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類經》~ 二十四卷 (2)
二十四卷 (2)
1. 八、六步四周三合會同子甲相合命曰歲立
(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)
白話文:
「人有百病,皆從風寒暑濕燥火而生。故善醫者,必先知病之本源,以調和陰陽,平衡五臟,使氣血流通,則百病自除。」
「人類會遭受各種疾病,這些疾病大多源自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自然因素。因此,優秀的醫者必須首先瞭解疾病的本質,並通過調節陰陽的平衡,調和五臟的功能,確保氣血的順暢流通,這樣才能根治各種疾病。」
帝曰:願聞其步何如?(此連前章,而詳求其六步之數。六步,即六氣之位數也。)岐伯曰:所謂步者,六十度而有奇。(一日一度,度即日也。周歲共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,以六步分之,則每步得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,故曰有奇也。)故二十四步,積盈百刻而成日也。(二十四步,合四歲之步也。
白話文:
黃帝說:希望聽聽這六步是如何的?(這句話連接了上一章,詳細詢問了六步的計數方法。六步,就是六氣所處的位置數。)岐伯說:所謂的步,是六十度再加一點。(一天是一度,度就是一天。一年共三百六十五天二十五刻,用六步來分,那麼每一步有六十天加八十七刻半,所以說有加一點。)所以二十四步,積累盈餘一百刻就構成一天。(二十四步,等於四年的步數。)
積者,積二十四個八十七刻半,共得二千一百刻,是為二十一日。以四歲全數合之,正得一千四百六十一日。此共以二十四步之餘,積盈百刻,合成四歲之全日,而三合會同之氣數,於斯見矣。詳如下文。)帝曰: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?岐伯曰:位有終始,氣有初中,上下不同,求之亦異也。
白話文:
積累起來的時長,每個八刻半共有二十四個,總共二千一百刻,這就等於二十一日。用四歲的時長全部加起來,正好是一千四百六十一日。這個數字與二十四步的餘數相加,累積到一百刻,正好等於四歲的全天時間。而三合會同的氣數,就在這裡顯現出來了。(詳見下文。)
帝問:六氣如何應合五行之變?岐伯答:位置有終始,氣分有初中,上下位置不同,求取的方法也不同。
(此復求上文天道六六之節,地理之應六節氣位,及《天元紀大論》所謂上下相召、五六相合之至數也。位,地位也。氣,天氣也。位有上下左右之終始,氣有前後升降之初中,以天之氣而加於地之位,則上下相錯,互有差移,故曰上下不同,求之亦異也。初中詳義見後章。
白話文:
這段話是說,上面提到的天道的六六節氣,與地理上六節氣的相應,以及《天元紀大論》中所說的上下相召、五六相合的至數。這裡的「位」是指地位,也就是地理位置;「氣」是指天氣,也就是氣候。地理位置有上下左右的先後次序,氣候有前後升降的初期中期和末期。把天上的氣候作用在地理位置上,就會上下錯綜,相互交替,所以說上下不同,探求它們的方法也不一樣。而「初期」、「中期」等詳細的解釋,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說明。
)帝曰:求之奈何?岐伯曰:天氣始於甲,地氣始於子,子甲相合,命曰歲立,謹候其時,氣可與期。(天氣有十干而始於甲,地氣有十二支而始於子,子甲相合,即甲子也。干支合而六十年之歲氣立,歲氣立則有時可候,有氣可期矣。)帝曰:願聞其歲六氣始終早晏何如?岐伯曰:明乎哉問也!甲子之歲,初之氣,天數始於水下一刻,終於八十七刻半;(甲子歲,六十年之首也。初之氣,六氣之首,地之左間也。
白話文:
**帝皇問道:**如何求得這些氣候的資訊?
岐伯回答: 天上的氣息從「甲」開始,地上的氣息從「子」開始。當「子」和「甲」相遇時,稱為「歲立」。我們要仔細觀察這個時間點,就能預測氣候。
(天氣有十個「天干」,從「甲」開始;地氣有十二個「地支」,從「子」開始。當「子」和「甲」結合在一起,就形成「甲子」歲。歲氣確立後,我們就可以預測時間和氣候變化。)
帝皇問道: 我希望知道每年六種氣候的開始和結束時間。
岐伯回答: 陛下問得真好!「甲子」歲,氣候的開始,天空中的氣息從冬天的最後一刻開始,到春天的第一百一十九刻半結束。
始於水下一刻,漏水百刻之首,寅初刻也。終於八十七刻半,謂每步之數,各得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也。故甲子歲初之氣,始於首日寅時初初刻,終於六十日後子時初四刻,至子之正初刻,則屬春分節而交於二之氣矣。凡後之申子辰年皆同。水下義,又見經絡類二十五。有甲子等歲六氣終始日刻圖解,在《圖翼》二卷。
白話文:
從子時後一刻開始,到卯時後一百刻(一刻為 15 分鐘),寅時的第一刻。結束於午時後八十七刻半,每一個季節的時長都為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。因此,甲子年的春氣開始於正月寅時開始的第一刻,結束於六十天後的子時第四刻,到子時的第一刻時,就屬於春分節氣,並開始下一年的氣。凡屬後年的申、子、辰年都相同。子時後一刻的意義,也可以參考經絡類中的第二十五章。有甲子等歲六氣終始日刻圖解,可以在《圖翼》卷二中找到。
)二之氣,始於八十七刻六分,終於七十五刻;(此繼初氣而始於八十七刻六分,直子之正初刻也。又加二氣之六十日餘八十七刻半,則此當終於七十五刻,直戌之正四刻也。後義仿此。)三之氣,始於七十六刻,終於六十二刻半;(始於七十六刻,亥初初刻也。終於六十二刻半,酉初四刻也。
白話文:
)第二個時辰,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,到七十五刻結束;(緊接著第一個時辰,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,也就是子時正初刻。再加上第二個時辰的六十天餘八十七刻半,則這個時辰應該結束於七十五刻,也就是戌時正四刻。後面的時辰以此類推。)第三個時辰,從七十六刻開始,到六十二刻半結束;(從七十六刻開始,也就是亥時初初刻。終於六十二刻半,也就是酉時初四刻。
)四之氣,始於六十二刻六分,終於五十刻;(始於六十二刻六分,酉正初刻也。終於五十刻,未正四刻也。)五之氣,始於五十一刻,終於三十七刻半;(始於五十一刻,申初初刻也。終於三十七刻半,午初四刻也。)六之氣,始於三十七刻六分,終於二十五刻。(始於三十七刻六分,午正初刻也。
白話文:
四之氣,開始於戌正初刻(晚上六點零六分),結束於未正四刻(下午四點零五分); 五之氣,開始於申正初刻(下午三點零六分),結束於午初四刻(中午十二點零五分); 六之氣,開始於午正初刻(中午十二點零六分),結束於酉正二刻(下午六點零四分)。
終於二十五刻,辰正四刻也。此二十五刻者,即歲余法四分日之一也。)所謂初六,天之數也。(初六者,子年為首之六氣也。此以天之氣數,而加於地之步位,故曰天之數也。後仿此。)
白話文:
過了 25 刻,也就是正午 4 刻。這 25 刻,相當於一個年的四分之一。
所謂「初六」,是天的運行規律。(初六,在子年的五行中為首,這是將天的氣數應用在地。步位上,所以稱為天的運行規律。後文仿此。)
