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六卷 (2)
二十六卷 (2)
1. 十八、至有先後行有位次
(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)
帝曰:夫子言可謂悉矣,然何以明其應乎?(此連前章而求其氣應之明驗也。)岐伯曰:昭乎哉問也!夫六氣者,行有次,止有位,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,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。(次,序也。位,方也。凡主客六氣各有次序,亦各有方位,故欲明其應,當於正月朔日平旦視之,以察其陰陽晦明、寒溫風氣之位而歲候可知。蓋此為日時之首,故可以佔一歲之兆。
)運有餘,其至先,運不及,其至後,(至先者,氣先節候而至;至後者,氣後節候而至也。)此天之道,氣之常也。(有餘至早,不及至遲,此天氣之常也。)運非有餘非不足,是謂正歲,其至當其時也。(正歲者,和平之歲,時至氣亦至也。)帝曰:勝復之氣,其常在也,災眚時至,候也奈何?(言勝復之氣,本常有也,而災眚之至,何以知之?)岐伯曰:非正化者,是謂災也。(當其位則為正化,非其位則為邪化,邪則為災矣。
)
帝曰:氣至而先後者何?(同前《六元正紀大論》。先言其早,後言其遲也。)岐伯曰:運太過則其至先,運不及則其至後,此候之常也。(此即前先天后天之義。)帝曰:當時而至者何也?岐伯曰:非太過、非不及則至當時,非是者眚也。(當時者,應期而至也,是為正歲。
若應早而遲,應遲而早,皆為災眚也。《六微旨大論》帝曰:至而不至、未至而至,何如?岐伯曰:應則順,否則逆,逆則變生,變生則病。帝曰:請言其應。岐伯曰:物生其應也,氣脈其應也,詳本類六。)帝曰:善。氣有非時而化者何也?岐伯曰:太過者當其時,不及者歸其己勝也。
(非時而化,謂氣不應時也。太過者氣盛,故當其時。不及者氣衰,故歸其己勝。己勝者,己被勝也,如春反肅、夏反寒、秋反熱、冬反雨之類是也。)帝曰:四時之氣,至有早晏高下左右,其候何如?岐伯曰:行有逆順,至有遲速,故太過者化先天,不及者化後天。(太過氣速,不及氣遲也。
)帝曰:願聞其行何謂也?(上文先天后天,止言其至,未及於行,故復有此問。)岐伯曰:春氣西行,(春屬木而王於東,居東者其行必西,故春三月風自東方來。凡四季有東風者,皆得春之氣。)夏氣北行,(夏屬火而王於南,居南者其行必北,故夏三月風自南方來。凡四季有南風者,皆得夏之氣。
)秋氣東行,(秋屬金而王於西,居西者其行必東,故秋三月風自西方來。凡四季有西風者,皆得秋之氣。)冬氣南行。(冬屬水而王於北,居北者其行必南,故冬三月風自北方來。凡四季有北風者,皆得冬之氣。)故春氣始於下,(春氣發生自下而升,故始於下。)秋氣始於上,(秋氣收斂,自上而降,故始於上。
)夏氣始於中,(夏氣長成,盛在氣交,故始於中。)冬氣始於標;(標,萬物盛長之表也。冬氣伏藏,由盛而殺,故始於標。殺,少戒切。)春氣始於左,(木氣自東而西也。)秋氣始於右,(金氣自西而東也。)冬氣始於後,(水氣自北而南也。),夏氣始於前,(火氣自南而北也。
)此四時正化之常。(氣非正化,則為虛邪賊風矣。《九宮八風篇》曰: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,主生長養萬物;從其沖後來為虛風,傷人者也。即上文之謂。)故至高之地,冬氣常在,至下之地,春氣常在,(高山之巔,夏有冰雪,此冬氣常在也。卑下之地,冬有草生,此春氣常在也。
《五常政大論》曰:高者氣寒,下者氣熱。此之謂也。必謹察之。帝曰:善。)
白話文:
十八、至有先後行有位次
