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介賓

《類經》~ 二十二卷 (5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二卷 (5)

1. 五十四、刺癰疽

(《靈樞·寒熱病篇》《素問·骨空論》《長刺節論》)

五臟身有五部。(《靈樞·寒熱病篇》:五臟在內而要害繫於外者,有五部,如下文。)伏兔一,(在膝上六寸起肉間,足陽明胃經之要害也。)腓二,腓者腨也,(即小腿肚也。足太陽、少陰及三焦下腧之所繫者。腓音肥。腨音篆。)背三,(中行督脈,旁四行足太陽經,皆臟氣所繫之要害也。

)五臟之腧四,(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腎俞,五臟之所繫也。)項五。此五部有癰疽者死。(項中為督脈陽維之會,統諸陽之綱領也。凡上五部,皆要會之所,忌生癰疽,生者多死。)病始手臂者,先取手陽明、太陰而汗出;病始頭首者,先取項太陽而汗出;病始足脛者,先取足陽明而汗出。(刺癰疽者法當取汗,則邪從汗散而癰自愈;然必察其始病之經,而刺有先後也。

此節義當與刺熱篇參看,詳疾病類四十四。)臂太陰可汗出,足陽明可汗出。(臂太陰,肺經也。足陽明,胃經也。按《熱病篇》曰:脈順可汗者,取之魚際、太淵、大都、太白,瀉之則熱去,補之則汗出。按以上四穴,皆手足太陰經之滎、腧也。此言臂太陰者,即魚際、太淵二穴。

然則足陽明者,亦當取之滎、腧,則內庭、陷谷是也。詳義見本類前四十。)故取陰而汗出甚者,止之於陽;取陽而汗出甚者,止之於陰。(補太陰而汗出甚者,陰之勝也,當補陽明可以止之。瀉太陰而汗出甚者,陽之勝也,當瀉陽明可以止之。蓋以陰陽平而汗自止也。取陽而汗出甚者,其止法亦然。

)凡刺之害,中而不去則精泄,不中而去則致氣;精泄則病甚而恇,致氣則生為癰疽也。(針已中病,即當去針;若中而不去,則精氣反泄,故病必益甚而恇羸也。針未中病,自當留針;若不中而去,則病未除而氣已致,故結聚而為癰疽。皆刺之害也。此節與九針十二原篇同,見後六十。

恇音匡。)

鼠瘻寒熱,還刺寒府,寒府在附膝外解營。(《素問·骨空論》。鼠瘻,瘰癧也。寒府在附膝外解營,謂在膝下外輔骨之骨解間也。凡寒氣自下而上者,必聚於膝,是以膝臏最寒,故名寒府。營,窟也。當是足少陽經之陽關穴。蓋鼠瘻在頸腋之間,病由肝膽,故當取此以治之。

瘻音漏。)取膝上外者使之拜,取足心者使之跪。(拜則骨節顯,故可以取膝穴。跪則深隙見,故可以取足心穴。)

治腐腫者刺腐上,視癰小大深淺刺,(《素問·長刺節論》。腐腫,內腐外腫也。大為陽毒其患淺,小為陰毒其患深,故當察其小大而刺分深淺也。)刺大者多血,小者深之,必端內針為故止。(癰大患淺,但多泄其血則毒可去。癰小患深,必端內其針而深取之也。為故止,言以此為則,而刺癰之法盡矣。)

白話文:

五十四、刺癰疽

人體五臟與五個部位相連繫。《靈樞·寒熱病篇》提到,五臟雖然在體內,但其要害卻在外表有五個部位相連:伏兔穴(位於膝蓋骨上六寸,肌肉之間,是足陽明胃經的要害);腓腸肌(小腿肚,足太陽膀胱經、足少陰腎經和三焦經下部的腧穴所在);背部(督脈在中間,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,都是臟腑之氣所繫的要害部位);五臟的俞穴(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、腎俞,是五臟氣血輸注的部位);項部(是督脈和陽維脈交會之處,統攝全身陽氣)。這五個部位若長癰疽,則多半會危及生命。因為這些部位都是經脈要穴,若生癰疽,後果嚴重。

