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二十二卷 (7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二卷 (7)

1. 六十、用針先診反治為害

(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篇》《小針解篇》)

凡將用針,必先診脈,視氣之劇易,乃可以治也。(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篇》)。病之虛實,不易識也,必察於脈,乃可知之。故凡將用針,必先診脈,察知重輕,方可施治,否則未有不誤而殺人者矣。)五臟之氣已絕於內,而用針者反實其外,是謂重竭,重竭必死,其死也靜,(臟氣已絕於內,陰虛也。反實其外,誤益陽也。

益陽則愈損其陰,是重竭也。陰竭必死,死則靜也。)治之者輒反其氣,取腋與膺。(腋與膺皆臟脈所出,氣絕於內而復取之,則致氣於外而陰愈竭矣。)五臟之氣已絕於外,而用針者反實其內,是謂逆厥,逆厥則必死,其死也躁,(臟氣已絕於外,陽虛也。反實其內,誤補陰也。

助陰則陽氣愈竭,故致四逆而厥。逆厥必死,死必躁也。)治之者反取四末。(四末為諸陽之本,氣絕於外而取其本,則陰氣至而陽愈陷矣。)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,害中而去則致氣,精泄則病益甚而恇,致氣則生為癰瘍。(言中而不去,去針太遲也。不中而去,去針太早也。

均足為害。此節與寒熱病篇文同,但彼云不中而去則致氣者是,此云害中者誤也。詳見前五十四。)

《小針解》曰: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,脈口氣內絕不至,(此釋上文之義也。脈口浮虛,按之則無,是謂內絕不至,臟氣之虛也。)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,有留針以致陽氣,陽氣至則內重竭,重竭則死矣,其死也無氣以動,故靜。(外者陽之分,陰氣既虛,復留針於外以致陽氣,則陰愈虛而氣竭於內,無氣以動,故其死也靜。

)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,脈口氣外絕不至,(脈口沉微,輕取則無,是謂外絕不至,陽之虛也。)反取其四末之輸,有留針以致其陰氣,陰氣至則陽氣反入,入則逆,逆則死矣,其死也陰氣有餘,故躁。(陽氣既虛,復留針四末以致陰氣,則陽氣愈竭,必病逆厥而死。陽並於陰,則陰氣有餘,故其死也躁。

白話文:

六十、用針先診反治為害

運用針灸治療前,必須先診斷脈象,觀察病氣的盛衰輕重,才能施治。《靈樞》提到,判斷疾病虛實不易,必須依靠診脈才能得知。因此,用針前一定要先診脈,了解病情輕重,才能進行治療,否則很容易誤治而致死。

如果五臟之氣已衰竭,針灸卻反而刺激其外,這就是所謂的「重竭」,重竭必死,死相安靜。這是因為臟腑之氣已絕於內,陰氣虛衰,而針灸反而加強陽氣,導致陰氣更虛,最終陰氣耗竭而死,死相安靜。治療者如果反其道而行,針刺腋下和胸部,則會加重陰氣的耗竭。

如果五臟之氣已衰竭於外,針灸卻反而刺激其內,這就是所謂的「逆厥」,逆厥必死,死相躁動。這是因為臟腑之氣已衰竭於外,陽氣虛衰,而針灸反而補益陰氣,導致陽氣更虛,造成四肢厥冷而死,死相躁動。治療者如果反其道而行,針刺四肢末端,則會加重陽氣的耗竭。

針刺如果刺得不準確又不拔針,會導致精氣泄漏,如果刺得不準確而過早拔針,則會導致氣血逆亂。精氣泄漏則病情加重,並伴有畏懼感;氣血逆亂則會生長癰疽。針刺過遲或過早都會造成傷害。

《小針解》中解釋道:「五臟之氣已絕於內」是指脈象浮虛,按之則無,表示臟腑之氣虛衰;如果反而針刺外側的病處和陽經的交會處,並長時間留針以增強陽氣,則會導致內部陰氣更虛,最終陰氣耗竭而死,死相安靜。

「五臟之氣已絕於外」是指脈象沉微,輕取則無,表示陽氣虛衰;如果反而針刺四肢末端的經脈,並長時間留針以增強陰氣,則會導致陽氣更虛,造成逆厥而死,死相躁動。因為陽氣虛衰,陰氣反而過盛。

2. 六十一、勿迎五里能殺生人

(《靈樞·玉版篇》《本輸篇》)

黃帝曰:余以小針為細物也,夫子乃言上合之於天,下合之於地,中合之於人,余以為過針之意矣,願聞其故(《靈樞·玉版篇》。過針之意,謂其言之若過也。)岐伯曰:何物大於天乎?夫大於針者,惟五兵者焉。五兵者,死之備也,非生之具。且夫人者,天地之鎮也,其不可不參乎?夫治民者,亦唯針焉。

夫針之與五兵,其孰小乎?(五兵即五刃,刀劍矛戟矢也。五兵雖大,但備殺戮之用,置之死者也。小針雖小,能療萬民之病,保其生者也。夫天地之間,唯人最重,故為天地之鎮,而治人之生,則又唯針最先。蓋針之為用,從陽則上合乎天,從陰則下合乎地,從中則變化其間而動合乎人,此針道之所以合乎三才,功非小補,較之五兵,其孰大孰小為可知矣。)

