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三十二卷 (6)
三十二卷 (6)
1. (二十九)雜病
風勝則動,熱勝則腫,燥勝則乾,寒勝則浮,濕勝則濡瀉。(見陰陽類一。運氣類二十一。)
搏脈痹蹶,寒熱之交。脈孤為消氣,虛泄為奪血。孤為逆,虛為從。(論治十四。)
大則病進。(脈色二十一。)
中外病:春脈如弦,其氣來實而強,此謂太過,病在外;其氣來不實而微,此謂不及,病在中。夏脈如鉤,其氣來盛去亦盛,此謂太過,病在外;其氣來不盛去反盛,此謂不及,病在中,秋脈如浮,其氣來毛而中央堅、兩旁虛,此謂太過,病在外;其氣來毛而微,此謂不及,病在中。冬脈如營,其氣來如彈石者,此謂太過,病在外;其去如數者,此謂不及,病在中。
四時脾脈,其來如水之流者,此謂太過,病在外;如鳥之喙者,此謂不及,在病中。(俱脈色十。)寸口脈沉而堅者,曰病在中;寸中脈浮而盛者,曰病在外。脈盛滑堅者,曰病在外;脈小實而堅者,病在內。(俱脈色十六。)病在中脈虛,病在外脈澀堅者,皆難治。病在中脈實堅,病在外脈不實堅者,皆難治。
(俱脈色十二。)盛喘數絕者,則病在中。(脈色十一。)病在中而不實不堅,且聚且散。(論治六。)
新久病:脈小弱以澀,謂之久病;脈滑浮而疾者,謂之新病。(脈色十六。)新病久病,毀傷脈色。(脈色三十六。)其久病者,病去而瘠,必養必和,待其來復。(論治十二。)
暴病:太陽為開,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。(經絡三十。)
解㑊:冬脈太過則令人解㑊,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。(脈色十。)尺脈緩澀,謂之解㑊。(脈色十六。)足少陽之瘧,令人身體解㑊,寒不甚,熱不甚,惡見人,見人心惕惕然,熱多汗出甚。(疾病五十。)刺骨無傷髓,髓傷則銷鑠胻酸,體解㑊然不去矣。(針刺六十三。)
食亦:大腸移熱於胃,善食而瘦,又謂之食亦。胃移熱於膽,亦曰食亦。(疾病四十六。)
毀傷:肝與腎脈並至,其色蒼赤,當病毀傷,不見血,已見血,濕若中水也。(脈色三十六。)
人有所墮墜,惡血留內,腹中滿脹,不得前後,先飲利藥,此上傷厥陰之脈,下傷少陰之絡。(針刺三十。)
痱:痱之為病也,身無痛者,四肢不收。智亂不甚,其言微知,可治;甚則不能言,不可治也。(針刺三十六。)
大僂:陽氣者,精則養神,柔則養筋,開闔不得,寒氣從之,乃生大僂,陷脈為瘻。(疾病五。)
體重:肝虛腎虛脾虛,皆令人體重煩冤。(疾病九。)少陽所謂不可反側者,陰氣藏物也,物藏則不動,故不可反側也。(疾病十一。)
柔痓:肺移熱於腎,傳為柔痓。(疾病四十六。)
譫妄:厥陰厥逆,前閉譫言。(疾病三十五。)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,不避親疏。(疾病十二。)
膈洞:太陰為開,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,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也。(經絡三十。)腎脈微緩為洞,洞者,食不化,下嗌還出。(脈色十九。)
重強:脾脈不及,則令人九竅不通,名曰重強。(脈色十。)
蛟蛔:心腸痛,憹作痛,腫聚,往來上下行,痛有休止,腹熱喜渴涎出者,是蛟蛔也。(針刺四十六。)脾脈微滑,為蟲毒蛔蠍腹熱。(脈色十九。)
齲齒:診齲齒痛,按其陽之來,有過者獨熱,在左左熱,在右右熱,在上上熱,在下下熱。(脈色三十三。)手陽明實則齲聾。(經絡五。)
五運太過不及,下應民病。(運氣十。)
五運三氣之病。(運氣十三。)
天氣地氣制有所從之病。(運氣十四。)
六十年運氣政令之病。(運氣十七。)
五郁之發為病。(運氣二十三。)
天地淫勝病治。(運氣二十五。)
六氣相勝病治。(運氣二十七。)
六氣之復病治。(運氣二十八。)
客主勝而無復病治。(運氣三十。)
升降不前,氣變民病之異。(運氣三十八。)
不遷正退位,氣變民病之異。(運氣四十。)
刺治諸病。(針刺五十三。)
白話文:
(二十九)雜病
風盛則身體動搖不安,熱盛則身體腫脹,燥盛則身體乾燥,寒盛則身體浮腫,濕盛則身體濕潤而瀉痢。
脈搏緊澀而肢體麻痹、抽搐,是寒熱交替的症狀。脈搏孤弱則氣虛,脈搏虛弱泄瀉則失血。脈搏孤弱為逆,脈搏虛弱為順。
脈象強盛則病情加重。
內外疾病:春天脈象如弦,氣息強盛有力,為太過,病在外;氣息虛弱微細,為不及,病在內。夏天脈象如鉤,氣息盛衰都明顯,為太過,病在外;氣息不盛而衰反盛,為不及,病在內。秋天脈象如浮,氣息浮散而中間有力、兩旁虛弱,為太過,病在外;氣息浮散而微弱,為不及,病在內。冬天脈象如繩,氣息來時有力如彈石,為太過,病在外;氣息衰弱如數珠,為不及,病在內。
四季脾臟的脈象,氣息來時如流水般順暢,為太過,病在外;如鳥喙般尖細,為不及,病在內。寸口脈沉而堅實,則病在內;寸口脈浮而盛,則病在外。脈象盛大滑利而堅實,則病在外;脈象細小而堅實,則病在內。病在內脈象虛弱,病在外脈象澀滯堅實,都難以治療。病在內脈象實而堅,病在外脈象不實不堅,都難以治療。
喘息頻繁而將絕,則病在內。病在內而脈象不實不堅,時聚時散。
新舊疾病:脈象細小而弱且澀滯,是久病;脈象滑利而有力,是新病。新病久病,都會損傷脈象。久病痊癒後身體消瘦,必須調養,等待身體恢復。
暴病:太陽經是人體經脈的起始之處,若太陽經受阻,則肌肉關節疼痛而暴病驟發。
解㑊(身體不適,如解體):冬天脈象太過則讓人身體不適,脊柱脈絡疼痛而氣短不想說話。尺脈緩慢澀滯,稱為解㑊。足少陽經的瘧疾,讓人身體不適,寒熱都不劇烈,害怕見人,見人時心驚膽戰,發熱時汗出很多。針刺骨頭而不傷及骨髓,骨髓受傷則身體消瘦疼痛,身體不適感揮之不去。
食亦(消瘦):大腸將熱傳到胃,胃消化良好卻消瘦,稱為食亦。胃將熱傳到膽,也稱為食亦。
毀傷:肝腎脈象同時出現,顏色蒼白帶赤,是身體受損的徵象,沒有出血,已經出血,則濕邪如同浸在水中一樣。
墜落損傷:人體墜落受傷,瘀血停留在體內,腹部脹滿,大便不通,先服用通便藥物,這是上傷厥陰脈,下傷少陰絡脈。
痱子:痱子病發,身體無痛感,四肢無力。神志錯亂不嚴重,說話含糊不清,可以治療;嚴重到不能說話,則不可治療。
駝背:陽氣充足則滋養精神,柔和則滋養筋脈,如果開合失調,寒邪侵入,就會產生駝背,經脈凹陷形成廔管。
身體沉重:肝虛、腎虛、脾虛,都會讓人身體沉重煩悶。少陽經所謂的不能翻身,是陰氣收藏的緣故,收藏則不動,所以不能翻身。
柔痓(一種抽搐症):肺將熱傳到腎,就變成柔痓。
譫妄(神志不清):厥陰經逆亂,則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。陽氣盛則使人胡言亂語,辱罵他人,不分親疏。
膈洞(氣逆):太陰經是人體經脈的起始之處,若太陰經受阻,則五臟六腑無法輸送營養到膈膜,因此受阻則氣不足而生病。腎脈微弱緩慢則為膈洞,膈洞是指食物消化不良,從咽喉返回。
重強(全身沉重):脾臟脈象衰弱,則讓人九竅不通,稱為重強。
蛟蛔(蟲症):心腹部疼痛,絞痛,腫脹,疼痛上下移動,疼痛有間歇,腹部發熱口渴流涎,是蛟蛔病。脾脈微弱滑利,是蟲毒蛔蟲蠍子導致的腹部發熱。
齲齒:診斷齲齒疼痛,根據陽氣的走向,有過多的陽氣則單獨發熱,在左側則左側發熱,在右側則右側發熱,在上則上方發熱,在下則下方發熱。手陽明經實熱則會導致牙齒齲爛和耳聾。
五運的盛衰,會導致百姓的疾病。
五運三氣的疾病。
天時地利人和的變化會導致疾病。
六十年運氣政令的疾病。
五種鬱氣的發作而導致的疾病。
天地陰陽失調而導致的疾病和治療。
六氣相克而導致的疾病和治療。
六氣的反复變化而導致的疾病和治療。
客主氣不相協調而導致的疾病和治療。
升降失常,氣候變化而導致疾病的不同。
臟腑氣血運行失常,導致疾病的不同。
針灸治療各種疾病。
2. (三十)死證
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。(見論治類十七。運氣四十四。)
人以水穀為本,故人絕水穀則死,脈無胃氣亦死。(脈色十二。)
人無胃氣曰逆,逆者死。(脈色十一。)
所謂陰者,真臟也,見則為敗,敗必死也。別於陽者,知病處也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(脈色二十六。)