黃帝問道:您的論述真是詳盡,但如何證明這些氣候變化確實如此呢?(這句話承接上文,追問氣候應驗的明證。)岐伯回答:您問得真是精闢!六氣的運行有順序,停駐也有方位,因此常在正月初一清晨觀察,就能根據其方位知道它們在哪裡。(次序,指的是順序;方位,指的是位置。凡是主氣、客氣六氣,各有次序,也有各自的方位,所以要想明白其應驗,應該在正月初一清晨觀察,來察知陰陽晦明、寒溫風氣的方位,這樣就能知道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。因為這是時間的開端,所以可以預知一整年的兆頭。)
氣候運行的旺盛,則到達的時間早;氣候運行衰弱,則到達的時間晚。(氣候到達時間早,是指氣候先於節氣而來;氣候到達時間晚,是指氣候後於節氣而來。)這是天道的規律,也是氣候的常態。(運行旺盛則到達早,運行衰弱則到達晚,這是天氣的常態。)如果氣候運行不旺盛也不衰弱,這就是平常年份,氣候到達的時間恰逢其時。(平常年份,是指風調雨順的年份,氣候到達的時間正好應節。)
黃帝問道:盛衰交替的氣候,其常態是什麼?而災禍發生時,又該如何預測呢?(盛衰交替的氣候,本來就常有,但是災禍來臨時,又該如何預測呢?)岐伯回答:非正常運行的氣候,就是災禍。(當氣候在它該在的方位,就是正常運行;不在它該在的方位,就是異常運行,異常運行就會造成災禍。)
黃帝問道:氣候到達時間的早晚差異,是怎麼回事呢?(與前面《六元正紀大論》相同,先說早,後說晚。)岐伯回答:運行過盛則到達時間早,運行不及則到達時間晚,這是氣候變化的常態。(這就是前面先天和後天的意思。)黃帝問道:氣候按時到達的是什麼情況?岐伯回答:不偏盛也不偏衰,就按時到達,如果不是這樣,就是災禍。(按時到達,是指應節氣而至,這就是平常年份。如果應該早到卻遲到,應該遲到卻早到,都是災禍。)
《六微旨大論》中黃帝問道:應該到的卻沒到,還沒到卻到了,這是怎麼回事?岐伯回答:符合規律的就順利,不符合規律的就逆反,逆反就會產生變化,變化就會生病。黃帝問道:請說明其應驗。岐伯回答:萬物生長有其規律,氣脈運行也有其規律,詳見本類的第六篇。黃帝說:很好。氣候在非季節時變化,是怎麼回事呢?岐伯回答:過盛的氣候會按時到達,不足的氣候則會歸於其被克制的狀態。(非季節時變化,是指氣候不應節氣而來。過盛的氣候氣勢強盛,所以會按時到達;不足的氣候氣勢衰弱,所以會歸於其被克制的狀態。被克制的狀態,是指被克制,例如春天反常寒冷、夏天反常寒冷、秋天反常炎熱、冬天反常下雨等等。)
黃帝問道:四季的氣候,到達時間有早有晚,有高有低,有左有右,其預兆如何呢?岐伯回答:運行有順有逆,到達有快有慢,所以過盛的氣候變化屬於先天,不足的氣候變化屬於後天。(過盛的氣候變化快,不足的氣候變化慢。)
黃帝問道:我想知道其運行指的是什麼?(上文提到先天後天,只講到達時間,還沒講運行,所以又問了這個問題。)岐伯回答:春季的氣候向西運行,(春屬木,而木主東方,位於東方,其運行必向西方,所以春三月風從東方來。凡是四季有東風的,都得春之氣。)夏季的氣候向北運行,(夏屬火,而火主南方,位於南方,其運行必向北方,所以夏三月風從南方來。凡是四季有南風的,都得夏之氣。)秋季的氣候向東運行,(秋屬金,而金主西方,位於西方,其運行必向東方,所以秋三月風從西方來。凡是四季有西風的,都得秋之氣。)冬季的氣候向南運行。(冬屬水,而水主北方,位於北方,其運行必向南方,所以冬三月風從北方來。凡是四季有北風的,都得冬之氣。)
所以春季的氣候從下開始,(春季氣候由下而上,所以從下開始。)秋季的氣候從上開始,(秋季氣候由上而下,所以從上開始。)夏季的氣候從中間開始,(夏季氣候茂盛,盛在氣交之時,所以從中間開始。)冬季的氣候從表象開始;(表象,指萬物茂盛的表象。冬季氣候潛藏,由盛轉衰,所以從表象開始。衰,指減少。)春季的氣候從左開始,(木氣從東向西。)秋季的氣候從右開始,(金氣從西向東。)冬季的氣候從後開始,(水氣從北向南。)夏季的氣候從前開始,(火氣從南向北。)這是四季正常運行的常態。(氣候不正常運行,就是虛邪賊風。《九宮八風篇》說:風從它所居之處來,是為實風,主生長養育萬物;從它沖撞的地方來,是為虛風,傷人。)
