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十二卷 (31)

回本書目錄

十二卷 (31)

1. 十九、四失

)是以世人之語者,馳千里之外。(工之得失,則譭譽之遠聞也。)不明尺寸之論,診無人事治數之道,從容之葆,坐持寸口,診不中五脈,百病所起,始以自怨,遺師其咎。(人事治數之道,即前篇貴賤貧富守數據治之謂。從容,周詳也。葆,韜藏也。知周學富,即從容之葆也。

若理數未明而徒持寸口,則五臟之脈且不能中,又焉知百病之所起?是以動多過失,乃始知自怨其無術,而歸咎於師傳之未盡,豈其然哉?!語云:學到知羞處,方知藝不精。今之人多有終身不知羞者,果何如其人也?葆音保。)是故治不能循理,棄術於市,妄治時愈,愚心自得。

(市,多人處也。不能循理,焉能濟人?人不相信,如棄術於市,言見棄於眾人也。然亦有妄施治療,偶或一愈,愚者不知為僥倖,而忻然信為心得,則未免以非為是,而後人踵其害矣。)嗚呼!窈窈冥冥,熟知其道?道之大者,擬於天地,配於四海。(窈窈冥冥,道深玄也。

熟當作孰。擬於天地,言高厚之無窮,配於四海,言深廣之難測,見不可以易言也。)汝不知道之諭,受以明為晦。(不知道之諭,不得其旨也。失其旨則未免因辭害意,反因明訓而為晦,此醫家之大戒也。晦,不明之謂。)

白話文:

十九、四失

因此,世人的言論常流傳千里,醫者技藝的優劣,也會被廣泛評價。若不懂診脈尺寸的道理,不瞭解醫治需因人而異的原則,缺乏周全的思考,僅憑把脈就斷症,連五臟脈象都無法準確掌握,更無從得知病因,最終只能懊悔自己學藝不精,卻怪罪老師教導不周。所謂「人事治數之道」,即前文所強調的須依據患者地位、貧富等差異調整治法;「從容」指深思熟慮,「葆」意為內斂涵養。唯有知識廣博、學問深厚,才能具備這種沈穩的智慧。

若對醫理一知半解,只顧把脈,連五臟脈象都診斷錯誤,又如何查明病因?因而屢屢失誤後,才羞愧自身不足,反歸咎於師承未盡其責,這豈合理?俗話說:「學到知羞處,方知藝不精。」但如今許多人一輩子不知羞愧,這等人究竟是何心態?

醫者若不遵循醫理,等於在眾人前自曝其短,即使僥倖治癒病人,愚昧者卻沾沾自喜,誤將偶然當本事。如此以錯為對,後人若仿效其法,必將受害。

唉!醫學深奧玄妙,誰能完全參透?其宏大可比天地,浩瀚如四海。若不解其中真義,即使接觸明訓,反而會因曲解而矇昧,這正是醫者的大忌。

2. 二十、闢療五疫

(素問遺篇刺法論)

黃帝曰:余聞五疫之至,皆相染易,無問大小,病狀相似,不施救療,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?(五疫,即五運疫癘之氣,詳見運氣類四十一,與此原出同篇,所當互考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,謂欲禁止其傳染也。)岐伯曰:不相染者,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,避其毒氣,天牝從來,復得其往,氣出於腦,即不邪干。(疫癘乃天之邪氣,若吾身正氣內固,則邪不可干,故不相染也。

天牝,鼻也,鼻受天之氣,故曰天牝,老子謂之玄牝,是亦此義。氣自空虛而來,亦欲其自空虛而去,故曰避其毒氣,天牝從來,復得其往也。蓋以氣通於鼻,鼻連於腦中,流布諸經,令人相染矣。氣出於腦,謂嚏或張鼻泄之,則邪從鼻出,毒氣可令散也。)氣出於腦,即先想心如日。

