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三十二卷 (1)
三十二卷 (1)
1. (十三)風證
風者百病之始也。(見脈色類三十二。)
白話文:
風邪是各種疾病的開始。
風者百病之始也。風從外入,令人振寒,汗出頭痛,身重惡寒。從風憎風。病大風,骨節重,鬚眉墮,名曰大風。癘風。偏枯。痱之為病。智亂不甚,其言微知,可治,甚則不能言,不可治也。風痙,身反折。(針刺三十六。)
白話文:
風是很多疾病的根源。風從體外進入人體,讓人突然發冷,出汗並且頭痛,身體沉重,怕冷。得了風的人更怕風。嚴重的風病,四肢關節會變沉重,眉毛和鬍子會脫落,這種病叫作「大風」。還有癘風(抽搐)、偏枯(身體一側癱瘓)等疾病。痱子也是一種風病。患上痱子的人神智還算清楚,說話也能讓人稍微明白,是可以治癒的。如果情況嚴重到無法說話,那就無法治癒了。風痙是身體抽搐、扭曲的疾病。(治療風痙的針灸方法是:刺入穴位三十六個。)
賊風邪氣乘虛傷人。(運氣三十六。)
陽受風氣,陰受濕氣。傷於風者,上先受之;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(疾病十三。)
邪風之至,疾如風雨。(論治八。)
風成為寒熱,久風為飧泄,脈風成為癘。(疾病類七十七。)
病在陽者命曰風,病在陰者命曰痹,陰陽俱病命曰風痹。風寒傷形。(針刺三十一。)
人一呼脈三動,一吸脈三動而躁,尺不熱脈滑曰病風。(脈色三。)
脈大血少者,脈有風氣。(疾病二十一。)
脈滑曰風。(脈色十六。)
來徐去疾,上虛下實,為惡風也。故中惡風者,陽受氣也。(脈色二十一。)
二陽之病發心脾,其傳為風消。(疾病六。)
面腫曰風。(疾病五十九。)
正邪者,身形若用力汗出,腠理開,逢虛風,其中人也微,故莫知其情,莫見其形。(針刺十三。)
八風傷人為病。(運氣三十五。)
白話文:
當人體虛弱時,容易受到外邪侵襲,而風邪正是其中一種常見的致病因素。陽氣容易受風邪侵害,而陰氣則容易受濕邪影響。風邪來勢洶洶,如同風雨般迅速。長期受風邪侵襲,可能導致寒熱、腹瀉,甚至演變成慢性疾病。陽氣受風邪侵害,會表現為風邪病症,陰氣受風邪侵害,則會表現為痹症,而陰陽皆受風邪侵害,則稱為風痹。風寒會傷害人體。人體呼吸一次,脈搏跳動三次,吸氣時脈搏跳動三次且躁動,尺脈不熱且滑利,這是風邪病的症狀。脈象大而血少,也代表有風邪。脈象滑利,也屬於風邪的徵兆。脈搏來得緩慢,去得迅速,上虛下實,這是惡風的表現。中惡風,代表陽氣受風邪侵害。二陽之病主要影響心脾,傳變之後會導致風消。面部腫脹也可能是風邪引起的。人體用力出汗後,毛孔開張,容易受到虛風的侵襲,而這種侵襲不易察覺。八種風邪都能傷害人體,導致疾病。
2. (十四)寒熱病
陰主寒,陽主熱,寒甚則熱,熱甚則寒,故曰寒生熱,熱生寒,此陰陽之變也。(見脈色類三十三。)
白話文:
陰代表寒,陽代表熱,當寒到了極點就會轉化為熱,當熱到了極點就會轉化為寒,所以說寒會產生熱,熱會產生寒,這就是陰陽的變化。
寒極生熱,熱極生寒。寒氣生濁,熱氣生清。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;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重寒則熱,重熱則寒。寒傷形,熱傷氣。(陰陽一。)
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,陽受之則入六腑,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,上為喘呼。(疾病十三。)
白話文:
極度寒冷會產生熱氣,極度熱會產生寒氣。寒氣凝聚會產生濁氣,熱氣上升會產生清氣。清氣在下游,就會產生腹瀉;濁氣在上遊,就會產生脹氣。過度寒冷會產生熱氣,過度熱會產生寒氣。寒氣會損傷身體,熱氣會損傷氣息。
陽勝者則為熱,陰勝者則為寒,寒則真氣去,去則虛,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。寒勝其熱,則骨疼肉枯,熱勝其寒,則爛肉腐肌為膿,內傷骨,內傷骨為骨蝕。(疾病四。)