黃帝曰:夫子之言針甚駿,以配天地,上數天文,下度地紀,內別五臟,外次六腑,經脈二十八會,盡有周紀,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,子能反之乎?(同前篇。駿,大也。二十八會者,手足十二經左右共二十四脈,加以任督兩蹺,共二十八也。)岐伯曰:能殺生人,不能起死者也。

黃帝曰:余聞之則為不仁,然願聞其道,弗行於人。岐伯曰:是明道也,其必然也,其如刀劍之可以殺人,如飲酒使人醉也,雖勿診,猶可知也。(言不善用針者,徒能殺生人,不能起死者,正如以刀劍加人則死,以酒飲人則醉,此理之必然,自不待診而可知者也。)黃帝曰:願卒聞之。

岐伯曰:人之所受氣者谷也,谷之所注者胃也,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,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,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。經隧者,五臟六腑之大絡也,迎而奪之而已矣。(人受氣於谷,穀氣自外而入,所以養胃氣也。胃氣由中而發,所以行穀氣也。二者相依,所歸則一。故水穀入胃,化氣化血以行於經隧之中,是經隧為五臟六腑之大絡也,若迎而奪之,則血氣盡而胃氣竭矣。隧音遂。

)黃帝曰:上下有數乎?岐伯曰:迎之五里,中道而止,五至而已,五往而臟之氣盡矣,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矣,此所謂奪其天氣者也,(上下,問手足經也。五里,手陽明經穴。此節指手之五里,即經隧之要害,若迎而奪之,則臟氣敗絕,必致中道而止。且一臟之氣,大約五至而已,針凡五往以迎之,則一臟之氣已盡;若奪至二十五至,則五臟之輸氣皆竭,乃殺生人,此所謂奪其天真之氣也。《氣穴論》曰:大禁二十五,在天府下五寸。

即此之謂。)非能絕其命而傾其壽者也。(不知刺禁,所以殺人,針非絕人之命,傾人之壽者也。)黃帝曰:願卒聞之。岐伯曰:窺門而刺之者,死於家中;入門而刺之者,死於堂上。(門,即《生氣通天》等論所謂氣門之門也。窺門而刺,言猶淺也,淺者害遲,故死於家中。

入門而刺,言其深也,深則害速,故死於堂上。)黃帝曰:善乎方,明哉道,請著之玉版,以為重寶,傳之後世,以為刺禁,令民勿敢犯也。(玉版義詳脈色類十。)

陰尺動脈在五里,五輸之禁也。(《靈樞·本輸篇》。陰尺動脈,言陰氣之所在也。《小針解》曰:奪陰者死,言取尺之五里。其義即此。五里五輸之禁,詳如上文。)

白話文:

六十一、勿迎五里能殺生人

黃帝問道,他認為用細小的針灸治療,竟然被岐伯說成上合於天,下合於地,中合於人,覺得岐伯講得太過了,想了解其中的道理。岐伯反問,什麼東西比天更大?比針大的,只有五種兵器(刀、劍、矛、戟、矢)。兵器是殺人的工具,而非維持生命的工具。人居天地之間,是天地之根本,怎麼能不重視呢?而治理人的疾病,卻唯獨依靠針灸。

針灸與兵器相比,哪個更微小呢?兵器雖大,但只用於殺戮,是致人於死地的;而小小的針灸,卻能治療萬民疾病,保全他們的性命。天地之間,人最為重要,是天地之根本,而維護人的生命,則針灸居功至偉。針灸的運用,順應陽氣則上合於天,順應陰氣則下合於地,取其平衡則變化其中而合於人,這就是針灸之道與天地人三才相合的原因,其功效絕非微不足道,與兵器相比,孰大孰小,一目了然。

黃帝讚賞岐伯對針灸的闡述精妙絕倫,它能上通天文,下察地理,內分五臟,外別六腑,周全二十八脈,如此精妙的技藝,卻也能殺人,卻不能救活死人,問岐伯能否反過來運用。岐伯答道:針灸的確能殺人,但不能起死回生。

黃帝認為如此則不仁,但還是想了解其中的道理,避免用在人身上。岐伯解釋說,這是針灸的必然規律,如同刀劍殺人,飲酒使人醉酒一樣,無需診斷就能明白。黃帝想進一步了解。

岐伯解釋說,人體的氣來自於飲食,飲食的精華匯聚於胃,胃是水穀氣血的海洋,胃氣運行如同天下的雲氣,而胃氣輸送到全身的通道是經絡。經絡是五臟六腑聯繫的樞紐,如果逆著經絡的運行去針灸,就會使氣血枯竭。

黃帝問道:針灸的深度有規律嗎?岐伯回答:在「五里穴」逆向針灸五次,就足以使經絡氣血耗盡,五臟的氣血也隨之枯竭,這就是奪取人體元氣,造成死亡。但這並不是直接奪取人的性命或縮短其壽命。

黃帝想要進一步了解。岐伯說:淺層針灸,如同窺視大門般,會使人慢慢死去;深層針灸,如同直接進入大門般,會使人迅速死去。

黃帝讚嘆針灸之道精妙,並希望將這些刺灸禁忌記錄在玉版上,作為珍貴的寶物傳給後世,以警示世人,避免犯錯。

陰尺動脈在「五里穴」,是五輸之禁,若在此逆向針灸,則會奪取陰氣而致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