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二十七卷 (7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七卷 (7)

1. 三十三、三陰三陽幽明分至

(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)

帝曰: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?(厥陰少陰太陰,三陰也。少陽陽明太陽,三陽也。)岐伯曰,:氣有多少異用也。(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,而此曰三者,以陰陽之氣各有盛衰,盛者氣多,衰者氣少。《天元紀大論》曰:陰陽之氣各有多少,故曰三陰三陽也。按陰陽類論以厥陰為一陰,少陰為二陰,太陰為三陰,少陽為一陽,陽明為二陽,太陽為三陽,數各不同,故氣亦有異。)帝曰:陽明何謂也?岐伯曰:兩陽合明也。

(兩陽合明,陽之盛也。《陰陽系日月篇》曰:辰者三月,主左足之陽明:巳者四月,主右足之陽明,此兩陽合於前,故曰陽明。丙主左手之陽明,丁主右手之陽明,此兩火併合,故曰陽明。)帝曰:厥陰何也?岐伯曰:兩陰交盡也。(厥,盡也。兩陰交盡,陰之極也。《陰陽系日月篇》曰:戌者九月,主右足之厥陰;亥者十月,主左足之厥陰。

此兩陰交盡,故曰厥陰。詳經絡類三十四。)

帝曰:幽明何如?岐伯曰:兩陰交盡故曰幽,兩陽合明故曰明,幽明之配,寒暑之異也。(幽明者,陰陽盛極之象也。故《陰陽系日月篇》以辰巳為陽明,戌亥為厥陰。夫辰巳之氣暑,戌亥之氣寒。如夜寒晝熱,冬寒夏熱,西北寒、東南熱,無非辰巳戌亥之氣,故幽明之配,為寒暑之異。

)帝曰:分至何如?岐伯曰:氣至之謂至,氣分之謂分,至則氣同,分則氣異,所謂天地之正紀也。(分言春秋二分,至言冬夏二至。冬夏言至者,陰陽之至極也。如司天主夏至,在泉主冬至,此六氣之至也。夏至熱極涼生,而夜短晝長之極,冬至寒極溫生,而晝短夜長之極,此陰陽盈縮之至也。

春秋言分者,陰陽之中分也。初氣居春分之前,二氣居春分之後,四氣居秋分之前,五氣居秋分之後,此間氣之分也。春分前寒而後熱,前則晝短夜長,後則夜短晝長;秋分前熱而後寒,前則夜短晝長,後則晝短夜長,此寒熱晝夜之分也。至則純陰純陽,故曰氣同。分則前後更易,故曰氣異。

此天地歲氣之正紀也。)

2. 三十四、六氣補瀉用有先後

(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)

帝曰:夫子言春秋氣始於前,冬夏氣始於後,余已知之矣;然六氣往復,主歲不常也,其補瀉奈何?(初之氣,始於立春前十五日,四之氣,始於立秋前十五日,故春秋氣始於前。三之氣,始於立夏後十五日,終之氣,始於立冬後十五日,故冬夏氣始於後,此不易之次序也。然六氣迭為進退,舊者去而新者來,往復不常,則其補瀉之味,亦用有先後也。

)岐伯曰:上下所主,隨其攸利,正其味,則其要也,左右同法。(司天在泉,上下各有所主,應補應瀉,但隨所利而用之,其要以正味為主也。左右間氣,上者同於司天,下者同於在泉,故曰同法。)《大要》曰:少陽之主,先甘後咸;陽明之主,先辛後酸;太陽之主,先咸後苦;厥陰之主,先酸后辛;少陰之主,先甘後咸;太陰之主,先苦後甘。(主謂主歲,非客主之主也。

按此即六氣補瀉之正味,六氣勝至,必當先去其有餘,後補其不足,故諸味之用,皆先瀉而後補。)佐以所利,資以所生,是謂得氣。(自補瀉正味之外,而復佐以所利,兼其所宜也。資以所生,助其化源也,是得六氣之和平矣。)

3. 三十五、九宮八風

(《靈樞·九宮八風篇》全)

