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四卷 (5)
四卷 (5)
1. 二十七、平人絕谷七日而死
(靈樞平人絕谷篇,全)
黃帝曰:願聞人之不食,七日而死何也?伯高曰:臣請言其故。
胃大一尺五寸,徑五寸,長二尺六寸,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。其中之谷常留二斗,水一斗五升而滿。上焦泄氣,出其精微慓悍滑疾,下焦下溉諸腸。(精微慓悍滑疾,言水穀之質粕也。)
小腸大二寸半,徑八分分之少半,長三丈二尺,受谷二斗四分,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。
迴腸大四寸,徑一寸寸之少半,長二丈一尺,受谷一斗,水七升半。
廣腸大八寸,徑二寸寸之大半,長二尺八寸,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。
腸胃之長,凡五丈八尺四寸,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,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。(五丈八尺四寸,乃止合腸胃之數,非若前篇總計唇口咽門而言也。)平人則不然,胃滿則腸虛,腸滿則胃虛,更虛更滿,故氣得上下,五臟安定,血脈和利,精神乃居,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。(上文云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者,乃言腸胃能容之總數也。
若平人常數,則不皆然。蓋胃中滿則腸中虛,腸中滿則胃中虛,有滿有虛,則上下之氣得以通達,五臟血脈得以和調,而精神乃生,故神為水穀之精氣也。)故腸胃之中,常留谷二斗,水一斗五升。故平人日再後,後二升半,一日中五升,七日五七三斗五升,而留水穀盡矣。
故平人不食飲,七日而死者,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。(平人腸胃之中,所存水穀,惟三斗五升而已;然人之二便,大約日去五升,當七日而盡,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也。古今量數不同,詳見附翼二卷。)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人若不吃東西,七天就死了,這是為什麼呢?伯高回答說:讓我來解釋原因。
胃的容量很大,長約二十六寸,直徑五寸,能容納三斗五升的水穀。胃中通常儲存著兩斗的穀物和一斗五升的水,就已經飽滿了。上焦(指胸腔和上腹部)將食物的精華輸送出去,這些精華氣息活躍輕盈。下焦(指腹部和下腹部)則將食物的殘渣排泄到腸道。
小腸長約三丈二尺,直徑不到八分,容量為二斗四分,水六升多一點。
迴腸長約二丈一尺,直徑不到一寸,容量為一斗,水七升半。
大腸長約二尺八寸,直徑略超過二寸,容量為九升三合多一點。
整個腸胃系統長約五丈八尺四寸,總容量為九斗二升多一點。這是腸胃所能容納水穀的總量。(這裡說的五丈八尺四寸,只是腸胃的總長度,跟以前講的從嘴唇、咽喉到胃的總長度不一樣。)正常人情況則不同,胃飽了腸子就空,腸子飽了胃就空,這樣反覆更替,所以氣機能夠上下流通,五臟六腑都安穩,血液運行順暢,精神飽滿,精神正是水穀精華所化生。
正常人腸胃中總是留存著兩斗穀物和一斗五升水。正常人每天排泄約二升半的廢物,一天排泄五升,七天就排出三斗五升,也就是腸胃中所有儲存的水穀都排空了。
所以,正常人七天不吃不喝就會死,是因為體內的水穀精華、津液都消耗殆盡了。
2. 二十八、本藏二十五變
(靈樞本藏篇,全)
黃帝問於岐伯曰:人之血氣精神者,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。(奉,養也。周,給也。人身以血氣為本,精神為用,合是四者以奉生,而性命周全矣。)經脈者,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,濡筋骨、利關節者也。(經脈者,即營氣之道。營,運也。濡,潤也。營行脈中,故主於裡而利筋骨。
)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,充皮膚,肥腠理,司關闔者也。(肉有分理,故云分肉。衛行脈外,故主表而司皮毛之關闔。)志意者,所以御精神,收魂魄,適寒溫,和喜怒者也。(御,統御也。適,調燮也。)是故血和,則經脈流行,營復陰陽,筋骨勁強,關節清利矣。(復,包藏也。
)衛氣和,則分肉解利,皮膚調柔,腠理緻密矣。(緻音致。)志意和,則精神專直,魂魄不散,悔怒不起,五臟不受邪矣。(專直,如易系所謂其靜也專、其動也直,言其專一而正也。)寒溫和,則六腑化谷,風痹不作,經脈通利,肢節得安矣。此人之常平也。(凡此者,是皆常人之平者也。
