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十二卷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十二卷 (9)

1. 七、寒之而熱取之陰熱之而寒取之陽

)久而增氣,此物化之常也。氣增而久,夭之由也。(凡五味之性,各有所入,若味有偏用,則氣有偏病,偏用即久,其氣必增,此物化之常也。氣增而久,則臟有偏勝,臟有偏勝,則必有偏絕矣,此致夭之由也,如生氣通天論曰,味過於酸,肝氣以津,脾氣乃絕,味過於咸,大骨氣勞,短肌心氣抑之類是也。此篇前言寒熱者,言病機也;後言五味者,言藥餌也。

藥餌病機必審其真,設有謬誤,鮮不害矣。)

白話文:

七、寒之而熱取之陰熱之而寒取之陽

長期攝取某種性質的食物或藥物,會使體內的氣機逐漸增強,這是物質作用於人體的正常規律。但若某種氣機過度增長且持續過久,便會成為損害健康、導致早夭的原因。

所有食物的性味都有其對應作用的臟腑,若偏重攝取某一味,便會造成相應氣機的失衡;長期偏用,該氣必然過盛,這是物質轉化的常態。然而,若氣機長期偏盛,會使特定臟腑功能過度亢進,而亢進的極端便是機能衰竭,這正是引發早衰的根源。例如《生氣通天論》所言:過食酸味會使肝氣氾濫而脾氣衰竭,過食鹹味則導致骨骼勞損、肌肉萎縮、心氣鬱滯等,皆屬此理。

前段論述寒熱症狀,是探討疾病機轉;後段說明五味影響,則著重藥物飲食的調配原則。用藥與診治病症必須精準辨識根本機制,倘若誤判,鮮少不釀成禍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