說:眉形漂亮的人,足太陽經脈氣血充足;眉形不好看的人,氣血不足;眉形肥沃有光澤的,氣血有餘;眉形肥沃而不光澤的,氣有餘而血不足;眉形瘦弱而無光澤的,氣血都不足。仔細觀察這些人的氣血盈虧情況,並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調整,這樣就可以知道身體的正虛逆順了。(這段話說明的是足太陽經脈的盛衰情況,其他經脈的盈虧也是這樣,仔細觀察後再進行調整,就不會偏差。)黃帝說:怎麼刺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呢?岐伯說:按壓手寸口的人迎穴來調節陰陽。(人迎穴在手上,屬太陰脈。)
人迎在頭,陽明脈也。太陰行氣於三陰,陽明行氣於三陽,故按其寸口人迎而可以調陰陽也。如禁服、終始、經脈等篇,所謂人迎脈口一盛二盛三盛等義皆是也。詳具脈色會通。)切循其經絡之凝澀,結而不通者,此於身皆為痛痹,甚則不行,故凝澀。(切,深也。循,察也。
白話文:
人迎穴位位於頭部,屬於陽明經絡。太陰經絡運氣在三陰經絡,陽明經絡運氣在三陽經絡,因此按壓寸口上的人迎穴位可以調節陰陽。例如《禁服篇》、《終始篇》、《經脈篇》等文章中所說的「人迎脈口一盛、二盛、三盛」等意思都是這個道理。(詳細內容請參閱《脈色會通》一書。)
仔細循著經絡,如果發現有凝澀、結而不通的地方,對應的身體部位就會出現疼痛麻痺,嚴重時甚至無法活動,這就是所謂的「凝澀」。(「切」,指深按。「循」,指觀察。)
經絡為病,身必痛痹,甚則血氣不行,故脈道凝澀也。循音巡。)凝澀者,致氣以溫之,血和乃止。其結絡者,脈結血不行,決之乃行。(血脈凝澀,氣不至也,故當留針以補而致其氣以溫之。致,使之至也。決者。開泄之謂。)故曰:氣有餘於上者,導而下之;(氣有餘於上者,病必在上,故當刺其穴之在下者,以導而下之。導,引也。
白話文:
當經絡有病時,身體必定會感到疼痛僵硬,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氣血不通,因此脈道會變得阻塞不通。阻塞不通的情況下,應將氣引至患處溫熱,使血液和順即可解除。如果經絡有結節,脈絡阻塞導致血液無法通行,應將結節打通才能讓氣血流通。(氣血阻塞不通,是因氣血不能到達,所以應保留針灸,補足氣血,並將氣引至患處溫熱。致:使之到達。決:疏通的意思。)因此說:氣分佈於上部過多時,應引導到下部;
)氣不足於上者,推而休之;(氣不足於上者,即刺其在上之穴,仍推其針而休息之。休者,留針以待氣也。)其稽留不至者,因而迎之。(稽留不至,言氣至之遲滯者,接之引之而使其必來也。迎,去聲。凡物來而接之,則平聲;物未來而迓之使來,則去聲。)必明於經隧,乃能持之;寒與熱爭者,導而行之;其宛陳血不結者,則而予之。
白話文:
-
氣力不足於上方的,順勢推針後就休息;(氣力不足於上方的,意思是刺上方穴位,然後推動針具並休息。休息,就是留針等待氣力來。)
-
氣力遲遲不來(停留)的,就順著氣行方向去引導它。(停留,指氣力到達遲緩的,接引它並讓它一定會來。迎,去聲。凡是物來而接它的,就是平聲;物未來而去迎接它來的,就是去聲。)
-
一定要明白經脈的走向,才能持針;寒熱交爭的,引導它運行;已經發青發黑的瘀血未散的,用針刺破它讓它散開。
(隧,道也。必明經脈之道路,而後能執持之也。其有寒熱不和者,因其偏而導去之。脈道雖有郁陳而血不結者,則其勢而予治之。則,度也。予,與同。隧音遂。)必先明知二十五人,則血氣之所在,左右上下,刺約畢也。(凡刺之道,須明血氣,故必知此二十五人之脈理,而刺之大約。
可以盡矣。)
白話文:
貫通人體的經脈,就是道路。必須弄清楚經脈的走向,才能正確地治療。如果出現寒熱失調的情況,就要根據寒熱偏盛的一方來引導治療。脈道即使有鬱結不通的地方,但血流還未凝結,就要考慮實際情況而給予治療。「則」是度量,「予」與「與」同音。
必須先了解二十五個人身上的主要經脈,血氣流動的方向和位置,才能大致確定針刺的部位。(所有的針刺治療都必須明確血氣流動的情況,所以必須知道這二十五個人的脈絡,然後才能大約確定針刺的部位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