若疾病始於手臂,則先刺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太陰肺經,使其汗出;若始於頭部,則先刺項太陽膀胱經,使其汗出;若始於腿部,則先刺足陽明胃經,使其汗出。治療癰疽,方法是讓患者出汗,使邪氣隨著汗液排出,癰疽自然痊癒;但必須觀察疾病最初侵犯的經脈,再決定刺灸的先後順序。這部分內容應該參考《刺熱篇》,詳見疾病類四十四。

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可以通過針灸使人出汗。手太陰肺經的穴位例如魚際、太淵;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例如內庭、陷谷。如果出汗太多,則需調整針灸方法,使陰陽平衡。

針灸若刺中病灶卻不去針,則會導致精氣外泄,病情加重,身體虛弱;若未刺中病灶就拔針,則邪氣未除,反而容易形成癰疽。這些都是針灸的禁忌。此部分內容與《九針十二原篇》相同,詳見後六十。

治療鼠瘻(瘰癧)伴隨寒熱症狀,應針刺寒府穴(位於膝蓋外側,骨骼之間)。寒氣由下往上走,會聚集在膝蓋,所以膝蓋最冷,故名寒府。寒府穴應是足少陽膽經的陽關穴。鼠瘻位於頸部腋下,病因在於肝膽,故針刺寒府穴治療。

治療腐腫,應針刺腐爛部位的上方。癰疽大小深淺不一,刺針的深度也要根據情況而定。癰疽大而淺,應多放血;癰疽小而深,應將針尖朝內,刺得深一些。這樣的方法,可以有效治療癰疽。

2. 五十五、冬月少針非癰疽之謂

(《素問·通評虛實論》)

帝曰:春亟治經絡,夏亟治經俞,秋亟治六腑,冬則閉塞。閉塞者,用藥而少針石也。(亟,急也。凡用針取病者,春宜治各經之絡穴;夏宜治各經之俞穴;秋氣未深,宜治六腑陽經之穴;冬寒陽氣閉塞,脈不易行,故當用藥而少施針石,此用針之大法也。亟音棘。塞,入聲。

)所謂少針石者,非癰疽之謂也,癰疽不得頃時回。(冬月氣脈閉塞,宜少針石者,乃指他病而言,非謂癰疽亦然也。蓋癰疽毒盛,不泄於外,必攻於內,故雖冬月,亦急宜針石瀉之。不得頃時回者,謂不可使頃刻內回也,內回則毒氣攻臟,害不小矣。)癰不知所,按之不應手,乍來乍已,刺手太陰旁三痏與纓脈各二。

(癰疽已生,未知的所,故按之不應手也。乍來乍已,痛無定處也。刺手太陰旁者,太陰之脈,自腋下出中府,中府之旁,乃足陽明氣戶、庫房之次。刺瘢曰痏,三痏,三刺也。纓脈,結纓兩旁之脈,亦足陽明頸中水突、氣舍等穴。)掖癰大熱,刺足少陽五,刺而熱不止,刺手心主三,刺手太陰經絡者,大骨之會各三。

(刺足少陽五者,少陽近掖之穴,則淵腋、輒筋也。刺手心主三者,天池在腋下也。刺手太陰經絡者,列缺也。大骨之會各三者,謂肩後骨解中,手太陽肩貞穴也。)暴癰筋緛,隨分而痛,魄汗不盡,胞氣不足,治在經俞。(緛,縮也。隨分而痛,隨各經之分也。魄汗,陰汗也。

胞氣不足,水道不利也。治在經俞,隨癰所在,以治各經之俞穴,如手太陰之俞,太淵之類是也。緛音軟。)

白話文:

五十五、冬月少針非癰疽之謂

皇帝說:春天要積極治療經絡,夏天要積極治療經俞穴,秋天要積極治療六腑,冬天就要閉塞。所謂閉塞,是指用藥為主,少用針灸。凡是用針灸治療疾病,春天應該治療各經絡的絡穴;夏天應該治療各經絡的俞穴;秋天寒氣還不深,應該治療六腑陽經的穴位;冬天寒冷,陽氣閉塞,經脈不易運行,所以應該用藥為主,少用針灸,這是針灸治療的大法。

所謂少用針灸,並不是指癰疽(一種皮膚化膿性感染)而言。癰疽這種病,不能稍有延遲就治療,必須及時處理。冬天氣脈閉塞,應該少用針灸,指的是其他疾病,而不是說癰疽也這樣。因為癰疽毒氣很盛,不向外排出,就會向內攻,所以即使是冬天,也應該積極用針灸瀉去毒氣。不能稍有延遲就治療,是指不能延誤片刻,如果延誤了,毒氣就會攻入臟腑,危害很大。

如果癰疽位置不明,按壓時沒有反應,時好時壞,就要刺手太陰經旁的三個穴位和纓脈(兩個穴位)。

癰疽已經長出來,位置不明確,所以按壓時沒有反應。時好時壞,疼痛位置不定。刺手太陰經旁邊,是指太陰經的經脈,從腋下出來經過中府穴,中府穴旁邊,就是足陽明經的氣戶、庫房穴附近。刺瘢痕叫痏,三痏就是刺三個穴位。纓脈,是頸部兩側的經脈,也就是足陽明經的頸中水突、氣舍等穴位。

腋下癰疽發熱厲害,就刺足少陽經的五個穴位,如果刺針後熱度不減,就刺手心的三個穴位,再刺手太陰經絡的大骨交會處(三個穴位)。

刺足少陽經五個穴位,是指靠近腋下的穴位,例如淵腋、輒筋等穴位。刺手心三個穴位,是指天池穴(位於腋下)。刺手太陰經絡,是指列缺穴。大骨交會處三個穴位,是指肩後骨骼交界處,即手太陽經的肩貞穴。

癰疽迅速蔓延,疼痛沿着經脈蔓延,出冷汗,胞氣不足(指氣血不足,排泄功能失常),就要治療經俞穴。

癰疽迅速蔓延,疼痛沿着各條經脈蔓延。冷汗,是指陰汗。胞氣不足,指水道不利。治療經俞穴,根據癰疽的位置,治療相應經絡的俞穴,例如手太陰經的俞穴,太淵穴等等。

3. 五十六、貴賤逆順

(《靈樞·根結篇》)

黃帝曰:逆順五體者,言人骨節之小大,肉之堅脆,皮之厚薄,血之清濁,氣之滑澀,脈之長短,血之多少,經絡之數,余已知之矣,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。夫王公大人,血食之君,身體柔脆,肌肉軟弱,血氣慓悍滑利,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,可得同之乎?(五體者,五形之人也。

故其骨節皮肉,血氣經脈,稟有不齊,刺治亦異,所以有逆順之變;至於貴賤之間,尤有不同,故欲辨其詳也。脆音翠。慓音飄,急也。悍音旱。)岐伯答曰:膏粱菽藿之味,何可同也?(膏,脂肥也。粱,粟類,谷之良者也。菽,豆也。藿,豆葉也。貴者之用膏粱,賤者之用菽藿,食味有厚薄,稟質所以不同也。

)氣滑即出疾,氣澀則出遲,氣悍則針小而入淺,氣澀則針大而入深,深則欲留,淺則欲疾。(氣滑者易行,故出宜疾。氣澀者難致,故出宜遲。氣悍者來必勇利,故針宜小而入宜淺。氣澀者至必艱遲,故針宜大而入宜深。所以宜深者則欲留,宜淺者則欲疾也。)以此觀之,刺布衣者深以留之,刺大人者微以徐之,此皆因氣慓悍滑利也。