所以地勢高的地方,冬季的氣候常駐,地勢低的地方,春季的氣候常駐,(高山之巔,夏天有冰雪,這是冬季的氣候常駐。低洼的地方,冬天有草生長,這是春季的氣候常駐。《五常政大論》說:高處氣候寒冷,低處氣候溫暖。這就是這個意思。必須仔細觀察。黃帝說:很好。)
2. 十九、數有終始氣有同化
(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)
帝曰:天地之數,終始奈何?(司天在泉各有所主之數。)岐伯曰:悉乎哉問也!是明道也。數之始,起於上而終於下,(司天在前,在泉在後,司天主上,在泉主下,故起於上而終於下。)歲半之前,天氣主之,歲半之後,地氣主之,(歲半之前,始於大寒,終於小暑也。
歲半之後,始於大暑,終於小寒也。《至真要大論》,曰:初氣終三氣,天氣主之;四氣盡終氣,地氣主之。)上下交互,氣交主之,歲紀畢矣。(交互者,天氣地氣,互合為用也。氣交主之,即三氣四氣之際,乃天地氣交之時。詳義見本類前九。)故曰位明,氣月可知乎,所謂氣也。
(上下左右之位既明,則氣之有六,月之有十二,其終始移易之數,皆可知矣,此即所謂天地之氣。)帝曰:余司其事,則而行之,不合其數何也?(不合其數,謂以上中下運氣之數,推其歲候,其有不能相合者也。)岐伯曰:氣用有多少,化洽有盛衰,衰盛多少,同其化也。
(洽,合也。氣用有多少,化洽有盛衰,言一歲之上下左右、主客運氣必有所合,若以多合多,則盛者愈盛,以少合少,則衰者愈衰,故盛衰之化,各有所從,則各同其化也。洽,爻甲切。)帝曰:願聞同化何如?岐伯曰:風溫春化同,熱曛昏火夏化同,勝與復同,(凡四時氣化,有見風溫者,皆木氣也,故與春化同。有見熱曛昏火者,皆火氣也,故與夏化同。
勝與復同者,言初氣終三氣,勝之常也;四氣盡終氣,復之常也。凡此同化之氣,所遇皆然,而無分乎四時也。下文燥清煙露等化亦然。)燥清煙露秋化同,(皆金氣之同化也。)雲雨昏暝埃長夏化同,(皆土氣之同化也。)寒,氣霜雪冰冬化同,(皆水氣之同化也。)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,更用盛衰之常也。
(運氣更用則化有盛衰,盛衰有常變,故難合於數也。此篇下文言同天化、同地化者,詳本類前七。)
白話文:
十九、數有終始氣有同化
黃帝問道天地運行的規律和數的終始。岐伯回答說,天地之數的起始,始於上而終於下,如同司天之氣主宰上半年,在泉之氣主宰下半年一樣。上半年從大寒開始,到小暑結束;下半年從大暑開始,到小寒結束。一年之中,天地之氣交替運作,完成一個循環。所以,只要明白了天地間的方位和氣的運行規律,就能推算出每個月、每年的氣候變化。
黃帝又問,如果按照推算的數,實際執行卻不相符,這是為什麼?岐伯解釋說,氣的運用多少,以及轉化的盛衰,都各有其規律,盛衰的變化,都會遵循一定的法則。
黃帝進一步詢問氣的同化是如何運作的。岐伯闡述,春天溫暖的風,與春天的氣化相同;夏天炎熱的氣象,與夏天的氣化相同;初氣(春天)的旺盛之氣與終三氣(秋天)的收斂之氣,以及四氣(夏天)的旺盛之氣與終氣(冬天)的收斂之氣,也都是同化。秋天的乾燥清爽,與秋天的氣化相同;長夏的雲雨陰霾,與長夏的氣化相同;冬天的寒冷霜雪,與冬天的氣化相同。這就是天地間五行和六氣的運行變化,它們都遵循著盛衰的規律。 因為運氣的變化和盛衰有其固有的規律,所以有時推算的結果和實際情況不一定完全相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