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二十四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四卷 (6)

1. 十二、德化政令不能相過

(《素問·氣交變大論》)

帝曰:其德化政令之動靜損益皆何如?岐伯曰:夫德化政令災變,不能相加也。(加,增重也,亦相陵也。夫天地動靜,陰陽往復,政令災眚,報施不爽,故不能相加也。)勝復盛衰,不能相多也。(勝微則復微,勝甚則復甚,故不能相多也。)往來小大,不能相過也。(勝復小大,氣數皆同,故不能相過也。

)用之升降,不能相無也。(五行之用,先者退而後者進,迭為升降,升降失則氣化息矣,故不能相無也。)各從其動而復之耳。(五運之政,猶權衡也,故動有盛衰,則復有微甚,各隨其動而應之。《六微旨大論》曰:成敗倚伏生乎動,動而不已,則變作矣。易曰: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

皆此之謂。然則天地和平之道,有必不可損益於其間者,於此章之義可見矣。)帝曰:其病生何如?(言災變眚傷之應於病也。)岐伯曰:德化者氣之祥,政令者氣之章,變易者復之紀,災眚者傷之始。(祥,瑞應也。章,昭著也。紀者,變易之候。始者,災傷所由。)氣相勝者和,不相勝者病,重感於邪則甚也。

(相勝,相當也。謂人氣與歲氣相當,則為比和而無病;不相當,則邪正相干而病生矣。重感於邪,如有餘逢王,不足被傷,則盛者愈盛,虛者愈虛,其病必甚也。)帝曰:善。所謂精光之論,大聖之業,宣明大道,通於無窮,究於無極也。余聞之,善言天者,必應於人;善言古者,必驗於今;善言氣者,必彰於物;善言應者,同天地之化;善言化言變者,通神明之理。

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歟!乃擇良兆而藏之靈室,每旦讀之,命曰氣交變,非齋戒不敢發,慎傳也。(聖人知周萬物,故能通於無窮,究於無極,因天以應人,因古以知今,因氣應變化以通神明之理。帝所以極言讚美用示珍藏者,重之甚也。

白話文:

十二、德化政令不能相過

黃帝問道:德政與政令的興衰變動,其影響如何?岐伯回答:德政與政令所造成的災變,不會互相疊加增強。天地運行,陰陽交替,政令與災禍的懲罰報應,絲毫不差,所以不會互相疊加。盛衰消長,也不會過於極端。稍微好轉就會稍微恢復,好轉很多就會恢復很多,所以不會過於極端。禍福興衰的變化,不會互相超越。好轉與恢復的程度大小,氣數都相同,所以不會互相超越。運用升降的道理,也不會互相缺少。五行相生相剋的運用,前者退後者進,輪流升降,升降失調,氣化就會停止,所以不會互相缺少。各種變化都依循其自身運行的規律而自然恢復。五運的政令,如同權衡一樣,所以變化有盛有衰,恢復也有輕重,都隨著其自身運行的規律而應對。《六微旨大論》說:成敗興衰都源於變化,變化不停,就會產生新的變化。《易經》說:吉凶悔吝,都產生於變化。這些都是同一個道理。所以,天地間和平之道,必然存在著某些不可損益的部分,從這段話的意思就可以看出來了。

黃帝問道:疾病的產生,又是怎麼回事呢?(指災變與禍害如何影響到疾病的產生)岐伯回答:德政是吉利的徵兆,政令是明顯的體現,變化是恢復的規律,災禍是疾病的開端。氣相生相剋達到平衡則身體健康,不能平衡則生病,嚴重感染邪氣則病情加重。人氣與歲氣相符則身體健康無病;不相符則邪正交爭而致病。嚴重感染邪氣,就像有餘者更勝,不足者更損,盛者愈盛,虛者愈虛,病情必然加重。

黃帝讚道:很好!所謂精光之論,是大聖之業,闡明大道,通達無窮,窮究無極。我聽說,善於論述天道的,一定符合於人;善於論述古代的,一定能驗證於今;善於論述氣的,一定能彰顯於萬物;善於論述應驗的,一定能與天地之化相通;善於論述變化轉化的,一定能通曉神明的道理。除了您,還有誰能闡述至道呢!我將選取好的徵兆收藏於靈室,每天早晨誦讀,命名為《氣交變》,非齋戒沐浴不敢翻閱,要謹慎傳承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