(日為太陽之氣,應人之心,想心如日,即所以存吾之氣,壯吾之神,使邪氣不能犯也。)欲將入於疫室,先想青氣自肝而出,左行於東,化作林木;(心之所至,氣必至焉,故存想之,則神有所注而氣可王矣。左行於東,化作林木之狀,所以壯肝氣也。)次想白氣自肺而出,右行於西,化作戈甲;(所以壯肺氣也。

)次想赤氣自心而出,南行於上,化作焰明;(所以壯心氣也。)次想黑氣自腎而出,北行而下,化作水;(所以壯腎氣也。)次想黃氣自脾而出,存於中央,化作土。(所以壯脾氣也。)五氣護身之畢,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,然後可入於疫室。(煌煌,輝耀貌。天行疫癘傳染最速,故當謹避之如此。

又一法,於春分之日,日未出而吐之。(舊注曰:用遠志去心,以水煎之,飲二盞,吐之,不疫。)

又一法,於雨水日後,三浴以藥泄汗。(謂以祛邪散毒之藥,煎湯三浴,以泄其汗也。)

又一法,小金丹方:辰砂二兩,水磨雄黃一兩,葉子雌黃一兩,紫金半兩,(以金箔同研之,可為細末。)同入閤中,外固了,地一尺築地實,不用爐,不須藥制,用火二十斤煅之也,七日終,(常令火不斷。)候冷七日取,次日出合子,埋藥地中七日,取出順日研之三日,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,每日望東吸日華氣一口,冰水下一丸,和氣咽之,服十粒,無疫干也。(合子,即瓷罐之屬。

順日研之,謂左旋也。按:此遺篇之言,乃出後人增附,法非由古,未足深信,愚有避疫法在陰陽類首章,所當並察。)

白話文:

二十、預防五種疫病

黃帝問:我聽說五種疫病來臨時,都會互相傳染,不論大人小孩,症狀相似,如果不進行救治,如何能避免互相傳染呢?(五疫指的是五運疫癘之氣,詳見運氣類四十一,與此同出一篇,應互相參照。如何避免傳染,是指要防止疫病擴散。)岐伯回答:不被傳染的人,是因為體內正氣充足,邪氣無法侵犯,同時避開疫毒之氣。疫毒從鼻腔進入,也能從鼻腔排出,氣從腦部散發,邪氣就無法侵犯。(疫癘是天的邪氣,如果我們體內正氣穩固,邪氣就無法侵犯,因此不會被傳染。

「天牝」指的是鼻子,鼻子吸入天之氣,所以稱為天牝,老子稱之為玄牝,也是這個意思。氣從虛空而來,也要讓它從虛空而去,所以說「避其毒氣,天牝從來,復得其往」。因為氣通過鼻子,鼻子連通腦部,邪氣流布經絡,就會使人互相傳染。「氣出於腦」是指打噴嚏或張開鼻子排出邪氣,這樣毒氣就能散發。)

「氣出於腦」時,先想像心臟像太陽一樣。(太陽是陽氣的代表,對應人的心臟,想像心如太陽,可以增強正氣,壯大精神,使邪氣無法侵犯。)如果要進入疫病患者的房間,先想像青氣從肝臟發出,向左行至東方,化為樹林;(心念所至,氣必隨之,因此專注存想,能使精神集中而氣勢旺盛。青氣左行至東方化為林木,是為了壯大肝氣。)接著想像白氣從肺臟發出,向右行至西方,化為兵器鎧甲;(這是為了壯大肺氣。)再想像赤氣從心臟發出,向南行至上空,化為火焰;(這是為了壯大心氣。)接著想像黑氣從腎臟發出,向北行至下方,化為水;(這是為了壯大腎氣。)最後想像黃氣從脾臟發出,存於中央,化為土地。(這是為了壯大脾氣。)五氣護身完成後,再想像頭頂有如北斗星般閃耀,然後才能進入疫室。(「煌煌」是光輝閃耀的樣子。天行疫癘傳染極快,因此要如此謹慎防避。)

另一種方法,在雨水節氣後,用藥物沐浴三次以發汗。(指用祛邪散毒的藥煎湯沐浴三次,讓汗液排出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