白話文:
陽氣旺盛的人容易發熱,陰氣旺盛的人容易發冷。發冷的時候,人體的正氣就會流失,流失之後就會虛弱,虛弱後寒氣就會侵襲皮膚之間。寒氣勝過熱氣,就會導致骨頭疼痛、肌肉萎縮。熱氣勝過寒氣,就會導致肌肉腐爛化膿,傷及骨頭,骨頭受傷就會導致骨質流失。
寒則腠理閉,氣不行,故氣收矣。炅則腠理開,營衛通,汗大泄,故氣泄矣。(疾病二十六。)
寒多則筋攣骨痛,熱多則筋弛骨消,肉爍䐃破,毛直而敗。(經絡三十一。)
寒多則凝泣,凝泣則青黑;熱多則淖澤,淖澤則黃赤。(脈色三十五。)
寒則反折筋急,熱則筋弛縱不收,陰痿不用。陽急則反折,陰急則俯不伸。(疾病六十九。)
白話文:
天氣寒冷時,毛孔就會閉塞,氣血無法流通,因此氣機收斂。天氣炎熱時,毛孔就會張開,營氣衛氣暢通,汗液大量排出,因此氣機外泄。
寒氣過多會導致筋脈攣縮,骨骼疼痛。熱氣過多會導致筋脈鬆弛,骨骼消瘦,肌肉萎縮潰爛,毛髮直立而枯敗。
寒氣過多會導致血液凝滯,凝滯的血液呈青黑色。熱氣過多會導致血液過於濕潤,濕潤的血液呈黃紅色。
寒冷會導致筋脈反折,筋脈緊繃,而熱氣則會導致筋脈鬆弛,無法收縮,陰痿無力。陽氣過盛則會導致筋脈反折,陰氣過盛則會導致身體彎曲無法伸展。
陰氣不足則內熱,陽氣有餘則外熱,內熱相搏,熱於懷炭,外畏綿帛近,不可近身,又不可近席。(針刺類三十三。)
白話文:
陰氣不足,就會引起內熱;陽氣過剩,就會產生外熱。內熱與外熱相互作用,讓人感覺體內像烈火焚燒,在外界卻害怕接觸絲織品或棉衣,無法靠近衣服,也無法靠近牀鋪或坐墊。
三陽為病發寒熱。(疾病六。)
陽明所謂洒洒振寒者,陽明者午也,五月盛陽之陰也,陽盛而陰氣加之,故洒洒振寒也。(疾病十一。)
肺脈微急為肺寒熱。脾脈小甚為寒熱。(脈色十九。)
寸口脈沉而弱,沉而喘,曰寒熱。緩而滑曰熱中。脈尺粗常熱者,謂之熱中。(脈色十六。)
夏脈太過,則令人身熱而膚痛,為浸淫。(脈色十。)
沉細數散者,寒熱也。推而內之,外而不內,身有熱也。(脈色二十一。)
其寒飲食入胃,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,肺寒則外內合邪。(疾病五十二。)
榮衛稽留,衛散營溢,氣竭血著,外為發熱,內為少氣。(經絡八。)
血並於陽,氣並於陰,乃為炅中。(疾病十九。)
白話文:
三陽氣盛容易導致發寒發熱。
陽明經脈表現為發冷發熱,是因為陽明經脈主管午時,也就是五月盛陽之時,此時陽氣最旺盛,但陰氣也隨之加重,因此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。
肺脈微急代表肺部寒熱,脾脈小而甚則代表寒熱。
寸口脈沉而弱,沉而喘,表示寒熱。脈象緩而滑則表示熱在內中。尺脈粗大且持續發熱,稱為熱中。
夏季脈象過旺,容易導致身體發熱、皮膚疼痛,屬於浸淫病症。
脈象沉細數散,表示寒熱。推之內收,外不內入,表示體內有熱。
寒涼食物進入胃部,經由肺脈上行至肺部,導致肺寒,肺寒則會引發內外邪氣。
榮衛氣血運行不暢,衛氣散失,營氣外溢,氣力衰竭,血氣凝滯,則外在表現為發熱,內在表現為氣短。
血氣聚集於陽分,氣血聚集於陰分,則稱為炅中。
喜怒不適,食飲不節,寒溫不時,則寒汁流於腸中,流於腸中則蟲寒,蟲寒則積聚,守於下管,則腸胃充郭,衛氣不營,邪氣居之。(針刺四十八。)
白話文:
如果情緒不穩、飲食不節制、冷暖失調,就會導致寒氣流進腸胃。寒氣積聚在腸胃內,形成寄生蟲。寄生蟲會不斷繁殖,阻塞下腸道,導致腸胃脹滿,衛氣無法正常運行,邪氣乘虛而入。(《針灸四十八》)
形寒寒飲則傷肺。(疾病三。)
中熱則胃中消穀,消穀則蟲上下作,腸胃充郭故胃緩,胃緩則氣逆,故唾出。(疾病五十八。)
氣虛身熱,此謂反也。氣實者,熱也。氣虛者,寒也。(疾病二十一。)
白話文:
形體感受了寒涼,並且飲食也偏寒,這會傷害到肺。
體內有熱時,胃部會加速消化食物,消化加快會導致像蟲一樣的活動在上下腸道中增加,使得腸胃脹滿,因而胃部放鬆,胃部放鬆就使得氣上逆,所以會有唾液流出。
氣血虛弱時身體卻發熱,這是反常的情況。氣血充實的人會感到熱,而氣血虛弱的人則會感到寒冷。