太一常以冬至之日,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,(太一,北辰也。按《西志》曰:中宮天極星,其一明者,太一之常居也。蓋太者至尊之稱,一者萬數之始,為天元之主宰,故曰太一,即北極也。北極居中不動而鬥運於外,鬥有七星,附者一星。自一至四為魁,自五至七為杓。

斗杓旋指十二辰,以建時節,而北極統之,故曰北辰,古云太一運璇璣以齊七政者,此之謂也。斗杓所指之辰,謂之月建,即氣令所王之方,如冬至節,月建在正北,故云太一居葉蟄之宮。葉蟄,坎宮也。以周歲日數分屬八宮,則每宮得四十六日,惟乾巽天門地戶兩宮止四十五日,共紀三百六十六日,以盡一歲之數。後仿此。

坎宮四十六日,主冬至、小寒、大寒三節。有九宮八風圖,在《圖翼》二卷。葉,效甲切。)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,(明日即上文四十六日之次日,謂起於四十七日也。後仿此。天留,艮宮也,主立春、雨水、驚蟄三節,共四十六日,太一之所移居也。連前共九十二日而止。

)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,(倉門,震宮也,自九十三日起,當春分、清明、穀雨三節,共四十六日,至一百三十八日而止。)明日居陰洛四十六日,(陰洛,巽宮也,自一百三十九日起,主立夏、小滿、芒種三節,共四十五日,至一百八十三日而止。)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,(天宮,離宮也,主夏至、小暑、大暑三節,共四十六日,至二百二十九日而止。

)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,(玄委,坤宮也,主立秋、處暑、白露三節,共四十六日,至二百七十五日而止。)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,(倉果,兌宮也,主秋分、寒露、霜降三節,共四十六日,至三百二十一日而止。)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,(新洛,乾宮也,主立冬、小雪、大雪三節,共四十五日,至三百六十六日,周一歲之全數而止。)明日復居葉蟄之宮,曰冬至矣。

(歲盡一周,復起於葉蟄之宮,交於冬至,乃為來歲之首也。)太一日遊,以冬至之日,居葉蟄之宮,數所在日,從一處至九日復反於一,常如是無已,終而復始。(此結上文而總其義也。太乙始於坎,終於干,乃八宮之日也,八盡而九,則復反於一而循環無已矣。然河圖宮九,而此居惟八,蓋中宮為太乙所主,而臨御乎八宮者也。

)太一移日,天必應之以風雨,以其日風雨則吉,歲美民安少病矣。(移日,交節過宮日也。節之前後,必有風雨應之。若當其日而風雨和調則吉,故歲美民安少病也。)先之則多雨,後之則多汗。(汗當作旱。風雨先期而至,其氣有餘,故多雨。風雨後期而至,其氣不足,故多汗。

)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,佔在君;(冬至為一歲之首,位在正北,君居宸極,南面而治,其象應之,故佔在君。)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,佔在相;(春分為卯之中,位在正東,相持文衡,職司教化,其象應春,故佔在相。)太一在中宮之日有變,佔在吏;(中宮屬土,王在四維,吏有分任,其象應之,故佔在吏。

)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,佔在將;(秋分為酉之中,位居正西,將在威武,職司殺伐,其象應秋,故佔在將。)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,佔在百姓。(夏至為午之中,位在正南,兆民眾庶,如物蕃盛,其象應夏,故佔在百姓。)所謂有變者,太一居五宮之日,病風折樹木,揚沙石,各以其所主占貴賤。

(此釋上文有變之義,其病在風霾異常,折樹木,揚沙石者,乃謂之變,否則非也。太乙居五宮之日,言所重者,在子午卯酉四正之節及中宮之應,即四季土王用事之日是也。)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,(既察風雨之微甚以觀其變,又當察其方位以占吉凶。)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,主生長養萬物;從其沖後來為虛風,傷人者也,主殺主害者。

謹候虛風而避之,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,如避矢石然,邪弗能害,此之謂也。(所居者,太一所居之鄉也。如月建居子,風從北方來,冬氣之正也。月建居卯,風從東方來,春氣之正也。月建居午,風從南方來,夏氣之正也。月建居酉,風從西方來,秋氣之正也。四隅十二建,其氣皆然。