乙丑歲,初之氣,天數始於二十六刻,終於一十二刻半;(始於二十六刻,巳初初刻也。終於一十二刻半,卯初四刻也。凡後之巳酉丑年皆同。)二之氣,始於一十二刻六分,終於水下百刻;(始於一十二刻六分,卯正初刻也。終於水下百刻,醜正四刻也。)三之氣,始於一刻,終於八十七刻半;(始於一刻,寅初初刻也。
白話文:
乙丑年,
-
初氣:開始於一天中的第 26 刻(巳時初一刻),結束於第 12 刻半(卯時初一刻)。
-
二氣:開始於第 12 刻六分(卯時正一刻),結束於水下第 100 刻(醜時正一刻)。
-
三氣:開始於第 1 刻(寅時初一刻),結束於第 87 刻半。
終於八十七刻半,子初四刻也。)四之氣,始於八十七刻六分,終於七十五刻;(始於八十七刻六分,子正初刻也。終於七十五刻,戌正四刻也。)五之氣,始於七十六刻,終於六十二刻半;(始於七十六刻,亥初初刻也。終於六十二刻半,酉初四刻也。)六之氣,始於六十二刻六分,終於五十刻。
白話文:
子初:四之氣,從子正初刻(八十七刻六分)開始,到戌正四刻(七十五刻)結束。
亥初:五之氣,從亥初初刻(七十六刻)開始,到酉初四刻(六十二刻半)結束。
酉初:六之氣,從酉初初刻(六十二刻六分)開始,到申正初刻(五十刻)結束。
(始於酉正初刻,終於未正四刻。此五十刻者,四分日之二也。)所謂六二,天之數也。(醜次於子,故曰六二。天之數,義見前。)
白話文:
從酉初開始(下午6點),到未四結束(下午2點)。這50刻鐘,是四分之一天的時間。
所謂「六二」,是指天的數字。(醜時緊接著子時,所以稱為「六二」。天的數字,在前面的節錄中已經解釋過。)
丙寅歲,初之氣,天數始於五十一刻,終於三十七刻半;(始於申初初刻,終於午初四刻。凡後寅午戌年皆同。)二之氣,始於三十七刻六分,終於二十五刻;(始於午正初刻,終於辰正四刻。)三之氣,始於二十六刻,終於一十二刻半;(始於巳初初刻,終於卯初四刻。)四之氣,始於一十二刻六分,終於水下百刻。
白話文:
在丙寅年,起始時間:
- 第一時辰,起始於下午 3 點,結束於上午 11 點半。(從申時初開始,到午時初四刻結束。之後的寅、午、戌年都相同。)
- 第二時辰,起始於上午 11 點 36 分,結束於上午 9 點。(從午時開始,到辰時四刻結束。)
- 第三時辰,起始於上午 9 點,結束於上午 6 點半。(從巳時初開始,到卯時四刻結束。)
- 第四時辰,起始於上午 6 點 36 分,結束於次日凌晨 4 點。(從卯時初開始,到水下百刻結束。)
(始於卯正初刻,終於醜正四刻。)五之氣,始於一刻,終於八十七刻半;(始於寅初初刻,終於子初四刻。)六之氣,始於八十七刻六分,終於七十五刻。(始於子正初刻,終於戌正四刻。此七十五刻者,四分日之三也。)所謂六三,天之數也。(寅次於醜,故曰六三。)
白話文:
(從早上5點開始,到凌晨3點結束。)五行之氣,從5點開始,到下午4點半結束;(從早上3點開始,到凌晨1點結束。)六行之氣,從下午4點半開始,到凌晨3點結束。(從午夜開始,到晚上7點結束。這75個時辰,是夜晚的四分之三。)所謂六三,是天地的數字。(寅時在醜時之後,所以稱為六三。)
丁卯歲,初之氣,天數始於七十六刻,終於六十二刻半;(始於亥初初刻,終於酉初四刻,凡後之亥卯未年皆同。)二之氣,始於六十二刻六分,終於五十刻;(始於酉正初刻,終於未正四刻。)三之氣,始於五十一刻,終於三十七刻半;(始於申初初刻,終於午初四刻。)四之氣,始於三十七刻六分,終於二十五刻;(始於午正初刻,終於辰正四刻。
白話文:
丁卯年,第一階段氣候,從亥時初刻開始,持續七十六刻,到酉時初刻結束,後續亥卯未年皆同;第二階段氣候,從酉時正刻開始,持續六十二刻六分,到未時正刻結束;第三階段氣候,從申時初刻開始,持續五十一刻,到午時初刻結束;第四階段氣候,從午時正刻開始,持續三十七刻六分,到辰時正刻結束。