皮寒熱者,不可附席,毛髮焦,鼻槁臘。肌寒熱者,肌痛,毛髮焦而唇槁臘。骨寒熱者,病無所安,汗注不休。齒未槁,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;齒已槁,死不治。骨厥亦然。(針刺四十一。)
掌中熱者,腹中熱;掌中寒者,腹中寒。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,胃中有寒。(脈色十八。)
白話文:
皮膚寒熱:皮膚既寒冷又發熱,不能靠近席子,毛髮焦黑,鼻子乾燥龜裂。
肌肉寒熱 :肌肉疼痛,毛髮焦黑,嘴脣乾燥龜裂。
骨頭寒熱 :全身不得安寧,不斷出汗。如果牙齒還沒乾燥龜裂,可以取陰股上的少陰經脈(治癒);如果牙齒已經乾燥龜裂,則必死無疑。骨厥(骨頭痙攣)的情況也是如此。(出處:《針刺四十一》。)
中熱消癉則便寒,寒中之屬則便熱。胃中熱,則消穀,令人懸心善飢,臍以下皮熱;腸中熱,則出黃如糜,臍以下皮寒。胃中寒,則腹脹;腸中寒,則腸鳴飧泄。胃中寒,腸中熱,則脹而且泄;胃中熱,腸中寒,則疾飢,小腹痛脹。(論治二。)
白話文:
如果胃裡有熱,就會消食,讓人經常覺得心慌、飢餓,肚臍以下的皮膚發熱;
如果腸裡有熱,就會排泄出像稀飯一樣的黃色大便,肚臍以下的皮膚發涼;
如果胃裡有寒,就會腹脹;如果腸裡有寒,就會腸鳴、腹瀉;
如果胃裡有寒,腸裡有熱,就會既脹又瀉;
如果胃裡有熱,腸裡有寒,就會經常感到飢餓,小腹疼痛脹滿。
血氣者,喜溫而惡寒,寒則泣而不流,溫則消而去之。(疾病十九。)
小骨弱肉者,善病寒熱。(疾病七十六。)
白話文:
血液和氣體喜歡溫暖而害怕寒冷,如果太冷就會凝滯不流通,溫暖的話就能消散並去除它。
體型瘦小、骨骼細弱的人,容易患發燒感冒的疾病。
不遠熱則熱至,不遠寒則寒至。寒至則堅痞腹滿,痛急下利之病生矣。熱至則身熱,吐下霍亂,癰疽瘡瘍,瞀郁注下,瞤瘈腫脹,嘔鼽衄頭痛,骨節變肉痛,血溢血泄,淋閟之病生矣。(運氣二十。)
白話文:
不避開熱氣,就會遭受極度高熱侵襲;不避開寒氣,就會遭受極度寒氣侵襲。寒氣侵襲過度,就會產生堅硬的腹中腫塊和腹脹,以及疼痛急切和拉肚子的疾病。熱氣侵襲過度,就會出現全身發燒、嘔吐腹瀉、霍亂、癰疽瘡瘍、眼睛昏花和發炎、癲癇病發作、腫脹、嘔吐、打嗝、流鼻血、頭痛、骨節變形、肌肉疼痛、出血、腹瀉、小便不通等疾病。(運氣二十。)
診寒熱,赤脈上下至瞳子,見一脈一歲死,見一脈半一歲半死,見二脈二歲死,見二脈半二歲半死,見三脈三歲死。(脈色三十三。)
人之病,同時而傷,其身多熱者易已,多寒者難已。(藏象二十二。)
白話文:
診斷寒熱病時,如果患者的舌脈呈紅色,且脈絡上衝至瞳孔處,可見一條脈絡表示病人將於一年內死亡,一條半脈絡表示將於一年半後死亡,兩條脈絡表示兩年內死亡,兩條半脈絡表示兩年半內死亡,三條脈絡表示三年內死亡。(脈色共有三十三種。)
3. (十五)傷寒
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?岐伯曰:夫寒盛則生熱也。(見針刺類三十九。)
氣盛身寒,得之傷寒。氣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(疾病二十一。)
人一呼脈三動,一吸脈三動而躁,尺熱曰病溫。(脈色三。)
尺膚熱甚、脈盛躁者,病溫也。(脈色十八。)
疫癘有五。(論治二十。運氣四十一、四十二。)
諸熱病死生之刺。(針刺四十。)
白話文:
人體因寒氣入侵而導致發熱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說:寒氣盛極就會生熱。
氣血旺盛而身體寒冷,這是因寒氣入侵所致。氣血虛弱而身體發熱,這是因暑氣入侵所致。
人吸氣一次脈搏跳動三次,呼氣一次脈搏也跳動三次,並且躁動不安,尺脈熱,這就叫做溫病。
尺部皮膚很熱,脈搏強勁且躁動,也是溫病的表現。
疫癘病有五種。
治療各種熱病需要根據病情選擇不同的針刺方法,來決定病人的生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