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十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十卷 (2)

1. 三、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

(素問至真要大論)

帝曰:病生於本,余知之矣;生於標者,治之奈何?(病之先受者為本,病之後變者為標。生於本者,言受病之原根。生於標者,言目前之多變也。)岐伯曰:病反其本,得標之病;治反其本,得標之方。(謂病有標本,但反求其所致之本,則見在之標病,可得其陰陽表裡之的矣。

治有本末,但反求其拔本之道,則治標之運用,可得其七方十劑之妙矣。此無他,亦必求於本之意。)

白話文:

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

黃帝問:「疾病由根本而生,我明白了;但由標症而起的,該如何治療?」(疾病最初發生的根源為「本」,後續變化的症狀為「標」。生於「本」指病因的根源,生於「標」指當前多變的病症。)

岐伯回答:「若疾病違背其根本,就會出現標症;治療時若反推根本,就能得到對治標症的方法。」(意指疾病有標本之分,只要追溯致病根源,便能釐清當前標症的陰陽表裡屬性。治療分本末,只要掌握根治的方法,就能靈活運用治標的技巧,發揮各類方劑的妙用。這無他,仍是強調探求根本的重要性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