(布衣氣澀,故宜深宜留。大人氣滑,故宜微宜徐。蓋貴人之氣,慓悍滑利,有異於布衣之士耳。)黃帝曰:形氣之逆順奈何?岐伯曰:形氣不足,病氣有餘,是邪勝也,急瀉之。(貌雖不足,而神氣病氣皆有餘,此外似虛而內則實,邪氣勝也,當急瀉之。)形氣有餘,病氣不足,急補之。

(形雖壯偉,而病氣神氣則不足,此外似實而內則虛,正氣衰也,當急補之。)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此陰陽氣俱不足也,不可刺之,刺之則重不足,重不足則陰陽俱竭,血氣皆盡,五臟空虛,筋骨髓枯,老者絕滅,壯者不復矣。(陽主外,陰主內,若形氣病氣俱不足,此表裡陰陽俱虛也,最不可刺。

若再刺之,是重虛其虛,而血氣盡,筋髓枯。老者益竭,故致絕滅。壯者必衰,故不能復其元矣。)形氣有餘,病氣有餘,此謂陰陽俱有餘也,急瀉其邪,調其虛實。(形氣病氣俱有餘,邪之實也,故當急瀉。既當急瀉,其實無疑,何以又云調其虛實?蓋未刺之前,防其假實,既刺之後,防其驟虛,故宜調之也。)故曰有餘者瀉之,不足者補之,此之謂也。

(凡用針者,虛則實之,滿則泄之,故曰虛實之要,九針最妙,補瀉之時,以針為之。又曰虛則實之者,氣口虛而當補之也。滿則泄之者,氣口盛而當瀉之也。此用針之大法,似乎諸虛可補矣;何上文云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此陰陽氣俱不足也,不可刺之?《寶命全形論》曰:人有虛實,五虛勿近,五實勿遠。《五閱五使篇》曰:血氣有餘,肌肉堅緻,故可苦以針。

《奇病論》曰:所謂無損不足者,身羸瘦無用鑱石也。《本神篇》曰:是故用針者,察觀病人之態,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,五者以傷,針不可以治之也。《小針解》曰:取五脈者死,言病在中,氣不足,但用針盡大瀉其諸陰之脈也。《脈度篇》曰:盛者瀉之,虛者飲藥以補之。

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曰: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,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。諸如此者,又皆言虛不宜針也。及詳考本經諸篇,凡所言應刺之疾,必皆邪留經絡,或氣逆臟腑,大抵皆治實證,此針之利於瀉,不利於補也明矣;然則諸言不足者補之,又何為其然也?蓋人身血氣之往來,經絡之流貫,或補陰可以配陽,或固此可以攻彼,不過欲和其陰陽,調其血氣,使無偏勝,欲得其平,是即所謂補瀉也。

設有不明本末,未解補虛之意,而凡營衛之虧損,形容之羸瘦,一切精虛氣竭等證,概欲用針調補,反傷真元,未有不立敗者也。故曰針有瀉而無補,於此諸篇之論可知矣。凡用針者,不可不明此針家大義。)故曰刺不知逆順,真邪相搏。(補瀉反施,乃為之逆,不知逆順,則真氣與邪氣相搏,病必甚也。

)滿而補之,則陰陽四溢,腸胃充郭,肝肺內䐜,陰陽相錯。(益其有餘,故病如此。)虛而瀉之,則經脈空虛,血氣竭枯,腸胃㒤闢,皮膚薄著,毛腠夭膲,予之死期。(損其不足,故病如此。㒤,畏怯也。闢,邪僻不正也。薄著,瘦而澀也。夭,短折也。予,與同。㒤,醜涉切。

闢,僻同。膲,焦同。)故曰用針之要,在於知調陰與陽,調陰與陽,精氣乃光,合形與氣,使神內藏。故曰上工平氣,中工亂脈,下工絕氣危生。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。(上工知陰陽虛實,故能平不平之氣。中工無的確之見,故每多淆亂經脈。下工以假作真,以非作是,故絕人之氣,危人之生也。

)必審五臟變化之病,五脈之應,經絡之實虛,皮之柔粗,而後取之也。(五脈,五臟之脈應也。)