)五臟者,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。(如疾病類宣明五氣所謂。)六腑者,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。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也,無愚智賢不肖,無以相倚也。(倚,偏也。一日當作異。)然有其獨盡天壽,而無邪僻之病,百年之衰,雖犯風雨卒(猝同)。寒大暑,猶有弗能害也。
(此言天稟有出常之強者。)有其不離屏蔽室內,無怵惕之恐,然猶不免於病何也?願聞其故。(此言天稟有出常之弱者。)岐伯對曰:窘乎哉問也。五臟者,所以參天地,副陰陽,而連四時,化五節者也。(窘,言難也。參,叅同。副,配也。連,通也。化五節者,應五行之節序而為之變化也。
)五臟者,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,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急。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,或善或惡,或吉或凶,請言其方。(言所以為強弱者,皆由臟腑之氣致然也。)
心小則安,邪弗能傷,易傷以憂;心大則憂不能傷,易傷於邪。心高則滿於肺中,悗而善忘,難開以言;心下則藏外,易傷於寒,易恐以言。心堅則臟安守固,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。心端正則和利難傷,心偏傾則操持不一、無守司也。(心小則怯,故必多憂。大則不固,故邪易傷之。
高則滿於肺而竅多不利,下則陽氣抑而神必不揚,心脆者火必易動,偏傾者不得其中,此其所以各有病也。悗,悶也。消癉,內熱病也。悗,美本切。癉音丹,又上、去二聲。)
肺小則少飲,不病喘喝;肺大則多飲,善病胸痹喉痹逆氣。肺高則上氣肩息咳;肺下則居賁迫肺,善脅下痛。肺堅則不病咳上氣,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。肺端正則和利難傷,肺偏傾則胸偏痛也。(喘喝,氣喘聲急也。肩息咳,聳肩喘息而咳也。居當作苦,肺下則氣道不利,故苦於賁迫而脅下痛也。賁,奔、秘二音。)
肝小則臟安,無脅下之病;肝大則逼胃迫咽,迫咽則苦膈中且脅下痛。肝高則上支賁切,脅悗,為息賁;肝下則逼胃,脅下空,脅下空則易受邪。肝堅則臟安難傷,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。肝端正則和利難傷,肝偏傾則脅下痛也。(上支賁切,謂肝經上行之支脈,賁壅迫切,故脅為悗悶、為息賁喘急也。左右兩脅皆肝膽之經,所以肝病者多見於脅。)
脾小則臟安,難傷於邪也;脾大則苦湊䏚而痛,不能疾行。脾高則䏚引季脅而痛;脾下則下加於大腸,下加於大腸則臟苦受邪。脾堅則臟安難傷,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。脾端正則和利難傷,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。(湊,塞也。䏚,脅下軟肉處也。季脅。小肋也。䏚音秒。)
腎小則臟安難傷;腎大則善病腰痛,不可以俯仰,易傷以邪。腎高則苦背膂痛,不可以俛仰;腎下則腰尻痛,不可以俛仰,為狐疝。腎堅則不病腰背痛,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。腎端正則和利難傷,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。(膂音呂,夾脊肉也。俛,俯同。尻,開高切,尾骶骨也。
)凡此二十五變者,人之所苦常病。(五變者,曰小大,曰高下,曰堅脆,曰端正,曰偏傾也。人有五臟,臟有五變,是為二十五變,人所苦於常病也。)
黃帝曰:何以知其然也?岐伯曰:赤色小理者心小,粗理者心大。無𩩲𩨗者心高,𩩲𩨗小短舉者心下。𩩲𩨗長者心下堅,𩩲𩨗弱小以薄者心脆。𩩲𩨗直下不舉者心端正,𩩲𩨗倚一方者心偏傾也。(理,肉理也。𩩲𩨗,音結於,鳩尾骨也。)
白色小理者肺小,粗理者肺大。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,合腋張脅者肺下。好肩背厚者肺堅,肩背薄者肺脆。背膺厚者肺端正,脅偏疏者肺偏傾也。(胸前兩旁為膺,胸突而向外者是為反膺。肩高胸突,其喉必縮,是為陷喉。合腋張脅者,腋斂脅開也。脅偏疏者,脅骨欹斜而不密也。)
青色小理者肝小,粗理者肝大。廣胸反骹者肝高,合脅兔骹者肝下。胸脅好者肝堅,脅骨弱者肝脆。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,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。(脛骨近足之細處曰骹,今詳此反骹兔骹以候肝,似以脅下之骨為骹也。反骹者,脅骨高而張也。兔骹者,脅骨低合如兔也。骹音敲。)