)五之氣,始於二十六刻,終於一十二刻半;(始於巳初初刻,終於卯初四刻。)六之氣,始於一十二刻六分,終於水下百刻。(始於卯正初刻,終於醜正四刻。此水下百刻者,即上文所謂二十四步、積盈百刻而成日也。)所謂六四,天之數也。(卯次於寅,故曰六四。此一紀之全數也。
)
白話文:
)五之氣,從上午9點開始,到下午5點30分結束;(從上午9點初開始,到下午5點4刻結束。)六之氣,從下午5點36分開始,到午夜12點結束。(從下午6點初開始,到次日凌晨2點4刻結束。這裡的午夜12點,就是上文中所說的二十四步,積累滿100刻就是一天。)所謂六四,是天地的數目。(卯次於寅,所以稱呼六四。這是全日的總數。)
次戊辰歲,初之氣,復始於一刻,常如是無已,周而復始。(以上丁卯年六之氣,終於水下百刻,是子醜寅卯四年氣數至此已盡,所謂一紀。故戊辰年,則氣復始於一刻,而辰巳午未四年又為一紀。辰巳午未之後,則申酉戌亥四年又為一紀。此所以常如是無已,周而復始也。)
白話文:
在戊辰年,第一股氣流在子時開始出現,一直重複這個循環,周而復始。
(在之前的丁卯年,第六股氣流結束在醜時,這意味著子醜寅卯這四年的氣數已經結束,這是一個週期。所以到了戊辰年,第一股氣流再次從子時開始,而辰巳午未這四年又是一個週期。辰巳午未之後,申酉戌亥這四年又是一個週期。這是為什麼氣流循環一直持續不斷,周而復始。)
帝曰:願聞其歲候何如?岐伯曰:悉乎哉問也!日行一周,天氣始於一刻;(歲候者,通歲之大候。此承上文而復總其氣數之始也。一周者,一周於天,謂甲子一年為歲之首也。)日行再周,天氣始於二十六刻;(乙丑歲也。)日行三周,天氣始於五十一刻;(丙寅歲也。)日行四周,天氣始於七十六刻;(丁卯歲也。
白話文:
皇帝問:我想知道一年的節令變化情況。
岐伯回答:您問得太好啦!太陽運行一週,天氣變化就從第一刻開始;(這一年節令的變化,是一年之中主要的節令變化。這裡承接上文,再次概括氣數變化的開始。一週,指太陽繞天一週,即以甲子年為歲首。)太陽運行兩周,天氣變化就從第二十六刻開始;(即乙丑年。)太陽運行三週,天氣變化就從第五十一刻開始;(即丙寅年。)太陽運行四周,天氣變化就從第七十六刻開始;(即丁卯年。)
)日行五周,天氣復始於一刻,(戊辰歲也。)所謂一紀也。(如前四年是也,一紀盡而復始於一刻矣。紀者,如天元紀大論所謂終地紀者,即此紀字之義。)是故寅午戌歲氣會同,卯未亥歲氣會同,辰申子歲氣會同,巳酉醜歲氣會同,終而復始。(六十年氣數周流,皆如前之四年,故四年之後,氣復如初。
白話文:
在一日之中,太陽圍繞地球一週,每五天會回到原來的時刻。(比如戊辰年)這五天稱為一個紀。(就像前面提到的四年週期,一個紀結束後,就會從同一個時刻重新開始。紀的意思,就像《天元紀大論》中提到的「終地紀」,就是這個紀字的意思。)因此,寅、午、戌三個年份的氣候特徵相同,卯、未、亥三個年份的氣候特徵相同,辰、申、子三個年份的氣候特徵相同,巳、酉、醜三個年份的氣候特徵相同,然後重新開始。(六十年氣候週期循環,都和前面四年一樣,所以四年後,氣候特徵又會和一開始一樣)
所以寅午戌為會同,卯未亥為會同,辰申子為會同,巳酉醜為會同。今陰陽家但知此為三合類局,而不知由於氣數之會同如此。有六十年歲氣三合會同圖,在《圖翼》二卷。)
白話文:
因此寅午戌相會合,卯未亥相會合,辰申子相會合,巳酉醜相會合。現在的陰陽家只知道這是三合類型的局勢,卻不知道是因為氣數的會合才會如此。有記載六十年歲氣三合會合圖的資料,收錄在《圖翼》卷二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