氣得其正者,正氣王也,故曰實風,所以能生長養萬物。沖者,對衝也。後者,言其來之遠,遠則氣盛也。如太一居子,風從南方來,火反勝也,太一居卯,風從西方來,金勝木也。太一居午,風從北方來,水勝火也。太一居酉,風從東方來,木反勝也。氣失其正者,正氣不足,故曰虛風,所以能傷人而主殺主害,最當避也。

又正氣正風義,詳疾病類四。)是故太一入徙,立於中宮,乃朝八風,以占吉凶也。(此正以明太一即北極也。蓋中不立,則方隅氣候皆不得其正,故太一立於中宮,而鬥建其外,然後可以朝八風,占吉凶,所謂北辰北極,天之樞紐者以此。)風從南方來,名曰大弱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心,外在於脈,氣主熱。

(此下皆言虛風傷人之為病。南方,離火宮也。凡熱盛之方,風至必微,故曰大弱風。其在於人,則火臟應之,內舍於心,外在於脈,其病為熱,心病則包絡在其中矣。)風從西南方來,名曰謀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脾,外在於肌,其氣主為弱。(西南方,坤土宮也。陰氣方生,陽氣猶盛,陰陽去就,若有所議,故曰謀風。

其在於人,則土臟應之,故內舍於脾,外在於肌。脾惡陰濕,故其氣主為弱。)風從西方來,名曰剛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肺,外在於皮膚,其氣主為燥。(西方,兌金宮也。金氣剛勁,故曰剛風。其在於人,則金臟應之,內舍於肺,外在皮膚,其病氣主燥也。)風從西北方來,名曰折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小腸,外在於手太陽脈,脈絕則溢,脈閉則結不通,善暴死,(西北方,乾金宮也。金主折傷,故曰折風。

凡風氣傷人,南應在上,北應在下,故此小腸手太陽經受病者,以小腸屬丙,為下焦之火府,而乾亥虛風,其沖在巳也。然西方之金,其氣肅殺,北方之水,其氣慘冽,西北合氣,最伐生陽,故令人善暴死。)風從北方來,名曰大剛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腎,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,其氣主為寒也。(北方,坎水宮也,氣寒則風烈,故曰大剛風。

其在於人,則水臟應之,內舍於腎,外在於骨、肩背膂筋,足太陽經也。言腎則膀胱亦在其中,而病氣皆主寒也。)風從東北方來,名曰凶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大腸,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。(東北方,艮土宮也。陰氣未退,陽和未盛,故曰凶風。其在於人,則傷及大腸。

以大腸屬庚,為下焦之金府,而艮寅虛風,其沖在申也。兩脅腋骨下,大腸所近之位。肢節,手陽明脈氣所及。)風從東方來,名曰嬰兒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肝,外在於筋紐,其氣主為身濕。(東方,震木宮也,風生於東,故曰嬰兒風。其在於人,則木臟應之,故病舍於肝,外在於筋紐,肝病則膽在其中矣。

風本勝濕,而其氣反為身濕者,以東南水鄉,濕氣所居,故東風多雨,濕徵可見矣。)風從東南方來,名曰弱風,其傷人也,內舍於胃,外在肌肉,其氣主體重。(東南方,巽木宮也。氣暖則風柔,故曰弱風。東南濕勝,挾木侮土,故其傷人,則內舍於胃,外在肌肉,其病氣主體重也。

)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來,乃能病人。(凡上文之為病者,皆以虛風為言,而實風不在其列。)三虛相搏,則為暴病卒死。(乘年之衰,逢月之空,失時之和,是謂三虛,義詳下章。又三虛云驚而奪精、汗出於心等義,詳後四十三、四,二章。)兩實一虛,病則為淋露寒熱,犯其雨濕之地則為痿。

(兩實一虛,言三虛犯一亦能為病,其病則或因淋雨、或因露風而為寒熱,或犯其雨濕之地而為痿,皆一虛之為病也。)故聖人避風,如避矢石焉。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,則為擊僕偏枯矣。(邪風,非時不正之風也。擊僕,為風所擊而仆倒也。然必犯三虛而後為此病,則人之正氣實者,邪不能傷可知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