黃色小理者脾小,粗理者脾大。揭唇者脾高,唇下縱者脾下。唇堅者脾堅,唇大而不堅者脾脆。唇上下好者脾端正,唇偏舉者脾偏傾也。(脾氣通於口,其榮在唇,故脾之善惡,驗於唇而可知也。)
黑色小理者腎小,粗理者腎大。高耳者腎高,耳後陷者腎下。耳堅者腎堅,耳薄不堅者腎脆。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,耳偏高者腎偏傾也。(腎氣通於耳,故腎之善惡,驗於耳而可知也。)凡此諸變者,持則安,減則病也。(凡以上諸變,使能因其偏而善為持守,則可獲安;若少有損減,則不免於病矣。)
帝曰:善。然非余之所問也。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,至盡天壽,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,猶不能減也,甚寒大熱不能傷也;其有不離屏蔽室內,又無怵惕之恐,然不免於病者何也?願聞其故。(減,損也。不可病者,病不能入也。不免於病者,常多病也。二者相遠,故以為問。
)岐伯曰:五臟六腑,邪之舍也,請言其故。五臟皆小者,少病,苦燋心,大愁憂;五臟皆大者,緩於事,難使以憂。五臟皆高者,好高舉措;五臟皆下者,好出人下。五臟皆堅者,無病;五臟皆脆者,不離於病。五臟皆端正者,和利得人心;五臟皆偏傾者,邪心而善盜,不可以為人平,反復言語也。
(五臟六腑,所以藏精神水穀者也,一有不和,邪乃居之,故曰邪之舍也。不可以為人平,謂其心邪多昧,便佞不可化也。)
黃帝曰:願聞六腑之應。岐伯答曰:肺合大腸,大腸者皮其應。心合小腸,小腸者脈其應。肝合膽,膽者筋其應。脾合胃,胃者肉其應。腎合三焦膀胱,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。(肺本合皮,而大腸亦應之,心本合脈,而小腸亦應之,膽胃皆然,故表裡之氣相同也。惟是腎本合骨,而此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何也?如五癃津液別篇曰,三焦出氣以溫肌肉、充皮毛,此其所以應腠理毫毛也。腎合三焦膀胱義,見本類前三。
)
黃帝曰:應之奈何?岐伯曰:肺應皮,皮厚者大腸厚,皮薄者大腸薄。皮緩腹裡大者大腸大而長,皮急者大腸急而短。皮滑者大腸直,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。(此下皆言六腑之應。肺與大腸為表裡,肺應皮,故大腸腑狀,亦可因皮而知也。不相離者,堅實之謂。)
心應脈,皮厚者脈厚,脈厚者小腸厚;皮薄者脈薄,脈薄者小腸薄。皮緩者脈緩,脈緩者小腸大而長;皮薄而脈衝小者,小腸小而短。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,小腸結。(心與小腸為表裡,心應脈,故小腸腑狀,亦可因脈而知也。然脈行皮肉之中,何以知其厚薄?但察其皮肉,即可知也。
沖,虛也。諸陽經脈,言脈之浮淺而外見者也。紆屈,盤曲不舒之謂。紆音於。)
脾應肉,肉䐃堅大者胃厚,肉䐃麼者胃薄。肉䐃小而麼者胃不堅;肉䐃不稱身者胃下,胃下者下管約不利。肉䐃不堅者胃緩,肉䐃無小里累者胃急。肉䐃多少里累者胃結,胃結者上管約不利也。(脾與胃為表裡,脾應肉,故胃腑之狀,亦可因肉而知也。䐃,肉之聚處也。麼,細薄也。
約,不舒也。少里累之義未詳,高志齋謂揣其䐃肉而少有累然結實者之謂。䐃,劬允切。稱,去聲。)
肝應爪,爪厚色黃者膽厚,爪薄色紅者膽薄。爪堅色青者膽急,爪濡色赤者膽緩。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,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。(肝與膽為表裡,肝應爪,故膽腑之狀,亦可因爪而知也。結者,膽氣不舒之謂。)
腎應骨,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,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。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,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。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,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。(腎與膀胱為表裡,而三焦亦合於腎,故上文曰腎合三焦膀胱,腠理毫毛其應,所以三焦膀胱之狀,可因腠理毫毛而知也。)
黃帝曰:厚薄美惡皆有形,願聞其所病。岐伯答曰: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,則知所病矣。(外形既明,內臟可察,病亦因而可知矣。所謂病者,如上文二十五變之類皆是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