五臟,主藏精者也,不可傷,傷則失守而陰虛,陰虛則無氣,無氣則死矣。(藏象九。)
心傷則神去,神去則死矣。(針刺二十三。)
五臟已敗,其色必夭,夭必死矣。(脈色五。)
平人而氣勝形者壽;病而形肉脫、氣勝形者死,形勝氣者危矣。(藏象十五。)
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其氣動形,期六月死,真臟脈見,乃予之期日。(脈色二十七通章宜察。)
形弱氣虛死;形氣有餘,脈氣不足死;脈氣有餘,形氣不足生。(脈色七。)
形盛脈細,少氣不足以息者危。形瘦脈大,胸中多氣者死。目內陷者死。脫肉身不去者死。足太陽氣絕者,其足不可屈伸,死必戴眼。寒熱病者,以平旦死。熱中及熱病者,以日中死。病風者,以日夕死。病水者,以夜半死。形肉已脫,九候雖調,猶死。皮膚著者死。瞳子高者太陽不足,戴眼者太陽已絕,此決死生之要,不可不察也。(脈色類二十五。)
陰陽皆脫者,暴死。(藏象三十。)
陰陽如一者,病難治。(針刺二十三。)
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。(經絡二十三。)
心怵惕思慮則傷神,毛悴色夭死於冬。脾愁憂不解則傷意,毛悴色夭死於春。肝悲哀動中則傷魂,毛悴色夭死於秋。肺喜樂無極則傷魄,毛悴色夭死於夏。腎盛怒不止則傷志,毛悴色夭死於季夏。(藏象九。)
陰陽俱動,乍有形,乍無形,加以煩心,命曰陰勝其陽,此謂不表不里,其形不久。(針刺三十一。)
熱病七日八日,脈微小,病者溲血口中乾,一日半而死,脈代者一日死。熱病已得汗出,而脈尚躁,喘且復熱,勿刺膚,喘甚者死。熱病七日八日,脈不躁,躁不散數,後三日中有汗,三日不汗四日死。熱病不知所痛,耳聾不能自收,口乾,陽熱甚,陰頗有寒者,熱在髓,死不可治。
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,此陰脈之極也,死;其得汗而脈靜者生。熱病者,脈尚盛躁而不得汗者,此陽脈之極也,死;脈盛躁得汗靜者生。熱病不可刺者有九:一曰,汗不出,大顴發赤,噦者死。二曰,泄而腹滿甚者死。三曰,目不明,熱不已者死。四曰,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。
五曰,汗不出,嘔下血者死。六曰,舌本爛,熱不已者死。七曰,咳而衄,汗不出,出不至足者死。八曰,髓熱者死。九曰,熱而痙者死,腰折瘛瘲,齒噤齘也。(針刺四十。)
熱病脈靜,汗已出,脈盛躁,是一逆也;病泄,脈洪大,是二逆也;著痹不移,䐃肉破,身熱,脈偏絕,是三逆也;淫而奪形身熱,色夭然白,及後下血衃,血衃篤重,是謂四逆也;寒熱奪形,脈堅搏,是謂五逆也。(針刺五十八。)
風熱而脈靜,泄而脫血脈實,病在中脈虛,病在外脈澀堅者,皆難治。形氣相失,謂之難治。脈逆四時,為不可治。病在中脈實堅,病在外脈不實堅者,皆難治。(脈色十二。)
色夭面脫不治,百日盡已。脈短氣絕死,病溫虛甚死。易,重陰死,重陽死。(論治十四。)
死陰之屬,不過三日而死;生陽之屬,不過四日而已。所謂生陽死陰者,肝之心謂之生陽,心之肺謂之死陰,肺之腎謂之重陰,腎之脾謂之闢陰,死不治。(疾病六。)
不治,法三月若六月,若三日若六日,傳五臟而當死,是順傳所勝之次。故曰:別於陽者,知病從來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(藏象二十四。)
中執法者,其病速而危;中行令者,其病徐而持;中貴人者,其病暴而死。(運氣七。)
真頭痛,頭痛甚,腦盡痛,手足寒至節,死不治。(針刺四十三。)
嬰兒病,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。(脈色三十三。)
壞腑無治。(針刺九。)
諸經脈證死期。(脈色二十四。)
真臟脈死期。(脈色二十八。)
陰陽虛搏病候死期。(脈色二十九。)
骨寒熱者,齒已槁,死不治。(針刺四十一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